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灵异 > 快穿之六七十年代 > 大反派是美食家(8)

快穿之六七十年代 大反派是美食家(8)

作者:传山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16 21:58:42 来源:9书院

孟红梅和老妈住在二舅家里, 下午二舅妈带着家里的孩子都回回来以后,孟红梅和于大娣开始给他们分派礼物,给二老的是布料还有麦乳精两瓶,老年奶粉两罐, 一包红糖,这是孟红梅准备的。至于于大娣的东西,肯定没有这么好, 不过糕点和麦乳精还是有的。

老太太看见这么些东西,赶紧的往二侄女手里回塞,“大娣,你这是要干嘛?不要钱的呀?布料我们要了, 别的就不必了。还有小梅子也是, 买的东西太多了。还有好些亲戚要去呢?”

老太太是替母女俩节约,确实还有好几家,于亮就两个儿子于夏智, 于夏勇, 没有闺女,今天都是一家家的带着孩子去给他们外公祝寿,于亮是有公事才没有去的。都是夏天生的, 老爷子又希望他们智勇双全,就给他们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于夏智比孟红梅大哥还要大一岁, 已经娶妻生子, 妻子戚凤, 还有一儿一女, 一个七岁的儿子于建国,一个四岁的女儿于佳。

于夏勇和孟红秀一样大,也娶妻生子,妻子严美霞,儿子五岁于建军。

二舅妈彭桂英为人不错,是个贤惠的女人,知人待客没得说,厨艺不错,家常饭做的不错,来了客人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出一顿好饭菜的。

“婶,孝敬您的就收下,再不收下,以后我可不回来了。”在自己长辈面前,于大娣也像换了一个人似得,语气动作都变小了一样。

老爷子可不管那么多,孩子家条件他是知道的,还有上次梅子结婚的时候,他虽然没有去,但是听儿子回来说过,说小梅子嫁的男人在百货大楼上班,自己的房子也最大。

侄女婿还和亮子说了,家里就数小梅子的条件最好,他们以后老了都靠小闺女梅子和大闺女红秀,两个儿子愿意孝敬就孝敬,不愿意他和大娣都不怕。

知道内幕的他也不矫情,拉过侄女和侄孙给的礼物,劝解老伴儿:“算了,孩子们孝敬的,你只管收着就是,她们回来一趟,该去的人家应该都准备了礼物。”

“就是,就是,婶,别推来推去的,大川,二姑家里我都有准备礼物。”

“行,听你们爷俩的。”

于大娣也给于亮夫妻准备的礼物就是两瓶罐头和一包红糖,还有三个侄孙也有糖果和点心,侄儿们不会有礼物的,她是长辈,不兴给他们礼物。

孟红梅就不能,老少都的给,就是两个表哥也是要滴。

孟红梅的礼物比于大娣的都要好,也受欢迎,于大娣也不怪小闺女送的东西太贵,自己闺女有钱有票她是知道的。

还有不上班在家里给人悄悄做菜她是知道的。比上班的夫妻俩都挣的多,出手大方也是看什么人,母女俩都没有给鬼子大姨鬼子大舅准备礼物 ,自家被他们收刮还少啊。

孟红梅从行李袋子里面拿出来一壶花生油五斤,递给二舅妈说道:“二舅妈,外甥女准备的东西比较实用,两瓶麦乳精,您和我二舅中午饿了,就冲点喝喝,这是五斤花生油,这油都不好买,不过外甥女以前在食堂上过班,关系都不错,听说要回来,赶紧找人换了十斤,您家里五斤,我小舅家里五斤,平时做菜多放点油,只要才里面有油,大家肚子里面才有油水,粮食也少吃很多,一样节约。”

于亮一家人看着五斤装的白色小胶壶,一看就有五斤多,都满上口子上面了,绝对的不止五斤。个个眼睛发亮。

油可是好东西,五斤能吃很久的,现在大部分人家做菜的时候都是用油碟子里面的棉纱在锅里刷一遍,就做菜的。根本就没有油,在孟红梅看来就是心理作用。家里用油多的时候还是过节过年的时候,平时就是待客的时候多刷两遍棉纱而已。

老爷子的关注点不在花生油上面,而是侄外孙女说的和以前上班的食堂关系不错的问题上,在他看来,都离开食堂快一年了,关系还保持的不错,说明外孙女平日为人一定是不错的。

一家人对孟红梅那是打心眼里喜欢,这孩子太贴心,是个过日子的好手。

于大川一家人来的时候于亮一家人正好吃完饭,于大娣带回来一块腊肉,有两斤左右,晚上就做了腊肉,孟红梅见到小舅一家也是很热情,小舅还不错,不是个老赖,除了家里实在是过不下去以外,一般不会主动麻烦自己二姐。

