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九十五章 媚骨难消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九十五章 媚骨难消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本来游牧民族部落间的争斗就很平常,胜利者的战利品就是战败一方的金帛子女,这种事是天经地义的,没有谁会为了这种事而遮遮掩掩。女真人拿捏了这么久,等到不耐烦的时候,终于有些原形毕露的意思了,不再会装出脉脉温情的样子,**裸的掠夺本性已经暴露无遗。

皇帝的仪仗法驾、太后的车辂、皇后的、亲王的、文武百官的礼器、法器、礼经、礼图、乐器等,更连文王琴、女娲笙、孔子冠这些古董文物也都在索求范围,更连乐书、乐章、祭器、九鼎圭、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皇家图书馆藏书、古圣贤图像、皇城宫图四字图、天下州府职贡、宋人文集、阴阳医卜之书,所有文章典籍,儒、释、道经典尽在需索名单之中,尤其是对苏东坡几人的墨宝指名索求,对于王安石的文章诗词却又弃之不顾。

开封府官员都是干吏,这些冗吏们一旦工作起来,集体智慧迸发,效率还是极高的,他们深知小民贪利的天性,于是传令,准许小民告发,但凡坐实,赏钱三千贯。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不惜放下了身段,深入基层,挨家挨户的翻找值钱之物,搜刮略有姿色的女子。

女真人索求大内宫女,街坊女弟子,权贵大户人家使唤女子,而且声明品貌不佳者不在索取范围之内。徐秉哲这厮秉承女真人意志,竭力取悦金人,摇尾乞怜的力度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知有无来者。为了足额。这厮不惜把妻女也浓妆淡抹一番奉与金人。

为进一步监视宋君臣城中动态,金人又派出使臣入城。这次他们再不去住都亭驿。而是入住各省部乃至朝堂,完全是一副主人翁模样了。可他们并没有没完全鹊巢鸠占把宋廷官员赶出去,只是觉得凭借自己的能力无法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便把这些现成的奴才利用起来,每日只需挥舞着大棒就能让他们服服帖帖的尽心做事,还不需自己付一文工钱!

汴京城大宋的官吏们却不止是助纣为虐了,他们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其中难免“公报私仇”,“指鹿为马”的事情发生。中饱私囊更是举手之劳。徐秉哲虽然吃人饭不办人事,但还在表面上是宋朝官员,这样的行为有点儿为虎作伥、吃里爬外之嫌。

而那些归降了女真人的宋官人等,却不惜卖主求荣,反噬主人了。大内内侍承宣使邓珪作为深资太监的他,对于汴梁城中大内皇宫中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当他看到女真人只对金帛子女感兴趣,不由得在心中微哂,于是积极地献计献策。给予指点,如果用无耻来形容这厮都觉得力有不逮。

在宋廷内侍和臣子的全力配合之下,城中禁军军汉充作役夫,搬运了三天。还没能尽数搬空。宋禁军每日都有饷钱,一笔不菲的收入足以使他们一家妻小衣食无忧。每日宋廷又供粮米,按季节又有衣裳。本来是想指靠这个军兵抵御外侮四夷,保卫江山边防的。可这些禁军在城防保卫战中却辜负了众人的厚望。

这些娇宠的禁军也曾无法无天,但在女真人面前连个响屁也不敢放。每天充作装卸工,却分文报酬也没有。低眉顺目的都是一派“孝子贤孙”状。如今城也破了,作为军人放弃了抵抗被派去充做役夫,省的闲着再生出些事端来,更是给官家添堵,只是他们每日面对着敌人会有什么想法,是不是也想作为胜利者出现在他们面前…

再说太上皇赵佶从前生活在龙德宫,儿子孝顺从不拿那些烦心事来告诉他,以至于女真人南下直至围城他都懵懂不知。直到城破之后被儿子紧急接到大内皇城才知道形势已经败坏如此了。

从前有儿子在,赵佶可以躲在龙德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在儿子在城外金营中吉凶难料,孙儿虽然监国,却是个几岁的娃娃,还没有断奶,如何处置军国大事。不得已之下,他只得从幕后走到台前,传出旨意给京城中的亲王、帝姬们,令他们凑份子钱,好讲皇帝赎回来。

便是寻常百姓家,家族中也难免会有磕磕绊绊,是非长短,更何况号称‘天下第一家’的皇家,当然更多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虽然在内心中盼望着这个倒霉的赵桓死于非命的也不在少数,现在道君皇帝发话了,亲王、帝姬、宗亲们只得忍痛破财了。

这个时候有资格染指皇权的皇子龙孙们却无不对身在京师之外的康王赵构艳羡不已,虽然他每天也活的提心吊胆,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对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有所准备,行为上没有,就连心里也没有会想到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可能性,还没有想办法出逃!

