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权臣本纪 > 一三七章

权臣本纪 一三七章

作者:蔡某人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6 20:24:41 来源:9书院

凤凰四年官仓一案,就如一锅渐次烧滚的热油, 薪火加了一把又一把, 眼见着终要在天子眼前沸腾起来, 吴冷西亦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这一日本还在府衙办公,忽接到上谕,天子命他此刻便携带卷宗入宫觐见。

吴冷西刚到司马门下了车, 便有内侍过来引领,一路走, 才渐渐发觉并非是往东堂去的,而是被径直带到了后苑, 见天子正剪手立于雨花石山顶的凉亭中, 遂遥遥见礼,朗声道:

“臣吴冷西叩见今上。”

英奴闻声回眸, 笑道:“吴卿上来吧。”

天子远非时人所风传的那般荒唐不经, 吴冷西此时稍一抬首,便能见到那广袖当风,衣袂翩飞的青年天子,虽只着一身玄青常服, 也自有天家气象,此刻立于那亭间,更添几分遗世而独立的意味。

既得天子允肯, 吴冷西便提袍而上, 英奴上下打量他一眼:“尚书令说卿乃铁面书生, 真是妙语,”说着手指向远处道,“吴卿可曾登高赏过这帝都秋色?”

吴冷西顺着他指向眺望过去,秋意渐浓,其容清明,天高日晶,隐约间竟可见钟山苍茫,再往京郊东南看去,鸡笼山上亦是草木摇落,不复夏日生机。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然秋声惨淡,草已拂之而色变,木亦遭之而叶脱。摧败零落者,当乃秋气之余烈。

英奴双目流转,只道:“夫秋,刑官也,眼下正贴合吴卿啊!秋者,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是故常以肃杀为心,”说着见吴冷西正俯首听得专注,轻笑一声,“物过盛而当杀,人既非金石之质,焉能与草木争荣?便是草木,逢春才始,遇秋则凋,也难逃其命啊!”

说着也不给吴冷西斟酌回话的时间,振袖而坐:“朕虽年轻,但总爱发老人言,时令转换,有感于心。吴卿听听便好,当是听朕无病呻=吟罢了。”

吴冷西忙道:“臣不敢,今上所言,无一句不在情,无一句不在理,臣听了,自有所触,亦有所得。”

英奴笑着徐徐摇首,随之敛了笑,言及正事:“官仓的案子,前日朝会,听尚书令所言,是结案了?”

见天子在此处问起大案,而不是择日于东堂议事,吴冷西似有所悟,想起成去非的那几句交代来,先跪地请罪道:“臣曾奏请清查帝都各处官仓,当时臣亲眼所见,确是粮食满仓,可后来细想,鉴于北仓一事,不免心有疑虑,遂遣下属,于夜间再查,不意发觉惊天漏洞,因事关重大,臣有所顾忌,怕一时查不清,徒增君父忧心,故未曾及时上奏,臣有罪。”说罢深深伏于地,英奴瞟他一眼,却随手托他起身:

“朕不怪你,投鼠忌器,这个道理,朕懂,你本是白衣卿相之人,来查这个案子,多少双眼睛盯着?你一样样说,先说北仓的案子吧。”

吴冷西略一迟疑,道:“北仓的卷宗,臣在司马门前已交由内侍,还请今上细察。”

“嗯,”英奴知道那卷宗不在少数,他携带定不方便,摆手道:“也罢,朕回头自己看,你怕是三言两语也说不完,那就说说这惊天的漏洞为何?”

吴冷西沉默有时,酝酿一番,方把这事前前后后道来,亦暗中留心天子神色,果真,英奴先是微蹙眉尖,继而紧拧了眉心,待听到最紧要处,嘴角已颤动不已,显然是怒到极处,吴冷西一席话了,等他发作,却见英奴只把唇抿得铁紧,半日才说出一句:

“国将不国……”

语气中并无明显的怒意,却自是深沉迂回,年轻的天子心底纵然惊愕震怒到极点,可四下寒凉入骨,也只能在心的一角燃起一片冰冷的火海,烧不到任何人,只能灼伤他这个孤家寡人。

君臣一时无话,吴冷西无从开口,似乎说什么也无法告慰天子,忽听英奴道:“尚书令知道这个事吗?”

