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八十五章 便宜行事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八十五章 便宜行事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八十五章 便宜行事

十一月二十二,皇上召赵佶进宫面授机宜。这也是传承,自宋朝开国以来,皇帝越过三衙,亲自干预军政就是一个传统,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天下之兵柄,外不在藩镇,内不在强臣,不委宦官,不倚近戚,利权重器,在天子拱把之中’,惟有皇帝才是军队的最高主宰者。

主将不但没有处置副将之权,而且每事都要诸将共议,共同签署,以互相牵制。至于部队的调动、部署等关键性的决策,都要不远千里向皇上本人请示汇报,由皇帝下诏决断,宦官担任监军或是走马承受就是由他们负责传达皇帝的旨意和监视将士的动向。从太宗开始,又通过颁发‘阵图’的方式,剥夺了将帅们的相机指挥权。

赵柽跟着小黄门进了大庆殿西侧的垂拱殿,这里是处理日常政务、召见大臣的地方,他还是头一次到这里。参加这次军事会议的有太师蔡京、知枢密院使邓洵、左丞王黼、右丞李邦彦,还有太子赵桓等人,其中没有一个带过兵打过仗的,估计上战场见了血都得是尿裤子的主,可偏偏大宋的暴力机器就掌握在这些人的手中。

大家相互见了礼,赵柽问了问招募士兵的事情,便命小黄门从后殿抬出一张硕大的方桌,赵柽近前一看,原来上边是个巨大的沙盘,正是西北全图,山川、河流、州府、小路全部标注其上,形式与现代的沙盘没有什么区别。

“燕亲王,你可看的明白?”见赵柽久久凝视,王黼以为他看不懂,傻眼了呢,阴阳怪气地问道。

“还好,略知一二,这里便是我将去的河东路,西临夏,东临辽,乃是兵家重地啊!”赵柽眼睛依然盯着沙盘说道。

“二郎,如果要你领兵攻夏,你将如何排兵布阵?”赵佶看儿子不外行,也想显摆下,笑着问他。

“父皇,夏国面积比我大宋面积小,土地贫瘠,山川与沙漠遍布全境,必然无法养活许多人口,这才导致他们频繁犯境抢掠,与我大宋争抢衡山屈野河的良田。如我统领河东之兵,现复丰州,使其与麟府二州成偃月之形,做夺取横山之势!”赵柽在沙盘上指点着道,“横山地区的藩羌擅登山、越涧,夏国步兵‘步跋子’多出其处,粮草也多在这里筹集,乃是夏国兵员、产粮、牧马之地!”

“燕亲王既知此地那夏国重地,一旦被围,必会遣重兵前来,你以一路之兵如何夺占?”王黼又问。

“命沿边堡寨严守边境,控制道路,另遣一支奇兵自丰州入敌境,穿大漠攻夏州,拔除其在大漠中据点,然后毁城西进,威胁灵州,攻敌必救,将敌军吸引到此,用围点打援之法,伺机歼敌。边境诸路可趁机出兵,夺取横山一线,以古长城为据固守!”赵柽说道。

“如果敌人遣大队兵将防守灵州,对这支奇军围追将如何处置?”王黼又问。

“能打则打,不能打则退,此战只为横山,不图灵州!”赵柽道。

“那么敌军严守灵州,不肯回防又将如何?”李邦彦又问。

“灵州是敌重镇,水草丰美,良田万顷,粮草马匹,三出其一,但那里气候寒冷,每年只能生长一季粮食,我便纵兵毁其田地,夺其马匹,大掠后原路而回,在秋收之时再次攻掠,那么其粮草第二年必将不济,到时饥民遍地,再也无力犯吾境,如此可图之,黄河以东便入囊中!”赵柽笑笑道。

“河东吃紧,夏国可从河西调兵遣将,补充粮草,与你决战,你如何抵挡?”王黼接过来又问。

“现童太尉坐镇兰州,对河西虎视眈眈,恐怕河西自保不暇,岂肯轻易分兵,即使派来援军,也不会太多,我河东沿边州府,可赤壁清野,严守要道,以逸待劳。”赵柽想了下说道,“如其一路来攻,他们粮草不济,只要坚持旬日,其必撤兵,我们便可趁机掩杀,必有所获;如其数路来攻,我们便可集中优势兵力,将其各个击破,让其有来无回,到时敌河东兵力匮乏,其京畿危也,如其增兵京畿,童太尉则可乘机取了河西,如其放弃京畿,我们则可渡过黄河,牧马贺兰!”

