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夏州城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夏州城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夏州城

统万城它那屹立沙滩上的皇城雄姿,坚如磐石的白色墙体,林立的马面,高耸的角楼,独特的“祟台秘室”结构和雄伟的宫殿楼观遗址,清晰地勾引出这座以“一统天下,君林万邦”之意而命名的大厦国都城的轮廓和规模。. /-< 书海阁 >-/ -< 书海阁 >-广告 全文字

城池由东向西依此为外廊城、东城和西城。外廊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近四千步,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周长都在二千步以上,俗称头道城、二道城和三道城。依地形成西北高,东南低,高出无定河水面十余丈,皆是夯土筑成,因迁就地势和为包容最大的面积,颇不规则,外廓城逼临无定河北岸台原边缘,城墙高厚雄伟,无疑是出于尽量占据有利地势以巩固城市防御的军事考虑。

东内城和西内城组合成一个大型内城,这个大型内城实乃赫连勃勃营建的都城——统万城,此后,夏州城增筑一重外廓城,形成三重城圈,标识着夏州城区的不同功能区,西城(皇城)乃大夏皇帝赫连勃勃及其宗室的居所、处理朝政之地,以及中央官署所在地;东城(外城)是普通居民区、商业区、手工业作坊分布地,以及军人营地。

北魏太和十一年至隋唐时期始称作夏州城,夏州城的城市功能区格局基本不变。西城先后成为夏州总管府、夏州都督府、宁朔大使府、夏州节度使司等高级军政机关,以及夏州、化政郡、朔方郡诸衙署的驻在地,还有若干公共设施,诸如仓库、钟楼、鼓楼等分布于此城内。东城则是岩绿、朔方等县级衙署所在地,平民、商贾、旅客、军兵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分布区。外廓城内成为军队营区、牲畜圈栏、手工业作坊、公共活动的场所。

但此时的夏州城雄风不再,却像进入了暮年的耄耋垂老,城中残留的宫殿都变成了危房,城中只有几百户人家,其余皆为驻军和各司衙门。这虽然与宋朝废城移民和历史上的大地震有关,可也与夏国的传统和习俗密闭可分。唐朝安史之乱后,丧失了关陇西部的疆域,陇右道和关内道之西部均属于吐蕃王国。跟我读h-u-n混*h-u-n-< 书海阁 >-请牢记而唐末吐蕃王国衰弱,其种族分散,大者数千家,小者家,各有首领,处于分裂状态,这时已经进入陇右、关内的党项在社会经济和生活习俗上都与吐蕃极其接近。

由此造成的深刻变化是,唐朝以来的州、县、乡、里的行政制度全面退化为部落制,而其风俗‘多有世仇,不相往来,遇有战斗,则同恶相济,传箭相率,其从如流;而无魁首统摄,并皆散漫山川,居常不以为患’,因此导致仅有少量汉人居城内,蕃族生活在野外的情况。

李继迁叛宋后,有意识的发展这种状态,在宋太宗淳化五年就徙绥州民于平夏,咸平六年,又将银、夏两州富户西迁,丁壮徙于河外,集人力、财力于兴、灵地区,以充实王畿之地,结果是汉制在西夏名存实亡,蕃制充分发展起来。由此出现夏国之地,居民散居沙漠山野之间,无城郭之固的现象,不过几十年,以致出现四年宋军伐夏时‘沿途所经,并无一县,夏州城中居民仅数十家’的情况。

西夏自建国以来就战火不断,加上处于气候寒冷期,灾荒频繁,因此出于为军事提供后勤保障和出于防灾、减灾的目的,夏政府在边界地带或是重要的战略区域储备粮食,并建立完备的储备粮食的仓库制度,分配司吏、案头进行管理。夏州处于河套产粮区内,交通便利,北靠京畿,南临宋夏边界,历来是战时点集军队所在,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具有土质直立的特征,便于挖掘土窖保存粮食,因此在紧邻夏州城的七里坪修建了国窖仓储粮,储粮十万石,够十万人吃两个月。

赵仁转了一圈,情况基本明了,心里也有了底,夏州城防布局与情报司转给他的报告并无多大出入。宋军上次来这里还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所以虽然战争不断,但都是发生在边境地区,夏州远离边境,又有天险,导致警惕性大大的下降了,城池防备松懈,军士素质也与边防上的士兵相差很大,甚至守城的还有不少女兵,出入城门都无人检查。

回去的路上,赵仁有了计较,他打算修改王爷制定的计划,用兵重点放在七里坪,他们这支军马出征仅带了十几日的粮草,现在几乎消耗殆尽,而战斗一起,他们必须坚守城池,便无处征粮,其后王爷率军合兵,也需要粮草供应,这都寄希望于七里坪的粮仓了。

......

