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三国]嘉年 > 第 180 章

[三国]嘉年 第 180 章

作者:左篱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2 17:40:07 来源:9书院

江东治所 建业

日光高照, 徐徐西行。自这孙权府上的仆人给荀攸上第一杯茶起到现在,已经过了足足两个多时辰。给荀攸续茶的仆人从一开始小心翼翼地解释孙将军今日有些私事,会晚些过来, 到现在默默的倒茶。荀攸偶尔一个眼身飘过来,他心虚的立刻低下头。再麻烦得私事, 到这个时间也该来了。他都明白的事, 这位扬州牧,肯定更加明白

将军若不想见, 一开始直接说个更彻底的理由不就好了吗?

“他是想见过刘备的人, 再决定对朝廷的态度。”

仆人一惊, 才发现荀攸正静静的看着自己。被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他似乎被看穿了全部的心思。怔怔的愣了几秒,他慌忙道:“荀侯,将军……”

荀攸垂下眼,淡淡道:“替攸转告孙将军, 他等的人不会来了。如果他还想处理私事, 攸自也不再叨扰,就此告辞。”

“荀侯言重了, 我这就去转告将军。”没得到下一步的命令, 他哪敢真让荀攸就这么走了,“侯爷留步!留步!”说完, 像怕荀攸起身离开一样, 这仆人先一步跑出了厅, 步伐远比之前快了许多。

现在都未到, 想必小叔那边已然成事。

仆人的身影消失不见后,荀攸静静坐回席上,重新端起案上的茶杯。

可惜,这孙府上的茶,着实没有文若煮出来的香。

————————————————————

单凭荀氏一族之力,可能控制住江东的世族吗?

一般而言,当然不可能。扬州地处东南,夷夏混杂,而朝廷位于中原,相距千里,风俗不同,难以管控。江东的世族,虽不比汝颖显赫,却各个根基深厚,势力盘根错节,非兵卒可以撼动。普通的官吏到扬州,能插手进去分一杯羹已是不易,哪谈得上把持命脉。

可若深入细究,又未尝一定没有可能性。江东的世族虽各有田庄,却不似北方那般完全封闭、自给自足,随着战乱平息,田庄之间、之外都会有人员与货物的交易与流动。以最基本的粮食为例,佃农要种地,便涉及到种子、农具、耕牛的获取,待成熟之后,多余的粮食要送到市场售卖,这就又涉及到储存、运输等等。这么多的人员,这么多的环节,只要有心,存在着大把的文章可以做。最低廉的价格、最便利的运输,循序渐进,日侵月蚀,让世族习惯于依靠荀氏的力量,等反应过来时,原本的途径早已消失不见,再想抽手,已然来不及。

达成这个局面,有两个必然条件。其一是数以千计、短期不求回报的珍宝物财,而荀氏到江东经营本就是曹操授意,在这一点上有整个北方作支撑,当然不必担心;其二则是一位久浸官场,既精通国计民生、又熟悉世族内情,举世无二的王佐,荀攸虽谋略过人,但多年随军,内政之事无法面面俱到,除非——

“这个世上,若有人能兵不血刃谋取一国,亮只能想到一个人。”诸葛亮道,“若是他还活着,能让江东不偏不倚,已是意外之喜。”

直到临行时,诸葛亮也没有告诉张裔,那个人究竟是谁。而当下,听这竹叶深处人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正是诸葛亮所说的那个人。

“倘若你所说的都是真的,”沉吟片刻,张裔开口道,“你又何必多此一举带裔来此,直接告诉孙权,威胁他助曹岂不更简单?”

“如果今日坐在这里听到这番话的是孙权,先生觉得,他会甘心就此罢手吗?”那人道,“他不会。他会做些事来试探,而荀氏则会作出回应,互相揣测博弈到一个限度,孙权才会停手。可那时,损失必然已经存在,世族或许抵得住,但平民百姓,十个人、一百人,或者更多的人,会成为这场博弈的牺牲品。”张裔听到一声轻微的叹息,“所以提前与先生商量,既多此一举,又有会增加风险,可父亲还是让在下必须请来先生……于父亲而言,再多的麻烦,和使哪怕一个百姓枉死,都无足轻重。”

不知为何,明明是出自敌人的话,却让张裔不禁又想到了昔时在蜀中时的诸葛亮。以刘备现在对益州的掌控程度,诸葛亮本可以以更直接、彻底的手段掠夺百姓充作军资。可诸葛亮的选择,却是尽力在这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尽管需要费出更多的心血,尽管在张裔看来很多时候不仅出力不讨好,还会落下个伪善的名声,可十年来,诸葛亮日笃其行,从未动摇。

如果诸葛先生在这里,他会怎么选?

