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买卖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买卖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在秦桧的庇护下,那个被吓得尿了裤子的金使不但保住了命,还被他要求送进了驿馆,好生款待。张所怎么会服气,与秦桧发生了争吵,最后还是马扩做了和事佬把金使礼送出境。可二人还是各自上奏,请皇帝定夺,但是皇帝南巡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回音,只能别别扭扭的相处。

几日后,银术可来到雄州双方正式开始谈判,他没有提宋朝要斩金使的事情,宋朝方面当然也不会给他表示歉意。谈判的焦点不外乎是交换战俘,割地纳贡,开放榷场这几个议题。金国的意思是要以大宋原太子赵谐交换金国大太子完颜宗磬,但宋朝这边的原则是必须交还辽王赵桓,释放被虏宗室、大臣,否则其他的免谈。

刚刚开始的谈判仿佛一下子陷入了死局,但是大家发现秦桧却活跃起来,他与马扩等使团的人屡次提起自己和皇帝相见的场景,其中意思傻子都能听得出来,皇帝是真心想迎回辽王,这边可以考虑适当让一点步,给金国点甜头,好将谈判继续下去,否则皇帝怪罪下来大家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大家觉得有理,事情可以一点点商量,反正最后还有宰执和皇帝定夺。可一次次的让步却并没有换回女真人的让步,反而陷入了被动。马扩也发现女真人似乎摸透了己方的心思,每一次谈判都是有备而来,就像两个人下棋自己精心想好的招数刚刚走过一步,对方便早就想好了后招,将他们至于困境之中。

此时的秦桧也是如坐针毡,他不断的将大宋这边商议的结果秘密告知女真人,使他们在谈判中抢占先机。可金国似乎索求无度。不断的提高价码,却没有考虑他的处境和感受,他知道再这么下去,谈判将无法进行下去,同时自己的身份也非得暴露不可。而来自金国的指令还在不断的命令他设法达成这个‘不平的’协议。

秦桧被逼的没了办法,只能冒险亲自秘密去见银术可,表明了自己的苦衷,并一再表示不是自己不尽力,而是如果一再强求只能是激怒宋朝君臣,导致谈判破裂。结果不仅是前面得到的利益将失去,反而会引发战争。银术可听了他的诉求,只能苦笑,现在自己不但做不了主,就连宗翰也已经掌握不住局势了…

在崇尚武功的金国,战功是兀术的软肋。截止到现在,与那些前辈和兄长他还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功。在追捕辽国皇帝时,他跟着翰离不追到了鸳鸯泊;入侵宋朝时,跟着大部队到达了开封城下。这时他被派去夺占洛阳,结果连败数阵只能且战且退掉头往回跑。这可是兀术第一次领兵战斗,便出师不利溜之大吉。

在保定军前边宋兵顶住,后边追兵赶到。兀术又结结实实的打了个败仗,第二次落荒而逃,这就是他军事事业的开端。他不知道的是,赵二不仅给了他两次失败,更在这段时间里给他种下了一个永恒的噩梦。

随后金国的派系斗争变得杂乱,之前是以宗翰为首的老资格军阀一派对抗皇帝吴乞买为首的一派,接着演变成阿骨打一派和宗翰的联合。两派争的基本是国内的话语权,显得派系清晰,目标简单。但是他们之间的斗争和媾和却成全了兀术,一个人的异军突起把这一切都搅乱了。

兀术这个过去颇为驯服的小弟弟之前一直非常乖。躲在哥哥们的背影里规行步矩,现在军权在握成了实力派,单独领兵与宋军在边境地区打了两年之后,突然不服管教了。他鄙视那些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只知道窝里反的前辈们。认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尚武的女真传统。而兀术就是要重振女真军威的人,他要用纯粹的武力征讨四方,再现他父亲完颜阿骨打的神威。

兀术开始为这个目标奋斗,不管是谁挡在他的面前,哪怕是女真族内比他还要显赫的贵族,也要白刃相向,不死不休。这么想的就这么干了,而时局似乎也在帮他的忙,大宋国内突然战声四起,要求朝廷出兵征讨女真迎回先帝,同时宋金边界上军队也开始频繁调动,似乎真的要大打一场。

于是兀术便截留燕京地区的税赋,征调各族剃头签兵,大肆扩充军队准备迎战宋军。但是在这关键时刻,朝廷却要与宋朝议和,而南朝也遣使来谈,赵二也突然离京南巡,形势又缓和下来,给满腔热情的兀术泼了一盆凉水,让他松了口气的同时又十分失落。而兀术也意识到自己要壮大必须要打仗,只有打仗才能迅速抢班夺权。

所以秦桧悲催了,兀术便在两国的谈判中有意压制宗翰的和平提议,只占便宜不吃亏,导致谈判一次次陷入僵局,他们派往南朝的内应秦桧只能唱独角戏,尴尬的应付着局面,把自己弄得人鬼不分。

………

赵柽出京后乘船沿运河南下,走走停停,视察沿岸州府,察看民生,听取诉求,而他也不忘校阅军队,检查战备,虽说少了在京中的烦劳,可也说不上轻松。到了七月,圣驾至苏州。

现在是梅雨期过后的时间,酷暑难当,而台风也活动频繁,苏州受其影响,雨水显著增多。赵柽长期在北方生活,这种湿热的气候让他有些吃不消,而两位陪同出行的皇妃更加不堪,尤其是折美鸾生长于西北寒冷之地,喜寒怕热,尽管这人间天堂如画,也不愿再动,于是圣驾便暂时驻于苏州歇息,待天气凉爽后再行。

