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他们虚伪的地方。」
江云康倒是懂孟氏的想法,「母亲想把面子做得稍微好看一点而已,所以让你过去凑数。」
「你不多说正好,说多了反而不好。二嫂看着讨厌,实际她的心思并不深,反而是大嫂,每句话都带了目的,在她面前,还是少说比较好。若是大嫂非要追着问,装傻就行,总之别给大嫂留下把柄。」
林氏点头说明白,心中越发觉得夫君可靠踏实,不过她心里也有个担忧,「我怕二嫂会去和母亲提咱们屋里的事,要是母亲开口,我怎么拒绝?」
「这个你放心,明儿我去请安时,会亲自和母亲说现在一心科考,特别是听了昨日二哥的事,怕会被其他事分心。」
对读书人来说,科举就是最重要的事,这个理由就是说出去,江云康也在理。
第二天他们去请安时,江云康也真的这么和孟氏说。
他们来得最早,这会其他人都没来。
孟氏确实有心在江云康身边安排两个人,最近这段日子,她感受到三房的变化。虽然她不在意江云康的好坏,但她需要知道三房的事。
不过江云康这么一说,她确实没理由往江云康身边塞人,不然这事传出去,别人都要说她不懂事,影响家里孩子科考。
「三郎倒真刻苦。」孟氏的笑容很浅,看不出喜怒,「也罢,你都考过两次了,若是这次再没考中,老爷该生气了。林氏是个体贴的,既然她不给安排,我也不好多管,还是等三郎科考结束后再说。」
孟氏嘴里说着林氏体贴,又说林氏不安排,听着是她自相矛盾,其实是她表达对林氏的不满。
孟氏的这些话,江云康左耳进,右耳出,从不上心。
倒是林氏听得脸热,但多听几次后,脸皮也厚了些,当做听不懂。
等孟氏说得差不多时,其余几房的人也来请安。
大房只有安和郡主带着两个女儿来,江云帆天没亮就去上值。二房的江云启和向氏倒是一块过来,就是两人好像还没完全和好,看着有些疏远。其余几个没成亲的,便各自坐着。
孟氏淡淡地扫了眼一大家子人,目光最后落在向氏身上,问了几句孙女的事,等向氏一一回答后,再叮嘱几句,便只留下安和郡主。
等其他人走后,安和郡主才笑着起身给孟氏奉茶,孟氏却让她别干了,「你快坐下,都这个时候了,怎么还干端茶倒水的事,屋子里那么多下人又不是缺胳膊短腿!」
顿了下,孟氏盯着安和郡主的小腹,欣喜地确认道,「你真有喜了?」
安和郡主点点头说是,「昨日大夫刚诊出来,但二房出了那个事,我不好在昨日说,这才早上派人来和您说一声。」
「几个月了?可比林氏月份早?」孟氏还是希望长孙是她嫡出的孙子。
安和郡主摇头说没有,「才一个多月,比三弟妹迟了两个月。」她心里也遗憾这个事,虽然生儿生女还不确定,但如果两人都生儿子,心里难免觉得不圆满。
孟氏听了眼中飞闪过一抹失落,但很快又拉住安和郡主的手道,「如今你的身子最重要,府里的事暂时放着,我让向氏帮着管一些。你好好养胎才是,千万不能伤了身子。」
安和郡主也是这个意思。
刚嫁过来时,她还要强想着把府里的事都做好,可这几年婆母话里话外的暗示,还有别人说的閒话,都让她明白,生个儿子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
「儿媳不能帮忙操持府里的事,倒是叫母亲受累了。」安和郡主满脸歉意。
孟氏这会心情大好,哪里怕麻烦,「你这人就是太爱操心了,我又不是七老八十,还能折腾个几年。」
安和郡主点头笑道,「母亲身体康健,就是往后帮孙媳都可以。」
「那可不行,到了那会,我得颐养天年才是。」孟氏被逗笑了。
安和郡主陪孟氏说了不少话,又得了许多礼物,孟氏还留她用午膳。
坐下用饭时,丫鬟们先给主子摆碗。在这个空隙,安和郡主抿唇笑了下,用玩笑的语气道,「母亲可能不知道吧,近来三爷科考辛苦,林氏给三爷开了不少小灶,厨房里的人私下都说林氏是小财神爷。」
「哼,她倒是把商贾的作风带到侯府来了。」孟氏又想到今早江云康的话,心口莫名地不舒服,「家里其他几位爷都没这般待遇,倒是让三郎好运,娶了个这么有钱的夫人。」
说完,孟氏和安和郡主都笑了,嘲讽之意不言而喻。
「可不是嘛。」安和郡主接话道,「但林氏看着温和,其实把三爷管得死死的,三爷至今屋里还没个伺候的人。按理来说林氏月份大了,也该为三爷安排人伺候才是。」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他们夫妇偏偏和别人不一样。」孟氏说了今早江云康请安时的话,「他们都拿科考来压我了,我也不好给他屋里送人,免得到时候考不上,还怪我这个做嫡母的不懂事。」
碗筷已经摆好,两人不再多言。
等用过饭后,孟氏要午休,安和郡主从正院出来时,抬头看着刺眼的太阳,悠悠道,「秋菊,你说我这次能生儿子吗?」
秋菊是安和郡主的心腹,自然为安和郡主着想,「大奶奶这次怀像好,肯定是儿子。」
如果还不是,安和郡主就连生儿子三个女儿,就算再不愿意,也可能要让妾室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