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穿到明朝考科举 > 修BUG

穿到明朝考科举 修BUG

作者:五色龙章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2 15:14:47 来源:9书院

京官选了不称意的外官, 往往在京迁延两三个月,吏部自然就会转推更近的官职。可崔榷刚皱皱眉,还没露出推辞的意思,文选司郎中便问:“崔大人可是嫌云南偏远,从四品的官阶不高?”

自然嫌弃, 发往云南等同流放,他这样的京官儿无故不该去边陲。

何况清丈土地, 编订人户黄册也不是什么好差事, 又苦又累,还容易得罪势家。云南多异族、多土官,他这个流官处处掣肘,做不出甚实事来。他这督册道左参议还是个辅贰官,不管民政和学政, 就是学着儿子建了图书馆,政绩也得落到布政使头上,自己能有几分功劳?

没有政绩在手里,就不能轻易升转, 难不成他还真要在云南熬个九年?他是正统十年生人, 如今都四十了,身子又不甚强健,在云南那种地方熬九年还回得来吗?

他咬咬牙说:“我并非嫌弃云南路远, 可我是直隶人, 依例不该选云南的官儿。”

那位郎中笑了笑:“大人连累了两位阁老上本自劾, 这也是没前例的, 选官时又还提什么依例不依例的?实话说罢,这个参议还是两位侍郎看在你从前勤谨的份儿上,勉强按着远方选的规矩给你腾出来的。你愿意去就去,不愿去就在家冠带闲住,也不缺国子监生和举子挨等着要去。”

云南再差,也是从四品官儿,若不去就只能以五品郎中的身份在家冠带闲住,无论选哪样,都看不见什么前途……

他捏着文书回到家,正愁着要不要去,外面忽又报徐氏的兄弟过来闹。

徐氏家里官位虽低,兄弟、女婿却多,有几个混不吝的,闹起来也是麻烦。如今崔燮正在迁安祭扫祖先,办转学籍的手续,收拾家业……没有他这个叫徐氏迫害的受害者顶着,徐家来闹得益发厉害,还威胁要上告他和徐氏一道儿图谋那座图书馆的事。

他叫这家人弄得心烦意乱,终是下了决心让管家收拾东西,等崔燮回来就去云南。

============================

崔燮此时正在嘉祥屯祭祖。

他回乡后先去见了戚县令,为这些日子连累他的事道歉。戚县令也不怪他,大度地说:“那徐氏已不是你继母了,她作恶与你又有何干?何况天子英明,有司秉公而断,我也没受什么委屈。”

他不仅没影响升迁,反而因祸得福,在吏部挂了号,往后可能还有机会调进京里。他一个监生选官的人,原先只想着能做下县的知县就满足,现在却有了京官的广大前程在后面等着,还有甚不满的?

连他那副细瘦的身材都跟着“心广体胖”,脸上的皱纹也平了,光彩也生了,胡须也疏得通通的,不加滤镜就有文集封面上那么好看了。

崔燮恭喜了他几句,又把自己奉旨进国子监读书,要回来把县学学籍转进国学的事告诉了他。

戚县令也替他高兴,说:“当今天子圣明烛照,自不能让你这样的神童遗贤乡野。你往后也要好生念书,不辍科场,别似我这样只得一个贡监身份终老。”

崔燮应道:“学生定会努力科举,不负老大人厚望。”

戚县令如今只等着继任县令过来就要去山东上任,政务也不甚操烦,就主动替他张罗了转籍的事。县学教官和训导虽有些可惜他不能在迁安科考,但生员贡入国子监也是本地的政绩,崔燮又订了酒席请他们,几个清贫学官连吃带拿,也都满心欢喜。

办完了正事,他便带着长随回嘉祥屯拜祭祖先。

崔源父子还在庙里替他盯着念经,京里跟来的长随也被他支去庄子上准备晚饭和住的地方。他独自一个人盘坐在坟前,给刘夫人母子烧了几陌纸钱,告诉她们:“徐氏已经被崔郎中休了,陷害崔燮的罪名也大白于天下,锦衣卫判了她流放福建平海卫,她儿子送她去了。我倒进了国子监,以后还想考举人、进士,等我当了官,自会给夫人请一任诰命……”

