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六十章 和亲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六十章 和亲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这次父王要我嫁与王爷您!”李潇潇一本正经地说道。

“嫁给我?!”赵柽眼睛瞪的老大惊诧地说道。

“嗯,正是,父王和王叔都同意的,当然我也...”李潇潇虽然泼辣,但到底是女孩子,低下头说道,当然后半句虽然没说完,赵柽也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不可能的,这事情父皇不会答应,满朝文武也不会同意的!”赵柽摇头道,他知道在中国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宋朝是为数不多拒绝通过‘和亲’换取和平的朝代之一...

传统意识里的“和亲”,一般是指政权间因为政治目的而进行的联姻,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是我们熟知的和亲事件。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史上,存在着相当广泛的和亲现象,就类型而言,有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间的联姻、割据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间的联姻、割据政权间的联姻、少数民族之间的联姻、南朝与北朝之间的联姻以及从现今来看属于与外国之间的联姻。

就朝代而言,有汉与匈奴、汉与乌孙、孙吴与蜀汉、隋唐与吐谷浑、隋唐与突厥、唐与吐蕃、辽与西夏、以及后来满蒙联姻等等。无论形式怎样变化,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即都是政治利益的驱动。和亲的发生又总与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相关联。这些历史条件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是政治分裂状态,分裂双方有通好的愿望和条件;二是没有强烈的此贵彼贱的民族偏见。

与以前各个朝代的和亲背景相较,宋无疑具备了和亲的历史条件:一方面,辽、西夏都与宋朝有过对峙,并对宋朝构成了严重威胁,另一方面又都有过通好的阶段,并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相对和平,可事实上宋不仅没有主动对外和亲,且拒绝了辽和西夏的求亲。

宋朝没有实行和亲政策主要是由朝野人的“重华夏轻夷狄”的思想决定的,经济实力的强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宋的文人士大夫在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下。认为王者要以德服天下,只要王者的德行修炼到很高的程度,蛮夷也会来归附的。宋儒对德治的认可甚至达到了迷信的程度,于是有不少士大夫把和亲与伦理道德相对立,理所当然就认为‘和亲辱国’。士人们认为与‘非类’结亲是奇耻大辱。宁可赔钱财而不肯赔夫人。当然更不会去和亲联姻。

因此,宋在辽兵压境的情况下仍然拒绝辽的和亲要求,在宋仁宗及其参与谈判的宋朝大臣富弼等人的心目中,割地无疑是丧权辱国。和亲则是大失体面,因此便以各种理由加以拒绝,最后,使“契丹不复求婚,专欲增币”。

对西夏的求婚。宋朝君臣也是如此,夏毅宗赵谅祚“闻契丹约吐蕃兵共取河西,思结中朝为援,使祖儒嵬名聿正入贡,请尚公主”,宋仁宗仍然没有答应!这些都表明了宋对待和亲的态度:宁肯多给银、绢,也不愿嫁女和亲。可以纳贡,但不愿纳女;可以称臣、称侄甚至称孙,但绝不肯以老岳父自居!

虽然用后世‘大历史’的眼光看。宋朝的鄙视周边民族的文化心态,延缓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对民族间的文化交流造成了负面影响,树立了‘华夷之防’的坏榜样,削弱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是在赵柽这个曾经的军人心中。对这种‘不靠女人换取和平’的骨气还是十分赞同的...

“王爷,为什么他们都不会同意呢?”李潇潇急问道,对此更是不解。

“很简单,同姓不婚!”赵柽难得认真地说道。同姓不婚。这个观念在中原根深蒂固,且影响深远。现在既然宋朝曾赐姓党项。那么再与西夏通婚,就违背礼制,视为非礼了,再者,宋从切身利益出发,更想通过拒绝西夏的求婚来压制西夏,所以宋以此拒绝西夏求亲的言辞虽简单却理由充分,难以驳斥。

“可我们分明是两国之人,怎么能为此所束缚呢,这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李潇潇显然对这个借口不会满意。

“虽然你说的不错这只是个借口,但是其中事关两国那就不是借口了,而是事关两国国策,不论父皇还是朝中大臣们都不会轻易应允的!”赵柽看看有些不服气的李潇潇说道,自己何尝不是为此所苦,为了个异族姑娘甚至准备抛弃一切出走,虽然结局是以赵信‘违约’而失败,但其中滋味至今让他难以忘怀,这个异族不婚的狗屁规矩自己也是深恶痛绝的,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那么说这次和亲还是不会成功喽,那么父王明知如此为何还要三番五次派出和亲使啊!”李潇潇看样子还是不死心,追问道。

“雏儿,我想你早就看出了其中根源,辽国势衰,亡国已在不日!”赵柽说道,“但是我十分不解,这种两国之间的和亲往往都是以牺牲女人的幸福为代价的,如果两国叫好,她的日子还能勉强,一旦起了纠葛,和亲的女子下场往往是十分悲惨的,你为何还如此热衷,不早日劝你父皇打消这个念头呢?”

