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395节

“我打听了一下,今年南府书院只有十二个人考上了秀才,远远不及我们大河学堂,哈哈哈,以后大河学堂就是十里八乡最好的学堂。”

“虞山长说了,要给你们这些考上秀才的人发奖学金呢。”

“啥叫奖学金?”

“据说是大山娘提出来的,就是给优秀的学生奖励一些钱,可以当做以后去省城赶考的盘缠。”

“……”

回来的新晋秀才被村里人围着夸赞,像是正在游街的状元榜眼,他们坐在马车上,第一次体会**什么叫做风光,什么叫做扬眉吐气。

这一次院试,大河学堂彻底扬名了。

以前有程昭这个活字招牌,大家会下意识的觉得是因为程昭优秀,才成就了大河学堂。

但现在,一个学堂有十八人考上秀才,那就足以证明,大河学堂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就是比别的书院更好。

第二天清晨,大河学堂开第一次全体学生家长大会。

第661章 仓廪实而知礼节

偌大的广场上,屹立着功绩碑,刻着所有给大河学堂捐款的人的名字。

广场上整整齐齐摆放着许多长椅,只要是有孩子在大河学堂读书的家长们,都推掉手中的事前来参会。

程弯弯也坐在家长群体中。

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这还是她第一次参加家长会,有种很稀奇的感觉。

时间**之后,虞山长出现在讲台之上,他一脸的意气风发,整个人都年轻了好几岁。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大河学堂在今年的院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吧,一共二十三人去湖州赶考,十八上榜上有名,是整个湖州新晋秀才最多的镇子。”虞山长笑着摸了摸胡子,“早些时候,大河村大肆修建学堂,许多人都不看好,还有人说这是劳民伤财,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大河学堂就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是各位学子的功劳。”

“咱们大河镇的赵里正为了鼓励学子们继续努力读书,特意从村部划出一部分教育资金,用来作为奖学金,奖金不算多,但这是荣誉,是值得你们一生铭记的荣誉。只要是成为秀才的学生,都可以上台来领取属于你们自己的奖励。”

底下家长们立即鼓掌,在雷鸣般的掌声之中,十八个秀才朝台上走去。

最大那位秀才今年二十四岁,最小的是赵四蛋和虞瞻,今年刚满十三岁,一行人按照身高一排站好。

“接下来,请这些学生的家长来给孩子系上大红花。”

坐在底下的家长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流程,一个个立即起身,与有荣焉的往台上走。

程弯弯也站起身,那些人赶紧给她让路,让她走在第一个。

她走上台,站在了赵四蛋的身边。

以前每一次万众瞩目之时,都是因为她自己。

而这一次,她成为人群中心,是因为这个儿子。

这种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虞山长将大红花递到她手上,她认认真真给赵四蛋系在**口,温柔的笑道:“景思,你很优秀,为娘希望你能继续好好读书,不是为了考取功名,而是开拓视野,提升思想,努力做一个有用的人。”

赵四蛋用力点头:“娘,我一定会好好努力,不会辜负娘的期望!”

所有秀才系上大红花之后,那气势顿时就出来了。

虞山长看着众学子道:“每一个来大河学堂读书的人,想必心中都埋藏着一颗种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心中的种子能发芽长大,变成参天大树……我成为学堂的山长后,肩上就多了一份使命,使命在肩,责任如山,我必须带着你们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年轻的孩子们,你们正年轻,正是奋斗的时候,是努力的时候……”

他慷慨激昂的演说,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学生们和家长们纷纷鼓掌,这掌声经久不息,震飞了停在树梢上的鸟儿,也震动了每个人的心弦。

大河学堂就此扬名。

就连湖州之外的人也慕名前来,这些人先不提入学的要求,而是一开口就捐款,然后再恳请能接收自己的孩子来这里读书……因为前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虞山长不得不再开了一个班,专门接收这些外地的学子。

不过提前说好了,他一个月只授一次课,能接受就留下,不能接受可以随时离开。

那些家长们当然能接受。

他们打听过了,大河学堂这次的成绩之所以这么亮眼,是因为虞夫子编纂了一些院试习题集,这习题集没有在市面上售卖,只有大河学堂的学子才有资格誊抄,据说,这习题集上有许多题目和院试题类似,他们就是为了这个而来…….

大河学堂如火如荼招生之时,程弯弯这里也忙起来。

李家沟许多村民找上门来,为的是鳌虾养殖之事。

八月份的美食节,让鳌虾一举成名,后来运送到扬州上市,据说一夜火爆,扬州商会赚了个盆满钵满。

李家沟的人村民专程去打听过,八百文钱一斤的鳌虾,运送到扬州之后,竟然能卖到十几二十两银子的高价,这暴利,让他们心动了。

他们自然没有开酒楼的资本,但他们可以参与养殖呀。

“穗恭人,我们此次前来,是想参与鳌虾养殖。”李家沟的李里正恭敬的开口道,“我们李家沟在两座山的沟谷之间,有许许多多的小池塘,村里人平时也就养些鱼虾,卖不到太多钱,听说鳌虾价格比较高,就想来问问能不能也让我们跟着养一些。”

程弯弯放下茶盏。

她在李家沟的五十亩地,一共也就产出不到三万斤的鳌虾,根本就供应不了那么多客户。

本来还想着明年再让吴小锤租个两百亩地扩大养殖,但挖池塘实在是太麻烦了一些,倒不如就用现成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