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 > 第三百五十章 这混球好生不晓事!

高明之前给朱允熥讲元朝历史的时候,重点提过这个包税制,朱允熥这才知道这东西。

他本以为大明的税制就很乱了,没想到元朝竟然比明朝还乱。

「高师傅,你知道这些事吗?」

高明早就竖着耳朵听这边的谈话了,见到皇太孙发问,赶忙站起来说道。

「皇太孙,微臣家虽然不从事海贸,但对此也有所耳闻。」

「因此,微臣之前给您讲解元朝税制之时,才会格外介绍这个包税制。」

「包税制对于朝廷来说,节省了人力开支,又增加了朝廷税收,算是一项简单有效之法。但对于地方来说,就等于彻底放权,埋下了动乱的根由。」

「元朝之所以灭亡,跟这点也有一定关系。」

「因为元朝末年,江南沿海一带,已经是一定程度上的各自为政了。」

「在这等宽松条件下,海商们大肆走私,并扶植反元势力……」

「陈友谅、张士诚等人,背后几乎都有海商的影子。哪怕是咱们大明,前期也借助了海商之力……」

朱允熥听到这儿,脑子里顿时想起一个传奇人物。

「您是说沈万三?」

高明斩钉截铁的道。

「对!」

「陛下对待沈万三过于不公,这才导致天下豪商巨贾跟大明离心离德。」

「否则,他们就是做做样子,也不会让大明每年只收三十几万两的海贸商税。」

朱允熥闻言心里又产生一个疑惑。

「这么大的事,难道就没人跟皇爷爷说吗?」

高明闻言无奈的翻了翻白眼,杨新炉和尴尬的咳了咳,只有秦亨伯颇为厚道,手里捧着个紫砂壶走了过来说道。

「皇太孙,陛下乾坤独断惯了,就算有人说了他也不会信。」

「再加上,满朝文武对陛下多多少少都有点怨念,谁吃饱了撑得给自己找不痛快?」

高明听到这话,赶忙补充道。

「还有一点,陛下诛杀吴中四杰,引得天下震动。役使官员如牛马,又惹得朝中有识之士怨声载道。对御史言官施加廷杖,还曾经命人摔死过御史……」

高明说完这番话就是长长一叹,一副心如死灰,万念俱灰的样子。

朱允熥听了之后脸上写满了尴尬,敢情对自己和蔼可亲的皇爷爷,竟然是这样的坏老头!

难怪大明收不上来税,年年缺钱,年年没钱。

原来是大明上下官员集体糊弄他,欺负皇爷爷不通财政啊!

「孤……」

「孤在这里替皇爷爷?」

朱允熥本想说自己替皇爷爷赔不是,转念一想自己不过是个皇太孙,好像还不够资格。

高明见皇太孙这态度,就知道皇太孙想说啥,朝着其摇了摇头道。

「皇太孙不用自责!」

「谁的错谁负责,不需要您为前人的事赔罪。」

「事实上,如果不是您在陛下的廷杖底下救了百十个官员,我们今天是绝不会说这番话,更不会提醒你海贸的真正原因的。」

「因为在你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大明可以兴盛的可能!」

朱允熥闻言扭捏地说道。

「孤……孤没你们想的那么好,孤当时救他们,只是觉得该给人说话的机会,不能因为别人说了自己不喜欢的话,就……」

杨新炉等人听到这话,脸上的表情顿时一整,随后齐刷刷地朝着朱允熥躬身一礼。

「殿下英明!」

「您能做到广开言路这一点,就已经强出历

代皇帝无数了!」

朱允熥闻言心里那个汗啊,原来皇帝的道德水平这么低的吗?