在太上皇的领导下,此时京中再掀募捐**,皇家的由赵佶敦促缴纳;两府、执政、开封府则由御史台监管执行;内侍官和枢密院这级别高官则由开封府和京城四壁官员负责监督,每一级别的官吏都是监督者和被监督的。

这下可谓是层层签订责任制,任务是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完不成任务追究到个人,完全实行一票否决制。京城中已经没有一个人、一个地方躲的过这场浩劫,心疼钱帛的,最终下场极可能是人财两空。如今,解决的办法似乎京城百万军民除了期盼女真人宽宏大量之外,只能向天祈求,上天垂怜了…

城中的太学生们再次集中起来,发挥他们的号召力,不过却不是号召军民反抗朝廷暴政,抵御外敌。而是大家跪在南熏门外给宗翰上书,说‘如今金银也已收讫,乞还君王车驾’。那女真人也没见过这场景,只当稀罕看了。但是却把宋廷的官员们吓坏了,急忙弹压阻止,布告城中士民,再有上书的事情,先把上书送至枢密院,请枢密院官员代为转交。

太学生们等了几天没动静,再次集体上书,数百人将奏表送到了枢密院,再请女真人送还官家。写就上书之后,枢密院的官员却不加理会,上书的人见状可能觉得指望他们转交也不大靠谱,便都无奈四散而去。

可其中一人却不甘心,径自到了南薰门,假称献金要面见宗翰。女真人实在居然信以为真,把他带到宗翰面前。两人一见面,那书生便质问指责宗翰无信,穷兵黩武。一介书生竟敢戏弄他,宗翰大怒,命左右一顿乱棍将其棒杀。

可叹这文士虽怀报国之赤忱,但可惜其书生意气,去和侵略者讲什么仁义道理,要用圣人之礼感化他们!却根本不知道,天地间所有的规矩道理并不是约定俗成,而是由强者所立,而且时常随了他的喜怒所变易,和女真人讲理不易于与虎谋皮,只希望那些没死的人能从中悟出点什么!

但却也有人为国为君死节,可这个人却是一直为士人们不齿的武夫——刘鞈。赵桓第一次出京归来,刘韐被任命为充割地官前往河北、河东地方,只是他与众不同的是,女真人指名道要求他出城,而其他的充割地使都是宋廷自己派遣。

刘韐一到金营就被软禁了起来,每日里好吃好喝,又派有专人陪护。原来女真人素闻刘韐官声,知道他很有将才,所以想劝降为金所用。刘韐不从,女真人也极有耐心,知道治国之道如果尽用奴才的话,哪里会长治久安。可见女真人也不傻,知道奴才们靠不住,知道选择良才。

匆匆过了月余光景,刘鞈丝毫没有动摇,就在赵桓二次进金营这一天,金人明白无误地告诉他,赵桓这次出城,金人已经决定废了他,另立异姓为君,刘韐就是想做赵家的忠臣也没有可能了,最好还是从了金人,从此荣华富贵,光宗耀祖。刘韐一听,假意说自己再考虑周详回答,回到囚处,把赵桓的情况、女真人的打算说与一同被囚的宋臣。

刘鞈然后留下遗书之后于沐浴更衣,自缢而死,从容殉国。实现了一个臣子的最高理想,为国而尽忠。他选择了拒绝与女真人合作,通过自缢而死保全了臣节,昭告世人作为武人的最高境界,虽未能战死疆场,可国事如此,有死而已。金人不但把他安葬,而且立碑为纪…

可一个忠臣的死却无法唤醒千万的人,百万之众的军民都如中了邪,吓痴呆了,被女真人牵着鼻子,任由他们左右戏弄侮辱都保持沉默与冷漠。其间虽也有李宝等义士,却还被急着处斩,似乎做奴才最好是一同做,如果有异类出现,根本无须主人动手,奴才们就会一拥而上,将其打杀献于人前。

而这种胆怯和奴性都具备极遗传性,汉奸是屡屡出现,历代不绝,时至今日仍然不灭,虽没有动刀动枪,但是也是极力为‘洋主子’鼓吹,摇旗呐喊,甘当马前卒!(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