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穿越重生 > 古玩人生 > 第187章 谈旧闻

古玩人生 第187章 谈旧闻

作者:机锋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5-01-12 14:45:48 来源:9书院

屋┕_┙檐┕_┙下文學網:

宋慎惊奇地盯着画作看了许久,又将手卷完全打开来,一分一分地拿着放大镜看过去,这般雄奇瑰丽的国宝之作就是仿品也要比其他作品要好得多。百度搜

“你是怎么得来的?”宋慎终是看完了画作,刘铭豫紧接着就收了起来,藏在了保险箱里。

“祖传的,要不然这样的藏品哪里轮得到我来收藏?”刘铭豫同宋慎坐在书房品着茶,交谈起来。

“祖传?这也难怪,就是这幅画买回家里那可是要花费不少的。”宋慎并没有怀疑刘铭豫财力的意思,但是像这样的惊世之作,就是仿品那也是极品,轻易碰不到的。

“是我夫人祖传之物,后来,老泰山见我对书画感兴趣,又还有几分天赋,这才把传家宝传给了我。”刘铭豫解释着。

“真是不错,这女儿也是宝贝,传家宝也是宝贝,两样一起打包送给你,你可是赚得大发了!”宋慎嬉笑着同刘铭豫开着玩笑,相处的时间长了,才知道像是这些教授并不是不近人情的老古董,偶尔开几句玩笑也是无妨。

刘铭豫盯着宋慎,低声蛊惑道:“那通古斋只有一个继承人,你小子和人家关系还不错,追到手,你占得便宜会更大!”

宋慎知他指的是王若彤,也不好回应,只好还是笑他道:“不要转了话题,我问你,当年是不是因为老泰山家里的这幅画才娶了尊夫人?你当时也应该知道天一阁的故事吧,当年县令家的表小姐想要到天一阁里去读书,嫁进了范家,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

刘铭豫是也是见多识广的,知道宋慎想要那这个故事来揶揄他,天一阁位于浙省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占地面积两万六千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由于天一阁是家族藏书,规矩严格,还规定藏书柜门钥匙由子孙多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不得开锁,外姓人不得入阁,不得私自领亲友入阁,不得无故入阁,不得借书与外房他姓,违反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历来只有一些大学者才能入阁读书,至于宋慎所说的县令家的表小姐嫁给的却是范家旁支,自然终身都没得机会入阁读书。

刘铭豫冷哼一声,道:“你这也太小瞧我了,我和那可怜女子可是不同,至少目的不同,我这画作只是附带品罢了。”

宋慎笑了笑,知道刘教授这是有些怒了,他和夫人琴瑟和鸣,关系也是极好的,自然不会是因为怀了某种目的娶了对方,听了宋慎把他与那位居心不正的女子相提并论,刘教授这是有些恼了。

宋慎只好转移了话题,笑道:“好了好了,不说这个,不过能够见到这幅画真是有够让我惊讶得了!”

“有什么好惊讶的,难道只准你来捡漏,不准别人有传家宝吗?”刘铭豫仍是没有好气,揶揄道。

“倒也不是。”宋慎迟疑着便要解释,抬头见到刘铭豫微笑着看向自己,宋慎方才反应过来,刘教授这是在同自己开玩笑!

刘铭豫摆了摆手,笑道:“好了,扯平了,还是说一说《八十七神仙卷》吧!”

宋慎一愣,“难道你这幅还有什么来历不成?”

