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四十三章 女掌门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四十三章 女掌门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头下军州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既依附于领主,又隶属于朝廷的二重性。刺史由领主提名报请朝廷任命,他们是领主的私人部曲,但是节度使必须由朝廷选派。头下军州的属户,多数是称为部曲的依附农民和依附牧民,少数是奴隶。头下部曲既纳课于领主,又输租于朝廷,所以他们又号称二税户。头下军州征收的商税,一般为领主所有。大的头下军州领主还可拥有私甲,但是由朝廷统一调度。

赵信回到家不久即发现作为城主的父亲由于家中遭变,又被辽皇打压,郁郁不得志,每日借酒浇愁,几乎不理城中之事,全凭母亲打理城中事务,与二哥勉力支撑。如今辽国连败,丢失了大片土地,而辽皇昏庸,搞得天下大乱,各部人心离散,众叛亲离不听调度,相互攻伐抢占地盘,而原州就成了块肥肉。所统属的部族也因为城主羸弱而蠢蠢欲动,频频挑战底线,不但拒纳税赋不再向城主进贡,还为争夺牧场、田地大打出手,家族已经处于败亡的边缘...

面对眼前的情景,赵信只经过短暂的迷茫便从中挣脱出来,毕竟她是跟着赵柽‘创业’的元老之一,想想王爷能在只有几百户人家,缺钱少粮,还生命都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而现在自己拥有的怎么也比那时的王爷强很多。起码自己还有一座城池。上千的私甲,上万顷的良田,大片的牧场。

赵信用几天的时间详细考察了当前的形势后,与父母和家人进行了一次长谈。都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在王爷身边长期的学习,使她的见识绝非常人能及,而征战西夏的过程中,不但取得丰富的实战经验,更培养出了良好的全局观念。一夜的长谈。让举家上下无不刮目相看,不但得到了母亲的全力支持,而且让沉醉于酒精中的父亲振作起来,举荐其为原州节度使。统领原州兵马,主持城中事务,大家将中兴家族的希望寄托于她的身上。

契丹族建立的辽王朝,之所以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使契丹民族成为强大的民族,主要是因为契丹族女性与男性一同建立起辽王朝,并为其发展繁荣做出重大贡献而取得的成果。

赵信能以一个女性能获得这种权力,如果放在宋朝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这种事在辽国却是稀疏平常。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如果说宋朝是士人的美好时代,那么辽代便是‘女权者’的乐园,终辽一代,契丹族女性都普遍受到社会尊重,她们不仅享受高度的婚姻自由,还可以参与政治,而且享有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及参政议事权利,在辽代社会政治舞台上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及深远的政治影响,可这些直到近代的民主社会也难以达到。

赵信临危受命立刻接管了城中的事务,她虽没吃过猪肉。但是总算见过猪跑,知道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内部。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有支强有力的武装支持,于是赵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散尽府中余财,招募勇士。又从府中部曲中选了一千精兵,编练新军。同时又充分利用姻亲关系。修复与周边豪强的关系,减少敌对势力。

待新军组建完毕,赵信立刻率军征讨侵界的日连部。日连部是辽国建国时八部之一,论实力与原州萧氏拔里族不相上下,过去百年萧氏声名显赫,皇后就出了好几个,双方还能相安无事。而如今皇上不理政事,他们巨贿宰相萧奉先获得了极快的发展,可萧氏日渐衰落,日连部却在乱世中崛起,成为原州第一大部落,号称拥有部族兵两万,他们便想借机霸占原州。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赵信凭借刚刚组建的千余私兵,竟敢与日连部对抗,结果是以弱胜强,三战三捷,亲手斩下了日连部酋长的首级,将其部族并入原州城,一时间名声大噪。此后又领兵大败周边几个小部族的联盟,擒其首领,占其土地,尽收其财,原来叛离的部族纷纷称降纳贡,按时缴纳赋税,再无人敢小觑原州萧氏拔里族,而萧家五姑娘的大名更是远播方圆百里...

