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唐天下 > 第279章 撤军

大唐天下 第279章 撤军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1:02:48 来源:9书院

第十二章 撤军

尼泊尔很小,多高山密林,国小力弱,唐朝得到,对唐朝的助益不会太大,可以忽略不计。可是,没谁嫌土地少,这是大好事,哥舒翰和李昌国一打眼色,取得一致。

“你们需要什么?”哥舒翰问道。

尼泊尔投降,肯定有所求,这事得先弄清楚了再说。

“任凭大唐处置。”使者小心翼翼的回答。

竟然是无条件投降,看来尼泊尔真是被唐朝吓破了胆。

这也难怪,尼泊尔与吐蕃比起来,就差了十万八千里,连吐蕃这样强大的高原大国都被唐朝灭了,小小的尼泊尔能不惧?

吐蕃都不是唐朝的对手,尼泊尔又能拿出什么作为筹码。

“真没有?”李昌国再问一句。

“听闻大唐富厚饶给,若是大唐能让我王居于长安,足矣。”使者愣了愣,为尼泊尔王讨要条件。

这条件压根就不算条件,只要尼泊尔是真心归降,唐朝肯定会如此处置,要把尼泊尔王招到长安,赐以美田大宅,让他好吃好喝过一辈子。

“准了。”哥舒翰重重点头,道:“这个你大可以放心,大唐断不会亏待忠于大唐之人。只要尼泊尔王真心归降大唐,他的要求就会得到满足。”

“谢大帅,谢监军。”使者大喜过望,低垂着的头颅终于抬起来了,打量着哥舒翰和李昌国,一脸的激动,红光满面,看着二人就象在看祖宗似的。

唐朝的富饶天下闻名,能成为唐人,那是莫大的荣幸。长安的繁华,名震天下,放眼下天,虽有吐蕃和大食这样的强国,然而吐蕃和大食的都城远远不能与长安比,若是能定居在长安,那是天大的美事,是祖宗八辈子积了福。

尼泊尔太穷,比起吐蕃还要穷,若是能定居在长安,这对尼泊尔王来说具有天大的诱惑力,也难怪使者如此欢喜。

“大帅说的话,一定会兑现,你大可以放心。”李昌国坚定其心,道:“大唐灭突厥一事,你是知道的。颉利趁隋末大乱,役使中原,迫使高祖称臣,大唐活捉他之后,也没有杀他,更没有亏待他,封他高官,赐他美宅,让其终老长安。尼泊尔王真心归顺,大唐更不可以亏待他,一定会让他在长安过得舒舒服服。”

颉利可汗趁隋末大乱,役使中原,不知道多少中原百姓死于突厥刀下。最让唐朝气愤的是,高祖李渊太原起兵之时,不得不向颉利称臣。就是如此深仇大恨,唐朝活捉了颉利可汗,也没有杀他,而是封他高官,赐他美宅,让其终老。

当然,唐朝只是要颉利可汗跳舞罢了。每当有盛大庆典,唐朝就要颉利可汗跳突厥舞蹈助兴,这比杀了他还要让他难受。最终,颉利可汗气愤难当,郁闷而死。

尼泊尔对唐朝并无威胁,更是主动归降,唐朝断不会让他跳舞助兴。只要他安守本份,他过得舒舒服服不会是问题。

“谢监军。”使者当然知道颉利可汗一事,大喜过望,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接下来的事就简单多了,使者把尼泊尔情形全面介绍。哥舒翰和李昌国与众将商议一阵,派一员将领率领两千军队进入尼泊尔驻守。同时,要尼泊尔王尽快来到逻些,因为唐军撤退在即,可以一道去长安。

对这事,使者一口应允。

哥舒翰一声令下,两千唐军由使者引导,向尼泊尔进发。

尼泊尔这事刚刚处理完成,李隆基的旨意就到了。这道旨意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正式同意灭天竺一事,由哥舒翰打理,要他择机出动。

这是给哥舒翰全权,哥舒翰大是振奋,一定要把天竺灭了。

另一件就是督促李昌国尽快撤军,因为安西都护府的情形非常不妙,高仙芝能顶多久,谁也说不清,唐军尽快撤到河湟之地休整。平定吐蕃庆典结束之后,唐朝就要大举西进,与大食大战一场。

唐军的西进,一定要赶在安西四镇陷落之前完成,不然的话,会有大麻烦。

以唐朝的国力,以唐军强悍的战力,即使安西四镇陷落了,唐朝也不怕,也能夺回来。不过,那会花很大的力气,会有不小的伤亡,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在安西四镇陷落前西进,就可以避免这种损失。

