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奋斗在红楼 > 第311章 路遇

奋斗在红楼 第311章 路遇

作者:九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6:22:15 来源:9书院

十二月初五甄礼和贾环在国子监门前的成贤街见了一面,事情似乎又解释的通了。只是贾环略显的敏感而已,还迁怒到甄三姑娘身上。

贾环如果想要与甄家割裂开,其实最快捷的办法是在公开场合骂甄家一通。最好写首诗什么的。但贾家和甄家是世交,这种激烈的办法是行不通的。辱骂甄家,别人自会说他狂悖无礼。而山长张安博等人势必会问贾环原因。

而原因能说么?

在贾环还在思考与甄家的关系时,甄家已经接到甄礼带回来的信息。

甄家内宅之中是很不满的。比如:甄老太太、吴夫人、宋夫人等。贾环一个庶子,因为奴才迁怒到甄家的姑娘头上,这怎么回事?甄宝玉更是对甄祎道:“三妹妹,待我去信骂贾子玉一顿。简直岂有此理。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是极为尊贵,清净的。他竟然斥责你,简直是走在歧途上。真是一个大大的俗人。”

甄祎哭笑不得。

外宅中甄应嘉和甄礼的看法是另外一种:大抵是贾环少年早发,需要尊重,因而格外敏感。在甄应嘉看来,更像是世交家里的小孩子闹脾气的表现。贾环再怎么稳重、出色,到底还是少年。

甄礼道:“父亲,那要把黄管事打板子抬到贾子玉的住处去吗?”

甄应嘉摇摇头,“不必如此。哪有为外人惩罚自己奴仆的道理。轻轻的罚一罚,日后场面上好交代。就这样吧!”

以甄家的权势,不必讨好贾环。但作为世交,也没有为这点“小事”断交的必要。只是,心里终究是有些心结的,热络结交自是不会了,平常对待。

贾环在腊八节时和甄礼聚了一回,在秦淮河畔的名楼轻烟楼宴饮。甄礼将扬州城里的顶级公子哥儿都请了一个遍。而后,贾环便不用再应付甄家的“热情”。双方的关系重新回到他八月底来金陵时的样子。保持着距离。

对此,贾环虽然达成“目标”,但乐见其成。他确实不想和甄家走得太近。

另外,他可以有时间专注于学业!

腊八节后,空气中就充满着淡淡的年味。金陵城里的大小商铺已经出现年节的促销。年画、对联等年货陆续出现在店铺中。

北地的货物南下到金陵,江南的货物汇聚到金陵。从广州的海商货物走海运到松江府,再发往江南、江北。更远一点的江--西、湖广。富饶的物产汇聚在金陵,让人们感受到春节的脚步。天下承平日久,春节时江南民众的消费能力很强。

在越来越浓的年味中,流传开的还有贾环的一首诗词:咏莫愁湖。在各方赞誉之声中,这首诗,这个名字,也传到了金陵知府贾雨村的耳中。

应天府府衙仪门内的公房中,贾雨村和白师爷喝着茶。宽大的案桌上放着贾环的那首新诗。

应天府府尹通常也称金陵知府。国朝唯二的正三品知府。知府的品级通常是正四品。

年节日近,衙门之中公事渐少。贾雨村是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相貌堂堂。当年为他出主意判香菱案的葫芦僧早被他打发的远远的。衙役并非一定要在府衙中当班,还有各种出去,比如急递铺、驿站、巡河等苦差。

现在为贾雨村幕府里掌管文案的白师爷是绍兴人,四五十岁,颌下有三缕长须,老吏模样,笑着道:“东翁与贾青松家中有旧,何不与他会面?”

贾雨村笑了笑,喝着茶。

白师爷失笑一声,转移了话题。他这位东翁在金陵知府的任上已经四年。国朝官场三年一任。正处在谋求升迁的时期。谁还真能干满三任九年吗?

