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六十六章 好坏参半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六十六章 好坏参半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六十六章 好坏参半

对不住大家了,这两天停电,刚才又接通知,让大家准备水桶储存用水,看样子是又要停电,更新可能会不稳定,见谅

既然决定对朱勔进行处罚,几个人对如何处罚却颇费思量,这可是他们的聚宝盆啊,就像一把使惯了的夜壶,真砸了还真有点舍不得。%%%网.几个人一边派人赶紧给朱勔送信,让他做好心理准备再挑点好赶紧送,一边又开始发动群众在赵佶耳朵里大灌**汤。

赵佶这人耳根子本来就软,又是个没主意的人,想起朱勔这些年鞍前马后的忙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的房地产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便授权几人拿出个章程来...蔡京几个人刚松了口气,一个不幸的消息又传进了京城,杭州知府蔡九遇刺毙命,宣谕使燕亲王代行知府之权,正竭力稳定江南局面,请皇上早作定夺。

这个消息如同在油锅里撒了把盐,据宫中传出的消息称,蔡相哭得当场晕厥在地,醒来就抱着皇上大腿给要追封,算工伤,评烈士,子女接替,家属享受国家补贴。赵佶也不傻,一边安慰老丞相,一边也派人调查事情真相,也下意识的认为国家重臣在衙门门口被人砍死,那里的局势肯定是乱到一定程度,担心起的安危来

蔡家在东南耳目众多,出事的地方又是大本营,详细的情况汇报前后脚的也到了京城,接着是噩耗不断,三姑家的小子因为调戏妇女被打了板子,二姨家的孙子在衙门口站笼、四大爷的三小子的小舅子被砍了脑袋示众、当知县的小门房被罢了职、种花的李花匠被双规发配岭南...到了后来不光蔡家,连带其他几家在杭州的‘钉子’也纷纷被拔起,不是被没收了家产,就是被收了地、抢了宅子,又掀起了一场杭州大小官员进京的**

几天后,以大学士蔡攸为善后特使的队伍从京中出发了,那天yin雨霏霏,其中夹杂着小雪片,送行的人员多是其亲朋好友,大家握着蔡攸的手泪流满面,久久不愿松开。可皇命难为,蔡攸以‘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慷慨之情登船,码头上立刻哭声一片,他的大率一众妻妾儿女给他重重磕了几个头,算是永别啦

蔡攸两眼发直呆坐在舱中,好半天才出了口长气捶胸顿足的发出声惨嚎为啥倒霉的总是我啊”前天晚上,在蔡府召开了次大宋常委闭门会议,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刺杀事件的幕后黑手乃是燕亲王,他为了达到长居江南,把持一方,垄断江南财赋,讨好圣上之目的,买通了杀手制造了这件惨绝人寰的惨案,然后借机抢班夺权,清洗地方,以图巩固的地位,在江南站稳脚跟。可我等乃是大宋的基石,能让他奸计得逞,应该迅速任命新的知府,让其即刻到任,然后迅速将燕亲王从江南召回,不能再任其危害地方

大主意是商量好了,可把其弄如何安置又成了大问题,放在京中不又会搞出事情来,最后还是人家蔡丞相人老有担待,他首先表示的后的事情他包了,保准不会让大家为难,只要配合下就好。接着就是讨论对朱勔处分的问题,大家倒不是想处理他,而是现在不处理不行,一个是皇上压着,一个是担心燕亲王借此生事,抓住了借口不肯,所以决定燕亲王所请一律照准,一切以想把他弄为要。

说到最后派谁去执行,几个人都不吭声了,权衡了半天,考虑到主管道录院的蔡攸刚被林怀素架空了,闲着也是闲着,另一个死的是他弟弟,他这个当哥哥的于情于理都要走一趟,于是就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众人怕夜长梦多,昨天请下来圣旨,今天就把蔡攸送上了南下的大船

蔡攸接了这个大活儿,也知责任重大,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的一路疾行,在九月初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杭州,到这一打听倒吸口凉气,要是再晚来几天,蔡家在杭州的根儿就让王爷给铲了,最让他气愤的是杀了的那厮居然熬刑不过死在了狱中,还让百姓们给集资埋了,称他为义士