“想必,你们那位诸葛军师,也不忍百姓受此无妄之灾。”

竹林中人恰到好处的话,将张裔心中的犹豫,又向前推了一步。

“而对于你个人,诸葛亮派你来江东,岂码能证明你非无能之辈。你若去见了孙权,无论他的选择是助曹还是助刘,都不会愿意将你放回益州。或是用、或是杀、或是当作筹码,在下相信,哪个可能都不是先生所愿。

现在,在下要说的话已经说完,是去是留,先生自决。”

话音落下,那些候在旁边的武士,当真向后退去,跟在那人身后向竹林深处走去。见此机会,张裔再不犹豫,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之前,快步向同一方向赶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嘉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嘉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联孙不成,他至少要探清这人是何底细!

然当他绕过那些摇曳的绿竹,真看清那人面容时,顿时愣在了原地。光影的眩晕营造出宽大的错觉,竹叶的震动模糊去稚嫩的嗓音,方才与他讲论时局、聪颖气势皆不落下乘的,竟是眼前这个,看着不过十余岁的孩子!

这孩子显然也没料到张裔会冲过来,愣了几秒,脸上浮现出羞赧的红色:“怎么了?很失望我不是个一把胡子、满脸皱纹的老人?反正无论我年龄是大是小,我刚才的话都是真的,你自己看着选吧!”

“你……究竟是何人?”

孩子正打算带着仆人武士快步离开,听到张裔的询问,脚步顿了一下。半响,静静吐出两个字:

“荀粲。”

“那你的父亲——”

“不在了。”

说完,再无论张裔问什么,荀粲都不再回答。很快,斑驳交织的竹叶隐去了这行人的背影,独留张裔一个人站在原地,徘徊于去留之间。

————————————————————

这一次,荀攸一盏茶还没喝完,孙权就已匆匆赶到,口中连声向荀攸道着歉,言事发突然又有些许棘手,这才耽搁了这么久,实是失礼。

“将军不必客气,攸等的不比你久。”荀攸仍旧是那淡淡的语气,喜怒阴晴皆不定,既让人觉得他是在暗讽,又不禁怀疑是自己多心,“既已这个时辰,攸也不愿与将军兜圈子。蜀贼作乱,侵扰荆州,魏王希望将军能率兵由东侧进攻江夏,襄助朝廷,剿灭乱贼。”

意料之中的要求。孙权坐到席上,神色未变,不卑不亢回答道:“朝廷征召,权义不容辞。但今年江东屡遭水灾,收成不如往年;南夷又时常侵扰郡县,许多兵力不得不派出去剿匪。派兵前往江夏,人少于事无补,但多余的兵力……恕权实在力不从心。”

昨日,孙权与谋士密谈了足足三个时辰。其中一条路,便是倘若刘备开出的条件足够诱人,他就用刚才说的这份理由拒绝荀攸。总归,长江水患是真,夷人作乱也是真,在明面上,即使是荀攸,也挑不出什么错。

而现在,刘备的人虽然不知为何迟迟未到,但他将这话说出来,至少可以提醒荀攸,江东能打的牌,远比几年前屈辱的被要求烧掉所有的船只时要多得多。所以,如果换得他的合作,仅是简简单单一句“魏王所愿”,可绝对不够。

然而,荀攸却没有按预料中那般,开始增加筹码。

“孙将军,攸以为你清楚,刘备绝不可能和你诚心诚意结盟。”

孙权面色微是一僵:“荀侯此话何解?”