吴冷西脑中转得快,随即道:“北仓的案子,今上曾下诏尚书令同廷尉会审,后又命吏部也参与进来,这件事,臣曾和大尚书提及,不知大尚书是否告知了尚书令大人。”

这话乍听起来,寻不出什么问题,英奴叹口气,“尚书令大事上分寸向来拿得准,他给朕举荐你,果真是生了一双慧眼,当初廷臣们在底下如何私议的,想必你也不会全然不知,只道尚书令任人唯亲,如今看,朕倒盼着这样的‘亲’再多些,纲纪兴许就好了!”

吴冷西闻言,再次叩首道:“臣本八百孤寒,蒙明主不弃,简在帝心,臣必当尽心竭力,死而后已。”

英奴见他如此,这次不再相扶,只抚了抚袖口,望向远山:“吴卿起身吧,北仓的案子既已结案,朕会细看卷宗,但这一事,不是还没弄清楚吗?朕要于延贤堂亲临诉讼。”

听得吴冷西心头一震,正不知该如何开口,英奴已侧眸紧紧盯住他:“此事只你知情,你把相关之人送进来,剩下的,朕来办就好。”

说着呆了片刻,方对吴冷西摆手:“到底是高处不胜寒,这会朕觉得十分冷,吴卿也先去了吧。”

目送吴冷西离去,英奴独坐西风良久,忽想起下令征辟史青一事,挥手招来山下侍卫,吩咐道:“让常侍问问台阁,史青应征了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权臣本纪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权臣本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多时,内侍一路小跑过来回话,见英奴仍在这冷风中,遂跪地劝道:“今上万金之体,牵系国祚,不可轻损,眼下风凉伤身,请今上千万慎之,还是回东堂再看奏表。”

见英奴似是神游物外,没听见自己所言,只得高声补描一遍,英奴看了他一眼,又冷目四下一番,这才起身往东堂去了。

等在东堂坐定,宫人奉上热茶来,英奴饮了几口,接过史青的上表,略略扫了几眼,本就心绪不佳,此刻更是火上浇油。史青有多少本事,成去非清楚,他也清楚,成去非果真度量难得,举荐史青,正遂己意,可手底这份上表都在扯了些什么?一壁言“寻蒙国恩,非陨首不能报”一壁又云“圣朝以孝治天下,老母无臣,无以致终年”,不过洋洋洒洒一片托词,偏还要“皇天后土,时所共鉴”!

英奴手一扬,那奏表便哧溜溜横飞下来,跌在地上,终是泄出火来:“好一个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朕要他那颗人头干什么!朕又要他结哪门子草,朕要的是他这个大活人实实在在来给朝廷做事!”

内侍见状,略略移袖,犹豫要不要给捡起来,不想英奴忽离座起身,大步下来,朝那奏表抬脚使劲踩了一阵,看得内侍瞠目结舌,这一幕也正被太后身边近侍黄裳看在眼里,太后本命他来请天子移驾西堂叙话,不料刚抬脚进来,便看到英奴正在一通极为有失人君气度的邪火,一侧内侍此刻瞧见了黄裳现身,忙投去求助的目光。

“今上这是怎么了?”黄裳疾步上前,蹲下身就要把奏表拾起,英奴跺脚拦住:“阿公不要捡!”

上头半行字迹露出来,黄裳知道定是臣子的奏折无疑,遂冲那边内侍摆了摆手,内侍会意忙把一众宫人带了下去。

“今上何必当着奴婢们这般?传出去,岂不有损天家威仪?倒又添那些臣子们的口舌。”黄裳微微叹气,俯身把那奏表捡起,小心给抹平吹净,重新置于案头。

英奴冷眼相看半晌,此刻并未再阻拦,甩袖仍坐下来,把那奏表掷到黄裳怀中恨恨道:“阿公看看罢!”

