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胡善围 > 科目一

胡善围 科目一

作者:暮兰舟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1-12 16:34:05 来源:9书院

太子他又躺赢了。

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对太子的看法。他什么都没有做, 没有发动东宫左右春坊的学士们上书为他辩解, 他甚至连自辩的折子都没有写,永乐帝就铁了心的护着他。

他体胖、腿瘸、不良于行,有损大明天/朝上国的形象, 朝廷几乎一边倒的要废太子, 但永乐帝坚持说他是个好太子, 别人有什么办法?

老朱家的事情,当然是皇帝自己说了算。

为此, 皇帝甚至把罚了两个心爱的公主去柔仪殿抄写《内训》, 谁的脸能比公主大?

于是乎, 大张旗鼓的废太子风潮就像皮球, 永乐帝拿针一戳,就泄气了,只剩下一张肉塌塌的皮囊。

永平公主和安成公主抄书,手都快抄断了,书卷在案头高高堆在一起。

目前皇室里,永安公主是老大, 永乐帝和仁孝皇后第一个孩子, 结婚也最早, 驸马是广平侯袁容, 幸亏她生的早, 从燕王府出嫁, 避免了被扣在京城当人质。所以永乐帝前头五个孩子, 只有永安公主一直陪在身边的, 受着父母呵护,她对两个弟弟之间的暗斗一直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但是老二永平公主和老三安成公主就不一样了,这两个公主当年和太子与汉王一起留在京城为人质。

两个小少女正是叛逆的年龄,大哥朱高炽总是教训两个妹妹要贤淑,要隐忍。二哥朱高煦不会拒绝两个妹妹的任何要求,偷偷带着她们跑出去玩,捎带什么东西,有时候受了委屈,也是二哥为她们出气。

大哥每次都给二哥求情、搞危机公关,回来后责备她们不懂事,给燕王府招祸。

永平公主和安成公主自然和二哥朱高煦比较亲密了,觉得大哥太胆小懦弱,只顾自己,不敢为她们出头。

后来永平公主被高祖皇帝赐婚给了李让,夫妻两个一起回到北平,靖难之役打响,建文帝要李让父

亲劝降,李让认同拒绝,愤怒的建文帝将李家灭了全族。

哀兵必胜,李让发誓为家族复仇,和汉王朱高煦一起南下靖难之役,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加上永平公主最崇拜二哥,这对夫妻就成了汉王朱高煦的铁杆粉丝,追随到底。

安成公主也是如此,永乐元年赐婚给了西宁侯世子宋琥,宋琥出身将门,祖先也是凤阳人,家族世代镇守西北,可谓是满门忠烈,汉王朱高煦在军中威望极高,宋琥和擅长军事的汉王惺惺相惜,对身居深宫的太子无感。

这对夫妻因而也成了汉王的一大助力,只要汉王一个眼神,就能为其冲锋陷阵,抄书就更不在话下,

十本《内训》抄完,两个公主的心还是向着汉王。

张淑妃奉上命过来收作业,身为庶母,她正值双十年华,比这两个公主的年龄还小,不过张淑妃出身将门,前凸后翘大长腿,气质上并没有被公主压下去。

没有人会喜欢亲爹的小妾,尤其是隔壁大殿还停着亲娘的棺材。

安成公主说道:“张淑妃,书已经抄完了,告辞。”

“两位公主累了吧,先喝杯茶,吃些点心。”张淑妃一抬手,止住了公主,坐下来当场检查公主的作业。

检查作业这种事情最伤感情,不写作者母子慈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何况这还不是亲娘,这是庶母。

幸亏张淑妃家世显赫,有亲哥英国公撑腰,换成权贤妃,这两位公主估摸甩脸子就走了。

永平公主和安成公主坐下来,张淑妃一本一本的翻看,她早就将仁孝皇后的《内训》背的烂熟于心,并不需要范本对照——后宫所有嫔妃的要求都是背诵并默写全文,她亲自抽查。

张淑妃心里有底,一目十行,二十本《内训》很快翻完了,挑出其中四本,用朱笔圈出错误,永平公主一本,安成公主三本,说道:

“皇上说公主抄《内训》,一个字都不能错,否则整本书都要重新抄写。两位公主请继续。”

安成公主当即不愿意了,“张淑妃不会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吧,父皇才不会这样折腾我们。”

张淑妃是经过《端敬贵妃起居注》这种宫斗资料界里的奥数题练习过的人,对付不服管教的公主自有对策,保持微笑,心平气和的说道:“本宫不敢假传圣旨,两位公主若累了,歇一歇再抄。”

永平公主年纪稍长,不像安成公主这番冲动,她看着外头的天色,“时间不早了,宫里要落锁,我们明日再过来抄。”