“刘备攻打荆州,既是为了他所谓的汉室,也是为了给他战死的二位弟弟报仇。将军别忘了,关羽是死在吕蒙的手上,而张飞的死,也是因为江东当时的袖手旁观。”

“时迁势变,敌我不同。这么简单的道理,刘备一代枭雄,想必还是知道的。”

“如果刘备知道,现在席卷战火的,就不该是荆州,而是汉中。”荀攸继续道,“将军与谋士商议时,有没有想过,一心要攻陷北方的刘备,为何要先打荆州东线的荆州和公安。他在防备谁,又在威胁谁?”

荀攸的话正点中孙权的心。刘备诡异的出兵策略自然是他们昨日密谈时的焦点。出于局势考量,刘备本应该先北上袭取汉中,确保子午道、狄道几条连接北境与蜀中的道路在他的掌控中之后,再图谋荆州。后来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刘备想以攻代守,通过荆州危急的局势,逼曹操将大部分兵力也集中于宛雒一代,无力由汉中进攻川蜀。可这仍无法解释,为何刘备会先去进攻江陵与公安,且在攻下城池之后,派重兵兵力驻守。

这一带,北方鞭长莫及。刘备防备的,只会是东边的孙权。派人来与孙权结盟,也可能是麻痹江东的障眼法,在达成盟约之后,趁着江东反应不及,立即向东出兵,占领荆州全境乃至扬州的一部分。

可刘备如果真这么做,岂不是疯了?之前的天下名义上一统,但江东势力犹存,刘备若想搅局,怎么也该选择和孙权结盟共克强敌。怎么可能一面与曹操交战,一面又向孙权示威?

这个问题,孙权与谋士最后都没想通。但他们清楚,比起重心始终在北方的曹操,江东更忌讳让刘备得到荆州。

“还有一种选择。”话说到此,孙权觉得牌不如再打明些,“曹操与刘备争斗于荆州,必无力于东境。倘若权能趁此机会夺得青徐,也不妨把荆州让给刘备。”

“江淮现在的守军是不多。”荀攸赞同道,“合肥县中,仅驻有三名大将,七千守军,将军若有此意,大可以率兵前往一试。”

这回答可又让孙权觉得难受了。在昨日的密谈中,进攻江淮也是一条上策,倘若荀攸刚才说任何的理由阻止他,他都会把此策纳入考量。可荀攸偏偏反其道而行,没有出一言阻止,还告诉了他江淮的兵力部署。这看似坦诚的话,让他信也不是,不信也不是,心中反而又犹豫起来。

“其实,攸理解将军的担忧。无非,是担心付出与报酬不相称。”在半响的沉默之后,难得,荀攸先开了口,语气与刚才比带上了些温度,“江东出兵,必要通过夏口,再到陆口、巴丘。夏口扼束江汉,襟带吴楚,进可直指江陵,退可固守九江,若将军能将夏口控制在手中,荆州未必只会在曹刘间择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嘉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嘉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荀侯的意思是,魏王有可能,让江东据有江夏?”

“地是打出来的,不是让出来的。将军若有此实力,魏王愿意与否,有何区别?”

拿下荆州!

实际上,这是孙权与谋士密谈到最后,商量出来的最佳之策。江淮情势不明不便冒然出兵,刘备的态度又模棱两可难以捉摸,最稳妥又最易获利的选择,就是趁曹刘鹬蚌相争,两败俱伤之际,江东趁势占领荆州,与曹操二分天下。而此计极为可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派往北方多年一直没能派上用处的探子,终于传回了一个有用的情报——曹操沉疴难愈,此次带病出征,怕是命不久矣。

曹操若死,北方必定大乱。他先助曹操打败刘备,再将曹军打回北方,江东的困局顿时可迎刃而解。

现在的问题只剩下一个,这明显于江东最有利的决择,为何会先出自荀攸之口。

“将军不喜欢荀氏一族,但荀氏,从来都很乐意看到一个强大的江东。”

荀攸缓缓站起身,从那无波的渊潭中,孙权终于窥到了几分令他欣喜的真意。

“愿荀氏与将军,合作愉快。”

————————————————————

成都费祎府上

“祎无官无职,哪来的国事啊。”费祎自然的接过喻奕的话,仿佛刚才空气的凝滞仅是错觉,“倒是你,不告而来,为棋乎?为国乎?”