家里的孩子们也是老实巴交的,不会来事,但是绝对实诚。

孟红梅没有偏心,和于亮家里的都是一样的礼物,只是于亮家里多了一对老人,多得了一点东西。

孟红梅和表哥表弟们说话,小舅家里有两个儿子于佑东,于佑南,都比孟红梅还小,于大川结婚三年以后才有第一个孩子的。

五人都待在一起聊天,都是老表,开始还有一点不熟悉,有点拘谨,后来就放开了很多,熟悉起来。

老爷子和儿子侄子侄女聊天,还关注着孙子孙女们聊天,看着这一代能搞好关系,他也是欢喜的。

于夏智为人稳重,有大局观,说实话比孟红梅大哥要优秀,只是生不逢时,当初他要参军,是家里不让的。他听表妹说,会打猎,也来了兴趣,忙问道:“梅子,可是教我们几个打猎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快穿之六七十年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快穿之六七十年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没问题,我教你们一些简单的,不过你们没有大力气或者功夫,还是不要上深山,就在外围转转。”

“嗯,我们也晓得,深山是万万不敢去的,功夫倒是有一点,我们四个都跟爷爷学过部队的一些拳脚功夫。。”

“那行,下次你们弄到猎物,送到我哪儿去,我帮你们卖,绝对比你们卖的钱要多,不过不能对外说,你们也是知道原因的,大的不好办,你们就卖给当地收购站,小的可以伪装的,就给我弄过去,不亏待你们。”

“好。”四兄弟哪有不愿意的,他们知道妹子(姐姐)在食堂待过,肯定是有门路的。

第二天一早,孟红梅和四个哥哥弟弟一起带上干粮一起上山,老爷子吩咐他们中午过后才能回来,他要收拾孟红梅的鬼子大姨鬼子大舅。

孟红梅跟着他们上山,这里的山上她还真没有来过,一路上孟红梅教他们怎么做陷阱,还有怎么辨别猎物,以及它们出没的痕迹。

四人听的很认真,确实是有用心学,一边教一边还注意周围的安全,走到深山边缘,孟红梅停住了脚步,不再前行,一个人就是刀山火海也敢闯一闯,带着四位亲人,孟红梅及时的止住脚步。

精神力在周边溜了一圈回来,找到一个有猎物的地方,几只傻狍子还有野鸡,孟红梅用大块石头,直接砸过去,最后两只傻狍子三只野鸡,半天的收获。

“智哥,我们回去吧。”

“行,我们绕路走,先去我家,佑东你们也是一样,晚上没人大时候再把东西带回去。”

“没问题。”

于夏智换了一条路,从后面绕回去,这点肉,还不能让人看见,要不得交公,要是一头大野猪也许他不会这么做,杀了全村人要么都吃点,要么都分点肉。自家也能和小叔家里得到很多工分,可是这点不够全村人吃一顿也分不到多少肉,估计还惹得一身腥。还不如不说,两家人分完得了,自家和小叔家里还要待二姑和表妹。

于亮家里,于亮一早就接于大春来到家里,还有于大山,他也通知了他,于亮带着于大春回来家里的时候,老爷子正在教训于大山,“真是厉害啊,现在会压榨你妹子了,你爹娘幸好去的早,弄不好现在被你这个不孝子压榨的不剩一滴血。你说说你是长子长孙,这些年给弟弟妹妹还有家里的后辈带了什么好的榜样,我看你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懒鬼,你以为你妹子是当的大官还是咋滴,居然恬不知耻的要她帮你们儿子招工进工厂,你怎么不让你妹子帮你全家都弄进城呢,再让我知道你还去麻烦你妹子,我打断你的腿,不知羞的家伙。”

老爷子骂的狠了,一口气骂的于大山不歇气,停歇一下喝了一口水,转头看见儿子和大侄女回来了,就对着自家儿子骂:“下次你大哥一家人进城,找你开证明,一定不许开,没有你或者我进城,不许他们进城,给我好好上工,谁敢不听话,我打断他的腿,不信试试。还有你于大春,你干的好事,逼迫自己妹子,你真做的出来,你真是丢人,还丢到城里去了,真是不要脸呀。你以后再敢进城找你妹子帮忙,你就别回娘家,不要认我们。”

老爷子一向威慑力,这次更是下功夫的整治两位侄女侄儿,以前很多事他也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就不得不管。侄女一个人在城里,还有一大家子,也不容易。

一个个的就像着占便宜,那还了得,大娣家里有多少便宜可以给他们占。

还好侄女婿人不错,听小梅子说,家里幸亏是她妈做主,要不早吵翻天了。

老爷子还拿木棍,敲了侄子侄女几下,手劲不小,打的两人都流了猫尿。于大山被敲了一下腿,回去的时候是瘸着回去的,也不敢反驳,谁让老爷子比自己爹娘还凶,每次他们被打被骂都不敢吭声,越吭声打的越惨,爹娘在世的时候,管教兄弟姐妹的活都是三叔干的,这也是他怕老爷子的原因,有了孙子都怕。

