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圣驾,秦昭原本也是有些紧张的,好在她也不是没有见过圣颜,她这个郡主的封号,还是在黎帝面前舞剑见,老头子龙颜那么一悦,给她赐的封号呢。且她有品级在身,每年总要往宫里去那么几次,平时没事时,皇后娘娘召长宁和宜兴进宫,往往也会捎带着把她一道叫去,老皇帝去皇后那里,也常遇上。所以她这紧张里,倒不是怕见圣人,而是怕把红苕的事情给办砸了。
可她没做过农事,这一动手参与,倒觉得新鲜有趣,又想着老魔王外祖父陪圣驾来时,总会有人通报一声,也就放心挖起红薯来,不想两老头带着十多名个护卫,竟是一点声息没有的就到了田边。看着她忙的热火朝天的样子,黎帝哈哈大笑:“倒是孤头一回见着,咱大卫国的贵女竟还有亲自下地做农活的呢,瞧着倒是真有几份样子。”
秦昭听到这声音,感觉略熟,抬起头来一看,就囧了。
我去,怎也没有人通报一声的呢,虽说也是早有准备的,可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出现在面前……她真心不是想做影帝的啊,这会儿又没新闻联播,真心只是手痒了,才下场试试……
秦昭呆了片刻,忙上前给正笑的乐呵呵的两老头行了礼:“阿昭不知圣人和外祖父来此,是阿昭失礼了。”又白了老魔王一眼,虽说要低调,可您老人家也不能低调的进了田庄也不打个招呼吧。
此时的秦昭一身半旧的大红绸衣,头上如男子般绾了个髻,满脸的汗,一张小脸红红的,愈发衬的那双凤目如秋水剪影,若是忽略她手上那因意外而忘了放下来的一藤大串的红苕,实在是个漂亮养眼的小女郎呢。
黎帝摆了摆手:“无须多礼,”又指着她手上的那串红苕,笑道,“听老国公说你这里种了了不得的粮食,亩产不低,寡人不信,他偏与寡人打赌,约了寡人来看,说的可就是你手上的这个?”
秦昭这才发现自己满手的泥,正提着一大串红苕没放下呢,看两老头的样子,也知道自己的形象大概很有点喜庆,听了老黎帝的话,自己也笑起来,索性拎着手上的红苕晃了晃:“陛下说的是这个?产量是不低呢,前些日子也只是同外祖父说过,外祖父也真是,这还没收上来呢,就同陛下说了。”
黎帝看着那一大串,这说是粮食,可他却没见过,只这一串足有十多个,其中多半又都有两个拳头那么大,估摸着也有十多斤,便道:“瞧着这一株长的倒不错,得有十多斤吧?这东西叫什么,真能当粮食吃?”
秦昭笑道:“回陛下,是得有十多斤呢,这是西域传来的粮食,叫红苕,其实说是粮食也不恰当,这东西不只可做主食,也能做菜,产量也不错,也是因听胡人说易种植,我这才试种了些,今年已挖了有四五份地了,瞧着这一亩地,倒是能产个十多担呢。”
十多担?
黎帝两眼顿时放光。
老陈提起这红苕时,也不过说是亩产能产六七担,他想着若是有六七担,也比寻常的五谷要高产的多,若不是因着这个,他哪里会来看。不想这丫头倒说的比老陈的要多,竟开口就是十多担。
“老陈说亩产能达六七担,你却说有十多担,这可是比老陈说的,要高了近一倍啊,天子面前无戏言,丫头,你的话可当真?”
