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箭双雕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箭双雕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政治又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此任何战争总是敌对双方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归根结底是战争的动因,土地是立国之本,更是财富之源。

西夏的建立完全是依仗武力不断向外扩张的结果,争夺土地、人口和财富是西夏征战的出发点,他们除了以侵耕方式蚕食邻国领土外,西夏主要是以战争掠夺土地。到李元昊称帝时西夏尽有夏、银、绥、宥、灵、会、盐、兰、胜、凉、甘、肃十二州之地。.

河套,位於北纬37度线以北,一般指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之地。包括银川平原(宁夏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今分属宁夏、内蒙古、陕西。黄河在这里先沿着贺兰山向北,再由於阴山阻挡向东,后沿着吕梁山向南,形成‘几’字形,故称河套。河套平原一般分为青铜峡至宁夏石嘴山之间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和内蒙古部分的东套。有时‘河套平原’被用於仅指东套,和银川平原并列。东套又分为巴彦高勒与西山咀之间的巴彦淖尔平原,又称‘后套’,和包头、呼和浩特和喇嘛湾之间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呼和浩特平原)的‘前套’。

气候条件决定西夏境内以灌溉为主,农业局限在面积有限且便于灌溉的平原、谷地和滩地。在李继迁时代便兴修水利,并已立法的形式加以保证。历史发展到这个时期。经过自西汉至汉代历经开垦,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平原农业已经十分发达,河套平原已经和宁夏平原一样变成了沟渠纵横、平畴沃野的塞北江南了,成为粮食主产区。

众所周知。良好的自然条件是城镇兴起和发展的前提,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西夏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而影响城镇的分布。宁夏平原渠纵横,湖泊众多,较为富庶,因而州县设置最密,有定州、怀州、静州、西平府、兴庆府等城市。

兴灵地区是西夏腹地,灵州地处银川平原的河东地区。临近鄂尔多斯台地,自然条件比四处流沙的夏州强很多,这里农牧业发达,又是交通枢纽。【w.w.cm

|我&|】战略地位重要,成为西夏的政治、军事中心。这一地区驻军与官僚贵族众多,兴灵二州及贺兰山驻军达十七万之众,为防契丹后套地区驻军七万,若再加上他们的家属以及王室、贵族、官僚、僧侣、各类工商业生产者与达官贵人的杂役、仆从。人数更多,再一个从事农业的人口众多,占了全国人口的一半。

战争拼的就是财力和人口,攻占富饶的兴灵、河套、甘凉等地后。西夏才能够与宋、辽、鼎足而立。甘凉地区出产的马匹、盐州的青白盐与河套、横山地区的粮食成为西夏的三大经济支柱。

陕北一带宜农宜牧,宋夏沿边山界。东起横山,西至天都上、马衔山一带。虽属山区,但生态环境比较好,生产发展,人口稠密,州县较多,有银州、石州、龙州、洪州、宥州、盐州、夏州等,西夏驻军十万,人口数十万,是西夏的重要兵源地和粮食主产区,其余地方多是荒漠地带除军事防御堡垒外,城镇很少,人口更少,可谓为千里荒漠,百无人烟。现在陕北一带经过多年战争,特别是赵柽河东军西征已经尽夺此地,杀伤、招降夏军十万余众,招纳大部族数百,几万帐降宋,人口锐减。

人口不足不足影响经济发展,而且削弱国防力量,所以人口问题一直是西夏的突出问题。严酷的自然条件,有限的收成,制约了西夏人口的增长,连绵不断的旱、蝗、鼠等自然灾害,生存环境恶化,西夏常难以自救,人口大量的损耗,饥民相食,人口外流屡有发生。人口不足成了西夏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

而对其兵源同样造成很大的影响,军队中除男子外,还有妇女,寨妇成为边境地区军事力量的一部分。法律规定:男子十五为丁,七十岁入老免征。可古时‘人笀百岁,七十者稀’,明入伍战斗几乎成了每一个西夏男子一生的义务,实施全民皆兵制度,这既是游牧民族的传统,也是人口不足的表现。

此时横山地区和盐州已经被赵柽的河东军攻下,人口损失三、四十万以上,而西夏发展百年人口达到鼎盛也不过才一百六十万左右,可谓损失惨重。现在河东军已经兵进河套地区,一旦此地再被舀下,三大支柱失其二,那么西夏必将国力大损,再无力发动战争,将由一个‘世界’大国下降成一个地区强国,但是也明这是一场关系国家命运的决战,抵抗也将更加激烈...