于大春也至始至终不敢吭声,进门就被老爷子呵斥,乖乖跪在地上,让老爷子打了几下出气,要不然越挣扎越反驳打的越重。

打了一顿,老爷子也赶两人自己回家,谁还管他们吃饭。

孟红梅是不在现场,要不然得给老爷子鼓掌助威。

下山回到家里的时候,家里人都在家,今天也是没有什么事,家里又有事,干脆都没有上工,于亮还职权稍稍的变动一下,这几天休息,农村也不是一直都很忙,不用每天都上工,农闲的时候,大家可以各自忙自己家的事,自留地或者到镇上城里打打散工,都是体力活,粮店背粮食,还有煤站抗煤渣。

这些不算投机倒把,也是国家允许的,许多单位都会在农闲,自己单位忙的时候,招散工。工资按天计算。

孟红梅一行人回到家里,都让孟红梅休息,几个男的自高奋勇的去后院处理傻狍子。

老爷子也高兴的围了过去,于亮和于大川也跟着一起。

家里老人孩子都高兴,有肉吃,就跟过年似得高兴。

在双河生产队住了一个星期,母女俩才回去,这一个星期,孟红梅给两家都准备了一些猎物,自己回去的时候,洗的干干净净的尿素袋子里面装满了猎物和山货,山货是两个舅舅准备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快穿之六七十年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快穿之六七十年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孟红梅这些天还悄悄的用基因液倒在老爷子和老太太冲好的牛奶里面,给他们喝了,不说几百岁,百岁老人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有两座大山,大舅和大姨才有规矩,有人压得住他们,自家的日子才会过得安稳。

时光匆匆而逝,转眼就是1979年,孟红梅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家里也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绝对是按她都梦想来的,大的是哥哥侯玉麒,小的是妹妹侯玉灵,兄妹俩相差五岁,都已经开始上学。父母身体也好,都退休在家,孟红梅没有想着考大学,自己想的是开个饭馆。

不过她最近没有先开饭馆,而是带着钱先去了一趟南方,一人进来很多东西,在大栅栏开始练摊,东西好,价格虽然不便宜,但是态度好,见人三分笑。生意好到不行。

私人生意已经有人做,她不是第一批练摊的,十趟南方跑下来,孟红梅明面上有钱了。1980年的春天来临,孟红梅在百货大楼附近开了一家私房菜馆,一套三进的老宅子,孟红梅找来老手艺匠人,请他们翻修,维护,前前后后搞了大半年,这装修宅子,孟红梅没有负责都是侯洪兵管的,家里是老爸老妈帮着管的。

她是一门心思的跑南方,每次去南方都是带着北方的山货,还有野味,皮货,就没有空手过,一来一回,她没有少挣。

特别是山货和皮货特别受欢迎,孟红梅还价格给的特别高。就这样还受欢迎。

房子刚装修完,依照孟红梅的习惯是要散味,侯洪兵每天上班之前去一次大宅子里面开门开窗,晚上下班的时候关好门窗 ,屋子里面还放满了各种绿植,都是孟红梅安排的。

最后一趟从南方回来,孟红梅卖完东西,正式收手,侯洪兵的停薪留职手续也已经办好。

夫妻俩都准备大干一场,孟红梅做自己的私家菜馆,侯洪兵准备卖电器衣服这些,已经看好门面,也在百货大楼附近,侯洪兵的意思是以后拿下百货大楼,自己开新的模式百货大楼。

红梅小馆今天低调开业,第一天来了很多老顾客,都是这些年认识的老顾客,个个都是带着朋友家人来吃饭的。

“欢迎,欢迎,欢迎,里面请。”孟红梅站在门口和侯洪兵一起迎接客人。私家菜馆,不对外营业,只招待老顾客介绍的客人。

孟红梅不想把自己搞的太累,还有保持一些神秘,也是想提高一些店铺的档次,越是神秘,人家越愿意花更多钱来吃饭。

孟红梅私家菜馆味道好,价格也不离谱,很受人欢迎。

累了一天,回到家里,两个孩子都在家,侯玉麒正好已经做完作业,看见爸爸妈妈回来,“爸,妈,累了吧?”

孟红梅把手里的拎包递给儿子,侯玉麒立即上前给接住,挂在一边,十几岁的男孩很听话,放学以后负责接妹妹,回家以后还要照顾妹妹一起做作业。

“麒麒,你作业做完了吗?”

