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四百三十五章 收之桑榆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四百三十五章 收之桑榆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忽图刺终究还是个糊涂蛋,赵柽哪里有那么好心,他拒绝了其归宋的请求,又将也速该放回并没有按照惯例留其为质,一下将他们叔侄二人的心都给收买了。。。而将其部族迁入大宋则断绝了他们与其他部族联系和复合的机会,即便有了大宋的支持恐怕也难以再有大得发展。

而赵柽为蒙兀部选择的新址正是在宋金分界线附近,这么做说起来是便于蒙兀部重返旧地,其实是将整个‘安全区’扔给了塔塔儿人。按照现在的形势,女真人获得了战略缓冲地,可大宋将蒙兀人换了个地方,则同时方便他们对金国发动越境攻击,即使宋金以达成和议也无法约束其行为。

塔塔儿人因为游牧地靠近农耕地区深受影响,接受了部分农耕文化的思想,因此失去了游牧民族的‘纯良质朴’的本色,和汪古人一样号称草原上最‘聪明’的人。可他们好东西没学到多少,玩诡计、耍心眼儿的本事倒学了不少,变得崇尚利益、立场多变。而当初依附金国也是因为蒙兀部太厉害了,他们打不过,再有他们明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道理,可以得到莫大的好处。

真人正好也需要一股势力对抗大宋,便于塔塔儿人一拍即合,他们各取所需,可以说是纯相互利用的关系,大家对此也是心知肚明,自然也就各怀鬼胎了,而其本身又不富裕,援助也抠抠索索的,想少花钱多办事儿。所以说女真人玩阴谋还是比赵柽差了那么一点点。他花钱大方,面上功夫做得也好。即便明知是被大宋利用,可也心甘情愿的去为他死。

蒙兀人失败迁入大宋后。他们便是草原上最大的部族,而他们现在与金国又正处于蜜月期,相信过不了这个冬天,在女真人的支持下塔塔儿人便能够收服草原上的小部落,将蒙兀部的‘残渣余孽’杀光,从而一统草原成为新的霸主。以塔塔儿人的本性他们必然不会再愿意屈居金国之下,双方的冲突将不可避免。

那时的金国不但要考虑对付潜伏在身边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的蒙兀部人,还要提防随时会翻脸的盟友。这将牵扯到其很多精力,在边境线上也要布置更多的兵力防止生变。而过去金国西部和南部与大宋接壤。从前大宋布置在西部的兵力主要用于防范西夏和大漠南北游牧的鞑靼各部,宋金之间又有蒙兀部和塔塔儿部相隔,因此金国一直将南部边界做为防御重心。

随着大宋西征现在的形势大变,高昌国被灭,西夏臣服,大漠的乃蛮部、克烈部被远逐,汪古部被打服,大宋已经平定了西部边境。如今蒙兀部迁入宋金边界地区,则金国就要直面大宋的威胁。而蒙兀部也成为一把不知何时捅向他腰眼儿的利刃,迫使其不得不将防御重心西移。

金国东部虽有大海相隔,但大宋可以凭借水军上的优势,即可随时在沿海地区登陆。又能通过高丽和曷懒甸两个基地从陆路向他们发起进攻,这让他们不得小心不防。随着西部形势紧张就得金国将有限的兵力像撒胡椒面似的布置在整个宋金边界上,将使其陷入处处设防。防线又处处薄弱的尴尬局面,正所谓失之东篱收之桑榆……

赵柽如此高调的厚待蒙兀部的忽图刺。潜伏在大宋的金国探子将消息第一时间传回了国内,兀术听了就像正嗨之时被人兜头浇了盆冰水。心情极为沉重。这些年来宋金两国面上看似平静,一般出了问题都是以谈判的形式解决,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但双方谁都明白两国之间的仇恨最终还得以一场战争来解决,宋朝在积极准备,金国其实也没有闲着。

兀术主持朝政这些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边防的建设上。他十分清楚大宋在夺得西北牧场之后,改变了缺马的现状,骑兵已经成为其主力兵种。而在他们失去对燕云十六州的控制后,西南边境同样处于无险可守的窘境,只要宋军愿意随时可以凭借火器的优势强行突破阻拦纵马北上。

宋军自拥有强大的水师后,汪洋大海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天堑。自从金国水军在辽东湾海战中损失殆尽后,已经无力再重新组建同等规模的水师与宋水军对抗,只保留了一支用于保护内河的小舰队,使宋朝水军在金国沿海畅行无阻,简直将金国的海域当成了自家的花园,没事儿就来溜达一圈。