喻奕一双桃花眼忽闪忽闪,显得分外无辜:“奕可还没及冠,国事和我肯定更没关系。再说了,你知道我的,那些尔虞我诈的事,别说管了,听着就烦。”他拈起一颗棋子,随意把玩加下,忽似发现了什么,似笑非笑看向应平,“文伟今日这客人面子可大了,竟让文伟舍得把这副诸葛先生赠的棋拿出来。”

应平心一凛,“诸葛先生”这个称呼,在益州向来独指一人。

而就像是为了印证他的猜测,喻奕不忘又神色认真的解释了句:“就是诸葛孔明诸葛先生,他和文伟关系极好。知道文伟嗜棋,特意送了这副玉棋作生辰礼。”说完,棋子落下,玉石与棋盘相扣,发出一声清响,“这棋好像下完了,这位客人,你还有其他事吗?”

“……平突想起今日还有他事,不便打扰,就此告辞。”

望着应平都不等自己的回应,匆匆忙忙快步离开的背影,费祎面上流露出些许无奈,抬袖扫乱一盘棋局。

“伯益做的,未免有些过分了。”

喻奕仍是笑嘻嘻的:“你要的是益州风平浪静;而我,就是一时兴起救个人。各得其乐,何必做绝。”

“你能保证,他这一去,就能心甘情愿离开益州,再不生事?”

“现在还不能。我得追过去,再和他说几句话。几句……得避着文伟说的话。”

“……唉。”费祎静默了许久,大叹一口气,摆摆手,“随你意吧。”

喻奕又笑了笑,没再说什么,起身跟了上去。待他离开一段距离,草丛传来窸窣声,一群人纷纷站起身。在这不大的院子中,竟埋伏了足足十五个手持利器的刀斧手。

“费公子,追吗?”

“不必。”

“可——”

“打不过。”

费祎直接截断他的话。正当这群人更加疑惑不解时,费祎转过身,高声喊道:“阿鹜姑娘,我们都就此罢手,可好?”

没有回应。唯闻风声肃肃,枝叶摇摆。又过了一会儿,待草木间沙沙声渐渐弥散不见后,费祎知道,人已经离开了。

而另一边,喻奕,或者说是郭奕并没有走的太急。这应平如果连这点意识都没有,那可就太辱没蟏蛸二字了。

果不其然,郭奕刚走进一个狭窄的小巷,忽闻面前风声一动,扬起的尘土让他不由眯起眼。再睁开眼时,应平已单膝跪在他面前。

“属下参见少主。”

“多余的我就不说了。”郭奕微微蹙起眉,“你马上放弃所有的计划,离开益州,越快越好。”

应平一愣:“属下已经——”

郭奕却先一步止住他的话:“我不管你自以为拉拢到了谁,他们又给了你什么承诺,都没有用。十年积威,即便有纵横之术,也不是三寸之舌可以撼动的。除非这次刘备或者诸葛亮折在外面,他们嘴上说的再好听,手上也什么事都不敢干。自打你在益州露面那次起,诸葛亮就找人盯着你呢,你快点走,再迟一两天,我也救不了你。”

应平心头大怔,不仅是因为先前的努力被郭奕几句话就说的付之东流,更重要的是,以他的素质,这么久以来竟都没发现自己一直被人暗中监视。几年和平的生活磨去了他的利爪,而自以为是则麻痹了他本该刻在本能中的警觉。

他不禁又想起在费府的情景。若非郭奕在街上撞到他后发现不对,及时跟了过来,他或许会就这么愚蠢的死在那里。这让他忽然就被沮丧与绝望淹没。难道他的余生,真的只能和那些凡夫俗子一样,在庸碌无趣的平静中等待死亡的来临吗?

“要是真不甘心,你就去樊城。父亲想必正缺人手。你去那里,或许能得偿所愿。”

应平一愣,显然没想到郭奕会与他说这句话。片刻的怔楞过后,他陷入激烈的狂喜,忙道:“谢少主指点!”他久在益州,早听到过樊城围困的消息,也知想要进入被大军层层包围的樊城,是件多么困难的事。但正因此,才足够激荡人心,足够合他所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嘉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嘉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少主可要……”

“我不要!”话一出口,郭奕自己都被这本能的抗拒吓了一跳。他面上顿时泛起诡异的红色,刻意避开应平探寻的目光,“我和你不一样。我没必要去樊城添乱。”

郭嘉既在,樊城必不缺谋士,缺的应当是像应平这样身手矫健、行动隐秘的暗士,所以郭奕这话,算不上错。可不知为何,应平却隐隐约约从中听出了几分……赌气的意思?

