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诸天我为帝 > 第355章 王佐之才(求订阅!)

诸天我为帝 第355章 王佐之才(求订阅!)

作者:兴霸天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12 15:15:48 来源:9书院

“殿下,臣等愿出将边营,保境安民!”

凌云二十八将,是原陵一战后,顾承以光武神兵为由,赦封的朝中新贵。

这些将领不仅得光武神兵,实力再增,还潜移默化,忠心为汉。

自此武将集团实力大增,更有寒门抬头之势。

文官集团及其背后的世家,对此自然极为警惕。

当然,论及朝堂斗争,尔虞我诈,即便是曹操,都抵挡不住世家的攻势。

所以他们的心思一致,听到异族入侵,妖族出世,又有仗可打,别提有多高兴了。

“吕布,你出身并州,熟知西凉,可愿领兵镇守武威?”

顾承颔首,看向吕布。

“愿往!愿往!”

吕布精神大振。

他是降将,性情桀骜,入朝后与众臣格格不入,曹操想拉拢,最终都放弃了。

吕布不愿屈从于人,又担心一身勇武被埋没,不能一展抱负,如今太子点将,第一个便是他,只觉得心中一口郁结之气终于抒发,虎目一斜,扫视群臣,得意洋洋。

众武将脸色一青,但慑于吕布勇武,确实无话可说,只是眼巴巴地看向太子。

“曹操,驻于雁门。”

“孙坚,入蜀巴郡。”

“刘备,南下交州。”

“赵云,巡视上谷。”

“黄忠,驻扎武陵。”

“徐晃,入秦天水。”

……

顾承麾下,群星闪耀,猛将如云,他调度八方,众将接过兵符,战意熊熊。

但下一刻,令他们咬牙切齿的事情发生了,司徒杨赐手捧朝笏,跨出一步,朗声道:“殿下,臣以为出军行师,进退内御,当复监军之职,协理军务,督察将帅。”

监军。

顾名思义,就是监视军队的官员,原本是一种督促,与主将沟通、粮草调备、战略布局。

可惜很多职务出发点都是好的,真正实施后却歪曲了本意,监军就萌生出野心,希望增加权力,甚至凌驾于主帅之上,成为军队的真正主使。

历史上,监军大权在握,军队进止可否,悉取监军奖励的事情,屡见不鲜,根源在哪个朝代?

很不幸,就是东汉。

东汉时期,朝廷派监军已成制度,监军的职权提高,称谓监军使者,在必要时甚至可以代理总指挥,从而开创了后世文臣领军、以文驭武的先例。

这也是东汉世家势力膨胀,尾大不掉的一个体现。

此时杨赐提出,显然是要分薄军权。

寒门想要往上爬,基本上都是靠军权,一旦将军权力受限,就任由世家拿捏了。

众将震怒。

顾承却是挥手:“加使持节,毋须监军。”

加使持节,得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也是将监军一职全权交予,令将在自专,拥有真正生杀予夺的大权。

众将大喜。

然而杨赐不慌不忙地道:“殿下!臣此处有御史察举非法,为登基大典故,才按下不表,如今不得不承上。”

顾承招了招手,有中常侍上前取来奏章,开始诵读:“安北将军曹操,作事乖谬,不谙治体……”

大殿之上安静下来,唯有中常侍诵读的声音,遥遥回荡,一条条指责,虽非大罪,却也令曹操脸色发白,赶忙拜下:“臣有罪。”

顾承沉默。

中常侍屏息,等了半响后,才开始念下一本。

下一本就是孙坚的,再之后是刘备的,吕布更不必说,比谁都长。

除了赵云和黄忠实在黑无可黑,连许诸和徐晃都没能幸免,被冠以年轻识浅,那材料一套一套,按照大汉律法,整得人无话可说。

曹操和刘备何等城府,都是禁不住变色,暴脾气的吕布孙坚,更是恨不得将这些世家老贼统统杀光。

顾承则叹了口气,叹得众将把头垂低,个个心中羞愧,觉得辜负了圣恩。

太子殿下对他们何其信任,都要加使持节,结果却是被世家找到了把柄,遏制了权力。

恨!恨!恨!

“设监军。”

果不其然,大殿内静默半响后,顾承道:“何人可为监军?”

“臣有推荐,新丰张固,满腹经纶,勤礼贵德,忠恪祗顺,可为良辅。”

“臣有异议,书生徒讲文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监军一职,关系重大,岂能交托此人之手?”

众文臣精神大振,各有推荐,但此时曹操使了个眼神,曹氏一党也展开反击。

曹嵩成为司空后,虽然权力不大,但毕竟是一面旗帜,在朝堂上也有不少官员依附。

以曹氏的实力和积累,其实已经可以成为二等世家,可惜宦官之子成了永远洗不白的污点,一流世家根本不予接纳,曹嵩几经碰壁后,恼羞成怒,转为敌对。

这世上谁又能比谁清白,以世家子的行事作风,还怕抓不住把柄?

“襄阳蔡瑁……”

“不可!”

“天水杨阜……”

“不可!”

顾承不发一言,杨赐老神在在,待得文武争到激烈,突然开口道:“禀殿下,臣有人选,颍川荀氏,有子荀彧,少有才名,可担大任……”

“哦?”

顾承知道,重头戏来了,颔首道:“杨公所荐,必不会令孤失望。”

世家欲借外族入侵,以监军一职,遏制凌云二十八将,就需要一位标志性人物。

唯有这个人能压服得了寒门新贵,世家才能继续把持大权。

否则任何制度任何职位,都可能称为摆设。

就像是九品中正制,在魏晋时期,成为了世家把持大权的途径,而现在则是大汉选拔人才的阶梯。

究其根本,制度的好坏不是关键,阶级的强弱才是。

世家强盛至今,朝廷官员十之**出自其内,几乎凌驾于皇权,不削弱世家,无论出怎样好的制度,国家都会衰退,阶级矛盾不断产生,最终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世家何等精明,也早早意识到英明圣武如太子,不可能再像桓灵二帝那么好糊弄,一场争斗不可避免。

今日的凌云二十八将,其实就是昔日灵帝手中的十常侍。

而比起肆意妄为的灵帝,太子显然顾全大局,这点更让世家放心,一旦把这些武将压得服帖,成了没牙的老虎,皇权终究还是要向其屈服。

“宣荀彧觐见!”

洪亮的声音下,一位高大俊美,衣带雅香的男子,步履平稳地走入殿内,在所有武将寒意刺骨的注目中,怡然行礼:“荀彧拜见殿下!”

喜欢诸天我为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诸天我为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