“你想岔了,不是我这幅,我说的是真品,要说起来,我这幅画同那一幅差了何止是十万八千里,光是吴道子一出,我这仿品可就得败退了。”刘铭豫没有讳言,似是也不在意,又接着道:“我说的是那幅真品的故事。”

“1936年,徐悲鸿应邀前往香港举办个人画展。他在好友、时任香港大学教授、著名作家许地山夫妇的家宴上获知一个信息:一位德籍马丁夫人藏有满满四箱中国古书画,而且正在待价而沽寻找买主。首发徐悲鸿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在许地山的联络与引荐下,徐悲鸿前往拜访马丁夫人。马丁夫人十分热情,不仅告知她所藏四箱中国古书画是其旅居中国多年的父亲所遗留的,而且一股脑儿将古书画全部搬出摆放在徐悲鸿的面前,并一一打开供这位内行买家任意选购。不料,徐悲鸿在翻检了两箱之后,似乎并没有表露出想从中选购的意思,这不由得使马丁夫人颇感意外。

就在马丁夫人满腹狐疑之际,徐悲鸿的目光突然被第三箱古书画中一件没有任何署款的白描人物长卷所吸引,徐悲鸿急促而高声地喊道:“下面的不看了,我就要这一件!”随即,徐悲鸿提出用随身所带的1万余元现金购买这件古画。

精明的马丁夫人见徐悲鸿如此中意这件白描人物长卷,似乎明白了这件古画绝非一般画作所能比,心中顿时产生了一种不舍之意。后经许地山从中协调,她终于答应由徐悲鸿再拿出七件精品画作作为交换,才最终使买卖双方都心满意足地顺利成交。

其实,徐悲鸿凭借着多年来鉴定古书画的丰富经验,仅看一眼就认定这是非唐代名家之手而不能为的一件艺术绝品,其线条特点明显地具有唐代画圣吴道子的风范,即使不是吴道子本人之手笔,也必是唐代名家临摹吴道子的粉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古玩人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古玩人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激动万分的徐悲鸿日夜揣摩这幅意境缥缈的画面,并根据所绘神仙数量将其命名为‘八十七神仙卷’,随后还精心刻制了一方‘悲鸿生命’的印章钤在其上,由此可见其对这幅画作的珍视程度。这也是这幅画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眼前。

香港画展结束之后,徐悲鸿急切地返回内地开始对《八十七神仙卷》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证鉴定工作,并于1937年在南京邀请张大千与谢稚柳等人鉴赏。

当张大千一打开《八十七神仙卷》时,不由得大吃一惊,顿时就呆愣在原地,‘叹为观止’。他给予了一番纵横恣肆的赏评:《八十七神仙卷》场面之宏大、人物比例结构之精确、神情之华妙、构图之宏伟壮丽、线条之圆润劲健,都非宋代绘画样本所能比拟,即便与北宋武宗元传世的《朝元仙杖图》巨作相比照,虽然两者的构图与人数相同,但是其笔力与气势明显逊色于这幅《八十七神仙卷》,因此可知这幅《八十七神仙卷》很可能是唐武宗会昌年间的作品,或者说至少是‘吴家样’的摹本,与画圣吴道子有着密切关联。

谢稚柳更是从绘画技法上对《八十七神仙卷》加以分析说:此卷画法极具隋唐壁画的典型特征,比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杖图》更接近于唐风神韵,因此此卷非吴道子之手笔莫属。

对于张大千和谢稚柳的这番评价,徐悲鸿在表示认可与赞同的同时,也在跋文中写道:《八十七神仙卷》之艺术价值‘足可颉颃欧洲最高贵名作’,可与希腊班尔堆依神庙雕刻这一世界美术史上第一流的作品相提并论。

1939年1月,徐悲鸿只身一人携带自己的精品及所收藏的历代书画数百件,由香港赴新加坡举办筹赈画展。画展取得极大成功,仅门票和卖画所得助市一万两千四百余元。徐悲鸿将这笔巨款全部捐献,此笔义款成为当时广西第五路军抗战阵亡遗孤的抚恤金。此后,徐悲鸿又先后在吉隆坡、恰保、摈城举办义展,共得款六万余元,也全部作为救济祖国难民之用。徐悲鸿抗日爱国的义举在当地广为传说。