面对漏洞百出的边界线,作为崇尚进攻的兀术知道凭借他们的军队是无法在野战和对攻中战胜宋军的,因此兀术在财政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了大笔资金动员军民十数万人在西南部修建防御设施——界壕。

鉴于实际情况,金国修筑的界壕设计上别具一格,其不同于秦汉长城兴筑在横亘的大山脊岭之上,雄踞山险扼守。而是兴筑在较为平缓的草原地带和在山麓缓坡及平地上,即便需要通过山梁时也都通过较低的山坳。构造上有外壕、外墙、内墙、内壕等四重防御工事,建筑材料多为土筑或土石混筑。只有部分位置进行夯实。

在整个防御体系中,界壕以线性防御作为最前沿的防御手段,而军事聚落防御体系则位于界壕工程后方,一部分较为平均的沿界壕线上布置,形成防线上一个个的兵力戍守点;另一部分呈南北纵深布局,作为前线作战的人力、物力供给处;还有一部分作为指挥系统,位于防线最内部,并通过信息传递工程将线性的界壕防御与点状的聚落防御网联系起来,使界壕军事防御工程更为完整与优化。

防御工程体系以金界壕由壕堑、壕墙、以及墙体上的马面、女墙等组成的。界壕采用屯土筑壕,呈堑壕状,以防战马冲越。掘壕取土在内侧筑墙,壕深加墙高至少超过一丈,高的可达丈半以上。墙体上每隔二十丈筑有马面,高出墙身,伸出墙外,可使戍卒居高临下利于射箭,加强防御。

依据地区的战略重要性,配有单壕单墙、单壕双墙、双壕双墙等不同类型的防御设施。双壕双墙形制从内至外由主墙、内壕、副墙、外壕四部分组成,总宽最小处有十丈,最大处达二十丈。每个壕沟的宽度不宜太大或太小,太小不能有效地阻止战马跨越;太大则使陷入壕沟内的战马容易腾跃出壕沟。界壕沿线隔七八里左右筑一土堡,其内可容四五百人,为屯兵戌守之处。

金界壕线上的信息传递工程是金界壕防御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烽隧和骤铺来完成。烽隧建筑的作用是及时报警,通过点燃烟火传递军事信息,告知上级前方战线的消息。同其中烽火相应,即指烽火台按间距布置,遇有情况可以相互呼应。骤铺的作用是交换军情讯息、保障军事物资运输安全,并可供递送公文的人员或往来官员暂住、换马等。其规模与屯兵城堡相似,有城防设施。

在东部沿海,兀术选择可停靠船舶的要地修筑了一批城寨,并在海岸树立木栅,在其后挖掘壕沟,夯筑寨墙,以抵抗宋军登陆。沿海州县设立巡海军,设置瞭望哨,在沿海岛屿上布置兵力警戒戍守。为防止宋水军由海口沿内河溯流而上深入内陆,他还江口拉起铁索,预备了不少旧船,一旦发现宋军有入侵迹象即可将船凿沉堵塞水道。

但是蓝图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兀术虽然极力推动界壕的建设,多来年间也只完成了重点区域的基础建设,很多地方还有待完善,更多的地方只是停留在图纸上,没有付诸实施。现在蒙兀部居于宋金边界之上,必然会产生摩擦,进而引发冲突,一旦处理失当就有可能宋人卷入其中,两国之间的大战就会爆发。

兀术利用塔塔儿人剿灭蒙兀人本来是想除掉西部的心腹之患,然后以塔塔儿人长期控制草原,守护自己的边界以减轻大宋给金国的军事压力,正是一箭双雕的好事。而蒙兀部被打残后,实力大损,在他看来任谁也不会再去帮助一个失去利用价值的废物,此后不用自己出手,塔塔儿人就能将其吃得渣子都不会剩下,更让人高兴的是赵二吃了哑巴亏有苦说不出。

兀术没想到赵二这小子心眼儿居然这么‘好’,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不计前嫌收留了蒙兀部,还答应帮助他们复仇。如此一来不但彰显了大宋以德报怨的‘高尚品德’,还将一盘死棋做活,不动一兵一卒轻易将被动化为主动,同时将一个不知道何时会爆炸的火药桶扔给了金国,迫使他们调整战略布局,加强西部的防御力量,使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成为乌有……(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