“王爷,你真的不明白吗?”李潇潇看着王爷问道,其实她何尝不知皇家女子往往都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谈判的筹码而存在的,没有谁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但现在命运之神眷顾,让她有机会选择,而眼前的人自那次帐中偶遇便占据了自己的心,她如何愿意放过意中人呢?

“这...”赵柽又被将了一军,他此时如果还不明白李潇潇的意思那就是一等一的傻子了,这话简直就是在直接告诉他‘我爱你,愿意嫁给你’,“嘿嘿,你想帮夏王重新掌控朝政,也不一定要非得牺牲自己啊,再说就是和亲成功也不一定能帮得上忙,弄不好还得愈帮愈忙,毕竟大宋也不希望再出现一个虎视眈眈的邻居!”赵柽没敢接茬,只能把两人关系重新转到两国关系上,避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还伤了这姑娘的面子。

“嗯,王爷说得有理,此事十有**不成,那样也好,省的我背井离乡!”这李潇潇也不傻,冰雪聪明的他马上摸透了王爷的心思,一本正经地说道。

“是啊,我看你夏王和晋王对你都很好,你又何必参与其中,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赵柽最怕女人撒泼打诨,看李潇潇如此,暗松口气又劝解道,却不知自己对她已生好感。

“王爷,如今辽国已到破国边缘,辽皇不知所踪,燕王在南京称帝,金国如日中天,咄咄逼人,我夏国该如何自处,是帮还是不帮呢?”李潇潇果然不再提和亲之事,如他所愿,谈起了国事。

“嗯,夏与辽世代交好,夏王又尚辽国公主为妃,乃是甥舅之国,夏出兵援辽完全是大义之举,从道义上说,谁都不会有异议,只会赞夏王仁义;但是如果从现实来说却是亡国之举,辽皇昏庸无道,任用奸邪,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亦失了民心,金国不灭辽,它也要亡国。而金国现在兵强马壮,已经占据了辽国大部,只差抓住耶律延禧辽国就算完了,夏国与金国相比地狭人稀,如果执意援辽,定会被金国所恨,恐怕必会招致其对夏用兵!”赵柽苦笑着说道。

“王叔也是这样说,且朝中传说,如果夏国帮助金国擒获辽皇,他们愿割东胜、云内之地给我们夏国,这样还能得到大片土地,所以他坚决反对援辽!”李潇潇说道。

“嗯,我相信人为了利益能做出这种忘恩负义之事,但是这和与虎谋皮无异,金国人的野心绝不是仅仅灭掉辽国。辽国一亡,我们大宋和你们西夏都将是他们下一个要征服的目标,贪图一时之利与恶为邻,最后终是一无所获,还要搭上自己的家底的!”赵柽笑笑说道。

“王爷的话让我糊涂了,援辽会与金国结仇导致入侵。而如果坐视不理,最后还是灭国的下场,到底如何才好呢?”李潇潇满脸问号地道,王爷的车轱辘话把她搞迷糊了。

“呵呵,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选择!”赵柽轻笑道,这种国家大事即使他也无权参与。

“王爷如果是你会如何呢?”李潇潇好奇王爷的真正想法,试探着问道。

“如果是我,最好就是援辽,在宋金之间建立一条缓冲带,避免与金国直接对抗,等他们都打的筋疲力尽之时再做打算!”赵柽说道,“如果形势所逼,起码也要将辽皇掌握在自己手里,那样只要辽国皇族一日不灭,那么金国就一天不得安稳,而我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利用他召集同族与金国对抗,使其无暇南下,得以休养生息!”

“呵呵,王爷你可真够坏的,让他们打得天昏地暗,自己却其中得利!”李潇潇‘天真’地笑着道。

“纸上谈兵,都是玩笑话,当不得真的!”赵柽摆手道,其实他知道这话用不了几天就会传到察哥的耳中,这孩子还会添油加醋的将这个说成是他的真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