赵仁回到板井驿,情报司的人已经到了,呈上河东的最新战报,得知王爷已经将察哥大军歼灭近半,余部堵在浊轮川,被歼也只在眼前,众将无不欢喜异常。忠勇军满编一万八千多人,赵仁就带出来八千余众,王爷只靠一万人便击败察哥近十万大军,这在大宋历史上还没有先例,现在只等他们得手,便可挥军西进,攻取兴灵,大家自然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原本计划十日到达丰州,由于途中遇到风暴,耽误了两天时日,而且大军躲在这个小镇子中,时间一长,难免走漏消息。众人商议后,决定立刻结束休整,连夜行动。

现在正是夏季,昼长夜短,寅时天便已经亮了,时不待人,赵仁将考虑好的计划全盘托出:

由赵勇率狮将三营、四营、龙将三营,加强军直属机炮一营、工兵营及斥候营一步担任攻取夏州城的任务,战斗采用突袭战术,如被敌发现,袭击失败,立刻转为强攻,用炮轰开外廊城城门,强行进入,控制全城,然后向西派兵警戒,阻止肴州方向派出的援兵。

由赵忠率龙将四营、虎将三营、四营,担任攻取德靖镇,歼灭守军,占领七里坪的任务。此战要严防夏军毁粮,完成任务后留部分兵力看守,遣兵攻取周围部落,征发丁壮、驼马、大车等一切运输工具,配合辎重营将粮食运往夏州城。赵仁率军亲兵营、豹将三营、四营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两军,并向石州方向派出警戒,阻敌增援。

分派已定,诸军子时开饭,丑时赵勇率军先行出发。马摘铃,人衔枚,在向导的引领下,沿大路向夏州城奔袭。半个时辰后,赵忠随后向二十里外的德靖镇出发,赵仁留守板井驿策应两军。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赵勇,他领军一路疾驰,在丑时便到了夏州城下,离城三里全军下马,牵马而行,距城一里,全军停止前行,此时正是最黑暗的时刻,眼前只见黑乎乎的城池,和城上若隐若现的灯火。

从事先的侦察,赵勇已经得知夏州防守松懈,三千人防守偌大的城池兵力已是捉襟见肘,况且是些不负责任的家伙,所以城池虽坚,却处处是漏洞。赵勇先从军中挑选出擅于攀登的士卒百人由虎将三营指挥使张挺率领从防守最为松懈的东内城攀城而上,清除岗哨和守门的军兵,打开城门迎大军进城,来个肚里开花。

东内城过去为居民区和商业区,现在已经废弃,护城壕几乎被流沙填平,而城墙也修的最低,但也高达七八丈,相当于现在的七层楼那么高,而且是夯土筑城,面光如镜,几乎无处借力。张挺在北府训练营时,就以擅长攀爬著称,借着微弱的星光找到一处远离城门表面脱落的城墙,率先攀城。他背着一条长索,只携带一把匕首和一支短枪,轻装上阵。

由于城墙表面脱落,露出了当初筑城时固定夯版留下的密密麻麻的夯洞,攀爬只能借助这些深浅不一的小洞,困难可想而知。张挺束紧腰带,深吸一口气,在两个兵士的协助下,猛力向上一窜,抠住夯洞,单手较力,身子上挺,脚尽力踏住墙面,试探着挪进夯洞稳住身体,然后再次往复向上...看着张挺像壁虎一样一点点向上,慢慢的变成模糊的黑影,直至消失在黑暗中,城下的人紧张的喘不过气来,奇袭的成败就看他的了。

时间仿佛凝固了,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也许有一刻钟,也许只有几息,城上终于坠下了长索,大家才松了口气,连忙抓住长索摇了几下,告知指挥使绳索已经落地,待城上再次发出信号,几个身背长索的军士立刻依此攀城。随着垂下的绳索越来越多,登城的速度也愈来愈快。

城头的灯笼突然熄灭,可过了片刻,灯笼再次被点燃,朝着城下晃了两晃,“将军,张指挥使成功登城,已经清除了岗哨!”城头的变化立刻被城下的士兵发现,马上向赵勇禀报。

“全军上马,进城!”在城下焦急等待消息的赵勇猛的站起身,高声吼道。

这时两颗红色的信号弹冲天而起,在空中炸开,紧闭的城门被打开,一堆熊熊燃烧的大火为他们指明了进攻的方向,夏州城的大门向忠勇军敞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