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八十八章 都不耽误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八十八章 都不耽误

作者:让你窝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5 14:42:29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八十八章 都不耽误

都说磨刀不负砍柴功,赵柽既然打定主意要建立一支新型的军队,就要装备火器,自己那支使用寿命只有二十多发子弹,射程三十来米小左轮就不能够胜任了,那就必须造出射程远,使用寿命长的火枪和火炮,而这些都是以铁的质量为基础的,所以他这些日子没事就往工坊里的冶炼厂跑。

‘隔行如隔山’赵柽对钢铁的冶炼从没有接触过,上学时课本里也只是有那么两章简单的介绍,至于具体操作可能还不如工坊里的小学徒,可不了解也不行啊,自己现在只能‘看米下锅’。由于他们这里不产铁矿石,所以冶炼厂里用的都是买回经过初级加工的生铁,然后经过再次冶炼加工成适用于锻造的熟铁,最后再制成各种配件。

赵柽泡了几天,终于明白沈括《梦溪笔谈》中提到‘灌钢法’炼钢,就是把海绵状的生铁和柔铁片捆在一起,用泥封住,入炉冶炼,等两者融合到一起后,弄出来冷却经过锻打后,再入炉冶炼,经过几次折腾后,就变成均质熟铁了。赵柽对这个倒是没啥意见,要好的就多费点功夫,多烧点钱呗,反正自己现在也造不出无烟火药,只能用黑火药,黑火药发射的枪弹速度低,锻铁枪管足以满足要求。钢质枪管当然更好,但是没那个必要,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再说能加工钢材的刀具能不能找到还不知道。

枪管是一支枪的核心,赵柽决定用块好铁造几根试试。工坊掌柜的郑福一听王爷又要搞创造,立刻抽调了工坊里技术最好的人组成专门的班子随时听候调遣,现在他也是府里炙手可热的人物,不比过去当大管事的差,手底下管着六七百人,每年也能创造二三十万贯的利润,是王府创收的主力。

等赵柽看到这些工匠按照自己的要求造枪管的时候,他不仅是蛋疼了,简直浑身都疼,工艺太复杂了。首先准备一根长约三十公分,直径约七毫米的圆柱体的钢芯做冷骨,然后将熟铁烧至红热,工匠用锤把炽热的熟铁敲在钢芯外,卷成一根铁管。并在包铁的过程中不停的抽出钢芯用水冷却,防止内里的钢芯和外层的熟铁焊在一起。最后将钢芯抽出,就成了一根圆形的钢管。可是三十公分的钢管做枪管太短,按赵柽最低的要求也需要焊接两根这样的钢管才能成为一支枪管。由于枪管既不是无缝的,又是一节节焊合的,这种枪管很容易炸膛,可也没办法,只能先凑合着,挑好的用呗。

敲出了十多根铁管,赵柽看了看,除了弯的,扁的,凑合用的就剩下八根,可这时的枪管还只是粗胚,还需要修整。因为枪管不直,枪管内也粗糙不平,需用钻头与挫刀将枪膛打磨光滑,用的工具就是宋朝最先进的‘旋作’,这东西转到全靠手动,一天也磨不了多少,而且稳定性太差抖的厉害,做出的东西不同心,枪口有点像鸡蛋,他还是忍着,谁让自己倒霉,穿越的时候没带个机械加工厂来呢。

工匠们看出王爷着急了,立刻分成两班,昼夜赶工,忙了小二十天终于做出了五根枪管。赵柽赏了几位工匠,拿着枪管回去的路上就又扔了两根,不用尺子,自己的眼睛都看不过去。回到家把剩下的三根装上点火药,做了个破坏性试验,几声爆响之后,还好有全毁喽,一根还能接着使。赵柽异常沮丧,自己的建军之路刚刚开始,就蒙受了这么大的挫折,气得他午饭都没吃,当然晚饭多吃了点!

作为一个经历过残酷训练,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的特种兵,赵柽绝不会就此放弃。第二天他吩咐冶炼厂做出更好的锻铁,自己在书房里憋了三天,发挥自己学过机械的特长,拿出了一套设备的改进方案。又忙活了十来天做出了一台新式的旋作车床,而且将锻打和打磨由手动操作改成了水车带动,不但改善了设备的稳定性,而且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再次实验没有让赵柽太失望,用五天时间又造出了五支枪管,但是破坏性实验还是造成了两根焊缝开裂,废品率高达百分之四十,如果加上前一个工序,已经过半,不过好歹算是造出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发现王爷好像折腾够了,不再往工坊跑,却把府里匠坊的几个人忙坏了,他们时不时的会接到个活儿,要求他们按图加工个小玩意儿,而且都由内院的两个小黄门盯着,做完了立刻就会连图带东西拿走送回去,中间不许出门,饭都是送过来的,工匠都理解,王爷要的急吗。

