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七十七章 京中无将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七十七章 京中无将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十二月二十四日,凛烈的北风呼啸而起,东京城里屋瓦都被刮起,一棵棵大树被风折断,完颜斡离不的铁骑也象寒风一样再次兵临东京城下,东西两路金军按照预先的计划合兵一处,而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称得上古代版的闪击战。这一次,宋军在数量上都占不了优势了,守城诸将急忙在京城里召募战士,但应募的都是些乞丐之类的人,毫无斗志,不过是来混口饭吃。

腊月二十七日,金兵开始攻城,守城诸将动员百姓上城抵御,上去一看腿都软,只见金军在城外布置数百台石砲,等他们一上城,便一起射,石头瓦块雨点般的砸了上来,吓的守城官兵纷纷躲避,好在有冷静的,急忙支起战棚抵御飞石。

但大家都纳闷,城外搬运砲石的都是自己的同胞,为人逼迫还说得过去,可女真人千里急袭而来,如何能将这些大家伙带来,即便是现做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而城上的军将却心中自明,这些石砲都是大宋免费送给人家的…

那还得从金军围城前说起,赵桓听闻金军又要来了以后,一边号召各地勤王,一边招募勇士,而自己也没闲着听说城外还有‘飞山营’,这个家伙威力巨大,是对战的利器,便亲自出城检阅点验,也想看看‘飞山’的威力。

这飞山其实就是石砲,利用杠杆的力量将石块射出去,大宋的石砲已经自成体系,有需要四十人操作,射两斤石弹的单梢砲;有百人操作,射二十斤石弹的双梢砲;还有射七十斤到百斤石弹的五梢砲、七梢砲,当然也有两人操作的旋风砲、虎尊砲,只是石弹要小的多,可以说大宋砲兵已经形成了轻型、中型、重型的多梯次配备。

‘飞山营’有各式石砲五百门,在冷兵器时代这可以说是一支绝对有战斗力的部队。当然石砲的有效杀伤和火炮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大石从天而降,砸到人畜身上,估计幸存的机率也不会大,这种威慑力给予攻城的人应该不小。

宋兵见官家御驾亲临,兵将们士气大振,进行了实操表演。可不知是装备没有养护还是兵士违规操作,现场出了纰漏,石头没有砸到假想敌的头上,倒把宋兵自己砸死一个。他的到来竟成了那横死的兵士的催命符,这样一来,赵桓乘兴而至。扫兴而归,草草结束了检阅,扭头回京。

官家的表现让大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在坚壁清野的时候,这五百多门抛石机被弃置郊外,居然没有人管了。兵部说这砲属朝廷所管。当由枢密院收回城中;枢密院说归军器监管;军器监说主管的内侍太监刚刚获罪被罢;京畿所说他们不掌管守御之事,所以也不归他们管;又有人说收回这些必须要用车马,所以应该由驾部负责;驾部又说这是库部的事情…

最后金军毫不推辞地把这五百座砲收下了,将这攻守利器收为己用,略施整备就用于对汴京城的攻击,真是荒唐人做些荒唐事!

金军攻城没有几天,大宋统制官辛康宗突然被杀,杀他的却不是金兵。而是守城的百姓。原来辛康宗管束军民极严,可是兵民皆骄,不服管束。辛康宗曾下令兵士:敌人未靠近时不要射箭,否则只会让金兵把箭拾去再来射自己。按说这道令没有什么问题,城中的箭射一支少一支,只能用在关键时刻。

但是有一名士兵无视禁令,闲着没事儿就对空射箭玩儿。当然遭到辛康宗严厉呵斥,施以军法。这名士兵心中不服,于是就想报复他,造谣说辛康宗是童贯的亲戚。不许士兵射金兵,想让金兵攻上城来,是个内奸,可这话让人们听了将信将疑。

无巧不成书,正在这个时候,东城墙头开始换旗,取下从前大旗,全换成了青色新旗。这下这个军士更是胡言乱语煽风道,辛永宗易帜就是为了做女真人内应,接应金人登城,那时候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城百姓都得被杀。

谣言经众口风传,纷纷道辛永宗反叛,现在连旗帜也更换了,于是在一些人煽动之下,数千人聚于宣德门,抬了登闻鼓到东华门乱敲,开封府官吏也弹压不住。可登闻鼓一响,惊动了官家。赵桓派人查问,回报说外面又有群众集聚闹事,他一听,顿时怒不可遏。

