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晢当天晚上却示回宫,被大卫皇帝亲自接见后,晚上还给他专门设了庆功宴,并肩王秦怀玉作为秦晢的伯父,自然也留在了宫中参加宴席。
第二天秦昭才知道,当日三省、六部、一台、五监、九寺的一把手竟然全部参加了此次宴会。大卫陛下更是在宴会上对秦晢这位老并肩王的嫡长孙,秦家的后起之秀给予了隆重的嘉奖,誉之为大卫贵胄之中,年轻一辈的第一人。且赐下金百两,银千两,锦绢缎各二十匹,玉器若干件,赏赐之重,竟是黎帝当政后,所赏赐的年轻人中无人能越的。
宴席之上,秦怀玉领着秦晢谢恩,一时秦家无限风光,大有秦銎在世时,并肩王府鼎盛时的风光劲头
可秦怀玉面上笑着,应酬着各部大佬门的恭维,心里却是忐忑不安。
他对黎帝如此大肆表彰秦晢,明显的超过了给秦晢应有的嘉奖的规格表示不能理解。要知道,因为北庭都护府的三军节度使尚天长,事实上竟然是并肩王府的嫡长孙秦晢这个事情,秦家如今在朝中,看势鲜花着锦,实则上却是烈火烹油。
如今的情况,略为懂一点西北局势的人,用一用脑子,都能想清楚秦家如今的尴尬状态。
首先,并肩王府的老二秦怀玉同志,作为辖管北方四重镇青、幽、魏、等州府的北平节度使,手中掌握着的,是大卫国的西北边关之门,担负着牵制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的重责。而安西与北都两个都护府,都是异国番邦归顺,原本大卫对这两地的掌控就不够稳固,可以说,黎帝做梦都希望能牢牢把这两个地方,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可现实情况却是,这两个地方,虽然归顺了大卫,成了大卫国的属地,但真正的行政权还在两国原本的王室手中,大卫在这两地,只有部分的军事实权。
可秦怀玉偏偏在丧妻之后,娶了安西都护府大都护慕容氏的嫡女,如此一来,若是秦怀用被安西都护府收买,那么一旦出事,就如同大卫西北边关被生生打开了一扇门,之所以一直未动秦怀用,不过是因为黎帝对秦家的信任,且这几年,安西都护府也够平静,未曾有什么异动。
原本这样的情况,如无特殊的事情出现,或许还能再保持下去。只要秦怀用忠心无二,那么他在大卫国确实能享受到一部分的特别优待,原因无它,事情总有两方面,从坏的方面而言,就是上面所说的情况,可从好的一面去想,北平府节度使,是安西大都护的女婿,有这层关系在,若是经营得好,未必不是拉拢稳定安西都护府政权,为以后平稳朝庭平稳收权的一个好局面。
而事实上,安西大都护能把女儿嫁给秦怀用,打的亦是同样的主意,希望以联姻的方式,一争取朝庭给予他们休生养息的时间,不至于在短时期内,完全掌控安西都护府的行政军事。二来,也是希望秦怀用能因他这个慕容氏族女婿的身份,容幕一族些优待,好叫慕容氏能在平缝里,多得些生存的空间而已。
可,异常因素,秦怀用同志的亲儿子,秦晢小同学死而复生,并且成了北庭都护府的三军节度使尚天长的狗血剧情出现了,这么一来,整个大卫国的西北边关,就把握在了秦怀用的手上。若哪一天,秦怀用对大卫国生了异心,大卫北门,岂不形如虚设,可叫异邦长驱直入?
即便秦家再值得信任,黎帝这样杀伐果决的人,也绝不会拿大卫国边疆的安定来赌一个臣大的忠心。因为若是赌输了,后果能否承担还是其次,关健是不值得,也没有必要去赌。
所以,最终的结果,不是秦怀用被调职,就是秦晢放弃他三军节度使的身份。
那么,黎帝会做怎样的选择?
秦怀玉也是暗中叹气。
如果不是秦晢,那么黎帝对秦怀用的情况,竟然是能容忍的,不但会容忍,还会给予一定的信任和重用,虽他依旧是北平节度使,可为了安西都护府,这个北平节度使,在黎帝的心中,地位也是不一样的。秦怀用当年迫不及待的娶了慕容氏,争取的,不就是这样的结果么?
可有了秦晢,黎帝会在这两人之中,做出怎样的选择?