纸钱渐渐熄灭,他用树枝翻动黄纸,叫没烧化的地方重新着起来。看看纸钱烧得差不多了,便站起身来,拱拱手道别:“以后我可能不会常来这边,到节日还会在京里祠堂给两位上香,刘夫人代令郎收一下吧。”

山里风硬,打着旋儿地吹起纸灰,扑得他满脸满身都是。他甩甩袖子,认蹬上马,骑回嘉祥屯的庄子过了一夜,转天又去庙里接崔源父子。

他们俩还住在庙里,认认真真地盯着僧人念经,计掌柜派个伙计日常通传消息,商量印《金刚经》的事。

之前因为崔燮进京,他们这对东主和掌柜的还商商量量地就散了不少经书祈福,崔燮到庙里时,崔源见他好好儿的,还成了国子监的监生,就在那里“佛祖”“菩萨”“关圣帝君”“真武大帝”地祝祷了一遍,要去庙里替他还愿。

崔燮管不了明朝人的信仰问题,便叫他从公帐上支银子,别拿自己的钱替他填补。

崔源理所当然地说:“自是要花公子的私房银子,我已被放出崔家,再花我的钱,神佛们就不能记公子的虔心了。”

崔燮差点儿叫他呛着,捧砚忙端过茶来,问道:“大哥你回京时还带我们父子不?我还想跟着服侍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到明朝考科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到明朝考科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崔燮微微摇头:“你成天不想好好念书,想服侍人做什么。这些日子我在京里,顾不上管你,如今有工夫,正好问问你:读书读到哪儿了?别跟我说你又读了哪个才子新出的酸文,那个不算!”

捧砚低着头,抹抹丢丢地说:“我这些日子给你念经呢,等回头跟你进了京,你念什么书我不就念什么书么。”

崔燮道:“我进国子监是要住在舍里,逢初一十五日才休沐,你跟着念什么?再说你跟你爹进京也不方便,要是老爷或是哪个管事看见你们开铺子,冤赖你们贪了崔家产业怎么办?倒不如你们安安生生在这里住着,等我当了官儿再过去……”

崔源便劝他:“我留在这里不妨,我跟计掌柜我们也干熟了,就在乡里替公子印书,不会给你误事。可捧砚这小厮一直跟着你,你就留下他服侍吧?将来你画了《三国》还是什么的图稿,也得叫人送回迁安,让别人送总没他精心呢。”

崔燮看着他们父子,简直要叹气了:“捧砚今年都十六了,你不教他读书、做掌柜,倒要叫他当一辈子小厮么?你当父亲的,起码把他的名字改了吧?”

捧砚立在他面前不动,梗着脖子说:“我也不是读书的料,我也受不了跟你似的那么拼命学,你就带我回京吧?我去咱们家京里的铺子当伙计,慢慢儿也能学会当掌柜,往后还能在京里给你开居安斋呢。”

指望这个小娇气包儿,还不如指望计小掌柜把分店从通州开进京里。

可他毕竟也舍不得把这孩子真的扔在通州不管,叹了口气说:“我不能把你带回崔家了,你要进京就得先租一间房子住着,我休沐日出来找你。”

这样的挑费就太高了,进京用处也不大。崔源有些迟疑,捧砚却有主意,自己说:“那我先在小计掌柜店里当伙计,休沐日进京找你。你有什么新画儿我给你送回家,顺便还能看我爹。”

崔源也觉着这办法好,跟着一起劝崔燮:“哪个当掌柜的不是从伙计干起的,别人也不怕苦怕累,不怕往外乡跑,这两头儿还都是他自己的家呢。你给他改个合适的名字,叫他正经当个伙计学做事。”

别的不说,捧砚这个充满书童气息的名字是该改了。

崔燮在脑海中翻了翻《尔雅》,给他挑了个“启”字。启,开也。崔源从小卖给崔家当下人,也不记得自己的祖宗姓名,而从现在起,他们就要另开一支宗族,也要开辟一份自己的事业了。

“崔启,崔启……”崔源父子念了几遍这个名字,都十分满意:“现在是小三元案首给起的名字,将来公子成了三元及第的状元老爷,崔启这名字就更值钱了。我们得把来历写进族谱里!”

嗯,为了将来能写进崔源家的族谱,他也得努力考个进士!

