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一百五十九章 步步为营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一百五十九章 步步为营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赵匡胤夺得政权后,在经济上对宗室待遇优厚,遂导致宗室人口迅速膨胀,到了神宗接班不得不调整宗室政策,区分近属和远亲,结果造成宗室内部贫富分化,变相的实施了计划生育,使宗室人口增长趋于放缓,等赵佶继位其实总体上远亲宗室人口增长率已经急剧的下降。

可人算不如天算,女真人以来将聚居在汴京的多数宗室都给掳走,使太宗一系的子弟迅速减少,而太祖和魏王系的子孙由于多数居住在外反而幸免于难,这导致过去的平衡被打破,于是赵柽就有了压力,总不能再把皇位拱手让给太祖一系吧,看他却知道想当年赵构就是这么干的。

而这次这些旁系宗室也确实给赵柽带来了麻烦,就说那个争盟主的赵子崧在开封陷落后,他正干着淮南知府,手里有兵,与康王取得联系后,建议对金采取大胆而主动的抗击策略。康王虽然没有采纳,但却任命子崧为大元帅府参议官、东南道都总管。

这不是一个独立的指挥官,但却是重要职位,赵子崧为防止金国傀儡伪帝张邦昌从他的家乡淮南得到任何帮助,未得军令先行处死了张邦昌的母亲,太后归政后,却不积极上缴兵权,此次改编也持反对态度,虽未领兵抗拒,但是也采用不合作的做法消极对抗,而且又不识事务的发表了错误言论,引用司天监苗昌裔的话,说“太祖的后代必当再次拥有天下”。

可这种事情还不是一起,被指为不忠和包藏篡位之心的宗室。不止赵子崧一个。魏王一系的宗室赵叔向,在金人即将破城之际。逃出开封召集了义军,现在还嚷嚷着要去解救皇帝。这不是成心上演要吗?别人说这个话也许没事,可他不行,说话是代表着宗室。

赵柽这个皇帝刚即位,还没换年号就要嚷去救回另一个皇帝,赵叔向的话潜含的意思那就是不承认他这个皇帝。而恰恰他的部将于涣发动叛乱,但是很快兵败被俘,也许是为了活命便告发赵叔向意图谋反,这一下引起了太宗一系宗室的强烈反应,连赵佶知道了消息都遣人来问。要他果断处置。

“陛下,这两人如何处置?”肃王赵枢向赵柽施礼道。

“坐吧!”赵柽指了指边上的绣墩说道,“四哥儿你是大宗正,他们两人都是宗亲,你们先拿出个章程来吧!”

皇室家族由九卿之一的宗正掌管,这一职务通常由宗室担任。他的主要职责是,维护皇室族谱的登记,并在皇位后继乏人时遴选一位宗室入主宫廷,当然这种事情极少发生。其余的则包括教育、敦睦宗室。受理诉讼,纠正违失。对于纠纷,大宗正司进行调查,提出控告。并作出裁决;遇有无法裁决的事件,则上殿请皇帝定夺。大宗正司还负责保留每季诸宅人员进出记录和宗室成员新生与死亡的年度报告。

这个职务对于不能出将入相的宗室来说,那就是肥差。而且必须是族中素有威望,而且能得到皇帝的信任的人才可以的。上一辈几个留下的亲王都未能熬过北行中的艰辛。那就轮到他们这一辈儿了。

老三赵楷和赵柽是斗了十几年的老对手,打得死去活来。当然不能让他掌管宗正司,那就轮到了老四赵枢,这孩子虽然胆子小点,但是也知道炕哪头热,大哥将自己送到金营,三哥从未拿自己当过兄弟,自有二哥还记挂着自己,当他得知是自己的二哥儿大老远的派出重兵将自己救出虎口后,便完全倒向了二哥,赵柽于是委任赵枢为宗正司大宗正,帮自己管理宗室。

“陛下,您初登大宝,应该立威,将这些有谋反之心的叛逆处以极刑!”一个头发花白的年轻人抑制不住自己的气愤说道。太上皇对景王赵杞在北行途中对自己的照顾一直心存感激,几次在他面前提起,景王一路上每天服侍他左右,衣不解带,食不茹肉,头发胡子都白了。赵柽这么孝顺,马上任命景王为宗正司少卿,当了宗正司的二把手。