秦昭忙正色道:“涪陵不敢妄言,粮产乃是大事,敢能欺君?不过外祖父也没说错,阿昭也不是胡言,寻常的话,一亩能产个六七担的红苕是差不多的,田地好些,照顾的精心些,七八担也是正常。只是我这里用来试种的地都极肥沃,又因是试种,照顾的就极精心了,所以这产量才高些。”
黎帝听了,激动不已,抚掌大笑,道:“若果真如此,岂非天佑我大卫?涪陵,让寡人也亲手挖一藤试试。若果真如此,你可是为了大卫百姓,做了件天大的好事啊。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说,你想要什么赏?寡人要好好赏你。”
秦昭装出愕然的样子,愣了一下,方道:“这,这只是阿昭自己种着玩的罢了,原也是因这东西好吃,我与外祖父显摆的,外祖父担心吃了就没了,我才说起这东西易种且产量高,不怕吃完。倒是没想过这么个小事儿祖父也拿去同陛下说道……若是真如陛下所说的那样,对百姓是个好事儿,”秦昭说到这里露出了些调皮的笑来,“那也算是我歪打正着,哪里能当得起您的赏呢。且,这红苕说是粮食,到底和五谷不类,荒年时用着果腹,平时作辅食都可,却是不好日日如五谷般当作主食的。所以,产量虽高,却不能代替五谷。”
黎帝一听,果然露出失望之色来。
秦昭也不在意,吟吟笑着指了那片红苕地,道:“陛下若是喜欢,也去挖一藤,回头陛下和外祖父挖出来的,阿昭亲自做给陛下和外祖父食用。且这红苕,外祖父倒也吃过呢,不只可作熟食,便是生着吃,也极爽口,可惜这是新收的,味道到底差了些,若是放到冬日,经过一秋存放,更为甘甜清爽。这会生食,倒不是太甜的。”
一边说着,一边还让人挑了两个,去河里洗净了呈上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簪缨世家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簪缨世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边上的树阴下便有休憩的地方,秦昭让紫苏端过去削了皮,又切成了方便食用的小块,拿了自制的牙签挑了两块,捧至黎帝和老魔王面前:“陛下和外祖父略尝一块,看是不是还算可口?只是这生食虽还能吃,可不易克化,却是不好多食的。”
黎帝笑着接过,放入口中,倒感觉口感不错,只是毕竟年纪大了,嚼起来就有些费劲儿,倒是老陈先生一嘴好牙口,嚼的嘎蹦脆,看的老皇帝一脸幽怨。亲,承认你老当益壮老而弥竖,可这样显扬到底好不好好不好呢?
两人又吃了两块,秦昭便让紫苏收了下去:“却不好多吃了,若是陛下和外祖父一会儿胃不适,可就是阿昭的罪过了。皇后娘娘和外祖母晓得,要打我巴掌的。可不许再尝了,等会儿我弄熟了再孝敬陛下外祖父。”
说的两个老头子大笑。
帝后也要莳农桑,每年春耕时节,也是要种田采桑的。虽说是形式主意,可也表明天子对农事的重视。所以老黎先生觉得自己也不是没干过农活的,一点也不揣着天子的架子,挽了袖子对老陈道:“咱们也动动筋骨,挖几个去。涪陵不是说了么?给咱们做自己挖出来的食用,得让这丫头好好心疼,你我今日可得多挖些出来。”
秦昭坏笑:“您二位再吃又能吃多少?这是陛下和外祖父疼我,给我省几个劳动力呢。”
等两老头兴高采烈的挖了几坑,且留心看了,多的一藤十挂着十多个,少的也有只五个,这么一算,这亩产实在是低不了。
秦昭也不敢真叫老人继续挖下去,自家老魔头外祖看着是老当益壮不减当年的样子,可是黎老先可是吃不消,便拦了两人:“陛下和外祖父还是先去树荫下歇一会儿,那里有我平素用的清茶,不如去吃些茶,咱们这里收了也有五分地了,我已让人把收上来的红苕都洗净了,陛下和外祖父若是觉得闲坐着吃茶无趣,阿昭让人把收上来的红苕先过一下称好了,看看到底收了多少?”
两老头一听,这倒也使得。虽说老魔头比黎帝还年长几岁,可他的身体却比黎帝要好的多,也不敢真叫老皇帝累着了,两人便去了树荫下歇着,秦昭让人抬了称来,把洗好了堆在河边的那些红苕都称了。
这一称,竟还真有六百多斤。
虽说亲自动手挖过,可真听到报出来的数,黎帝还是激动起来:“这可真是天佑我大卫。若是举国每户都能种上,将来何愁荒年时饥荒遍地,百姓流离?”
说着,脸上便有了伤感。
秦昭不懂,老陈却是懂的。
陛下即位之初,刚好遇上大百年难见的一场蝗灾,那会儿经过前朝末年的战乱,百姓存下的,不过十之二三,民间全无余粮,便是国库里,也拿不出几两银钱呢,好不容易缓过气来,正是与民生养,恢复国力之时,又遇上一场几乎是度卷了整个大卫国的蝗灾,至使农田几近颗粒无收。那所存的十之二三的百姓经这一场灾,又去了十之二三,当时连人食人的情况都有,饿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不只老皇帝面上惨然,就是老陈这个杀人不眨眼的,也是一脸的沉痛,战死沙场,还有个热血痛快,可看着瞒目的尸体却是因为饥荒而活活饿死,那种滋味,便是铁石之人也是难过,那样的人间地狱……
不过老帝皇还沉浸在往日的伤痛里时,老陈这个心里素质更好的人伤感了一下便回过神来:“陛下,那些年是难,可都过去了,如今咱们大卫国富民安,天下百姓提起陛下,谁不说您乃是天下明君,称您圣人?亦是因陛下之德,才有这红苕啊。亩产十旦,正是祥瑞之兆,是陛下的祥瑞,是大卫国的祥瑞啊,如此,陛下何愁这大卫江山,不成万年基业?”