行宫自然设在了自己的老窝,现在是何去非和黄经臣两个老头的养老宅——沧浪亭。这还是赵柽十多年前宣抚江南时买下的产业,经过朱勔设计的,自己花钱扩建营造的,准备作为一旦自己失败后的避居之所,还开玩笑说将来给两个老头养老的。结果自己登基他们两个却坚持致仕离开京城直奔苏州,霸占了这块风水宝地。

虽说是故地重游,但是已经物是人非了,两个老头都过了古稀之年,朱勔也已经化作了枯骨。当年盛极一时的朱氏家族也随着他的死灰飞烟灭,不变的只是苏州的富庶和美景。

两浙是大宋重要的税赋之地,而这些年朝政为奸佞把持,蔡京、王黼等人虽被清除,但是这里仍然被他们的门生故吏把持,才有了当年赵佶试图控制江南的想法。所以赵柽登基后整顿官场,便把刘子安调至两浙任安抚使,负责整顿吏治,推行新政,几年下来以见成效。

内外都是自己人,到了这里赵柽也便彻底的放松下来。他的警卫工作除了一个近卫旅,还有程僖绶派来的两营陆战队沿途随船护卫。进驻苏州后刘子安也加强了治安,派出府军加强治安管理,而其也知道官家不耐烦那些繁文缛节,没有招呼也不会前去打扰。

“官家,您这一来这沧浪亭也又有了生气,不像平日只有我们两个老头子显得暮气沉沉了!”一连几日雨水涟涟。但是园中都修了回廊,并不影响欣赏园中的雨景,老头知道皇帝不爱窝在屋里便邀他到塘边饮茶,黄经臣笑着说道。

“唉,那可怜我这园子了,跟着你们两个老头受委屈啦!”赵柽却叹口气说道。

“官家你是金口玉言,说话就得算数,这园子是送予我们了,不能反悔的!”黄经臣立刻说道。

“黄伯,我又没说不送给你们了。不过当年咱们可是还合伙在苏州买下了几百顷的好地,说好了我七你三,钱我出了,可十多年了怎么也有些出息了吧,你却没分我一文钱。这又怎讲?”赵柽喝了口茶‘愤然’地说道。

“这…这点钱您还记着呢?不过我也没乱花,除了修整园子,剩下的都存放在柜坊了,让他们贷出去吃利息了!”黄经臣老脸一红,马上又当场否认自己独吞了。

“哎呀,放到柜坊里能有几个出息,赶紧取出来接着买丝绸啊,明年一转手就是几倍的利!”赵柽一听便激动了,立起身说道。

“买丝绸作甚,这苏州最不缺的就是这东西,开埠后虽然涨了些,但是却不多,还不若放在柜坊中!”黄经臣连连摇头道。

“唉,您怎么老糊涂了,今年是开埠的第三年,第一年随着信风往来的外国商船不知道我们已经开埠,所以来得不会多;第二年,吃到好处的往往会再来试试,看看真假;如今信风马上就要到了,得知消息的船队肯定会蜂拥而至,而我们的丝绸产量却还没有增加多少,肯定是价格飞涨,现在买进转手卖给夷人,岂不大赚一笔…”

“官家这是怎么了,怎么和黄大官分钱呢?”折美鸾看着官家唾沫横飞的讲着生意经,好奇的问赵信道。

“呵呵,官家从小便和黄伯一起合伙做买卖,而他们两个也回回为了分钱吵嘴,然后再合伙做下一笔买卖,说起来这笔买卖还是他们十多年前做的,便是赌江南的地会涨,结果是女真人南下,北方的人难逃,这地涨了不知多少倍,肯定是赌对了!”赵信笑道。

“现在官家也不会缺这点钱,怎么还斤斤计较啊?”

“你不知道,做买卖是官家最大的乐趣,就连打仗和做事都要先算账,看看赔赚,多少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只是后来事情多了,又当了皇帝不好意思在百官面前谈买卖经了。现在逮着了黄伯这个老合伙人,当然要过把瘾,不过这次肯定又得大赚,官家没有一次算错过!”赵信笑道。

“哦,官家还有这个乐趣,把治国打仗都当做生意做,那他这次下江南不会只为了和黄伯算账分钱的吧?”折美鸾不禁觉得好笑,官家的爱好还真奇特。

“当然不是,官家是在做一笔更大的买卖你没有看出来吗?”赵信看着眉飞色舞地官家和不住点头的黄经臣,知道官家又把老财迷说得心动了,轻声说道。

“大买卖?官家做买卖还用亲自跑到江南来吗!”折美鸾对官家的了解比之自幼跟着赵柽的赵信还是差了些,猜不透官家的心思。

“官家这笔买卖是和女真人做的,他不出面女真人怎么会信呢?”赵信冲折美鸾挤挤眼睛道。

“哦,我明白了,官家真够狡猾的,不过看样子女真人是得赔了!”折美鸾也是聪明人,立刻想到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