崔燮叫跟来的长随在庙里盯着念经,带崔源父子回家收拾行李,拜别先生和邻居们。

林先生虽然不舍,但学生中了生员,本就该辞馆的,他还能忍着别情,教训几句就放崔燮离开了。赵高邻一家却是把他当成亲骨肉看承,听说他要离开,简直似丢了个亲孙子那么难受。他坐在赵家劝慰了一下午,只说年节还有见面的机会,两位老人才慢慢儿好转,又叫仆人做了好些吃的给带上。

还有林先生塾里的同窗,常在他家看书的秀才也都来看他。他吃了几天的送别宴,收了许多诗词,也作了两篇文章,送出了无数本彩印书。

王大公子如今还在永平卫没回来,军营也不许人捎信,崔燮便投帖给他父亲王指挥,写了自己要回京念书的事,请王指挥代他知会一声。王指挥收到帖子后,倒遣人来请他请府坐了坐,问问他回京之后的事。

崔燮不方便讲父母的不是,只说曾入宫问对,被天子指进国子监读书,往后就不留在迁安了。

王指挥笑道:“还是在京城好,京里名师大儒又多,离皇上也近,你有家有业的,比在这小县城里念书强。项祯他如今也操练得有些模样了,蒙安顺伯青眼,等他在口外攒些军功,也能调进府军前卫当个侍卫。到时候你们又能在京里相会了。”

崔燮点了点头:“我这些日子也一直念着王兄,知道他一切安好就放心了。想来用不了几年工夫他就能进京,此前我若有些年节礼要捎给他,还要劳大人代我传递。”

王指挥道:“叫伯父就好,叫什么大人。你与项祯情同兄弟,老夫也就托大称你一声贤侄——贤侄你那家人和产业只管安心地放在这里,只要我这个指挥使还在,凭谁也不敢朝你这儿伸手。”

崔燮大喜过望,躬身谢过他的好意。

国子监给他开的假期有限,拖了十来天,到不能再拖的时候,他才和众人依依惜别,拉着通州魏知州和刘师爷赠的书,谢千户送的颜料,捎着捧砚回了京城。

等他孤身进到崔府,崔榷已经等他等得不耐烦了:徐家天天骚扰,吏部恨不能把这个参议也收回去,他原先嫌云南远,现在云南这差都成了难得的指望。

一见长子回来,崔燮便匆匆把家里的事交托给他,叫人装了四五辆大车的行李,支了帐上能动的现银,带着两个新纳的妾和几房家人,车轮滚滚地奔出京师,去云南赴任。崔燮带着家人送他到城外,后面一辆大车里跟着被他抛下的几个老妾和儿女,都哭天抹泪,哀哀欲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到明朝考科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到明朝考科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等到那车队隐入林后,崔燮便过去劝他们忍忍泪,那个生了儿子的吴氏悲声说:“老爷把帐上的银子都支走了,只带那两个狐狸精去享福,却不管家里二老和我们的死活,往后这日子可该怎么过啊!”

……

崔郎中、不,崔参议老实确实能干出这种事来啊。当初就能让长子只带三十多两银子在外面自生自灭,如今又支走家里现银,让京里一家老小衣食无着,他怎么一点儿不意外呢?

崔燮冷冷一哂,低声劝她们:“姨娘们莫再哭了,家里有我在,总不能饿着弟妹。我回云看看家里有什么可当可卖的,都拿去换银子,再打发几房没用的仆人,开源节流,总能撑过去的。”

他记得崔家有几个铺子,索性挑个地方好的,左手倒右手写到崔源名下,在京城也开个居安斋。

他这么正直地算计着养家糊口,几个妾和二小姐云姐却不知怎么,像是叫他吓着了似的,立时闭上嘴,谁也不敢再哭了。

※※※※※※※※※※※※※※※※※※※※

又到高考的日子了,祝考生们超水平发挥,题题都会做,人人上清北

过度一下,以后接着读书赚钱考科举

我从前查明代官员休假时,不知怎么就记得是国子监生五日一休沐。现在看国子监资料,觉得这个休假跟考试教学的节奏对不上,再一查果然是记错了,初一十五就歇两天!五日是庶吉士的待遇!

这智商也不想再说什么,大家多原谅我几次吧

喜欢穿到明朝考科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到明朝考科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