三人拍了朱允熥一番马屁后,又给他讲解了一番大明海贸的现状。

「皇太孙,您有没有想过,为何江南会如此富裕?」

「江南一地的赋税,抵得上大明一半,这又是何道理?」

朱允熥下意识的道。

「因为海贸吗?」

「对!」

高明本想给朱允熥讲解一下江南的局势,可看到一旁的杨新炉闭目养神,高老头心里顿时有点不痛快,将其给推了出来。

「让他说!」

「他家是松江府大户,家里产的蚕丝都被织成丝绸卖到海外了!」

杨新炉尴尬地红了脸,不悦地瞪了高明一眼。

「皇太孙殿下别听他胡说,微臣家里不过是薄有资产,聊以糊口罢了。」

「不过江南之所以富裕,确实跟海贸有关。」

「可以说江南家家户户都跟海贸有关,即使无关的也有间接关系。」

「大明禁止商贾和百姓穿丝绸,可光靠官员穿能穿多少?」

「然而,大明世面上的丝绸价格依然不便宜,究其根本就是绝大部分都被卖给海外番商了。」

「老夫家中虽没有直接参与海贸,但却也是沾了海贸的便利,这才有了这点田产。」

在杨新炉和高明等人的讲解下,朱允熥总算对江南的情况有了一定了解,知晓了市舶司冷淡的根本原因。

走私成风,屡禁不止。干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旦朝廷大规模查禁走私,就会引起江南百姓动荡,甚至影响朝廷现有的税收。

搞不好还会激起民变,有亡国之忧。

再加上上下一心,集体扞卫海上走私业务,就算皇帝想整治都难以下手。

总之一句话,江南九大海商,早就用海贸这根绳,将所有江南百姓和官员捆绑在一起!

朱允熥听了他们的分析,也是感到一阵头大。

哪怕他自诩智计百出,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也有点束手无策。

「敢问三位师傅,孤该如何破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杨新炉说了个「难」,就躲到一边看风景去了。秦亨伯跟杨新炉一样,也是既得利益者,不方便在这个问题上多说话。

他们俩能告知朱允熥实情,已经是看在师徒一场的份上,这才破例告诉他九大海商家族之事。

否则,就是老皇帝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他们也不会吐露半个字。

当然,他们俩之所以这样说,也是怕皇太孙一时冲动,干出什么天怒人怨之事。

如果皇太孙急于在松江府开埠,逼迫商人在市舶司贸易,极有可能引起江南地区的动荡,就是激起民变也不是不可能。

一旦皇太孙把事情闹大,不仅于事无补,搞不好还得把自己搭进去。

因此,两人用这种方式委婉地劝谏,让皇太孙谨慎对待海贸之事。

朱允熥见杨新炉和秦亨伯不愿意说,只能求救似的看向高明。

高明其实也不想说,在他看来皇太孙就不该管这事。就算是要管,也得等他当了皇帝,有了朝廷大义的名分再说。

「皇太孙,微臣也不建议您现在开市舶司。」

「您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读书学习,尽量不要参与朝政之事。」

高明之所以这样说,完全是出于一片好意。

因为一旦朱允熥想要干成此事,必定要更改老皇帝立下的规矩。

比如说,取消对商人不能科举的禁令。允许商

人穿丝绸,提高商人地位等等。

这些都是跟老皇帝的政策对着干之事,一旦引起老皇帝的不满,极有可能波及他的皇储之位。

朱允熥越听越烦躁,他想做很多事,因此需要很多很多钱。

如果不能搞海贸,那他去哪儿搞钱?

「高师傅,如果孤非做不可呢?」

高明也毫不客气,冷冷一笑道。

「那您就得冒着被废的风险,劝谏皇帝陛下,让皇帝陛下更改大明的户籍制度,废除对商人的打压政策,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且准许商人子弟参与科举。」

「只要您能拿出科举这个诱饵,微臣保准天下商人趋之若鹜,甘心为朝廷效力!」

「孤明白了!」

朱允熥问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转身离去了,在其离开文华殿后,杨新炉和秦亨伯对高明展开了激烈地批判。