我嘞个去,哪个皇帝不喜欢自己治下出祥瑞的,哪个皇帝又抵得住瑞祥的诱惑?这实实在在的粮食,可是比什么白龟白鹿神马的虚幻存在要给力的多好不好?何况黎老头作为古之少有的明君,虚名虽也是极爱的,可很显然他更爱实实在在能改善民生的存在。
老陈马屁一拍,黎帝脸上的伤痛神奇的不见了,代之而起的,便是大悦,抚掌而笑:“老陈所言极是。此才是我大卫真正的祥瑞,万年兴旺之兆啊……”
老魔头和秦昭都暗松了口气,这祥瑞终于靠上了。脸上却是一派喜悦,十分狗腿的附和了老皇帝极为含蓄的自我吹棒。
老皇帝黎老先生自我陶醉了半天,才问秦昭:“我瞧着这种了也有四亩地呢,几时能收完?”
秦昭笑道:“因庄上人多,估计两日便能收了。”
老皇帝道:“那就不急,先让这些庄户们也别收了,明日我按排朝中大臣们都来瞧瞧。”
老皇帝真上道。
原本秦昭对只有两老头来还有点没把握呢,感觉影响十分不够,老皇帝这一提,这是要扩大政治影响啊。
他们谋划了这许久,要的不就是这个么?秦昭十分哈皮的答应了:“反正不急在一时,其实半月前就能收的,只是那会儿田庄上刚好试种的夏季稻也正要收割,那却是不能耽搁的,这才忙着先收了稻谷,反把这红苕的事情给拖到了今天。这红苕易储存,晚一时早一时的,倒没什么,若不是急着收了红苕,再种上冬麦,就是放在地里等到冬天再收也不迟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簪缨世家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簪缨世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若是熟了后,不急着收,甚至能放在地里两三个月,那受天气的影响就小,且丫头又说这红苕是易种的,对田地土质的要求也并不高,老皇帝听了更高兴了。
倒是又想到秦昭提到的稻谷:“寡人只知南边才有旱稻,你这田庄上,竟然也种有稻谷?”
秦昭提起稻子,脸上已扬了笑:“倒是我庄上大管事的提议,原也只是想着试着种,看能不能成的,我觉得若是真能种成,于咱们中原的百姓也是好事,便允了。结果还真让大管事给试成了,不只能种,前些日子收了,一亩也有三四担的产量呢,很算的高产了,我听说南边一年的上等良田,三四担也算是高产。陛下若是想瞧瞧,这几日天气好,那收上来的稻谷,还有些未入仓,正放在场上晒着呢,要不阿昭引陛下和外祖父一道去瞧瞧?”
红苕的事情已让老皇帝惊喜之极,这会儿秦昭又抛出个稻谷来,不只老皇帝,就连老魔王都跟着惊喜了。
“果真?”
“阿昭哪里敢拿这样的事情乱说?”
“走,看看去。”老皇帝起身。
秦昭让李大吩啥庄户们都先停下手上的活,老皇帝说了,这些地暂时不急着按挖,明天组团来涮瑞祥呢。
李大吩咐完了,也不放心秦昭一个人去谷场上招呼皇帝和老国公。便跟着去了。
看到满场金黄灿灿的稻谷时,两老头都如见着老情人一般双贼亮,满面红光。
老魔王大笑:“都说江南方是鱼米之乡,如今咱们中原亦能种稻谷,且产量并不比南方低,陛下,天佑我大卫天估我大卫啊。这是上天亦认可陛下千古明君的征兆啊,若非陛下汉下政通人和,又岂会除下这红苕瑞祥,就是这北地稻产,亦是前无古人之事,陛下一生所念,不过开创一朝盛世,我朝立国几十年,如今已是万国来驾,天下归附,如今再真真实实的解决百姓们的吃饭问题,大卫国何愁不能兴盛千年创万世基业?”