秦怀玉苦笑,只怕黎帝最终的选择,八成会是秦晢,而非他老子秦怀用。
原因很简单,秦怀用的存在,对于西北,本身就是个不能完全控制的不稳定因素,可好,亦可坏。换一个人,也许不会更好,但至少可以保证不会更坏。
而秦晢,却是一个撑握他北庭军的关健人物。黎帝心心念念的,不就是掌握整个西北的军事重权么?不管他这个三军节度使,是怎样当上的,北庭大都护哥舒海到底知道不知道秦晢的真实身份,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他是真正掌握了北庭三军的指挥调动权,有秦家在京城,秦晢就反不了水,朝庭就能真正意义上控制了大卫国的最北关。
黎帝现在的态度,不是很明朗么?
想到这些,秦怀玉不得不暗自打量了在人群里举止自若,俊美不凡的侄子一眼,心里竟是对这位嫡亲的侄子,也有些看不透了。
第二天所有的赏赐,便抬到了并肩王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簪缨世家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簪缨世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王妃作为前朝王府郡主,当朝几十年的王妃,跟随了老并肩王打了几十年的江山,岂是一般的后宅妇人可比的?她的政治敏锐从来就没有差过。
看着宫人一抬一抬的赐赏,儿子孙子,皆是自己的心头之肉,实在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了。
接完赏,秦晢自去了城外大营之中,看望他的侍卫队,秦怀玉亦未去朝中,被老王妃召入内室,母子二人沉默相对,一时都不知该如何启口。
半响,老王妃杨氏才叹了口气,道:“给你二弟去封信吧。”
秦怀玉亦是不知道要说什么,只点了点头,母子二人枯坐半响,秦怀玉才道:“我想请封世子,这王府,将来就由阿晢继承了吧。”
老王妃听得一怔,却是透过西窗,遥遥看了秦怀玉和晋阳公方所居的凌霄院一眼,叹道:“此事不急,毕竟请封世子是件大事,晋阳那边,咱们不得不考虑。”
秦怀玉何尝不知?晋阳看似不喜不怒,可身为大卫国最尊贵的公主,她岂能愿意偌大家业,就此落到了别人的手上?秦晢虽是他们的亲侄子,可说到底非是儿子,和他有血缘之亲,可于晋阳而言,说到底,侄子也是外人。
她那样骄傲的一个人,如何忍得?
阿晢提到他父亲时,又是那样的态度语气,除了前日刚回府时,提过说要给老二去封信外,这都三天了,他也未曾动笔,若说当年的事情,与老二无关,秦怀玉自己也不相信。
为今之计,也只有这个世子的身份,未来并肩王府的掌家人,能平息掉阿晢心中的怨怼了。
其实他自己也未必甘心,可他是王府的家长,两兄北并未分家,都是王府之人,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二弟父子相残。
再则,若是自己终究无子,这王府,这并肩王的王爵,将来由阿晢继承,亦是名正言顺。
二弟虽说有了另一个儿子,可阿晢亦是他的亲子,且是嫡长子,只要那慕容氏没有非份之想,终究他父子二人,能有冰释前嫌的一天。
那么他这请封世子之举,也算是值得了。
秦晢却是不知道这请封世子之事,他已上书,请求黎帝批准他尽快返回北庭,虽说未来几年之内,因着吐蕃回鹘还有突厥大受他一战重创,但边关军务大事,久离终究不妥。
黎帝却是大笔一挥,作了批复,准许他过了中秋节后,才行离京。
又因知他兄妹二人同时回京,中秋节时,便由皇后出面,要求皇宫节宴,由老王妃带着这个失而复得的孙女,进宫参宴。
也不知是秦昭果然讨人喜欢,还是得了皇后眼缘,又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长孙皇后看了极是喜欢,道这满室贵女之中,杨老王妃这失而复得的孙女最是出色。又因年纪大了,为解孤寂,便与秦昭旭的祖母杨老王妃商议,留她在宫中住了几日。
也是她运气好,那日在正仪宫中正舞剑给长孙皇后看,恰巧皇上过来看望皇后,见她小小年纪,剑舞的破有几份模样,且又长的实在喜人,便问了是谁家的孩子,待听说是已逝老并肩王的孙女,秦家二小子的嫡长女,刚得了他封赏的秦家小子秦晢的嫡亲妹妹,不禁想起当年的战争岁月,很是几翻感概,道是果然将门虎女,便召她过去说了几句话。
结果谁也没想到才九岁的小女娃娃,对答流利,颇有几份见识,心下喜之,又道是秦怀用官声不错,在边城也立了几番功绩,秦家的长孙秦晢任着北庭都护府的节度使,统领三军,把个大卫西北门护,守的有如铁桶,他觉得赏赐不够,正愁着如何再行封赏呢,以秦昭父兄功绩,这丫头也不该没个出身,索性就赐封了秦昭为楚怀郡主。
喜欢簪缨世家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簪缨世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