「高明,你跟皇太孙说这个干吗?」

「皇太孙还是孩子,他还年轻,未来有的是机会,不急于这一时!」

「只要皇太孙当了皇帝,咱们有的是时间匡正他的得失,辅佐他成为远迈汉武唐宗的圣君!」

高明心里也有点后悔,后悔自己刚刚太急躁了,竟然那样跟皇太孙说话。

「皇太孙聪明睿智,应该分得清轻重缓急吧?」

「再者说,皇帝陛下宠爱皇太孙,就算皇太孙做错了什么,皇帝陛下也能原谅皇太孙……」

秦亨伯闻言冷哼一声道。

「但愿吧!」

「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很多事情很难说啊……」

朱允熥离开文华殿,下意识地来到乾清宫门口。他站在门外,看着乾清宫里的灯火,一时间犹豫起来。

要不要跟皇爷爷谏言呢?

皇爷爷的脾气可是很不好,一旦让他知道自己要推翻他制定的国策,少不得要把自己吊起来打吧?

可若不这样做,自己又要等上几年时间。

时间不等人啊!

乾清宫门口的太监看到皇太孙驾到,赶忙颠颠地过来请安见礼。

「皇太孙可是要给皇爷请安?」

「奴婢这就去替您通传!」

朱允熥还没想好见不见皇爷爷呢,小太监就热情地替他做了决定,并颠颠地跑进去替他通传了。

不多时,小太监兴高采烈地跑出来告诉朱允熥,说皇爷让他进去。

朱允熥闻言只好硬着头皮走进乾清宫,朝着老朱恭恭敬敬地躬身一礼。

「孙儿拜见皇爷爷!」

老朱头都没抬地「哼」了一声,眼睛一直盯着奏折,仿佛在看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书。

朱允熥见皇爷爷没搭理自己,就自己找了个小板凳坐下,靠在柱子上思考着刚刚几位师傅的话。

他第一次感到遇到了难题,也第一次感到想做点事好难。

老朱接连批了三份奏折,迟迟没听到大孙的声音,还以为这逆孙走了呢。

然而,当他抬头看向下方之时,看到靠在柱子上的大孙,心里没来由地一紧。

这孙子遇到难事了!

正所谓知孙莫若爷,别看老朱平日里对朱允熥非常严厉,动辄鞭子、板子地责罚,但最了解大孙的也是他。

因为他太知道这孙子的秉性了,眼珠子一转就是一万个心眼,还胆大包天,做事没有顾忌。

要是他管得松点,这孙子敢把乾清宫给拆了!

现在看到大孙紧锁眉头,满脸愁容地呆坐在一旁,老朱在心疼之余,心中更是有点好奇,到底是什么事能难住这孙子?

老朱从龙椅上起身,轻轻走到大孙身旁,拍了拍大孙的肩膀问道。

「咋了?」

「可是遇到危难之事了?」

「啊?」

朱允熥被老朱「拍」得浑身一激灵,随即摇了摇头道。

「没事!」

「孙儿就是有点累了,想靠在柱子上歇会。」

「皇爷爷您忙,孙儿坐一会儿就走。」

老朱见大孙这样说,心里更加心疼了。

他今天对大孙确实有点冷淡,先是在朝堂上无视了他的请求,后来又不由分说地责罚了大本堂所有皇子、伴读一通。

但这都是为大孙好,希望他能够养成一个独立的性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现在看到大孙这般状态,老朱心里满满的都是自责。