而在今年五六月时,贾青松状告舅舅九省统制王子腾包庇外甥薛蟠纵奴杀人案。早前判此案的东翁也受到此案的牵连。王统制虽然累本保奏,但都给军机处驳回。

王统制为此特意来信安抚东翁。要说东翁心里,对贾青松此人恐怕有些看法。特别是贾青松作为晚辈并没有主动前来拜访。

贾环并不知道贾雨村的想法。

从王子腾的角度来说,肯定是一个正三品的左副都御史更为重要,贾雨村被妥协、牺牲掉是很正常的事情。

国朝的官场,不是说一级一品的升,而是要看差遣、地方。大致上来说,京官比地方官贵重,清流比浊流贵重。

按照国朝官场的品味来说,文官的官位大致上排位是:词林坊局官,科道台垣官,六部各曹,方面官,寺监官,正堂亲民官,佐贰官。

六部九卿,侍郎都属于高官,不在此列。

搞不懂这里面的门道,看官场就还是看包青天、八部巡按、钦差大臣这个层次。没有入门。

所以,贾雨村正三品的知府升迁到京城中,降级使用是很正常的事情。譬如寺监官。这与属于清流中的左副都御史还差的远。

贾环对拜访贾雨村这个二五仔没什么兴趣。诗词的才名对他在国子监的生活影响不大。国子监中的监生们大部分都是三四十岁的生员。都是大叔级。

有前途的秀才谁愿意来坐监读书呢?都在专心于举业。

贾环这个年纪要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还是很有些困难的。再加上他在国子监读书都是来去匆匆,相熟的只有每日站在一起听讲的同房的同学。

南京国子监两千多监生分为三个等级六个学堂共编为三十二班。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为初级学堂。修道、诚心二堂为中级学堂。率性一堂为高级学堂。每级学堂积八分可升一级。率性堂获得八分就可以毕业,成为肄业监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奋斗在红楼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奋斗在红楼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正义堂的东班约有五十名监生。贾环编在第三房。计有十名监生。

正常情况下,国子监学制四年。在初级学堂学习《四书》,费时一年半。在中级学堂费时一年半,达到“经史兼通、文理俱优”。在高级学堂费时一年,即可肄业。

但是,很少有4年就能毕业的监生。国子监的传统的就是“宽进严出”。十年以上没毕业的监生大有人在。当然,也有猛人,两三年就毕业的。

国子监中每年都有数次考试。临近年终自然也不例外。十二月初六,贾环和同学唐信然几人约了去夫子庙同游就是去给至圣先师上香,保佑考试通过,顺利拿到学分,然后顺利升级。

贾环算是“特招”进入国子监,领一份国家钱粮。但他并不参加考试。他不以升级为目的。他进国子监只是方便听山长讲课;再者,就是有一个学习的氛围。

这天下午,国子监的年底考试后,监生们如蒙大赦般从学堂中。钦天监已经选定腊月二十日为放年学的时间。颁示天下。钦天监监正吕复是国朝少有的天文大家。制定的历法相当正确。国朝时常赏赐给周边四方蛮夷。

别的监生紧张的考试时,贾环在国子监彝伦堂旁宋司业的公房中喝茶、闲谈。宋司业对他的诗词颇感兴趣,找他聊经义、诗文。至于贾环不参加考试的事情,有礼部侍郎张安博的交代,这根本不是事。

贾环学了这么些年的经义,谈起来,是一个合格的北直隶举人水平。但是他三观早就定型,要从经义中微言大义,那就不可能。

比如:孔夫子说:吾一日三省无身。而朱子解析说:有过则改,无则加勉。这就是微言大义。这就是至圣和亚圣的水平。贾环自是望尘莫及。

不过,经过现代教育体系的洗礼,贾环对论诗、美学还是有些心得、看法,譬如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三重境界论。其中第二种境界的描述: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贾环和宋司业聊的融洽。听得外面云板响,便起身道:“考试结束,学生告辞。”