当然,还有更大一个好处,就是与高仙芝里应外合,给大食以重创,这有莫大的好处。

接到旨意后,哥舒翰和李昌国聚集众将商议撤军事宜。

“诸位:平定吐蕃一战,我们取得了圆满成功!”哥舒翰扫视众将,只见众将个个高昂着头颅,挺起胸膛,欢天喜地,仿佛又打了一个大胜仗似的。

撤军才是平定吐蕃真正完成的信号,这预示着吐蕃一战真正的结束了,要众将不欢喜都不成。

“呵呵!”众将仿佛吃了蜜似的,发出一阵畅笑声。

“吐蕃之地,华夏数千年未能纳入版图,如此奇功成于我辈之手,这是我们莫大的荣耀,人生若此,夫复何憾!”哥舒翰很是振奋,能够统领大军,完成如此千古伟业,他倍觉光荣。

“人生若此,夫复何憾!”众将齐声响应,声响若雷。

“陛下旨意已到,令我等撤军。”哥舒翰眉头一挑,道:“撤退的弟兄们会在河湟之地休整,平定吐蕃庆典之后,就要开赴西域。留下的弟兄们,在吐蕃局势稳定之后,就要灭天竺,愿意留下的说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唐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众将紧抿着嘴唇,生怕发出一点声音,偌大的帅帐一片静谧。

“怎么了?灭天竺这事,你们不感兴趣?”哥舒翰眉头一挑,大声喝问。

众将仍是不说话。

“愿意撤退的,说话。”李昌国扫视众将,大声问道。

“撤退,撤退。”众将齐声响应,没有一个不说话的。

“你们……”哥舒翰指点着众将,很是没好气:“大食是一战,天竺也是一战,怎么就没人愿意留下来呢?”

灭天竺固然有一战,然而,天竺四分五裂,国力太弱,不经打,哪有与大食大战一场来劲呢?谁愿留下?

更别说,唐朝与大食打了数十年,终于可以集中兵力与大食决战了,这必然是惊天动地的大战,若能参与,那是无上美事,谁愿意选择去灭天竺?

“大帅,莫恼,莫恼。”李昌国挥手,调侃道:“这不是你的错,只是长相有问题。”

“呃。”这本是大战与小战的问题,怎么又和长相扯上了?哥舒翰很无言。

“哈哈!”众将齐声大笑,畅快万分,难得见到哥舒翰吃一回憋。

“大帅,你瞧瞧你,虎背熊腰的,一瞧就是吓人的主。哪象我,俊俏异常,可以迷死很多小娘。”李昌国挺起胸膛,臭屁起来。

众将强忍着笑意,紧抿着嘴唇,不敢笑出声。是去是留,还得李昌国说了算,谁也不敢招惹他。

“监军真臭美!”偏偏就有人不长眼睛,小声嘀咕起来,不是别人,正是李晟。

“李晟,你敢说我臭美?”李昌国的耳音极好,眼眼一翻,精光暴射道:“那好,你留下陪大帅吧。”

“不!监军,你不能这么做。”李晟吓了一大跳,尖叫起来。

“就这么定了。”李昌国挥挥手,不容置疑。

“监军,我错了,你很俊俏,潘安再世,宋玉重生,也不及你之万一呀。”李晟眼珠一转,忙拍李昌国的马********下才说,太晚了。”李昌国毫不动摇。

“监军,你不能这么做呀,你要高抬贵手。”李晟哀怨之极,跟个怨妇似的。

众将看着李晟,忍不住好笑,李昌国明明早就选中了他,要他留下来,只不过换个轻松的方式罢了,他竟然没有看明白。

“李晟,你莫要再说了,监军早就要你留下来。”李白实在是不忍他再哀求了,提醒他。

“为何呀?”李晟仍是不甘。

“谁叫你不善谋划呢?”李白拍着李晟的肩头,有些同情的道:“你想啊,天竺一战,没有什么大战,你不善谋划也没事。与大食大战就不同了,必须要善于谋划。你也不想想,大食有多大?大食万里疆域,口众多,富厚饶给,军队训练有素,精锐善战,与大食的大战不会是一战两战就完事,而是要经过一场又一场的大战。”

李白说得不错,大食的疆域太大了,西从地中海,东至西域,这是万里疆域,一点不比唐朝小。再加上大食人口众多,很是富饶,军队训练有素,精锐善战,一旦大战起来,不会是一战两战就能决出胜负,必然是一系列的大战。

“最重要的是,大食地灵人杰,英雄豪杰辈出,最有名的是东方总督和西方总督,还有哈里发。在这之外,我们不知道的英雄豪杰不知道有多少。与大食一战,大唐必然是精兵良将尽出,方有胜算。”李白指着郭子仪、李光弼,笑道:“他们两人极善谋划,很善用兵,他们比你更适合大食。”

李晟好一通惊讶,半天没有说出话来,李白的话太有道理了。

“不仅李晟是这样,凡只会打打杀杀,横冲直撞的就留下来,去灭天竺。”李昌国接过话头,大声道:“唯有头脑灵活,善于用兵,勇于作战者,方能参与与大食的大战。”

从吐蕃撤下的唐军几乎都要参与与大食的大战,眼下撤军也就是选择与大食大战的将士。哥舒翰和李昌国好一通合计,费时一天,方才把这事完成。

原本一道命令就能完成的事,之所拖了一天,主要是留下来的将领不甘心,总是追着说情,这才用了这么长时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喜欢大唐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唐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