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杂家宗师 > 第395章 历史那些事

杂家宗师 第395章 历史那些事

作者:胖一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1:20:31 来源:9书院

七月初一,京郊陈家庄

陈秀才一大早从京城排队买来《杂志》,回到家中,和家人一起吃罢午饭后。

搬过一张由村里木匠打造的摇椅,陈秀才躺在其上,捧着手里《杂志》津津有味看了起来,妻子刘氏则在一旁清洗碗筷,一双儿女正在屋中写大字。

俨然一副不世出的农家隐贤形象………

………

只不过,陈秀才的隐贤模样并没有维持太久,当看到《三国》那熟悉的断章,一向脾气温和的陈秀才,也不由恨恨大骂了几句马晋,狗才、可恨之语响彻小院。

引得屋中正认真练字的儿女也悄悄探出头来,窥视院中的父亲为何大发脾气。

和孙友福一般,陈秀才就是再气也拿马晋没办法,平心静气后,继续看了起来。

而半柱香后,看着眼前引人垂涎的美食杂谈篇,让刚刚吃完午饭的陈秀才,耸动了两下喉咙后,起身迎着妻子不解的眼神,去厨房寻摸了个馒头啃。

一边啃着馒头解馋,陈秀才一边心里琢磨,如果自己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鼎香楼一饱口福。

不吃别的,先来三套烤鸭………

………

不过陈秀才目前也只能想想了,他一个酸秀才,平日家里的进项,全靠父辈留下的那点田地和他在村中搞了个私塾,能赚些束脩,维持家用勉强够,但要去收费不菲的鼎香楼吃饭,那可有些不实际了。

就是陈秀才现在手里的这本《杂志》,也是他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如果不是听闻河南赈灾之事,他想略尽绵薄之力,加上确实对《杂志》十分好奇,这才出资购得,否则二钱银子对他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

要知道他之前看的小说,可都是盗版,甚至是盗版旧书摊里掏来的,二十文钱一本,五本起卖。

靠着这个,陈秀才愣是看完了除最新版的《封神》下之外,马晋的所有小说,堪称死忠粉。

只不过这种死忠粉,不知马晋是认还是不认………

………

又依依不舍的瞄了两眼描写烤鸭的段落,陈秀才使劲咬了一口馒头,然后翻页,美食杂谈之后的板块是“历史那些事”,主要讲的是历史上的一些事件或者人物,然后进行注解和分析,第一刊的“历史那些事”,讲的就是著名悬案“烛光斧影”的故事。

“烛光斧影”是指北宋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

相传宋太祖死时,太宗皇帝在旁,并有人在外看到殿内烛光中有人影闪动,斧柱触地之声,之后便是宋太祖身死,宋太宗继位。

按照常理,宋太祖赵匡胤应该遵守父死子继的规矩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他却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而且宋太祖死因不明,又有烛光斧影之说,此间事宜引人遐想。

本刊的“历史那些事”就根据各种野史正史的记载,大胆进行猜测,比如质疑宋光义为何夜宿皇宫,太监王继恩是否假传圣旨,金匮之盟的真伪及之间种种漏洞。

还有赵光义登基后不到第二年就迫不及待的改年号;赵匡胤留下的长子幼子突然暴毙;先皇后身死,却不以皇后之礼发丧,以及南宋时赵构因梦将皇位还回太祖一脉等等……

凡如此类说法是林林总总,“历史那些事”引经据典,将其一一列举,虽然最后并未盖章定论,只是言为猜测,但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杂志》支持“烛光斧影”之说的。

陈秀才看得很认真,在此之前,他是相信司马光的皇室阴谋论的,即宋太宗继位是正常的皇室权力之争,但并未谋害赵匡胤。

但今日他看了这篇文章后,陈秀才犹疑了,《杂志》所说,证据充分,有理有据,比司马光简单的春秋笔法要详实的多,再结合司马光当时为北宋臣子,立场未必正,所以两相比较,陈秀才比较倾向《杂志》这边。

………

“历史那些事”是刘勉主持的板块,也由他主笔,不过有时也会征求外稿,当初开刊时,刘勉曾问马晋诀窍,马晋就告诉他八个字:“内容详实,引人注目”。

至于刘勉所关注的是否符合史实记载,在马晋看来根本不当回事,史书这东西,你只能当做参考,你要是尽信于它,那就是傻子。

马晋自己就是玩笔杆子的,自然也知道那帮文人的尿性,中立客观的不是没有,但是少,大多数都是隐含私货,本方人物歌功颂德,敌方的肆意抹黑,这都是基本操作。

后世华夏二十四史……嗯,没说错,前面几朝还好,其中有不详之处还有待商榷,但基本上还是屁股正的,但明清二史,这就有些操蛋了。

明史多是那些投降满清的文人写的,基本上明眼一看就得开喷,清史就更不用看,满篇都是圣君明德,能搞出文字狱的朝代,能有什么史论所言。

所以很多人只认明史以前包括明史的《二十四史》,对算上清史稿的《二十五史》嗤之以鼻。

当然有说清史稿不列《二十四史》是历史原因,但历史爱好者对清史稿的不屑的公认的。

…………

话又说回来,历史长河,浩瀚如海,其中很多事件的真假已经随着时间消失,史书记载也很多不尽其然。

后人只能略做猜想,各抒己见,要想一锤定音是不现实的。

而马晋所弄出来的这个的“历史那些事”也是这个意思,只做猜测分析,并不盖棺定论,仅供时人以作谈资,顺便普及普及历史。

深入挖掘历史真相,那是史学家的的活,马晋没这个闲工夫,也不利于《杂志》销量。

如今“历史那些事”这个半娱乐半普及的画风,既有干货,又能给予读者遐想讨论空间,马晋表示很满意。

………

陈秀才现在就对这篇关于“烛光斧影”的分析很感兴趣,来回读了两遍不说,又让儿子把他珍藏的《资治通鉴》宋纪一二卷取来,认真比对。

这套《资治通鉴》可是陈秀才的珍藏,不过并不全,只有陈、隋、宋、汉四记,但就这也不少了,共九十四卷,摆了满满一列,要不是陈秀才酷爱史书,以他的经济条件也不会购买这么多的书籍。

而等他比对清楚后,陈秀才对《杂志》的说法更认可了,不过他也有一定异议,想和其作者讨论一下,只是这事只能想想了。

陈秀才唏嘘一会,让儿子把宋记两卷放回原处,郁郁的又翻开一页,正好看到“历史那些事”的征稿文书,还标有稿酬酬谢,心中甚喜。

“儿子,把那两卷宋纪再给为父拿来。”

陈子:“………”

喜欢杂家宗师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杂家宗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