宋司业笑呵呵的点点头,态度和善的目送贾环离开公房。

贾环到走廊中,恰巧看到一名青年从十几米开外国子监温祭酒的公房中出来。心里一笑,预估着和他一样,也是一个走后门不用考试的监生。

国子监的前堂和正堂就是彝伦堂。祭酒、司业等官员的公房都在这里。而彝伦堂正中的一间是天子视学时才会启用。祭酒的房间在东端。

彝伦堂形制巍峨。建在地基之上。贾环下了台阶,去学舍中和唐信然几名同学汇合,相约到成贤街去喝茶吃点心。

众人边走边说着考试的事情。带着考试后的轻松,以及等待成绩的忐忑。

突然间,栽种着松柏的大道上一群穿着华丽衣衫的士子呼啸而过。约有十几人。意态张扬。路人瞩目。为首的是一名十八-九岁的青年,珠冠玉带,神态高傲。

贾环认出来这青年便是刚才从温祭酒那里走后门免考的监生。再看看这群人的装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荫监监生!

他们都是勋戚和官员的子弟,因父辈恩荫入国子监读书。确切一点说,就是官二代群体。

贾环微微有些奇怪。

监生的来源五花八门一样,但是进入国子监后大致有三种去向。第一种就是唐信然他们这样的坐监读书。第二种是在国子监中挂名。比如贾蓉未袭爵之前就是监生,但他从来不去国子监。天天跟着贾珍办事、鬼混。

第三种是去各衙门历事。差不多是去衙门里当实习生,跑腿打杂。国子监的规矩,是考8分升级。在衙门中历事,同样可以拿到分数。若是衙门的主官给一个“卓异”的考评,升级必然就是妥帖的。

南京国子监中在监人生有约2千多人,还有约8百多人在南京各衙门中历事。干着各种脏活、累活。

贾环自己是介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在学校读书,但不考试,属于特例。这些荫监监生明显是第二种,今天考试时间来国子监干什么?

贾环心里虽然奇怪,但是以他沉稳的性格,不会在此时问唐信然几人。

前面的十几名衣衫华丽的监生们消失在国子监大门门口。

同行的一名微胖的监生乐监生感叹的道:“少年公子春衫薄,浑身装束皆绮罗。唉…,尚书的儿子就是好。此般家世真是令我等羡慕。”

贾环、唐信然几人都是笑起来,“乐同学好文采!”

乐监生腆着脸笑,对同学拱拱手,“过奖,过奖。”

这是摘录的古人诗句。并非乐监生原创。几人笑着出门,在成贤街上找了一间茶铺坐下来喝茶、说话。

贾环问道:“为首的青年是谁?”

唐信然笑一笑,吃着糕点,给贾环介绍:“陈四公子是南京吏部尚书陈尚书的儿子。陈吏部老来得子,宠爱异常。

因父恩荫在国子监读书。秉性风流。诗词曲赋样样精通,秦淮河上时常流传有他的曲子。很受名妓们青睐。

现年十九岁,还没有成家。只管纵意花丛的行乐,眠花宿柳。在金陵城中颇有名气。国子监无人不识。”

贾环笑着点一点头。脑海中勾勒出陈四公子的形象:一个小有才华、肆意张扬的官二代,金陵城中的小名人。

腊八节时,甄礼遍请金陵城中的顶级公子哥在轻烟楼中宴饮,而其中并没有陈四公子。贾环记得他二哥倒是在其中。

顶级的公子哥,行事往往都很低调。古往今来,多半如此。陈四公子行事高调,显然不在此列。

贾环手指轻轻的点着桌面,看向茶铺外的街道,屋舍鳞次栉比。蔓延至远方。没再问陈四公子的事,将之抛到脑后。国子监里的疑问自是也丢掉。

他来金陵潜心读书,和陈四公子这样的“风流才子”不会发生交集。

喜欢奋斗在红楼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奋斗在红楼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