“嗯,太祖有大训,要族人友爱互助,妄动刀斧不大妥当吧?”赵柽看看这‘小老头’气愤的样子觉得十分好笑,赵杞自从脱险后便对朝臣和那些宗室们充满了敌意,想想也是自己被朝臣出卖,北行路上那些宗室们为口吃的都会相互出卖,向金人揭发。

“六哥儿,陛下刚刚继位便处死他们二人,会落人口实,说陛下残害宗室的!”赵枢也摇头道。

“四哥儿,他们这些人正是仗着太祖遗训才敢如此,此次若不严惩必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你可知北行途中赵士珸自金营逃脱行至洺州,只一句‘吾是皇叔’便聚起五千兵马,附者数万,如今天下未平,贼人四处作乱,他们若都打着迎奉辽王的旗号作乱,岂不陷朝廷于不忠,陷陛下于不义!”赵杞见他们哥俩好像不大上心,急急地说道。

“此话不能乱讲,女真入侵宗室中也有许多人或死守城池,或举兵血战,不少人为国捐躯,这二人虽有过错,但是要处以极刑,恐怕会引起其他人的恐慌,反而让他们惴惴不安,心生异志!”赵枢言道。

“四哥儿,你是心慈面软,这些人绝不能轻易放过,必须杀一儆百以儆效尤,免得他们再做出糊涂事!”赵杞不甘示弱地言道。

“好了,不要争了,这些都是家事,咱们慢慢商量,反正凭他们也翻不起大浪来!”赵柽看哥儿俩争得面红耳赤,连忙打哈哈道。

“陛下,此事关系到我族安危,绝不能掉以轻心,当采取雷霆措施予以制止!”赵杞并不领情,依然言道。

“陛下。切不可妄动,太祖有训。不得残害宗室!”赵枢说道。

“嗯,你二人所说都有道理!”赵柽点点头道。心中明白这哥俩儿也是真心为自己好,在维护家族利益上都是一致的,下来还要涉及到康王,他可比谋反厉害多了,简直是分庭抗礼了,现在对二人的处罚将影响到将来对其的处置。

“请陛下示下!”哥俩儿看皇兄点头,知道他已经有了计较,躬身施礼道。

“对于赵子崧和赵叔向二人,他们虽有过激言论。但是并未形成事实,可以缉拿进京,除去玉牒之名,予以监管。同时要对在抗金中有功的宗室要予以褒奖封赏,以示恩宠!”赵柽想了想说道,他这个处罚可谓是开恩了,但是两人保住了脑袋,可失去宗室身份那便没了皇家庇护,将来的日子有的熬了。

“臣弟遵谕!”哥俩儿相互对视一眼齐声答道。官家这一手确实不错,一拉一打即警告了那些不安分的宗室,又将那些忠心的人立为了榜样,还维护了宗室间的团结。

“陛下。如今宗室陆续回归,一些人十分落魄,而户部又拿不出这许多钱来。急需解决啊!”赵枢又奏道。

“嗯,这事情我已想过。我想设立几个皇庄由内侍省和大宗正司共同掌管,每年拨出一部分钱解决无官宗室们的生活。”赵柽说道。“另外我想遣一部分近宗到西京洛阳居住,以免宗室再受灭顶之灾!”

“好主意!”哥俩儿又点头。

“六哥儿,筹建宗学的事情也要抓紧,以后授官、封赏要以此相关联,此外要控制授官人数,宗女出嫁,婿家授官也要谨慎,不可泛滥!”赵柽叮嘱道,“我听说一些人趁动乱之际冒充宗室为害,你们要严加清查予以重处,以正风气!”

