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变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变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赵勇,你将进攻的开始时间定于四月,如果无法按预订时间发起进攻,提前或是滞后,可大军已经集结到位,你是强行发动进攻,还是取消取消计划啊?”赵柽又对枢密院的计划提出质疑。

“陛下,属下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赵勇老实的承认道。

“再有,你们在西路军到达会宁府后是打算采用围城打援之计,若是敌援军抢先到达,或是游离于战场之外不肯入毂,你有如何应对,难道无限期的等下去吗?”赵柽的话音高了起来。

“陛下,根据过去的经验,帝国都城被围往往会迅速调兵解围,应该能够实现预定计划!”赵仁看到赵勇被陛下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耳赤,赶紧为他解围道。

“应该?!应该的事情多了,但你不是兀术,也不是完颜亶,又如何料定他们必定会调军解围,也许他们会凭城据守牵制西路军,也许就不相信你能攻破城池呢,战场变化无常,岂会又那么多的想当然。”赵柽也没给赵仁面子,连他一块卷入其中训斥道“而你作为百官之首,更应从战略着眼,而不是纠缠于细枝末节,以求面面俱到,稳妥为上。”

“陛下,属下等欠虑了!”赵仁也无法回答皇帝的反问,他也曾上过战场,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一场仗往往是不到最后是难以分出胜负的,谁也难料会有什么突发事件发生。

“经验是好东西,但是把过去的东西都奉为经典,不加改动的照搬。墨守陈规不懂得创新是无法取得成功的!”赵柽看着两人说道,应该承认。他们制定的作战计划废了不少力气,参考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他也清楚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最先想到的通常是已有经验、既定方案、成功或是失败的例证。

但仅仅依据这些因素得出结论可能是省时省力,却往往不是最佳。经验提供的思维材料不论是如何宝贵,对未来的指导作用都是有限的。问题不会简单的重复,历史不会简单的重演,这就是为什么刻板地依据历史经验制定的战略计划,往往难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陛下,我们曾利用这些经验打败了党项人、契丹人,也曾数败女真人。北伐是国之大事,还是应该稳妥为上。”赵仁被皇帝抢白了几句,想想说道。

“呵呵,你的意思是我们今天的辉煌来之不易,还是保守些好,不要因为擅自改变而毁了朕一世英名?”赵柽笑笑道,见赵勇和赵仁两人齐齐点了下头接着道,“可秦、汉、唐,以及我们大宋都曾在开国之初取得过辉煌。可为啥短的不过两世,长的不过百年便辉煌不再了呢?”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摊子,不乱曾经多么辉煌,单单靠守时守不住的。所以不仅需要保存。更需要创新。不能是只求稳,更需要求变。这才是战略思维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核心,恪守祖宗家法是无法保证一个国家永远昌盛的。而一味套用过去胜利的经验也是无法保证每次战斗都会取得胜利的。”赵柽不等两人回答,自问自答道。

作为前世人赵柽比现代人知道更多的恪守旧制而在战争中失利的例子。其中一个他至今记得。在十九世纪,普鲁士军队在耶拿战役中兵败如山倒。在拿破仑的俘虏中有一个不起眼的下级军官——后来享誉世界的军事家克劳塞维茨。他对此作出了精辟的总结:普鲁士军队的失败,它不只是一个风格过时的例子,而且是墨守陈规的极端缺乏想象力的例子。

克劳塞维茨把普军的失败归于中高层军官很少认识到战争的特征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其却遵循着过去的成功经验。古今同理,女真人在与宋军的交锋中多次惨败,不可能不做出改变以应对宋军战术的改变和新式武器的出现,以求在战略和战术上胜出。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你可以说战略思维是综合性思维、全局性思维、长远性思维,却不能说它是平衡性思维、调和性思维、妥协性思维。战略思维中一旦失去创造性,随之就失去了这一思维最具有生命力、最具创新力的部分。

