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地火明夷 > 第214章 火渐燎原3

地火明夷 第214章 火渐燎原3

作者:燕垒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12 15:22:55 来源:9书院

八月三日,本来准备进南安城休整的东平陆战队发动了对南安城的围城战。南安城虽是天下名城,但闽榕省不是军区在地,高世乾手下也不过几千防卫军而已,本来两万余东平陆战队觉得定然一举拿下,谁知南安城的守御竟是出乎意料地强。后来他们才知道,主持南安城防卫的是从五羊城而来的一个少年军官,名叫高鹤翎。

高鹤翎和高世乾是同族,还有点亲戚关系,因此申士图将他派到南安城当客将。高鹤翎年纪甚轻,却是五羊城后起将领中的佼佼者,第三代七天将中名列第四。五羊城第三代七天将,三个在水军中,号称“水天三杰”,四个在陆军,高鹤翎则是号称其中防御第一,有“铜墙”之称。同时,高世乾暗中已将防卫军扩编到了万人以上,高鹤翎将这一万多兵力用得灵活多变,城外两万多东平陆战队围城一个多月,竟然毫无寸进。就在徐鸿渐他们这支部队出发之际,邓沧澜再次向大统制上书,说明利害,将南安城下的东平陆战队全军撤回。这样,高世乾的高安防御战历时一个多月,获得了胜利,徐鸿渐这支增援军也就相应改变行军路线,转向东平城。

集中优势兵力,发动决定性的一击。这是邓沧澜的策划。他从一开始就是这么想的,只是五羊城出乎意料的顽强使得他最初的计划破灭了。好在东平陆战队围困南安之战只在开始进行过强攻,因为损失并不大,只是水陆双方皆铩羽而归。东平水军败在本来就声名赫赫的五羊水军手下,还算情有可原,而东平陆战队居然在本以为没什么实力的南安城下吃了个亏,却让士气大受影响。

十一月初,进入东平城的陆明夷本来以为会看到一派萧条的景像,但眼前所见却让他大吃一惊。

现在的东平城,已经集中了六万大军。除了水军北战队,从另几大军区调来的援军也大多已经抵达了东平城。只是在东平城里,却根本看不到接连失败后的沮丧之情,到处都是昂扬的斗志。

“胜败乃兵家之常事。”

这句话本来也是解嘲的话,但从东平驻军嘴里说出来,却带着一种倔强和不服。上一次出击,终究过于急躁了,像水陆两军不能同时出发,就是一个败笔。不过,这一次邓元帅已得大统制全权委任,并且上一次被革职的上将军胡继棠也官复原职,将来统率陆军。此番二次水陆并济南下,必将作雷霆一击,一举消灭五羊城。

当听得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时,陆明夷表面上也表示了一番欣喜,但心底却有种无法对人明言的沮丧。

看来战争就快要结束了。自己想要在这一番风浪里崭露头角的梦想,看来还要推迟。也许,希望仍要寄托在西原的薛庭轩身上吧。

陆明夷这样想着。现在他作为重编冲锋弓队三百户之一,驻扎在东平城,天天训练磨合,随时听命,准备随着大军南下。只是好几次在梦里,他都对郑司楚这个夺走了邓沧澜“水战第一”称号的五羊城少年将领当面说道:“不要就这么失败了,再翻起些大浪来吧。”

薛庭轩,郑司楚。这两个年轻的敌方将领,现在都已经崭露出自己的天份来了。在他们眼里,“陆明夷”这三个字根本还排不上号,也完全不会有印像。但有朝一日,这两个人必将对自己闻风丧胆!

只是这仅是陆明夷心底的一个秘密。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一场翻天覆地的变故已经迫在眉睫。

……

十一月三日。

雾云城。

雾云城的城制,是以当初的皇城为中心,环绕着皇城建起三个外环区。一环区居住的,基本上是各部官员。

雾云城。甚至在前帝国之前,就是天下第一名城。到了共和国时期,雾云城的规模已越发庞大。三环以外,实际上已经增加了两个环区。最外层的五环区,有人戏称是“云里雾里进城,云里雾里出城”。因为从五环到内城,若是步行的话,足足要花一天时间。

这一天的黄昏,一辆马车进入了三环区的一家名谓“听月居”的酒肆之中。

三环区是雾云城最大的一个区,聚居着工匠、商人,以及共和国各级部门的下层属吏。在这儿,歌楼酒肆也是最多。这家“听月居”名字很别致,门面也不算大,基本上是一些低级官员和各部属吏每天回家后来喝上一两杯的所在。