“燕亲王的战法便是毁其适耕之地,招降其子民喽!”蔡京插言道。

“太师所说极是,夏国一向人口奇缺,产粮之地稀少,只要破坏其经济基础,消耗其军队,消减其人口,其必败!”赵柽说道,心的话这老头真是一针见血,说到点上了。

“嗯,柽儿所想却是新奇,但敌多骑兵,我多步军,其来去如风,如深入敌境,恐难脱身招致打败,切记不可鲁莽行事!”赵佶肯定了儿子的想法,但是还是有自知之明。

“父皇所嘱,儿臣谨记!”赵柽只能躬身受教,自己的计划在他们看来确实是有些难以施行,一则深入敌境,大军所需粮草运输便成大事;二则夏、灵二州都是重地,岂能轻易便可攻下,所以只当自己是小孩子做梦,过过嘴瘾罢了。可这也怪不得他们,这些人还没见识过火器的威力,更不知道其毁灭性的威力。

接下来,赵佶正式授了阵图,又怕儿子不懂,让人详细讲解了一番,几个大佬也跟着又把赵柽教训了一番。这阵图其实就是太祖,太宗连年征战后总结的几种排兵布阵的方法,他们哥俩都曾带兵打过仗,还知道其中的奥妙,可从他们之后,这几代皇帝哪懂的战场上的事情。不过是生搬硬套,依着葫芦画瓢,照猫画虎,刚说赵柽做梦,他们就是做的白日梦,在几个从书堆里爬出来的文臣辅助下设计出来的效果图,可赵柽又不能不听,只能权当听他们讲故事啦!

“父皇,您说的都好,可儿臣年幼,担当一路统帅,恐怕到了边地,那里尽是骄兵悍将,土著豪族,恐怕儿臣难以调遣,而战机稍瞬即逝,怕误了父皇的大事,既然几位宰执精通边事,还请父皇请哪位宰执随儿臣前往坐镇!”赵柽听完了,面带难色地说道。

“皇上,燕亲王所说极是,王右丞有为,深受皇上器重,又颇得朝臣钦服,可随燕亲王前往,定能建功!”李邦彦脑子反应快,在场的就他们四个,蔡京和邓洵老迈,恐怕走不到地就玩完了,就自己和王黼年轻,当然这差事就落到他们俩头上了,死道友不死贫道,自己先下手为强吧!

“臣附议,王右丞可作为随行钦差前往,辅助燕亲王!”蔡京脑子也不慢,心想反正你们俩儿跟自己也不是一伙的,去哪个都好,既然李邦彦先提出来更好,让你们狗咬狗一嘴毛,他火上浇油道。

“臣也附议,王右丞可担当此任!”邓洵就是蔡京的铁杆狗腿子,至于他以后叛变是另一回事了,现在还是听话的小跟班,蔡京话音刚落,他也附议啦!

“皇上,燕亲王少年英雄,他不但精通兵法,而且治吏有方,怎么需要他人辅佐,只要授予其便宜行事之权,那些人怎敢不听,又那个敢不服!”王黼一听就急了,你们他娘的都不傻,就拿我当傻小子耍啊,立刻启奏道,“再说臣离不开皇上啊,臣一日不见皇上便心神不安、两日不见寝食难安、三日不见便小命休矣...”

王右丞真不愧是表演的天才,拉着皇上的袖子做依依不舍状,哭得梨花带雨,让人一见犹怜,“爱卿何必如此,朝中事务繁忙,又哪里离得开你!”赵佶叹口气拍拍王黼的背说道,王黼得了准信,这才收了泪,恨恨地瞪了李邦彦一眼。

“父皇,王右丞其言也有道理,王弟独自远赴西北,那里藩夷多不服王化,确需独断之权才能震慑,也显我皇家威严,还请父皇准其所请!”半天没有言声的太子赵桓对举荐赵柽去西北一直心存愧疚,想着能帮点忙是点,也能缓解下心中不安。