「大孙,咱并未生你的气,只是想让你试着独立解决问题。」

「御史言官弹劾你手下和几位师傅之事都是小事,你只需要将奏折带回去,他们看到弹劾的奏疏就知道如何应付了。」

「有时候驾驭臣子,就是要让他们自己斗来斗去,这样你这个皇帝才能坐稳龙椅……」

朱允熥听着皇爷爷这时候还不忘给自己传授治国小妙招,心里是既感到感动,又隐隐有点惭愧。

「多谢皇爷爷,孙儿明白了……」

老朱慈爱地看着大孙笑了笑道。

「回去好好睡一觉,你还没亲政呢,就把你愁成这样。等你以后当了皇帝,还不得把你累趴下?」

「那孙儿回去歇息了,皇爷爷也早点歇息……」

「去吧!」

朱允熥起身离开乾清宫,老朱看着大孙的背影,眼底却出现一丝怀疑之色。

「把今天的记录给咱拿过来!」

「诺!」

老朱早就在朱允熥身边安插了大量的眼线,盯着大孙的一举一动。

不为了监视大孙,只是怕大孙身边出现小人,把他大孙给教坏了。

「皇爷,这是文华殿那边的,这是大本堂那边的……」

「文华殿内阁没有咱们的人,就连王德都不让进去,所以不知道几位师傅都说了什么,但据守在门口的太监说,皇太孙下午还好好的,晚上跟几个师傅聊过之后,脸上就再也没露过笑模样。」

老朱一边翻看各种言行记录,一边暗暗叹息道。

「那估计就出在那三个师傅身上了!」

「杨新炉和秦亨伯还好,这两人都是人情练达之人,就算有满腹的治国之策,都不会现在表现出来。」

「他们俩只是盼着咱早点死,好让他们的好徒弟当皇帝。」

「只要咱大孙当了皇帝,杨新炉和秦亨伯就能大展拳脚了!」

老朱这话说得虽然非常贴切,但却太刻薄,刻薄得秦德顺都不好意思接茬了。

「皇爷多心了,杨师傅和秦师傅都是厚道人,万万不会有此念的。」

老朱冷哼一声,满不在乎的道。

「你就别替那俩人遮掩了,咱也只是说说,没想收拾那俩人!」

「相对来说,高明那家伙就差了几分。这家伙一直在心里憋着劲儿,想在咱活着的时候给他兄长***,平时教导咱大孙之时,也时有大逆不道之言。」

「搞不好,今天惹得咱大孙不高兴之人就是他!」

「派人查查高明,以后格外用心盯着点,要是他敢离间咱和大孙的祖孙情,那就怪不得咱心狠手辣了!」

秦德顺闻言赶忙低眉顺目地应一声。

「那明天就往内阁派驻服侍太监?」

老朱手指

在桌子上轻轻敲打着,想了一会儿摇了摇头道。

「太监不行!」

「还是从国子监调几个生员,或者从大本堂里找几个稳重之人。」

「一来是他们年岁小,跟咱大孙能更亲近。二来是他们不起眼,不容易让人起疑心。」

秦德顺听到这话,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

「皇爷,您这样一说,奴婢还真想起一个人来。」

「先前过年之时,皇爷曾经说过,让奴婢记得提醒您,将来给衍圣公之孙谋个差事。」

「今天大本堂里所有人都挨了板子,唯有衍圣公之孙站出来为皇爷说话,说皇爷责罚得对,表示自己甘愿领罚。」

秦德顺一边说,一边翻到大本堂那边的记录,指着一段文字道。

「就是这儿!」

「皇爷能看看,这孩子说的话怎么样!」

老朱低头看过去,见到孔彦缙竟能体会自己的一片苦心,心里也是非常欣慰。

「不错!」

「想不到大本堂里几十个人,唯有此子看破了咱的心思,知道咱是为了凝聚他们,这才将所有人一齐责罚!」

「明天传咱的旨意,命孔彦缙、常继祖担任东宫伴读。」

老朱说完这话,又往前翻了几页,看到蓝玉家的逆子竟然敢抱怨,老朱的小心眼顿时犯了。

「这混球好生不晓事!」

「一看他就不是读书的料,让他去给咱大孙当个护卫吧!」

秦德顺闻言赶忙奉承道。

「皇爷还真是知人善任,奴婢可是听说,这蓝春膂力惊人,弓马娴熟,唯独不喜欢读书。」

「您这番处置,可谓是正中蓝春之愿了,嘿嘿嘿!」

喜欢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