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唐天下 > 第188章 砺兵秣马

大唐天下 第188章 砺兵秣马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1:02:48 来源:9书院

第二十五章 砺兵秣马

离了长安,直奔河湟之地,一路上很顺利。

到了河湟之地,李昌国给惊呆了,虽是冰天雪地,河湟之地却是热火朝天。

唐军一队接一队的开到河湟之地,再从河湟之地经过石堡城朝大非川开去。行进中的唐军一身的冰雪,胡子眉毛都成了冰棍,却是个个欢喜难言,红光满面,仿佛冰天雪地不存在似的。

“终于到了平定吐蕃之时,我辈不努力,谁努力?”

“我辈平定吐蕃,留给后世子孙一个安宁的西北,就是死也是值了!”

“一千个值!一万个值!”

“吐蕃是大唐的死敌,是华夏的死敌,功成于我辈,我辈荣莫大焉!”

唐军一边行军,一边相互打气鼓劲,众口一词,一定要平了吐蕃。

虽然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开赴大非川与吐蕃大战,并不知道李昌国的谋划,不过,依他们想来,石堡城被攻下来了,大非川收复了,唐朝调集这么多的军队,肯定是要平定吐蕃。

吐蕃是唐朝的死敌,平定吐蕃,唐军将士人人欢喜,行军赶路异常轻快,仿佛踩着风火轮似的。

押运辎重的民夫成群结队,络绎于道,个个一身的冰雪,却是心气极高,脸上泛着红光,仿佛并不是置身在冰天雪地里,而是在暖帐中似的。

“起!起!起!”

一辆陷入冰雪中的粮车不能动弹了,立时拥来一群民夫,个个扯起嗓子,大声吼着,一齐使劲,粮车给拉了出来。

瞧民夫那劲头,仿佛这不是沉重的粮车,而是二两棉花般轻松。

“平定吐蕃,安定边境,千古盛事!”

一个官员浑身上下都是冰雪,乍一看,跟个冰雕似的,却是挥着胳膊,吼得山响,声浪如同雷霆,远远传了开去。

“平定吐蕃!”

“安定边境!”

民夫们跟着齐吼,忙得满头大汗,兀自不喘息,忙完这里忙那里。

李昌国策马来到这个官员身边,笑着道:“如此大雪,冰天雪地,你们却是如此忙碌,不怕累着了?”

“怕啥?大唐男儿没有孬种!”官员胸膛挺得高高的,一颗头颅昂得老高,极是自豪。

“好样的!”李昌国大是感慨,唐朝能够强盛,能够灭国数十,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梦幻王朝,有其必然之因,看看官员、民夫唐军,无不以身为大唐男儿而自豪就知一斑了。

没有民族自豪感,没有国家认同感,唐朝怎么可能强大?

“丞相说了,谁要是误事,罢官夺爵治罪!”官员吸口气,吐出一道白气,笑道:“丞相这是多余的,他不说,我们也不会误事!如此盛事,谁误事谁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为了辎重粮草,李林甫是立下了军令状的,但凡饿死一个人,唯他是问。他对下面的命令也是严令,是死命令,谁误事,治谁的罪。

前有身为大唐的自豪,后有李林甫的严令,谁也不会误事!

李昌国大是感慨,与官员告辞,率领龙武军朝大非川赶去。

两天之后来到石堡城。此时的石堡城银装素裹,看上去份外妖娆,李昌国策马来到石堡城上,望着为冰雪覆盖的山崖,眼睛泛红。

石堡城能打下来,是数千唐军用生命换来的。

放眼一望,只见一条长龙正通过石堡城朝大非川滚滚前进,前不见其头,后不见其尾。

组成这条长龙的有民夫、有唐军、有官员……个个兴奋莫铭,满面红光,酷寒对于他们来说,压根就不算一回事。

感慨良久,李昌国一拍马背,加入这条长龙,朝大非川赶去。

三天后,李昌国来到青海湖,放眼一望,只见一片帐幕的世界,不计其数的帐幕矗立在冰天雪地里,唐军一队接一队的开到,安营扎寨,秩序井然,没有丝毫混乱。

接下来的大战,唐朝并不满足于击溃吐蕃大军,而是要歼灭吐蕃有生力量。只有如此,吐蕃才会安定,才会稳定,才不会有后患。

为此,李隆基增调了二十万大军,加上参与河湟之战的唐军,驻扎在这里的唐军共计三十万。三十万大军驻扎在这里,已经是一片兵的海洋。

唐军到来之后,并没有歇着,而是安好营寨之后,冒着风雪,顶着酷严,开始训练。谁都知道,吐蕃的环境与内地大为不同,要想在吐蕃境内大战,必须要适应这里的气侯环境,是以,哥舒翰发布军令,凡到达这里的唐军都要进行适应性的训练。

这道命令被很好的执行了,将士们在冰天雪地里摸爬滚打,吼声如雷,惊天动地。

王维看在眼里,热血激荡,长啸一声,感慨无已道:“我今日方知兵之重也!”

