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一百二十六章 扩编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一百二十六章 扩编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一百二十六章 扩编

荒原上一支骑兵在往返驰骋,在有节奏的军号声中变换着队形,他们时而过沟跃涧以锋矢阵形突入‘敌军’劈砍,时而结成雁翅俯身持枪怒射一时枪声震天,时而如同一股即将撞击在崖壁上的洪流瞬间分成两股环绕而过,重新结成横列再次出击…当晚霞满天之时,荒原上再次恢复了平静,只留下一片‘大战’后的匍匐在地的假人,弹痕累累的标靶诉说着战斗的‘激烈’!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似狂潮。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夕阳穿过云层,把天边抹上了金黄、橘红,与荒原上开放的野花争艳斗奇,余晖洒向大地,营地和马群被镀上了层玫瑰色,结束了一天训练的亲卫队返回了营地,洗刷干净的马匹栓进了马厩,打着响鼻争食。营地中篝火已经点燃,大家忙着将今天的‘意外收获’开膛剥皮,清洗干净,刷上油盐调料,架在火上,烤肉的香气立刻弥漫在营地上空。

夜幕渐渐降临,草原的秋夜宁静安详,再有几日就是中秋节了,蓝天上挂着半月,满天的星星与点点篝火相应成趣,营地远处的绿草,鲜花,树林都已经融入了苍茫的夜色中,各种夜虫时隐时现的鸣叫声宣示着自己的存在,奏出一首首醉人的小夜曲。

赵柽看着围着篝火的忙碌的亲卫们,三个月的野外驻训,他们已经完成了野外生存、宿营、乘马射击格斗、在各种复杂地形,气象条件的行军要领和战斗动作及地图的绘制识别、旗语声响等通联手段的基础训练,学会了基本技战术和各基础专业的知识,掌握了步、骑兵基本技能。

这些少年已经伴随自己度过了三百天的日日夜夜的军事训练,经历了严冬和酷暑,他们比之从前黑了,瘦了,但也高了,强壮了,身上多了股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精气神。十个月严酷的训练已经完成了从一个家仆、顽童、甚至是内侍向一个职业军人转变的第一步。

虽说他们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是现在赵柽却没有时间去等待他们的成长,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调回京中,也不知道身后还要经历什么,会不会卷入一个个争权夺势的阴谋当中,可不管将来会发生什么,一支可靠的强大的武装都是自己取的胜利的重要砝码和保证。这些刚刚完成训练的亲卫们很快就要作为种子播下去,由他们去带出一批批新人,组建一支新军。

“二爷,天凉了,那边的野味也已经烤好了,您过去坐吧!”赵信打断了赵柽的遐思,给他披上斗篷柔声说道。

“好,传我命令,今天可以饮酒,明天我们打道回府!”赵柽站起身说道。

“好!”赵柽的命令立刻得到了亲卫们的热烈响应,在训练期间他们是被严令戒酒的,今天王爷开戒,再说大家风餐露宿三个月了,明日就能回府当然高兴了。

今天的战果颇丰,打了两只大鹿,一只野猪,野兔、野鸡这些小猎物得有几十只,现在都已经在火上烤熟,沁出的油脂滴在篝火中爆***点火花,几大坛烧酒这时也被抬了出来,所有的人围着篝火大块朵颐,连赵柽也不顾王爷的身份和大家争抢一块好肉。

大块吃肉,大口喝酒,酒至半酣,一些人在酒精的作用下,放开嗓子吼起歌来,民歌、俚曲、家乡小调,南腔北调无所不有,这些日子共同生活训练朝夕相处早已让大家亲如兄弟,今天没了军令约束,大家相互笑闹着,开着玩笑,互相敬酒。

“二爷,您也唱首歌吧?”徐彪站起身来,敬了王爷杯酒,大着舌头说道。

“二爷,唱一支吧,我们好长时间都没有听您唱歌啦!”赵仁他们几个也跟着起哄,大声嚷嚷着。

“好,今晚大家高兴,我就给大伙儿唱支歌助兴!”赵柽摇摇晃晃的站起身说道,赵信赶紧扶了他一把却被他推开,赵柽忽然走到赵勇身边,将他那支大枪擎在手里走入场中,舞起枪来。赵柽这些年苦练八极拳,可谓寒暑不缀,功夫业已小成,满府之中除了被他差到山沟里训练新人的路逍遥看出些端倪外,可以说瞒住了所有人,甚至是见喜和赵信这样的身边人也是蒙在鼓!

