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我真是良民 > 第276章 次贷危机爆发

我真是良民 第276章 次贷危机爆发

作者:二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7:43:00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资本的另一面是残忍与肮脏,社会上的那点龌龊与之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一点随着接触的越多,关秋也了解的越深。

把事情交给苏文海去办,第二天一早关秋回了沪市。

这一个月里,沪市发生了很多事情,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沈京父亲沈朝宗倒台。

树倒猢狲散……不对,应该是拔出萝卜带出泥,倒了一大片人,这是一场无形的大换血,腥风血雨。

与此同时,天秀集团在九月一号正式宣布,将把集团总部设立在沪市陆家嘴金融区,规划的集团大厦将于明年3月份破土动工……

……

……

时间很快走到了2006年底,风光了整整5年的美国房地产终于从顶峰重重摔了下来,这条食物链也终于开始断裂,美国次贷危机正式启航。

说起前世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即使了解一鳞半爪,也只是茶余饭后的道听途说。

这件事还得从美国人的消费观念来说起。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

可是我们也知道,在美国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贷款者。

从98年起,美国的贷款公司漫天广告就出现在电视、报纸、街头上,甚至信箱里都塞满诱人的传单。

贷款公司问你:“你想买房,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吗?”

“我没钱。”

贷款公司:“没关系,我借给你。”

“我连首付也付不起。”

贷款公司:“没关系,我们提供零首付。”

“可我每个月的贷款还是还不起。”

贷款公司:“没关系,头24~36个月你只需要支付利息,贷款的本金到期后再还,那个时候我相信你肯定找到工作了。”

“那万一两年后我还是找不到工作,付不起贷款呢?”

贷款公司:“没关系。你看看现在的房子比两年前涨了多少?到时候你转手卖给别人啊,不仅白住两年,还能赚一笔钱呢!再说了,我都敢贷,你还不敢借?”

在这样的诱惑下,无数连工作都没有的美国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贷款买房。

从98年到2006年上半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取得了惊人的业绩。

而这些贷款背后潜藏的巨大风险,美国那些大大小小的金融公司不会不知道,他们知道不可能独吞这里面的利益,于是找到美国经济界的带头大哥——投行。

以美林、高盛、摩根为首的这些家伙,他们是干什么的?

就是整天吃饱了没事干,闲着也是闲着,弄来一帮诺贝尔经济学家、哈弗大学教授,用最新的经济数据模型,一番鼓捣之后,弄出几份分析报告,从而评价一下某某股票是否值得买进,某某国家的股市已经有泡沫了。

一群在风险评估市场里面骗吃骗喝的家伙,他们怎么可能看不到这里面的风险?

当然看得到。

可是有利润啊,那还犹豫什么,搞呗。

于是经济学家、大学教授用数据模型重新包装一下,弄出了一个新产品——CDO。

所谓的CDO就是债务抵押债券,说穿了就是债券,通过发行和销售这个CDO债券,让债券的持有人来分担房屋贷款的风险。

不过风险太高还是没人买,这些在金融市场里骗吃骗喝的家伙,眼珠一转又想到一个主意,他们把债权分成高级CDO和普通CDO两个部分。

发生债务危机时,高级CDO享有优先赔付的权利。

假设原来的债券风险等级是6,属于中等偏高,改变后这样两部分的风险等级分别变成了4和8,总风险不变,但是前者就属于中低风险债券了,凭这些家伙的三寸不烂之舌,高级CDO卖了个满堂彩!

不过问题还有,剩下风险等级8的普通债券怎么办呢?

投行找到了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又是什么人,那可是在全世界金融界买空卖多、呼风唤雨的牛逼人物,过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这点风险不过是小意思。

于是凭借着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找利率最低的银行借来钱,然后大举买入这部分普通CDO债券。

2006年以前,日苯央行贷款利率仅为1.5%,高风险的普通CDO利率高达12%,光靠利息差对冲基金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从2001年起,美国房地产一路飙升,从贷款买房的人到贷款公司,再到各大投行、对冲基金、放贷银行,个个都赚的脑满肠肥。

事情到这里还没结束。

投行很快不高兴了。当初是觉得普通CDO风险太高才扔给对冲基金的,没想到那帮家伙比自己赚的还多,早知道自己留着玩了,于是投行也开始买对冲基金,打算分一杯羹。

这下又把对冲基金乐坏了,他们是什么人,手里有1块钱,就能想办法借10块钱来玩的土匪啊,现在拿着抢手的CDO还能老实?