“好,好,”老皇帝附身抓了一把稻谷在手,细细于手中磨捻,“这稻谷不错,涪陵,你可知你这田庄上咱稻成功,于朝庭,于百姓,是做了件大大的好事啊。你把你田庄上的大管事叫来,寡人有话要问。”
李大此时就在三人身后,秦昭一转身,看到刚跑过来,正擦着汗的李大,笑道:“这位便是李大管事,稻谷一事,多耐他尽心尽责,才有这一季丰收,陛下若有问的,尽可问之。”
李大战战兢兢,他不过一个田庄管事,这辈子也没过会有机会得见天颜,老皇帝开口询问,李大开始时还结结巴巴,不过因谈的是农事,正是自己专业所在,说了几句,倒也利索起来。
老皇帝细细问了何时种植,如何管理,施肥几何等等问题,李大也认真答了,就这么站着,竟也聊了半天。
秦昭眼见时辰不早,该到了要准备午膳的时候,她原以为老皇帝出门,少不得随从护卫也得有个几十人,不想只两个老头加起来,民不过十多名护卫而已,原来准备的食材大半是用不上了,好在食材是准备好的,请了人去庄院里歇着,她下厨亲自动手,只两个老头用膳的话,半个时辰也就能做好了,至于随行护卫等人的午膳,自有厨娘去做。
谁知秦昭一开口留人吃饭,老皇帝却是笑道:“国中郡主,怕你这丫头也是头一个要请寡人作客用膳的了,不过今日不成,寡人还需回京,明日,你好好准备,寡人要带上朝中大臣们,一道来你这里作客。”
“如今时辰不早,便是陛下急着回京,也不在乎一顿饭的工夫,阿昭亲自下厨,给陛下同外祖父准备,顶多半个时辰,饭食也就能端上桌了。何必急在这一时?”
老皇帝却道:“不过一顿饭而已,哪及政事重要?你那不是挖了好些红苕么?便让寡人和你外祖父带些回去,洗干净了,咱们路上饿了渴了,吃个红苕尽够了。”
秦昭:……
那玩意儿顶饱是顶饱,可您二位这年纪,多吃了它烧胃呀。
秦昭无法,只得命人洗了几个,又包了些点心给二人带上。
等送走两老头,看着两老头在十多骑护卫的簇拥下离了田庄,这才松了口气。
只是第二天更需要打起精神来。
能上朝的哪个不是重臣?能让这些朝庭的大佬们来看自己家挖田,嘿嘿,秦昭一笑,还是挺特么有成京感的呢。难道自己果断由女纨绔向种田女发展了?好象有歪楼的赶脚是怎么回事?
不过这事得好好办,到时候若是时间允许,不妨请那帮中年大叔还有白胡子老爷爷们一起参观参观自己的田庄。随便帮着田庄做做宣传。如今田庄上有养殖厂,鱼塘,暖棚,若是能让这些人觉得她这田庄上出产的东西就是比别家好的话,往后田庄上的出产销路也就不用愁了,长安城内部完合可以消化。
要知道那些人哪个不是家大业大的,一家子连家主带奴婢,一户几百上千口人都是正常的,这些人哪个不吃饭?若是能让这些人家都和田庄上做了生意,签了长期供货的协议,其中三分之一的生意能做下来,田庄的出产完全就不必愁了。
还有暖棚,去年已经打响了第一炮,今年自然也是不必愁的,可与其拿到市场上卖,何不这会儿就忽悠着人开始人把冬蔬的生意给做下来?也省得烦那么些神了。
如今暖棚的面积,可是比去年苍促上阵多了好几倍呢,再加上又有了新的果蔬品种,到时候领着这些人往暖棚里也参观参观,都不必她说,只怕回了长安,大半长安城的贵妇们就得往老秦家跑了。要知道暖棚里种的那些新果蔬,可都是量不大的。谁要是落了后,拿不到货,新年里待客时别人家有,你家没有,岂不叫人说道?
如今长安城的人家都好个攀比,别人家有的东西你家没有,新时兴的东西别人赶了时髦你却没赶上,还有比这更丢人更没面子的事么?虽说此风不良,可吃饱了撑的还不能有点小追求?
想到暖棚,秦昭微有遗憾,本来还打算在暖棚里招待一下黎老头和老魔王的呢,这下白准备了。
喜欢簪缨世家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簪缨世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