“王爷,李元昊称帝后,在瀚海南部设韦州静塞军司,控制马莲河谷和葫芦河谷两条川道。在兴灵地区置翔庆军,选兴灵之兵精炼者二万五千,别副以兵七万为资赡,号称御内六班,分三番宿卫,以重兵守卫京畿。另可调遣周边驻军,短时间内可点集二十万重兵,我们河东西征军不过五万,现在陕西军被阻灵州川,单凭我们恐怕难以完成目的,还请王爷三思,是否在此休兵?”众将汇集,赵柽讲了当前的形势后,参军王瑾不无忧虑地道。

“王爷,王参军得也有道理,当年李继迁攻灵州时,以灵活迅速的骑兵据瀚海之地利,使我朝的援军和粮食无法北上,最终夺取了灵州这座军事重镇,而我们此次出兵粮草虽不缺,但是随军有限,多留在夏州,途中转运,就怕夏军故技重施,而我们又兵力缺乏,无力护卫,不得不虑啊!”秦丰现在已经升为岚州团练使,随军出征,他起往年旧事不无担忧,宋军几次大败,都是败在此次,他担心王爷重蹈覆辙,也出言劝道。

“夏军出兵只带十日粮草,却往往能坚持数十日,其中道理大家都明白吧!”赵柽扫了一眼在座的诸将笑着道。

“对啊,西夏出兵每每如此,他们都是靠劫掠解决军需,河套地区多有良田,现在眼看就要到了秋收,粮食想来不少,我们也可效渀,只要打下一座城池,便够我们所需了!”赵勇抢先道。

“话虽如此,但是我军号称仁义之师,劫掠百姓有损威名,也落人口实,刘法将军他日屠城,虽得大胜,但是也被世人诟病,此次战死未得追封抚恤,恐怕也有此因,王爷纵兵劫掠,现在朝中那些人不,恐怕战后也会弹劾王爷!”行军主簿申松岳道。

“这个大家不要忧虑,王爷早已在出兵西征之时讲过,我们可以就地征粮,即给付部分银钱,也可抵顶税赋,虽有强买强卖之嫌,但是也能交待过去!”赵智道。

“我们即使解决了军需,但是夏军兵多将广,又可据城死守,我们打破一座城池也不容易啊!”宪州团练使韩通道。

“呵呵,丰州城如何,三个时辰便被我军舀下,攻取城池不过是探囊取物,这个韩团练使不用担心,到时我们打头阵!”高宠大笑着道。

“韩团练使的也有道理,攻取丰州我们是内线作战,背靠边境,敌军没有外援,而现在我们深入夏境,敌军援兵瞬息可至,怕是没有那么容易了!”赵仁却不赞成高宠的法。

“本王在西北日短,却知每到此时,经略司安抚使都要率兵巡边防秋,这是何意呢?”赵柽没有表示自己的意见,而是提出了个自己的疑问。

“哦,王爷,每到秋收之时,由于西夏盗割庄稼,抢劫粮食,所以我朝在沿边构筑了许多护耕堡垒,而边军军务中便专有‘防秋’一项,首官出巡也是为了防止夏军犯边护秋!”参军王瑾解释道。

“那么我军防守甚严,又有堡寨护耕,为何却每每被夏军得手呢?”赵柽反问道。

“王爷,夏军出兵掠夺,往往是先围了堡寨,使城中的军兵不能出城,然后在分兵劫掠人畜,挑挖窖聚,而田地、牲畜都在城外,夏军突至,不能进城,地里的庄稼也无法搬进城里,所以夏军总会有所收获!”王瑾想想道,可他看到王爷似笑非笑地脸猛然醒悟,摇首苦笑,“唉,下官愚钝,怎么就没想到,多亏王爷点醒,我们也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啊!”

“不错,我军多是骑兵,往来如风,以龙骑围城,骠骑打援,不但可以收缴粮食,还可分散敌人的兵力,一一歼灭,削弱敌军的力量,我想几次下来,他们恐怕再不敢出援,只要我们逐个扫清外围,那么灵州城也是指日可下!”赵忠点点头道。

“嗯,现下我军长于野战守城之名恐怕早已传遍西夏,正担心他们不敢与我们接战,这样我们即不担心千里运粮的问题,也可解决敌人抱团防守的难题,王爷是一箭双雕啊!”申松岳点头微笑道。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