于是他们又把手里的CDO债券抵押给银行,换得10倍的贷款,然后继续追着投行买普通CDO。

当初签了协议,普通CDO必须卖给他们。

投行心里非常不爽,除了继续买对冲基金外,这帮家伙又鼓捣出一个新产品叫CDS——【信用违约交换】。

你们不是都觉得原来的CDO风险高吗,那我投保好了,每年从CDO里面拿出一部分钱作为保金,白送给保险公司,但是将来出了风险,大家一起承担。

保险公司一看CDO这么赚钱,而且1分钱都不用出就能分利润,这不是白送钱给我嘛,于是也跟着干了。

对冲基金想,反正已经赚了几年了,以后风险越来越大,分一部分利润出去就有保险公司承担一半风险,那就带他们一块玩吧。

好了,这款叫“CDS”的金融产品也卖火了。

你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

太天真了。

那帮吃人不吐骨头的华尔街金融天才们,基于CDS上再次想出了创新产品。

他们把从CDS上赚到的钱拿出50亿美金来作为保证金,设立了一个基金,假设它叫“SX基金”,这个基金是专门用来投资买入CDS的。

这个建立在之前一系列产品之上的基金风险是很高的,但是他们把之前已经赚的50亿元投入作为保证金,如果这个基金发生亏损,那么先用这50亿垫付,只有这50亿元亏完了,投资人的本金才会开始亏损。

而在这之前你是可以提前赎回的,首发规模500亿美元。

100块买入的基金,亏到90块都不会亏自己的钱,赚了却都是自己的,卧槽,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爽的基金吗?

评级机构看到这个天才设想,简直是毫不犹豫:给予AAA评级!

结果这个“SX基金”又卖疯了,各种养老基金、教育基金、理财产品,甚至其他国家的银行也纷纷入场。

虽然首发规模原定500亿美元,不过后续发行了多少亿已经无法估算了,但是保证金50亿却没有变。

如果现有规模5000亿元,那保证金就只能保证在基金净值不低于99元你不会亏钱了。

前世2006年底,因为房价下跌,优惠贷款利率的时限也到了,先是普通民众无法偿还贷款,然后贷款公司倒闭,对冲基金大幅亏损,继而连累保险公司和贷款的银行。

花旗、摩根相继发布巨额亏损报告,同时投资对冲基金的各大投行也纷纷亏损,然后股市大跌,民众普遍亏钱,无法偿还房贷的民众继续增多。

最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这一世,美国依然没有逃脱这个命运。

早早布局的Talos以及星海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对冲基金,联合国际资本做空美国房地产、银行、股市、保险公司。

朴若和关秋相继飞抵美国,亲自坐镇。

时间很快进入2007年。

2月底,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濒临破产被纽约证券交易所停牌。

随着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被推到,美国次贷危机正式爆发,道琼斯指数在三日内下跌了5个百分点。

很快,汇丰银行宣布,北美住房贷款按揭业务遭受巨额损失,减记108亿美元相关资产。

随后,30余家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陆续停业。

根据第一季度的统计显示,美国有超过50万间房屋被银行收回,并进入拍卖程序。

到了6月份,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的基金,因涉足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导致巨额亏损,引起美股大跌。

到了8月初,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8月9日,法国巴黎银行宣布暂停旗下三只涉足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交易;

紧随其后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向相关银行提供1000亿欧元资金,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苯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已经高达两千亿日元,折合美元近20亿。

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

8月17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跌破13000点,以今年以来的最低点收盘,标普500指数也跌到全年收益全无的境地。

在这个全世界无数人拗哭的时间里,有些人却在背地里大笑不止,这些人除了那些做空美国房市的国际资本外,当然也包括关秋了。

用前世王某人说过的一句话来形容关秋现在的心情: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没有钱,反正都没有我有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