平定了内乱,收服了部众,赵信又仿着王爷的做法,降低赋税,收拢部族人心,扩充军队,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便重新稳固了拔里族在原州的势力范围,直属的私军也增长到了五千余众,也奠定了她在原州的地位,现在谁都知道原州城的事情都是五姑娘说了算,她是实际的掌权人。

赵信也知恩威并施的道理,她将俘获的黑奴族部众按战功大小分配给参战的部众,黑奴族长枭首示众,尸身挂在了城墙上曝尸三日。

“五姑娘,城中的商队不知为何都要离开,属下不知如何处置,请示下!”正被突然出现的女真人搞得心神不安的赵信,刚回到城主府就有人进来禀告。

“哦,是不是有人擅自增税,或是强买强卖,骚扰商队引起了恐慌!”赵信有些惊讶地问道,原州城正建在一条驿路上,是当时辽东通往西京道的重要交通线,而这里处于游牧和农耕地区的交界线,所以一直是重要的商品交易区,商税也是城中的重要收入,赵信接管后更是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商户到此做生意。

“禀五姑娘,属下查问过,没有这些事情发生!”那人急忙回答道,

“嗯,那你找个商户到府中我亲自询问一下缘由!”赵信言道,原州地处塞外,出产多是牛羊、粮食、毛皮这些东西,物产不丰,日用品多需外埠输入,而生产的物品也需商队收购交换,商队都跑了,百姓的生活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不是己方的原因,那就可能是出了什么大事,这些商队的人都是狗鼻子,离着老远就能闻出危险的味道,所以赵信觉得还是有必要亲自过问一下。

“拜见节度使大人!”时间不长,府中的一个属官领着一个三十多岁的汉人走了进来,那人向赵信施礼道。

“你是哪个商队的?”赵信挂上面巾转身问道。

“禀大人,小人是大宋盛仁堂商队的管事,姓郝名言,大家都叫小人耗子!”那人并不怯场,笑着说道。

“盛仁堂?!”赵信一惊皱了下眉道,王府的商队都是以‘盛’字开头,不会是‘自家人’吧,“你们属于大宋哪一家,我怎么未曾听闻?”

“呵呵,大人可听说过盛义堂?”郝言笑笑问道。

“嗯,有所耳闻,听说是起家于襄邑,如今商号遍神州,商队行走于四国八方,难道你们与他们有关!”这个赵信怎么会不知道呢,那是王爷当年一手创立的两大公司之一,她是看着它由小到大的。

“大人博闻,所说不错,如今我们东家生意越做越大了,几个月前便将北边的买卖拆分出来了,改称作盛仁堂,与盛义堂是一脉相承!”郝言赞了句道,眼睛瞄向赵信也想看看这传说中的原州女掌门,可他很快失望了,面巾下只露出双眼,面目一点看不见。

“大人,您怎么啦?”那个属官看到五姑娘听完神色有变,沉默不语,急忙问道。

“哦,那你出身何处,你家东家可好啊?”赵信一阵失神,王爷的触角已经伸到了原州,难道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行踪,可赵信还是忍不住想得到王爷的信息。

“小人家是代州的,可是与我们东家有旧,可我只是一个小管事哪里能知道东家的事情,只是听说他年轻的很,却能掌管这么大的买卖,想来也不是凡人,小人也想见见可却无缘啊!”郝言叹口气说道,话中却对自己的东家崇拜得很。

“彼此彼此,我也只是久闻其名,未曾谋面!”说罢,赵信只觉脸上发烧,如果说与他们东家熟悉,天下人可能再没有能超过她的了,现在听郝言如此说也放下心来,这人只要不是出身襄邑,就不会认得自己,但是他毕竟是为王爷效力的,不觉生出亲近感,请其坐下,命人上茶才又道,“郝掌柜,原州的买卖不好做吗?”

“大人,要说买卖原州确实是个生金之地,这里交通便利,沟通南北,物产丰富,税赋合理,只要不懒,货物对路,总比它处能多挣一些!”郝言说道。

“既然如此,那为何大家都要走啊?”赵信不解地问道。

“难道大人不知吗,女真人就要来了,那些人都是蛮人,见东西就抢,见人就杀,原州就要遭受兵火,我们怎么还敢留在这里啊!”郝言看看赵信,惊异地说道。

“女真人要到原州,我们怎么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呢,你是从何处得知的?”赵信通过刚才的事情虽然有所怀疑,但乍然听到女真人就要到原州了,还是很吃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