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杂家宗师 > 第624章 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

《西游》这第二十四回(也有版本是二十回)的四圣试禅心,主要是讲以梨山老母,以及观音、普贤、文殊三位菩萨一同变为母女四人,以为女招夫为由,试探西游师徒四人的取经向佛之心。

其中,除猪八戒色心未改,中了戏弄之外,其余三人表现还算良好。

在经典八六版《西游记》影视改编中,也大致还原了此章回原著情节,当然,具体尺度方面可能有些收紧,另外也对猪八戒的“拳拳色心”有一定的美化,掩盖其中之**,突出其憨傻蠢顿。

在原著中,猪八戒一直都是这种又蠢又贼,又懒又馋,贪财好色,常常自作聪明却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丑角形象,尤其在这章回内,算是比较突出的表现了猪八戒这个性格特点。

…………

除此之外,其实这回也有一些亮点,例如在前半段孙、猪师兄弟二人日常吐槽互怼打嘴仗,笑点满满,段子频出,令人捧腹。

刚开始,师徒四人赶路累了,唐僧喊着要休息,孙悟空道荒郊野岭的,没处找地安歇,结果猪八戒不干了,嚷嚷的叫累。

【哥啊,你只知道你走路轻省,那里管别人累坠?

自过了流沙河,这一向爬山过岭,身挑着重担,老大难挨也!须是寻个人家,一则化些茶饭,二则养养精神,才是个道理。】

结果孙悟空丝毫不理会,直言猪八戒的是耍懒,就得取经得多吃苦头,猪八戒一听急了,表示你也不看看我肩上背的行礼有多重,大圣理直气壮的表示。

【兄弟,自从有了你与沙僧,我又不曾挑着,哪知多重】

啧啧,猴子这是扎刀愣是照心捅啊………

………

其上也只是《西游》原著的一部分笑点,其实本书看下来,可以找到不少类似的吐槽嘴炮,想必方年吴老先生也是个风趣之人,甚至还可能在心里隐藏着一个段子手的灵魂。

就比如在原著出场颇多的土地公,在同行饱受孙猴欺压的下,在盘丝洞那回,该地徒土地老头再也忍不住对着自家老伴土地婆,就孙悟空的狠狠吐了句槽。

【他一生好吃没钱酒,偏打老年人】

一句话,既包含了诸土地同行们对某猴的怨气,也直接暴露了大圣的为人品行。

类似还有平顶山事了那回,孙悟空从太上老君那知道一切的事都是观音菩萨安排的,忍不住狠狠骂了一句菩萨,道是【活该他一世无夫】。

啧,不得不说,也怪不得大圣一去珞珈山,观音菩萨连带那些龙女、圣子都不给他好点,都是这张嘴作的………

………

而除了这些之外,西游原著还有很多这种诙谐有趣的情节,其中有一个最俱杀伤力的吐槽,堪称神补刀绝杀,直接让大圣“心中大怒”、“举棍劈来”。

这个情节出自西游第十七回,黑熊精夺袈裟那段,孙悟空得师父之命,前往黑风山向黑熊精寻那袈裟,期间通报姓名时,或因为震慑敌人或因为炫耀冲黑熊精吹了一大堆。

什么自小神通手段高,随风变化逞英豪,什么得传大品天仙诀,若无根本实难熬,又是三年无漏成仙体,不同俗辈受煎熬,又是十洲三岛还游戏,海角天涯转一遭。

花果山前为帅首,水帘洞里聚群妖。玉皇大帝传宣诏,封我齐天极品高。

几番大闹灵霄殿,数次曾偷王母桃。天兵十万来降我,层层密密布枪刀。

战退天王归上界,哪吒负痛领兵逃。显圣真君能变化,老孙硬赌跌平交。

日满开炉我跳出,手持铁棒绕天跑。纵横到处无遮挡,三十三天闹一遭。

反正没别的,就是大圣将自己的那些光荣事迹对着黑熊精一阵猛吹,嗯,其实也谈不上吹,大致都是事实,孙猴也只是略微微那么夸大了一点点,不过也可以理解。

其中还有最硬的一句,也是最后一句,【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

这句话在后世网文届中颇为知名,有不少写西游同人作品的作者都以其为大圣的心理写照,突出齐天大圣美猴王的霸气不羁。

其实在原著里,按情节安排,应该就是猴子在黑熊精面前吹吹牛逼,想把黑熊精唬住,把袈裟要回来。

………

就是这样,某猴的逼也没装成,还形成了《西游》原著中最著名的主角装逼不成,反被配角打脸的喜闻乐见桥段。

【那怪闻言笑道:“你原来就是那闹天宫的弼马温么?”】

你原来就是那闹天宫的弼马温么………

就是那闹天宫的弼马温么………

闹天宫的弼马温么………

弼马温么………

有句话说的好,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黑熊精在大圣吹了这么大一段的情况下,轻描淡写的提起大圣的黑历史弼马温。

杀人不过头点地吧,这黑厮简直是一边竭着孙猴儿的短,一边拿这个短照孙猴儿的脸啪啪的打。

也怪不得到最后,黑熊精被观音使计降了后,头上也戴了个紧箍咒,孙猴儿在旁幸灾乐祸的笑的不行,这是记着刚才的仇呢………

………

而对于这些《西游》原著的趣味情节,马晋没有任何的删改,甚至还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自己的优化加工。

毕竟马晋来自后世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肚子里的段子肯定比吴老先生要多的多,论玩梗耍趣方面自然也会比原著更为出色一些。

当然,这些终究是小道,简单调剂一下就可,若整篇整篇的来,《西游》文风主体就跑偏了,这不是马晋想要的。

所以除了改良原著本身的段子外,马晋自由发挥的情况不多,视具体情节而定。

…………

笔落于纸,银钩铁画,如今的马晋笔风不似以往,将原有的二王风格暂时摒弃,行文用笔多模仿颜柳。

这是本朝一位书法大家给马晋的提议,其道马晋如今的书法水平已经到了一个关卡,若是想突破这个关卡,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自立一派,就要多练习一下不同书法大家的用笔风格,从中领悟他们书法造诣,到最后以各派为比对,创立自己的笔风。

当年,马晋初重生之时,便对前身留给自己的一手好字颇为喜欢,常常自己练习,如今十多年下来,书法一道已经成了印在他身体里的东西,只要三天不练字,马晋都觉得手痒痒。

在这种心理之下,虽然马晋对于那位书法大家的说辞并不是很执拗,恨不得没日没夜的练字,早早自立一派,成为一代书法宗师,但也多多少少也上了心。

平常无事的时候,也同今天这样,多试试其他风格的书法用笔,看看能不能琢磨出来什么书法门道出来…………

喜欢杂家宗师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杂家宗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