上次太学生与市民闹事才过去没有多久,就又生这种事情,而且说什么辛永宗造反,更是无稽之谈。此风不可长,要是“要挟君父”成了习惯,那还得了。于是命令宫中卫士从大内中从上往下乱箭齐,宫外聚集的民众见上面射来乱箭,只得抱头鼠蹿而且。

等到散而复聚之后,这些人更是气愤难平,官家咱们惹不起,那去找辛永宗那厮算账,于是众民鼓臊而去,直扑外城,上了城墙。辛永宗正在巡城,忽然见城中百姓蜂拥而至,只道是百姓前来助战,根本没想到这些人是找他来算账的。那帮人到了近前,话不投机半句多,一拥而上为国除‘奸’。

毫无防备的辛兴宗立刻中招,左右亲信上前救护,也被打死了十多个人,可怜这些久经战阵的将士还不知道为了什么就被打死了,还顶上了汉奸的帽子。骚乱直到傍晚才平息下来,事之后赵桓只是下诏把城中助防的百姓一律撤下城墙,免得再有类似的事件生了事…

其实辛永宗死的实在是冤枉,易帜这事情事出有因,也是赵桓一手导演的。由于今年的冬天冷的有些不同以往,女真人还没有越过黄河时候,就有臣民奏请,可借立春来召和气,以厌女真之兵锋。赵桓一听准奏,于是先请了迎春土牛入城,而且下旨令城中尽易旗帜为青色,以应木德。

原来宋是应火德的,本是火克金的,可宋字中有木,金也是克木的,等迎春土牛迎入城中后,众人视之,宛然有洞痕于其间。这个时候本来就够衰的,却又出凶兆,而时人又都信这个,赵桓脸色自然不大好看,只能怪罪于天了。

本来军纪就得令出禁止,军令如山,有敢不遵者,杀无赦,以严明军纪国法。可大将被杀,赵桓君臣也是既不敢禁止,也不能根究穷治,最后竟是不了了之,未免让众军寒心。

更严重的问题是汴京城中的禁军经历了这些年的用兵之后,或死或伤或逃亡,或出戌其它地方。此时的京师中只有七万兵士,这个时候又把助防的百姓撤下城墙,顿时显得捉襟见肘,人手缺乏…

大过年的金军却不歇,赵桓也就不能歇,亲自巡城,犒劳守城将士,可随他巡城的宰相唐恪因为一贯主张议和,致使金军几乎毫无阻挡的到了城下,大家不敢把皇上怎么样,他这个执行者只能做了替罪羊,遭到百姓围攻。唐恪策马逃去,回家后闭门不出,学了当日的李邦彦上章自请罢职,随后又遭御史弹劾,两天后唐恪罢相,何栗任右相,吕好问任兵部尚书。

但唐恪的被罢并没能使民心安定,反而激起了大家‘反抗’之心,大过年的统领官王健又遭刚召募的民兵殴打,十几个使臣被杀,原因是这些民兵怀疑他们是奸细。殿帅王宗濋率兵弹压,斩数十人后才将局势控制住。

此时又有一个名叫司文政的教坊乐人,大概是被金兵的攻势吓破了胆,他伏阙上书,力陈不可再战,否则金兵一旦攻破东京,恐怕俯称臣就来不及了,建议赵桓赶快投降。宰相何栗大怒,取了圣旨,将司文政那颗有毛病的脑袋砍了下来。

赵桓罢免了唐恪,又任命何粟为宰相,孙傅为同知枢密院事。可这对活宝是主战派,但是没有李纲的一半本事,酸臭文人书呆子,根本不通军事,根本指不上了。国难之时思良将,种师道死了、秦王升天了,可李纲还活着,于是赵桓又立即下诏:火召李纲回京,重新起用。但李纲此时在数千里之外,一时之间是回不来的!

汴京这次被围,与上一次截然不同,在第一次的时候,汴京城里有李纲主持大局,城外有种师道率领的勤王兵马,围城的也只是金国的东路军;第二次,金国内乱,又有秦王赵柽将金军击退,没有让他们兵临城下。而这一次,金国两路大军同时赶到,李纲已经被贬出了朝廷,种师道也已经病故,秦王升天当神仙去了,朝中竟无可用之将!

东京城里的混乱让赵桓心乱如麻,为了国事很是操心上火,连日来为同大臣们讨论对策,侧席而坐,夙夜不眠,吃不想睡不好。可这又能怨谁呢?都说一朝君子一朝臣,赵桓上位数间年,除了耿南仲这棵常青树,宰执们走马灯似的换了数任,底下的大臣们更不知道换了几茬了,却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这使他不由心生疑窦,靠这些人真的能守住京城吗…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n9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