但贵人间的事,远非他能够过问的。既有了方向,他便不再耽搁,向郭奕又行了一礼,接着踏上壁瓦,不见了踪影。

不知过了多久,感受到背后越来越近的气息,郭奕没有回头,只是道:“你如果想去樊城,也大可以去。不必问我的意见。”

“我的任务,是保证少主的安全。”夕雾轻声道。顿了顿,又和软了语气,温声劝慰,“少主想去哪,大可以去哪,也不必在意其他人的意见。”

“我当然不在乎其他人的意见!”郭奕声音忽得大了许多,“就像在这益州,我想来就来,想结交谁就结交谁。反正他从来都不管我。那他们争这破烂天下争得头破血流,又关我什么事!”

“……”

“……”背后长久的沉默让郭奕的言不由衷显得愈发不证自明。

他忽是也有些沮丧。

又一会儿过去,郭奕终是转过身,佯作平静的模样丝毫不显刻意,至少瞒得过夕雾的眼睛

“我们回邺城。”

————————————————————

“邺城?文若真是和你这么说的?”

饵下的足够多,荀攸与孙权接下去的谈话,自是进行的顺畅无比,没花多少时间就达成了协议。离开孙府回到马车上,荀攸最后还是没有忍住,嘱咐车夫加快些驾车的速度。可当马车飞驰回府后,他在家中见到的,却不是心心念念之人,而是和荀彧的秉性没有半分相似,反倒和郭嘉一样惯是令人头疼的荀粲。

的确。虽说蜀中之人并无见过文若,但还是谨慎为上。

理智得出的理由没能缓解多少荀攸的失望。他一面暗暗想着再过几日,等大军离开江东,他定要去一趟皖城,一面在荀粲前保持着长辈该有的模样,尽管从辈分上讲,他与荀粲仅是同辈。

“嗯。”哪怕看出了荀攸心不在焉,荀粲也没敢再像更小的时候那样直言不讳的宣之于口。在荀攸面前,荀粲可比在与张裔博弈时乖巧多了,他知道只有这样,荀攸才不会立刻赶他回皖城,“邺城先遭大疫,人心惶惶,后又有荆州危在旦夕。现在荆州战势焦灼,大军出兵在外,邺城兵力空虚,陛下与皇后却都在城中,很可能发生内乱。”

“父亲还说,有一件最关键的事,奉孝叔叔一定要发现。只有这样,荆州的局才有破解的可能。”

“文若可和你说了是什么事?”

荀粲向荀攸招招手。荀攸俯下身去,听了片刻,眼中浮现出一丝了然。

“怪不得……想来,以奉孝的本事,肯定能发现这件事。”

只要他没有因为战局之外的事,方寸大乱。

按下后面之事不表。似乎为了印证荀彧对邺城的担忧,就在荀粲与荀攸会面的同一时刻,在千里之外的邺城,魏戴着斗笠的魏讽,也坐在一家不起眼的酒肆中,正偷偷与一人会面。

在邺城文胜于质的风气日趋盛行的今日,不善言辞者又出身不高者,多半难以获得士人赞誉。魏讽作为士子间的佼佼者,实际上比旁人更看不起那些闷头做事的腐儒和劳于俗务的粗吏。但对眼前这个人,他眼中虽还是惯有的倨傲,心中却忍不住忐忑。

很多人都忘了眼前这个毫无建树者的名字,可偏偏凑巧的是,魏讽还记得。

他叫徐庶。

※※※※※※※※※※※※※※※※※※※※

在经历了“10号前”“植树节前”“白色情人节前”无数个FLAG建立与被推倒的循环之后,我终于把卡死的这部分写过来了。各位小天使久等了,爱你们QAQ

喜欢[三国]嘉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嘉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