1939年1月,徐悲鸿只身一人携带自己的精品及所收藏的历代书画数百件,由香港赴新加坡举办筹赈画展。画展取得极大成功,仅门票和卖画所得助市一万两千四百余元。徐悲鸿将这笔巨款全部捐献,此笔义款成为当时广西第五路军抗战阵亡遗孤的抚恤金。此后,徐悲鸿又先后在吉隆坡、恰保、摈城举办义展,共得款六万余元,也全部作为救济祖国难民之用。徐悲鸿抗日爱国的义举在当地广为传说。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飞机袭击了新加坡。新加坡淬不及防,陷入一片混乱。徐悲鸿原定赴美展览计划不能成行,使他进退两难。而最使他困扰的是随身携带的数百件珍贵艺术品将如何处置。经过周密的商议,林庆年、庄惠泉等人将徐悲鸿疏散到安溪会馆办的崇文学校内。林和庄都是徐悲鸿筹赈画展筹委会领导人,他们把徐悲鸿存放在好友黄曼士家中的绘画、书籍、印章、陶瓷及四十余幅不易携带的油画秘密运到崇文学校,并装好放在一些皮蛋缸里。将其埋在一口枯井里。

徐悲鸿不忍心撇下这批积累多年的宝贝,于是,决定留在新加坡,要与他的艺术品共存亡,时局越来越紧张,在朋友们的多次劝说下,徐悲鸿决定回国却又担心归途中有闪失,他决定轻装简从,经再三挑选,只得忍痛将自己的大量作品留在了新加坡,只身携带《八十七神仙卷》登上开往印度的最后一班客轮,取道缅甸,历经艰辛回到祖国。国宝得救了,可是徐悲鸿呕心沥血创作的四十余幅油画却不知去向。数十年心血,他为之伤痛,然而当徐悲鸿看到完好无损的《八十七神仙卷》时,心中才感到宽慰。

1942年,徐悲鸿历经千辛万苦回到祖国,就任已迁往云南昆明的国立中央大学(时为西南联大一部分艺术系教授。当时,云南昆明虽未沦陷敌手,但是敌机轰炸极为频繁与疯狂,徐悲鸿等西南联大师生们为了躲避敌机轰炸,一天之中要多次躲藏进防空洞内。

这年5月10日,当空袭警报再次响起时,徐悲鸿像往常一样放下手边事务与大家一道匆忙跑进防空洞,当警报解除回到办公室时,他突然发现办公室内的箱子竟然全被撬开了,自己珍藏的《八十七神仙卷》和其他30余幅画作不翼而飞。徐悲鸿顿时面色煞白、头晕目眩,一下子昏倒在地……

国宝失窃,震惊世人。国民党云南省政府接到徐悲鸿的报案后,立即派员侦察并严令限期破案,然而《八十七神仙卷》犹如翩然飞去的黄鹤一般,竟杳无踪迹。三天三夜寝食不安的徐悲鸿,在忧心如焚中血压急剧上升,病倒在床上,从此种下了高血压的严重病根。一向极为注重仪表的徐悲鸿,头发蓬松,胡须杂乱,日益消瘦,竟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1944年仲春时节,徐悲鸿偕新婚妻子廖静文告别伤心之地——昆明,来到国民党陪都重庆,暂住在中国文艺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古玩人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古玩人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年夏天,徐悲鸿突然接到已经搬迁到四川成都的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女学生卢荫寰的来信,她在信中告诉徐悲鸿一个惊人的消息,她在跟随丈夫到新结识的一位友人家中拜访时,竟然发现了那幅《八十七神仙卷》!由于卢荫寰曾参照老师徐悲鸿提供的《八十七神仙卷》照片做过精心临摹,所以她肯定就是《八十七神仙卷》的原作。

获此惊天喜讯,徐悲鸿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当即决定连夜前往成都。而当他将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又取消了这一决定。原来,他担心如果亲自前往成都索画的消息一旦泄露,藏画者一定会因为惧怕招惹祸端而销赃灭迹,这岂不是要留下永久的遗憾?