“老奴僭越了。”黄裳略一躬身,摊开奏表,不多时看完,还没开口,就听英奴音里仍携裹躁意:“阿公看清楚了?朕如今想用个人,都用不动!推三阻四,还要说得情深义重,全天下就他史青是大孝子!朕要是强逼他来当这个官,朕就是禽兽之心吗?!说什么父孝子慈方能家盛,他如今上无父,下无子,就一个老娘所以得好好养老送终!难道君父不是父了?难道他不知君臣和睦,国才能盛吗!”

大殿里他的回音久久不散,黄裳见他满面涨通红,尽情发作,知道是定是憋闷太久,也就由着他吼完,才道:

“今上息怒,老奴斗胆问今上,这征辟的诏书,是从何处发文?”

“自然是吏部。”英奴没好气应道,端过茶盏,刚一入口,发觉竟是凉的,原宫人都早已退下不敢进来,茶搁置半天自然冷却,他一阵心烦,脑中尽是海灾乱象,又有成去非上折子请旨下诏严禁江左世家趁灾买卖奴婢,清楚这里头意味着什么,如此一想,怒火复起,就势把那茶盏朝地上用力一掼,听得一阵叮当作响,只见一地狼藉残片,便是这般,毁得彻底,粉身碎骨之声,竟难得悦耳,他心头这才稍稍好受几分。

此时不急着叫宫人进来清理,黄裳只叹道:“这就对了,今上为何不想想既是台阁所发,史青上这个奏表,自然也是针对台阁的。”

英奴微微一怔,旋即明白过来,重新拿过那奏表,有一下没一下地轻叩着几沿:“阿公的意思是,他这仍记恨着尚书令?”

诛师之恨,堪比失怙之痛,常人尚如此,那么当初父皇写下诛杀帝师的那一刻又该是何等的悲怆无力?又是怎样的缠累于心,以至于常听母后所言父皇生前在阮氏覆亡后是如何迅速衰老?最终天不假年,忧愤成殇。

想到此,英奴手指忽紧紧抠住了案几,关节处惨白如雪,底下黄裳已接言道:

“史青倘真和大将军一样,怀有贰心,国法岂能饶过他?可见今上心里亦清楚,他这个人,是无犯上作乱之心的,故也无从谈起,他对主不忠。今上看他是推三阻四,老奴看,却不尽然,如仅仅如此,何故要反复言及欲报今上之恩?他先前在任上,勤勤恳恳,专务王事,农田水利,无一不精。可他的恩师……”

话已至此,无须说破,史青自不能怪君父,亦难能负恩师,总要有个泄恨的对象,钟山一事,自然也只能是成去非了。他倘清清爽爽应了吏部的诏,难保不会引舆人之诵,便光是一时的纸笔喉舌,恐也让他难以招架。

可政令到底是自天子而出,他这一通奏表,难道就不是在给天子难堪?英奴此念一起,无明业火再度上来,黄裳见他又要发作,忙劝道:

“解铃还须系铃人,今上大可把这事交给尚书令。”

英奴哼哼一笑:“阿公倒了解尚书令,他这个人向来能屈能伸,就说钟山一事,即便阿公你在宫中几十载,什么人没见识过,能猜得准成去非行事吗?在阿公面前,朕说句真心话,尚书令于朕,好了,那就是君臣千古美谈,他有多少能耐,朕也不瞎,可坏了,就难保他不是第二个大将军!”

天子眼中忽露一丝说不清的乖戾,目光再一次落到那满地碎片上,定定看了半日,黄裳则心惊乱跳,一时默然垂首,许久,才轻声道:

“老奴以为,今上不应疑心尚书令,尤其当下。”

英奴一哂:“阿公指的什么,朕清楚,就是他想做大将军,不要说朕,其他人答不答应,且另当别论,朕倒不怕他有这个心。”说着,想了想,像是说给黄裳,又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古人有言,一傅众咻,终归无效,朕知道他的难处,他既是为国,朕自然也得做做明君的样子,能助他的,自当助他。”

黄裳听得五味杂陈,默默颔首,却见英奴忽又一笑:“就依阿公所言罢。”

喜欢权臣本纪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权臣本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