“嗯,既然如此,那朕就授予柽儿遇警急可便宜行事,黜冗帅、减冗兵、募武士、专补授之特权,诸位看可行否!”赵佶沉吟片刻说道。

“皇上圣明,臣同意!”这回王黼抢了先,不同意自己就可能去西北,他比谁都积极。

“既然太子与右丞都同意了,老臣也无异议!”蔡京也说道,可心中却不平静,这燕亲王太能钻空子了,利用自己与林灵素的冲突,抓住了自己的命门,使自己不得不为他执掌河东出力。现在又利用王黼、李邦彦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便宜行事之权,其心机之深,哪里像十多岁的孩子!想到此,蔡京又想赵柽先前种种所为,将其都串在了一起,越琢磨越难以理解,难道是为了今天的西北之行吗,可他去那里又是为了什么呢?他看着赵柽稚气未脱的样子,又不像城府深沉的样子,可能自己真的老啦,这双‘毒眼’居然开不透了...

大事已毕,赵佶在集英殿设宴为儿子送行,文武百官,皇室宗亲,洋洋几百人参加。宋朝的宫廷宴会,分好几个级别,一级大宴在集英殿举行,二级宴会在紫宸殿举行,三级小宴在垂拱殿举行。皇子出知地方已是百年不遇,当然要排场大点。

宴会之前,“有司预于殿庭设山楼排场,为群仙队仗、六番进贡、九龙五凤之状,司天鸡唱楼于其侧。”张灯结彩,铺设锦绣帷帐,豪华场面不难想见。大殿之上又是一派喜庆,不是欢送胜似欢送。

宴会宣布开始之后,先是斟御酒。斟酒期间,有一系列的表演节目,口技、奏乐、舞蹈,花样挺多。按例这种宴会需斟酒九次,也是每饮一盏酒都要有一番音乐、舞蹈、杂技的表演。这些日子大家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都是一个个热泪盈眶,频频举杯向燕亲王敬酒,而赵柽今天仿佛异常高兴,来着不拒,酒到杯干,异常豪爽!

突然乐声急变,奏起流星似的“急颭”,一队鬓发蓬松、相貌威狞的力士们走上金殿。在宴会上相扑力士表演已经成为必备节目,这些从殿前左右各军中选拔出来的相扑力士,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专为国家庆典等活动助兴。他们拉开骇人的架势,奋力争交。飘舞的旗帜、阵阵击鼓声和相扑手的吼叫声交织在一起,为了达到使人在杯觥交错之中出一身冷汗的效果,相扑力士要在表演拼尽全劲的喊叫声,可谓声震屋宇,正是应了‘疑是啸风吟雨处,怒龙彪虎角亏盈’这样的诗句。

两场比罢,殿中叫好声震天,赵佶更是高兴,大把的银子赏了下去,这时忽然鼓声雷动,大家眼往殿中场子一瞅,喝的醉醺醺的燕亲王正亲手擂鼓,一通鼓声过后,他随着鼓声放声高歌: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赵柽歌罢,掷鼓槌于殿上,抢过侍酒小黄门手中的酒坛,一饮而尽,一掌击碎酒坛,手掌染血,扯下殿上的帷幔,以血为墨,写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丢下目瞪口呆满殿文武,狂笑而出!

......

次日,赵柽一早进宫拜别皇后,打马直奔金明湖校场,二千亲卫军已经在校场列队。卯时正,皇上亲临,宣圣旨,赐金甲、御马、宝刀,授虎符,斩牲祭旗,赵柽披甲上马,请皇上校阅。

军号声响起,校场上人如鸿马如龙,刀出鞘冷森森,赵柽接过帅旗,迎风展开,率先纵马走过点将台,身后两千铁骑蹄声得得,四个方队如同刀切斧剁一般整齐,带着雷霆万钧之势,以排山倒海之阵容走过,肃杀之气仿佛压的场中的人喘不过气。人们惊叹之余,纷纷揣测燕亲王怎会在这么短时间内便拉起了一支铁军,可现在已经没人去给他们解释,留给他们的只是雄壮的歌声和漫漫尘烟...

赵桓率众兄弟送赵柽到城外十里长亭才依依而别,巍峨的宫城慢慢在赵柽眼中消失,他真心的祈祷,有一天自己回来的时候,它依然雄伟壮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