这些东西当然是赵柽让他们做的,他作为一个曾经学过机械的穿越者,知道一支枪的制作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这种标准化生产,卡具,量具都是专门制作的,准备工作繁琐而细致。现在他已经完成了设计工作,有了前边设计制作农机的经验,他将脑子里枪的样子勾络出来以后,然后在将零件一个个绘制出来,再经过多次计算,完成初步设计,然后让工匠们作出一个个零件,组装成样枪,经过试验,屡次修改才能定型,等第一支合格的样枪射出子弹,赵柽觉得这段日子自己比在宫前设灵堂那几天还难熬。

“王爷,王爷,好消息”忙碌中时间仿佛也变短了,现在已是四月,这天赵柽刚刚锻炼完身体,黄经臣就大喊着小跑着冲进了他的院子。

“黄伯,怎么天上掉下金元宝啦?跑这么快,也不怕闪了腰!”赵柽急忙扶住他坐下。

“差不多啊!”黄经臣笑着说道,兴奋劲儿还没过去,“早晨我接到京里的消息,蔡京那小子终于要复相了,皇上昨天设了鹿鸣宴款待他啦!”他说着将一张字条递给了赵柽。

“蔡京那小子回来啦?”赵柽问道,虽然他知道蔡京会在今年复相,但是却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间。

“回来了,二月皇上就已经下诏,说蔡太师两次任宰辅,前后共八年,建议绍述熙宁新政,勤劳辛苦,功勋卓著,应该受到优待,准予回到汴京原来所赐的府第居住,仍然享受以太子太师、楚国公退休的待遇,三月初派荣州防御使童师敏,带着诏书去杭州召蔡京回京城,这个月初已经到了。”黄经臣回答道。

“四月初八,太清楼圣上设鹿鸣宴,款待蔡京,奏《诗小雅鹿鸣》,什么意思,这里边一个字没提蔡京复相的事情啊,你高兴什么?”赵柽看了看字条,疑惑的问道,而蔡京早在一个月前就回京了。

“王爷,这你就不懂了吧!”黄经臣笑着说道,“《诗小雅鹿鸣》是说的周初君王礼贤下士的正在欢宴佳宾,弹琴鼓瑟表示欢迎,座中有德高望重的大臣,他是君子仿效的典型,君王以美酒敬佳宾,宾主和乐齐尽兴。而皇上即位之后共举行过两次鹿鸣宴,上一次是在大观元年正月蔡京复任左相时,这一次偏偏正逢他重新回来”

“哦,那意思就是说蔡京复相就在眼下啦!”赵柽点点头,父皇做事真够雅的,任命个宰相还绕个弯子让人猜,也许他也对自己出尔反尔感到不好意思了,拿首曲子让大家都明白,做做舆论准备。

“对啊,蔡京回京后,朝中就有人在说他一定会复相,重新主政,现在已经有人料到他必改盐钞之法,开始四处收购旧钞,我们是不是也该出手再收点!”黄经臣问道,现在他有点后悔了,当初没有再多收点,想再补补仓。

“千万不要再收了,您马上进京,只要蔡京一上台,改了盐钞法,你就立刻把旧钞全部兑换成新钞,能加价最好,平价出也行,就是千万不要贪,速度要快,换成的东西不要出手,先拉回来等等再说!”赵柽想了想下了两条指示。

“好,我立刻去按照王爷的吩咐去办!”黄经臣没有再问,现在他是对王爷的判断力无比信任,这事就是他提出来的,自己就是跑腿的。

事情不出赵柽预想,蔡京一上台,就开始修改盐钞法,恢复旧制,为招来盐商到京城购买盐钞,除了重申过去所制订的优待盐商的各种规定外,又拟订了新的举措,其中一条最厉害,那就是以能不能招来盐商,作为地方官员考绩的主要准则,对盐政每季有评比,每年有考核。凡是不执行新盐法的不得晋升,还要从严治罪,这和当今很多地方把招商引资做为政绩考核简直是双胞胎。

政府的好政策,当然吸引来了大批腰缠万贯的盐商们,他们都想从中捞一笔,却发现自己来晚了,大部分的配额已经落入那些有后台有靠山的人手里了,正当他们无比沮丧的时候,却发现有人在卖新盐钞,虽然加了点价,可是还能接受,仍然有利可图,立刻纷纷出手抢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