似乎这句感慨不够,略一停顿,接着又道:“有如此大军,何愁吐蕃不破?我王维有幸参与此战,夫复何求?”

“是啊!”李昌国也是热血激荡,笑道:“如此大战,平生能遇几回?有一次就不错了!此生无憾矣!”

“监军!”一个雪人快步过来,冲李昌国见礼。

李昌国一瞧,正是李白。此时的李白,浑身上下全是冰雪,乍一看跟冰雕似的。

“李翰林,你成了冰人?你这仙气了得,竟然还是不能掩盖。”李昌国笑着调侃一句。

“呵呵!”李白一阵畅笑,扶着李昌国下马,笑道:“监军,你此行长安,大功告成矣!将士们都在赞扬你了得,竟然请来如此之多的援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唐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拿下大非川后,唐朝肯定要与吐蕃大战一场,增兵也就是必然之事了。依哥舒翰他们的估计,唐朝能增加十来万就不错了。哪里想得到,李隆基竟然增兵二十万,这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把这一功劳归功于李昌国。

“不敢当!”李昌国谦逊的笑笑道:“这都是陛下一心要灭吐蕃,把吐蕃这个华夏千年死敌摁死!”

“陛下英明!”李白不得不赞叹一句。

李隆基雄材大略,志吞四夷,早就想灭吐蕃了,却一直没有机会,眼下机会来了,他自然是不会错过如此良机的。

“王维见过李翰林!”王维对大名鼎鼎的李白早生仰慕之心,忙上前见礼。

“原来是王摩诘,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王维的名头虽然不如李白响亮,也是大诗人一个,李白早闻其名,一见其人,大是欢喜。

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这是一段佳话!

“监军回来了!”这消息一传开,将士们欢天喜地,赶过来与李昌国相见,个个打量李昌国跟见到老祖宗似的。

哥舒翰他们得到消息,飞也似的赶来,不由分说,把李昌国抬起来,一路抬进帅帐。

一进帅舒,哥舒翰递过一盅热茶,不容李昌国喝茶,赶紧问:“兄弟啊,这次长安之行,收获颇丰,二十万援军啊,你了得!快,给我们说说,你是如何向陛下说的。”

增兵二十万,远远超出了众人的想象,虽是好事,却也好奇,李昌国是如何说服李隆基调派如此之多援挥的。

“对呀!”众将齐声附和。

“这个么……”李昌国不怀好意的眨眨眼,卖起了关子。

“这……”众将大是意外,又是心急,齐声指责:“快说!莫卖关子!”

“容我喝了茶再说。”李昌国驾起二郎腿,摇摇,一副轻松惬意之状。

众将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却是无可奈何。

“你再不说,我写文章骂你。”李白捋着胡须,威胁起来:“天下间,谁个不知,哪个不晓,我李白的文章不差。”

他的文章岂止不差,那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李翰林,你写吧!王摩诘在,我请他写文章赞扬我。”李昌国调皮的笑笑。

李白有些无奈了,只好闷声不说话。

“行了。他是用心险恶,不把我们的胃口吊足,他是不说的。”郭子仪也来数落李昌国。

李昌国喝了几口热茶,这才把去长安的经过说了。至于见李隆基一事,更是重点说明。不过,关于谋划一事,仍是不涉及,因为这要保密,这里的人多。

事以密成,不得不如此做。

“陛下英明!”众人齐声赞扬李隆基。

眼下的李隆基虽然不再勤政了,耽于享乐,其精明仍在,一旦涉及到破灭吐蕃这等大事,他的精明一面就表现出来了,一举派出二十万大军增援,实在是出人意料。

对这赞颂,李昌国也是认同,微微点头。

接下来,李昌国把雪撬和睡袋之事一说,众将既是欢喜,又是好奇,吵着嚷着要试试。

雪撬有好几百,众将一人一个都不是问题,倒没惹出什么风波。

睡袋却是不多,众将大是新奇,谁都想体验一番,你争我夺,吵得不可开交,一时间,帅帐里嗡嗡声不绝,引得帐外的唐军兵士不住探头探脑,还以为李昌国他们又在商议大计。

好不容易,帅帐总算是安静下来,众将对雪撬和睡袋是赞不绝口,信心满满,有了这两样物事,这次进军吐蕃就会减少很多困难。

睡袋是王维的巧思,因这事,众将对他是礼敬有加,王维万分欢喜。

“好了!”哥舒翰双手一压,似意众将安静,道:“闹也闹过了,松泛也松泛了,该说点正事了。兄弟,你说,以哪支军队打头阵为宜?”

“还是龙武军吧。”对这事,李昌国早就想过了。

“我赞同!”众将齐声赞同。

龙武军是唐朝最精锐的军队,个个千挑万选,人人英雄,个个豪杰,把打头阵这等紧要事派给他们再合适不过了。

“我也赞同!”哥舒翰重重点头:“这次,陛下给我们再度增调两千龙武军,加上参与河湟之战的龙武军,共计五千人!有他们在,上策的成算更大!不过,要对他们进行训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喜欢大唐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唐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