“准备掌灯。”张淑妃早有准备,一群宫人提着明晃晃的牛角灯进来,只要天色一暗就点上,绝对亮若白昼。

张淑妃说道:“本宫今晚就陪着公主抄书,另外本宫已经吩咐胡尚宫,把安成公主以前住过的宫殿收拾出来了,两位公主抄完书,就在宫里歇一晚,明日开了宫门再回公主府。”

有了端敬贵妃的标准示范,张淑妃学习如何当好一个庶母,那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不能动怒、不能发脾气,把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考虑周全,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因为亲娘可以疏忽,可以有情绪,反正自己生的孩子,血缘关系就是润滑油,最后都会选择原谅。

但是庶母不行,亲娘做到六十分就是个合格的娘了,庶母要做到九十分才是及格线——就跟考驾照科目一一样的标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胡善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胡善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淑妃按照科目一的标准对待两位公主,还要检查作业,真是有些难为这个只有二十岁的嫔妃了。

安成公主不服气,在我母后的棺材旁边,还能被一个嫔妃给制住了?

安成公主说道:”剩下的三本书我会抄写的,不过,既然张淑妃把我的宫殿都收拾好了,我和二姐先回去歇着,等明天再过来抄。”

坚决不肯熬夜写作业。

“这……”张淑妃很是为难,她没有预料出现这种状况,永乐帝虽然没有明确说两个公主不抄完就不能睡觉,但是皇上因公主“要太子歇一歇”的上书不高兴是事实。

名为抄书,实则惩罚,如果舒舒服服的吃饭睡觉,就像宫中一日游一样,这叫什么惩罚?

到头来还是她这个庶母监督不到位失职。

可若是强行阻止,旁边就是仁孝皇后梓宫,两个公主若跑去哭母后,张淑妃后宫大权就岌岌可危了。

张淑妃左右为难。

名不正则言不顺,安成公主没把张淑妃放在眼里,那天中秋节家宴,张淑妃为了表现贤惠,每个人都准备了不同的菜式,把尚食局好一个折腾,逼着尚食局使出压箱底的本事,其实她们都看出来了,但没有人指出来。

一个庶母,却掌着后宫大权。做的好是应该,没有必要点破表演,做不好嘛……

安成公主牵着永平公主的手要出去,张淑妃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正尴尬时,门外传来脚步声,人未见,声已至。

“永平公主,安成公主,微臣奉太子妃之命送来晚膳。”

是胡善围,后面跟着一排提着食盒的宫人,十分麻利的摆了一桌素席。

太子妃是大嫂,是长辈,也是君,既然太子妃派胡尚宫把晚饭送到柔仪殿,便再无出去的道理。

这是关心,也是敲打。

如今父皇偏爱太子大哥,连瘸腿的缺点都能容忍,大哥的太子之位稳如泰山,还说不要硬抗了。

两个公主只得折返,回来吃饭。

张淑妃命人好生伺候,和胡善围去了外面,“胡尚宫真是解了本宫燃眉之急,来的真巧,太子妃料到两个公主不省心,赐了晚饭过来。”

说来惭愧,张淑妃的亲哥哥英国公也上书废太子,太子妃却不计前谦,帮了张淑妃一把。

胡善围晓得张淑妃的心思,解释道:“后宫不得干政,外头的事情和后宫无关,淑妃娘娘只管尽自己的本分便是。太子妃也是如此,她是大嫂,两个小姑子回娘家,在这时候,能够管住公主的,除了皇上,只有东宫的大哥大嫂,他们两个在名分和辈分都能镇得住。”

“方才我去东宫走了一趟,对太子妃说了两位公主抄书的情况,还把淑妃娘娘预备好公主留宿宫廷的事情说了,太子妃是个聪明人,立刻就赐了晚饭,和淑妃娘娘配合,”

胡善围是三朝尚宫了,见了太多的权力倾轧,明争暗斗。

东宫和张淑妃关系冷淡,面子情而已。而且张淑妃的娘家英国公府是汉王那边人,东宫和张淑妃不亲近太正常了。

但利益关系不是固定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有的时候是对手,有的时候是队友。

比如现在,东宫很愿意帮助张淑妃检查两位公主写作业。好让两位公主长长记性,别跟着起哄废太子了。

胡善围稍微使个眼神,太子妃就心领神会,和张淑妃打配合。

不管以后怎么样,反正这一刻大家利益一致。没有永恒的对手,只有永恒的利益。

胡善围是尚宫,辅助张淑妃料理后宫是她的职责,张淑妃被两位公主驳了面子,她面上也无光。

同样的,张淑妃要立得起来,六局一司才有权威。

对于谁当大老板,六局一司没有选择的余地,皇上要谁协理六宫,六局一司就得接受现实,何况目前后宫里,张淑妃最合适。

胡善围不帮张淑妃帮谁?少不得去东宫搬救兵。

张淑妃是个聪明人,脑子转了一转,明白了胡善围的意思。

张淑妃叹道:“东宫这个人情,本宫记住了。可是英国公府的立场,本宫一个出嫁女无力干涉。”