十一月三日的黄昏,斜阳淡淡地映在墙角。共和二十二年的尾声,似乎也带上了一点淡淡的忧伤。这辆马车在院子里停下,一个跑堂的马上过来招呼。

从车子里,走下了一个穿风衣的人。这人的风衣有个大风帽,将一张脸都遮得严严实实。虽然雾云城的十一月已经相当寒冷了,不过这人这样子穿法还是稍嫌夸张了。只是做生意的和气生财,客人别说穿件带风帽的风衣,就是把棉被裹在身上,跑堂的也不能说个“不”字,因此这跑堂的也根本没有在意,仍是满面堆笑地将这人迎了进去。

那是个雅座,有个人在里面等着了。这雅座特别僻静,虽然现在天还未黑下来,但那人坐在里面却已是连面目都看不清了。那人端坐在案前纹丝不动,案头只点了一盏油灯,穿风衣的那人让随从侍立在门口,自己走了进去,与等在里面的那人相对而坐。一坐下,本已坐着的人拿出了一个扁扁的木盒,打开后,里面是一块打磨得极其光滑,涂了一层白漆的木板,边上则是一支笔。那人拿起笔来,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顾公意下如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地火明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地火明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穿风衣之人抬起头,看了看这人。如果有个职位较高的官吏在此,见到此人一定会大吃一惊,因为这穿风衣的人分明便是代理国务卿,吏部司司长顾清随。

郑昭昏迷后,顾清随成为代理国务卿。数月前,顾清随曾集结一批议府成员,上了一条对大统制的不信任案。因为大统制著意要进行西征,第一次还只是昌都省一省开支,耗费的是毕炜在西靖省的积蓄,规模也不是很大,但第二次却出动了三个军区的兵力,几乎将一年的国库收入全部耗尽了。这一次西征假如胜利了还好,结果却是劳而无功,军事上毫无成果,反倒使得毕炜这个昌都军区的军事长官也战死在西原。为了弥补这个缺口,大统制又责令顾清随想办法增加国库收入。

顾清随跟随大统制已久,向来对大统制服膺无比,从不敢有违。当郑昭身为国务卿时,顾清随心中对郑昭很有点不满,觉得他竟然有时敢违背大统制的意愿,真个是可忍孰不可忍。只是当他接替郑昭成为国务卿时,顾清随终于明白了郑昭的心思。

大统制刚愎自用。

这种念头,顾清随从来不曾,也不敢有过。但他一做上代理国务卿还不到十天,就不由自主地这么想了。大统制把自己所想的一切都看成理所当然,不允许旁人反驳。特别是第二次西征失败,顾清随并非知兵之人,但也不是完全不知兵之人,在他看来,胡继棠和方若水趁着粮草尚未完全耗尽,及时班师是完全正确的,这使得五万远征军有七成多都安全返回了,保证了共和国的军事实力不受大的损害,大统制却认为胡方二人延误战机,罪大恶极。因为此事,顾清随第一次向大统制的决策提出了异议,说胡上将军和方上将军虽然战术上有误,但他们保全远征军大部的安全返回,功不可没,何况现在也是宿将渐渐凋零,后起战将尚未成长起来的非常时期,对胡继棠和方若水责罚太过,有可能会打击军心。但大统制却大发雷霆,指责顾清随想卖好给胡继棠和方若水,有结党营私之弊。结果,顾清随第一次被大统制骂得汗出如浆,胡继棠和方若水两人仍然被革职。

经过此事,顾清随有点心灰意冷。他本来就自觉能力不及郑昭,做这代理国务卿便觉勉为其难,如果大统制还要这样一意孤行,到时有什么不是全是自己担着,有什么好处却是大统制决策英明,换句话说,自己是个随时都可能被舍弃的工具罢了。他越想越觉得前途渺茫,好在共和国的律法中有议府可以提出不信任案弹劾这一条,他就以此为武器,向大统制发动了第一次攻击。

本来,在顾清随心目中,共和国的律法至高无上,包括大统制在内都必须受其制约。但大统制强行解散了议府,终于让顾清随彻底丧失了信心。

大统制已经变了。大统制完全成为了当初的帝君,而且是最暴戾的帝君。为了共和国,要消灭的不是五羊城的再造共和势力,而是大统制!

当顾清随发现自己有这么一个心思时,他一时都吓呆了。现在大统制一定对自己加倍注意,虽然顾清随不相信连自己在想什么大统制都能知道,但他还是感到害怕。要消灭神一般的大统制,顾清随几乎要认为自己已经发疯了。可是这个念头越来越坚定,那就是大统制不死,共和国必将陷入翻天覆地的内乱中去——尤其是当传来郑昭抵达五羊城,五羊城揭起“再造共和”的旗帜这消息的时候。

曾经与大统制一同创立起这个共和国的,文为郑昭,武为丁亨利。只是连这两个人都一叛一死,到了这时候,顾清随怎么都觉得这共和国已经出现问题了,何况,他自己都是五羊城生人,在五羊城度过了数十年,就算从这方面想,他也无法认同与五羊城为敌这个事实。

喜欢地火明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地火明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