就在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焦灼不安、左右为难之际,徐悲鸿在新加坡举办画展时结识的一位自称刘将军的人突然登门拜访,他在得知徐悲鸿正在为是否亲自前往成都索画而拿不定主意后,自告奋勇地表示他愿意替徐悲鸿前往成都交涉此事。

闻听此言,徐悲鸿夫妇便采纳了他的建议。到达成都后不久,这位极为仗义的刘将军给徐悲鸿打来电话说,他已经见到了那位藏有《八十七神仙卷》之人,但是藏画人声言非以20万元现金不肯交出古画。

获此信息,盼画心切的徐悲鸿不再计较赎金之多少,抱病日夜作画筹款,待到终于筹齐20万元现金后,刘将军又告知说那位藏画人提出再追加徐悲鸿10幅画作为条件。于是徐悲鸿又紧急绘制了10幅画作如数交付,这时那位刘将军才终于将徐悲鸿朝思暮想的《八十七神仙卷》带回。

重获瑰宝,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都非常激动,他们用颤抖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打开画卷,只见87位神仙安然无恙地出现在眼前,他们的神情仍然是那么安详、肃穆,体态依旧那么优美、飘逸,仿佛并没有遭受过任何惊扰似的,殊不知其主人徐悲鸿为了他们已经变得身体羸弱了。

经仔细辨别,徐悲鸿发现除了原先钤在《八十七神仙卷》上的那方“悲鸿生命”的印记,以及自己精心装裱时所作题跋等已被挖割而去之外,可以说毫发无损、完璧归赵了。徐悲鸿抑制不住激动而兴奋的心情,当即挥毫赋诗一首:

得见神仙一面难,况与伴侣尽情看。

人生总是葑菲味,换到金丹凡骨安。

从此,这87位神仙又回到了徐悲鸿的身边,虽然他已经得知失窃之真相,即那位自称刘将军的刘汉钧自编自导的一幕欺天骗局,但是徐悲鸿不仅没有对这个应该遭受世人唾弃的大骗子进行声讨谴责,反而心存感激地说他毕竟没有将这幅古画彻底毁坏。

1953年9月,徐悲鸿因为积劳成疾而突发脑溢血,不幸辞世。就在徐悲鸿辞世当天,廖静文遵照丈夫的嘱托,宣布将徐悲鸿所留下的1000余件作品、1000余件藏品及1万余部图书资料全部献给国家,其中当然也包括与徐悲鸿演绎过一段生死奇缘的价值连城的国之瑰宝——《八十七神仙卷》。”

刘铭豫讲起故事来同他讲课一般,声音低沉娓娓道来,再加上故事本身起承转合,曲折迷离,听得宋慎心生摇曳,感慨良多。

许久,刘铭豫轻叹一口气,并没有所说。

宋慎回过神来,感到室内气氛凝重,自己又是被这曲折故事迷了心神,反应过来,这才跟着叹了一口气,“以前知道徐先生是因为画马出名,是因为徐先生的作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中打下一片江山,也是因为徐先生的画作拍卖的价格屡创新高。听了这个故事,这才明白,有时候人性、民族、家国的力量,其实有时候要比作品本身深刻的多啊!”

刘铭豫是书画鉴定专家,他本身也是国内颇有些名气的画家,对于字画的认识,自然是远远强于宋慎的,道:“做事先做人,这是无论在哪个行当都想通的大道理。只是现代人心思浮躁,经不得磨砺,再也没有先生那般家国情怀,再也没有那种高尚的节操,难怪出不了大师!”

宋慎心中对于这种说法还是不太认可的,像是蔡京那样的大奸臣都能够成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人品高低对于艺术成就而言,着实影响不大。但是国人历来讲究德字为先,宋慎感觉自己这样说,说不得又要和刘铭豫产生一番争论,他不愿多事,只得作罢。【友情提示:由于作者更换书名比较频繁,如果本书最新章节未更新,(可能作者已更换书名)请大家在本站搜索作者名,查看最新章节,如果未更名,请登录联系管理员更新】

喜欢古玩人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古玩人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