意思是说,东宫的好意,我领了,但是我不能立刻给予回报——不是我不想,是不能。

英国公张辅也是在靖难之役时和汉王结下的革/命友谊,一起扛过枪的交情,怎么可能因为妹妹而改变立场?

淑妃到底还是年轻啊。胡善围一笑,“娘娘是皇上嫔妃,东宫的庶母。皇上是君,东宫也是君。所以,娘娘的娘家的立场和东宫相悖,这对娘娘而言,这并不是坏事啊。”

张淑妃听了,立刻心明眼亮。东宫为何在太子腿瘸之后还稳若泰山?面对汉王咄咄逼人的攻势,太子躺着都能赢?

因为太子势弱,虽为君,但必须依附于皇帝这个君王而存在。

没有皇帝的支持,太子的位置根本立不住。

英国公府和汉王交好,和太子冷淡,这就对了。如果大哥英国公支持太子,永乐帝根本不会把张淑妃捧起来协理六宫!

想通了一切,张淑妃暗自心惊:得在宫里待多少年,才能像胡尚宫这样把帝王心术看得如此通透啊。

胡善围:等有一天你的对手是皇帝,你不必仰望皇位,必须要弄死这个皇帝才能复仇,你就明白了皇帝其实就这么回事。为君者,就像一个模子出来的,自有一套逻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胡善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胡善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然,这种藏在心里的大秘密,连沐春都不能直言,胡善围是要带着这个秘密烂到棺材里去的。

胡善围提点了几句,张淑妃明白她该怎么做了:东宫偶尔的帮忙配合,不用给予回报,也不用和东宫亲热,继续保持疏离客气就行了,你好我好大家好。

两个公主吃了大嫂赐的晚饭,继续写作业,张淑妃为了尽庶母的本分,也在屋子里点灯抄写经文,陪两个公主写作业,为隔壁梓宫里躺着的仁孝皇后祈福。

从古到今,家长辅导孩子作业都不容易,张淑妃只是陪着抄写,后世许多家长气出心脏病和脑梗的比比皆是。

永平公主只有一本需要重新抄写,她先完工,张淑妃检查完毕后,说道:“公主可以去休息了。”

永平公主和安成公主一起在京城为人质十年,同甘共苦,关系亲厚,说道:“不用,我在这里陪着妹妹。”

安成公主要重抄三本。在她抄到最后一本时,快三更了,尚食局陈二妹亲自送来夜宵,“皇上听说两位公主还在柔仪殿抄书,要微臣送来夜宵。”

永乐帝和前面两个皇帝一样,几乎每晚都要忙到三更才睡,到底还是牵挂两个不省心的女儿,罚归罚,宠的时候也要宠的。

安成公主心底对父亲还有些怨气,“搁在这里,等我抄完再吃,免得污了纸张又要罚重抄。”

永平公主也说:“我一个人吃的不香甜,等二妹抄完一起用夜宵。”

“是。”陈二妹命人将两个公主的夜宵端去外间,隔水温着,又有宫人提着食盒上前,摆在张淑妃桌上,只是一碗芥菜馄饨。

如此简陋,这让两个公主都怀疑张淑妃是在作秀,故意苦情。

陈二妹说道:“淑妃娘娘,这是皇上吃夜宵的时候特意命微臣送来的,说娘娘素来爱吃这个味,又担心发福,从不敢吃夜宵,今晚娘娘督促两位公主抄书,陪着熬夜,太辛苦了,特命微臣送来劝食。”

突如其来的恩宠,张淑妃有些无所适从,她终于做对了,都是《端敬贵妃起居注》还有胡善围的功劳。

这碗芥菜馄饨,象征张淑妃科目一达到了及格线,九十分。

※※※※※※※※※※※※※※※※※※※※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考试……和作业。张淑妃是如此,人人如此,胡善围是每科优秀,试卷都是A的学霸人物。

然而,苦逼如舟,不仅要写自己的作业,交出自己的人生答卷,还要写别人的。

鹅几的幼稚园作业,几乎都是舟代写。

更新完毕,还要滚去给他搞完明天要交的手工亲子作业——用纸糊一个粽子~~~~(>_

喜欢胡善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胡善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