他知道在火器时代拳脚功夫只是辅助,可是在这冷兵器时代却要靠拳械征服天下,所以他从拳中演化出了一套枪法,八极拳打起来威猛无比,集奸、猾、刁毒、狠一身,所以他的枪也继承了这些特点。那枪使起来真是枪似紧腰索,扎手无防脚;夺门连三枪,教你无处摸,抖衣须盖面,使你无腾挪,来如风,去如箭,点人头,捅人面,身不离枪,枪不离心,可谓枪随身换,与人合一,任意变幻。

赵柽舞的兴起,引喉高歌: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当年这首《精忠报国》唱的多少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赵柽的枪势逼人,歌声震耳,他歌罢收枪,场中一片寂静,众人呆呆的看着拄枪而立的王爷忘了喝彩,只闻篝火燃烧的‘噼啪’声,即使刚刚还低鸣的秋虫仿佛都被他的气势所迫,不敢出声!

“我愿跟随王爷守土开疆,誓死不离!”赵仁最先清醒过来,单膝跪倒,大声喊道。

“我等愿随王爷守土开疆,誓死不离!”甲伙全伙人翻身跪倒,齐声吼道。

“愿随王爷守土开疆,誓死不离!”场中所有人齐声吼道,其声威震天,在寂静的荒原中传出老远…

……

赵柽回到府中,过了中秋节,秋收秋种过后便是农闲,他立即开始在赵府所辖范围内募兵。兵部给他的卫队定额是五百人,几经扩张,现在府中各个庄子加上工坊已有几千户,人口过二万,青壮更是占了多数,从中选出五百人并不是难事,但是赵柽要求的条件苛刻,年龄要在十六岁到十八岁之间,身体素质不能低于禁军的选兵标准,也就是说身高不能低于三尺六寸,合到现在也就是一米七五左右,毕竟在冷兵器时代身高体壮在对攻时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应征的人要着三层衣甲,戴上头盔,背着两石弓,挎五十箭,扛着武器,背着三日口粮,负重奔跑由拂晓到日中,能跑百里者,才被录用,另外会骑马,能识字或是精于某种技艺都可以优先录取。

赵柽设置这诸多限制是有原因的,身体好就不用说了,这个时代实行早婚,年龄小的可能还没有家室,那样当兵顾虑少,能够专心训练,当然到了年纪还是允许成亲的,毕竟他的卫队不是武僧团。识字,会骑马可以缩短训练时间,精于某种技艺那用处就多了,打起仗来谁知道会用到什么样的人呢。至于限于赵府范围是为了便于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因为他的队伍中还有许多见不得光的东西,子弟兵还是比来历不明的人要可靠一些。

基于王爷的好名声,募兵工作开展的很顺利,大家都以能到‘敬爱’的王爷身边工作为荣,虽说达不到百里挑一的标准,但是十里挑一还是能做到的。当然王爷也不会亏待大家,选上的衣食住行王爷全包,这个不用说哪都一样,每个月可以得到五贯到十贯钱不等的月俸,家里还会每年会获得三十贯钱的补贴,可谓待遇优厚,一人当兵全家小康,所以选出的新兵素质还是不错的。

既然现在是王爷的亲卫队,那么营指挥使就不能再由王爷担任了,赵仁这段时间表现不错,一直协助王爷工作,表现优异,升为指挥使;赵义为指挥副使,赵礼为记事参军;五个伙长也跟着水涨船高提升为都头,正好每人管着一百人,那些当兵的这次也都媳妇熬成婆了,当上了队长、伙长,只有赵信说啥不肯再去训练新兵,成了王爷的专职亲随。安排完毕,立刻给兵部报备,很快任命文书下来了,几个头最高的得了个九品从九品的官衔。

北府这次彻底变成了个兵营,好在那里地方大,房子多,住进这五百多人也不嫌挤,要做的只是添些训练器材。赵柽这次省心了,不再常驻北府,赵仁他们都刚刚修炼完毕,可谓轻车熟路,有章可循,很快就上手了,他们此时也明白了当时王爷的心情,军棍马鞭抡的虎虎生风,给新兵们上了第一课。

正当赵柽准备过几天悠闲日子的时候,在京中盘恒了三个月之久的王府五品翊缮何去非带着家眷和学生高宠风尘仆仆地赶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