“陛下,我们当如何做?”赵仁和赵勇相视后,齐齐施礼道。

问题在这里提出来了,赵柽也不能不答,如何才能确保持续的、不断的进取?赵柽便从怎样制作战略计划、组织战役、战术行动给两个人再上一课。

如果说在一般情况下,国家意志通常表现为代表国家行政权力的领导者的意志,那么领导者真正的进取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进取,不管取得多大的成功抑或遭受多大的失败,思维主体也能通过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对经验和传统的超越。唯此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指导实践的思维成果。

宽则漫无边际,严责顾此失彼,究竟该怎么样呢?以为决策者不需要思考就知道国家利益是干什么,以为国家统治者无所不能,以为别国跟己国对现实认识一样,以为国家和民众是一个主体。但实际上他们很难对各部门专业的数据和推测做出质疑。好的决策者不是一概批准或怀疑,也不是代替部门去校正细节,而是善于迅速把握大局和本质。

战略往往给人很全面,没有方向、不果决的感觉,如果把所有因素不分轻重考虑起来,决策中枢便会‘过载’,最终难以及时作出决定,错过有利的出手时机或不利时的避险时机。因此考虑所有因素的决策必然低效,因此必须对战略进行简化。

计划的制定者不应在战斗中去军官那样指导攻城部队如何爆破、火力掩护和突击,但他会明确的指出关键在于打下哪里。他也不会在战役时想一部之帅那样细致考虑炮火准备、隐蔽待机,先期潜入,乃至作战人员获得补给等,但他应会给出争取胜利的原则及胜利来临阶段攻占与管理、军事和政治经济的大协调原则。

而当下赵仁和赵勇作为大宋的军政一把手下一步要做的是根据皇帝制定的原则去组织和制定战略,一是加快战争准备的步伐;二是要做好应付突发事件的准备。计划的制定要考虑到各种复杂情况的发生。对于判断正确的方案,要用杀鸡用牛刀的办法,不能拖拖延延,要一锤砸死,要搞出几套副案,有备无患。进取性,是战略思维主体的永恒追求。两手准备,两手硬,才能通过进取,最终把握事件发展的进程。

当然做出改变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自太宗两次北伐失利,大宋长期惯于从弱者,被动防守者的立场制定战略。他们意识到天下宏论在万千铁蹄下不堪一击,千军万马难敌游牧民族南下野心,而天下一体,家国一系在内耗与**中使得将无忠心,士无死志。赵柽多年苦心经营逐渐扭转了这种局面,今天之大宋在地区是大国,在整个世界也是重要的棋手,如今的战略不应再是等待的、被动的,边缘的,愤懑的,而是主动设计,主动布局,制造机会,把握战争的主动,而不是等待。

当然改变必定要付出代价的,这更包含着你能够拿出来相应的实力,才能承担相应的代价。早年赵柽处于创业初期时,本钱小的很,他赢得起,却输不起,因此必须精打细算,守住自己的根基。而如今的大宋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大宋,一场失败的北伐几乎葬送了整个王朝,当前的大宋无论是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能承受的住一场失败。此刻既然决心去做就要敢于承担损失,不能够因为当初的斤斤计较而变的瞻前顾后……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被皇帝教训了的赵仁两人琢磨过味儿来了,敢情是自己废了半天劲儿做了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俩把底下人做的事情都给做了。而他们在屋里拍脑门子制定的作战计划幸亏没有执行,否则不仅皇帝不满意,底下的人也得大骂自己的计划是不切实际的做梦。

想明白了关键所在,作战计划的制定顺利了许多,他们像皇帝一样出题交给枢密院的各司和尚书省的各部去解答,而各司各部又将问题分解交给底下的各军去想办法解决。任务和计划被层层分解,他们两个只需对各部送上来的计划进行审核与总结,分别制定出预案,将情况上报给皇帝,以便其根据时局的变化做出最终决定。

于此同时,根据作战所需,各军也采取各种理由向预定集结地开拔,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制造器械,试验新战法,学习新战术。此时的金国对宋军频繁的调动,向两国边界聚集心生警惕,一边加紧备战,一边小心翼翼的极力避免让大宋找到开战的理由……(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