出乎蔡攸意外的是王爷没有为难他,乖乖的让出了位置,然后在他的主持下召开了江南五路大会,当众宣读了御旨。御旨对燕亲王在江南的工作作出了肯定和表扬,对朱勔在东南的工作进行了严厉批评官降一级,子弟官职全免,留职查看以观后效。同时宣谕江南,告知百姓,说花石纲的事儿是个误会,这些年朕确实从江南收购了很多的花木竹石,但都是买的,朕还特意拨了专款,下放到各级单位,三令五申要向民间公平买卖。可是没想到出了朱氏父子这样的败类,他们欺上瞒下,中饱私囊,不仅害苦了江南百姓,也骗了远在开封城里的朕,现在朕已经派了燕亲王将他查办,还希望大家安心工作,安心生活,不要受坏人谣言的欺瞒,要政府。

朱勔痛哭流涕的承认了误,当众表示辜负了皇上的厚爱,犯了不可饶恕的误,幸亏燕王爷拉了一把,使没有掉下罪恶的深渊,感谢皇上给了重新做人的机会...赵柽冷眼相看他们的表演,这个结果不出他所料,只要他爹修园子不止,朱勔就不会有事,能做到现在这样就已经算是不了,也许方腊听了皇上的话,受了蒙蔽就就不造反啦,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只能往好了想了

蔡攸公事办完了,还有私事要办,他那弟弟还未入土为安呢,作法事修坟墓一时半会儿也够他忙些日子了,赵柽便先回了苏州沧浪亭,这里已经修的差不多了。苏州的天气虽然不比北方寒冷,但是也不暖和,而且这里的房子与现在的北方一样,没有取暖设施,白天还好,晚上一样冷,可京中传来的消息却让他很暖和

事情的起因源于一场大风,一帮高丽的商人为躲避台风躲到了登州,告诉他们强大的辽国已屡次被弱小的女真族像秋风扫落叶击败,于是好不容易忘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赵佶又想起来了这码事儿,马上宋朝派出了第一拔使者,由登州地方官派了几名军官,带着高药师等人坐上船,沿着宋朝建国初年,女真人向赵匡胤献马的海路,向金国境内前进。他们的公开理由是去买马。这些人渡过渤海上岸后,了很多的女真人巡逻兵。他们的反应是,马上坐船回国。这群野人太可怕了,根本没法接触。回国之后,他们报告说上岸就被金国巡逻兵抓住了,遭到了非人待遇,对方根本就不想结盟,所以只好。

赵佶清醒的时候也不是好骗的,这些人的小把戏立即被识破了,他派专人调查,很快了真相。这些人被远远地发配南疆,去劳改反省。又派出了第二拔使者,这次领头的武义大夫马政。为了保证这次行动的顺利,赵佶多派了个士兵将校,其中有一个精通女真语。这人的名字很传奇,他叫呼延庆――传说里和杨家将平起平坐,和包拯一样地位尊崇,达到双王头衔双俸禄的那个人。他们在当年渡过渤海,到达金国。

不出意外他们也被金国的巡逻队不由分说全都捆了起来,经呼延庆一再表明身份,才派人押着去见阿骨打。阿骨打这时远在涞流河畔,一共走了半个多月,才见到真人。宋、金之间的第一次接触终于到来了。马政回顾历史,重温了百年前女真人祖先对宋太祖的友谊,又痛斥辽国对四邻的恶劣行径,最后提议双方合作,南北夹击辽国。

阿骨打同意了,他派使者带着国书、礼物随着马政渡海到宋境的登州上岸,转道京城开封,来见赵佶。双方谈得很愉快,赵佶很满意,派朝议大夫、直秘阁赵有开为正式使者,带着诏书、礼物渡海去金国签约...

他们不,赵柽却明白,这谈判的事情是一波三折,还得谈几年呢,而他爹此时会命令远在西北的童贯发起攻势,谁让他在《平燕策》里边说:要想收复被辽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就必须联合新从北方崛起的女真族,合力灭辽;而辽与西夏是铁哥们,伐辽之前,先要攻灭或削弱西夏,以解除后顾之忧。西夏被摆平,我们可以雪了百年之耻,光宗耀祖。然后收拾掉辽国,光复故土,完成太祖太宗未完成之大业。朝廷上下谁都现在全国最能打的军队在西北,而西北那边也已经又打了两年多,开始胜了几仗后,一直没有大的战役,要想抽调兵力打辽国,这边就得速战速决,灭不了西夏,也得将他打服,否则就会有后顾之忧,不能全力进攻辽国。

赵柽等这天等了很长了,他现在琢磨着,是不是快点回京再加一把火,给大佬们上点眼药,让他们把直接给发配到西北去呢?想到这里赵柽已经坐不住了,摩拳擦掌准备再大干一场,可这回拿哪个开刀得好好想想...

第六十六章 好坏参半

第六十六章 好坏参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