“陛下,近支宗室迁往洛阳若是防备万一,是不是距京师近了些,还是迁往江南为好吧?”赵杞愣了一下说道。

“洛阳四面均有天险,岂是那么容易失陷,此次金军能够攻下洛阳皆因城防失修,守臣失策,即便有险也可转入川陕,为我赵氏留存一脉,若是前往江南则失中原,江南也难永固!”赵柽摆摆手言道。

“陛下,臣弟明白了,愿亲往洛阳整修城防,修葺宫室,以备不需!”赵杞反应快,皇帝哥哥是动了迁都的念头,女真人屡次兵临城下,汴京确实作为首都确实危险,谁也不敢保证每代都会出现皇兄这样能征善战的一国之君。

“好,待元旦过后,你们便选择一批宗亲前往洛阳,负责洛阳修缮之事!”赵柽满意地点点头道,经此一乱,许多事情都变得顺理成章了,看来大乱大治这话是有道理的,迁都之事争议百年,也许自己真能实现…

开封居华北平原和黄淮平原之交,中原的要冲地带,四通八达,尤其是水陆码头,战国时候的大梁城交通便利我上面已经细说,从汉代起,开封就修有汴渠。隋炀帝时期开凿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大运河的中段就是联通黄河与淮河的汴河。位于汴河要冲的就是开封,占尽天下漕运之大利,注定了它的繁华昌盛,到唐朝开封已是水陆便捷的大都会。

但开封的地利条件,使它不配作为一国之都。它的四面平原,一马平川,没有任何的天然屏障保卫,当时中原的主要威胁依然是来自于北方的契丹,契丹人从幽州出发到黄河脚下距离仅仅一千二百余里,且一路都是平原。骑兵仅仅几天就可以到,只要契丹人渡过可以黄河,开封就会直接暴露在敌人的刀枪之下,真的是无险可守。而且当时黄河到冬天有结冻现象发生,那可真的一马平川了,无险可守,攻之必克。

而洛阳,西面有函谷关,东面有虎牢关,都是为天下最险要的关口之一,就是因为这两关阻止秦国西进近百年无法东进。话又说回来了,关要的险阻注定了本来有京杭大运河可通洛阳,由于连年战乱运河堵塞,当时运河的终点站已经成为开封了。可隋炀帝就能开通京杭的大运河,难道现在疏通运河成问题吗?其实只要想做,不仅可以疏通还可以扩展,洛阳城的水路不便利的劣势是可以弥补。

赵匡胤统一天下的事业进入尾声的时候,也意识到了开封的天然缺陷,他提出要迁都洛阳,并把祖陵有意建在了巩县。但是他的建议遭到了大臣们的集体反对,他们以为洛阳的交通不便利,京城的粮食需求,大部分需要从南方水运过来,失去汴河的便利,京城人民的温饱就成为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讲不能迁都。尤其是赵光义,他当时的政治基础都在汴京反对更为激烈,说了一句国都的选建“在德不在险”。

当时也有人建议,把洛阳或者长安先坐位陪都,然后慢慢开始转移,把国家的政治力量缓慢的转移到陪都,最后可以到达迁都的目的,这个计划赵匡胤同意了,也把洛阳长安封为陪都,暂时打消了他迁都的念头。

一年后赵匡胤暴死,赵光义即位,开封作为宋首都的头衔已经不可撼动。他针对开封城的地理上的弱势创造性的实施了“以德为险,以军为固”的政策,而他的子孙们也无条件也执行了他这个政策,可今日他的子孙也为其一己私利买了单,险些亡了国。

赵柽觉得赵匡胤比赵光义有眼光,说到底,赵光义的‘以德为险’不过是一个幻想,两国的生死较量,德行只是在口头说说,无限的讲德只会自取灭亡。‘以军为固’就是在开封城几乎驻扎了全国近半数的军队,大概是几十万,这个数字在每个时期不等。这就是冗兵,冗兵带来冗费。让宋朝人绝望的冗官、冗兵、冗费,仅仅因为开封地理上的缺陷就造成了两个,注定了宋福而不强。。

史实告诉我们,经历的悲痛、伤心也是可以粘贴,重新复制的。抚往追昔,岂不慎哉?中原民族与北方的游牧民族的战争持续了几千年,他不相信自己有经天纬地的本事,能够解决这个千古难题,也只能步步为营,防患于未然…(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