“做完了。”

“好,出去玩会儿。”

小少年得到父母首肯,才转身出去到胡同里面和小伙伴们玩,刚出去,就看到外面的小伙伴们已经玩的飞起,还有表兄也在外面玩。

“玉麒,怎么才出来。”

林非看见表弟出来,上前打招呼,出门的侯玉麒可不是在家的乖乖样,见到表哥,也是不变神色,“非哥,我还要照顾妹妹,等爸妈回家。”

“唉,难为你,还要照顾小不点。”

一群小子混在一起已经开始瞎混,手里拿着弹弓,对着天空一阵乱打。

还有的开始侃大山,说的都是一些隔壁邻居家的事。

这时候一位叫着石头的男孩子说了一件事,引起侯玉麒的注意,他说:“我们家隔壁的院子自从开始租房子给外人住,就来了一对夫妻,也不知道咋的,家里有孩子,但是他们家的孩子很不正常,要么悄没声息的不说话,要么有的使命哭。真是奇怪。”

聪明的侯玉麒已经想到一边去了,他走过去,拉住石头问:“石头,是哪家院子租出去的,带我去看看。”

“好,跟我来,虽是胡同里面,但是比较偏。”

十来个孩子都跟着一起去了,确实很偏,在胡同里面的还要拐弯进去,小石头用手指指着一家院子的大门说,“就是这家,以前是两位老教授住的,现在说住到学校去方便一点,房子就空了下来,租了出来,不过老教授他们一家人回北京也就几年功夫,儿女们都有房子,这里面打整的不错,我以前可是进去过的,里面很大。。”

侯玉麒知道爸妈喜欢四合院,也喜欢大的四合院,今天一天得到两个消息,心里高兴。

大家伙都是好奇跟着侯玉麒来的,可是林非很了解自己表弟,知道他不会无缘无故要来看房子,暗戳戳的来到侯玉麒身边,压低声音,小声的问:“怎么了,是不是有古怪。”

“嗯,不过不能确定,要先观察几天。”

“我帮你观察。”

侯玉麒好笑的看着表哥林非,表哥的脑子也是蛮好使的。

一群孩子转悠了一会儿才散去,里面的人可是一点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一群孩子盯上了。

一群孩子又在外边玩了一会儿,才各自散去,林非跟着表弟侯玉麒一起回家,他和弟弟现在跟着爷奶住在妈妈的房子里面,这样是因为和外公外婆还有舅舅小姨们都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顾。父母在部队。他们上学去部队不是很方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快穿之六七十年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快穿之六七十年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回到家里家里快准备吃饭了,闻着香喷喷的饭菜,侯玉麒自觉的带着妹妹洗手。

吃完饭,侯玉麒没有像往常一样回房温习功课,而是挨着老妈坐下,侯洪兵抬头看着不动的儿子,“怎么啦?”

“一起玩的伙伴说他家隔壁的一个四合院租了出去,可是里面住的人很奇怪。”

“怎么个奇怪法?”侯洪兵听到租出去的四合院就来了兴趣,自己附近的四合院几十年以后都不在拆迁的范围内,要是可以现在还真的能买下来。

“里面住的夫妻俩,有孩子,但是要么没有听到孩子的声音,要么就听到孩子大喊大闹 ,总之很奇怪。”

夫妻俩一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人贩子呗。胆子蛮大的,居然在城内租房子,活腻歪了吧。夫妻俩对看一眼,才对儿子说,“以后别管了,交给大人。”

“那不行,打击犯罪,我们孩子也是可以做的。”

他们夫妻以前一直教育孩子们,对于罪犯不能姑息,但是也教育过他们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做事。

“小屁孩还打击犯罪,你这么小怎么跟坏人斗,还是先练好我教给你功夫,你还小不是罪犯的对手。”

“那我也可以参与。”小家伙撅嘴表示不满,自己先发现的,凭什么没有自己的事。

“行,你先带着小伙伴们观察两天,行不行?”

“好。”

父子俩的对话,孟红梅全程不参与,一直照顾着小闺女,看看小家伙总是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准备塞零食进书包。她都阻止过几次了,这孩子还是好吃不改。

有侯洪兵上阵帮忙,两天以后,就发现确实是人贩子,屋里面都是孩子,缺德的人贩子,不知道哪儿弄来的迷药,一个个的孩子都是昏迷不醒,长期这样对孩子们的损伤很大,十来个孩子也是小小侦查员,前两天是他们负责侦查的。

侯洪兵布置几个孩子们守住两处出入口,再派一个孩子去附近的派出所报警,自己在门外守着。

没有多久派出所的民警就赶了过来,附近的人都认识,民警更是认识侯洪兵,他们原本不相信的,还是孩子说侯洪兵叔叔让他来报警的,民警才相信。

这两三天的观察,孩子们确定人贩子都回到了家里,侯洪兵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知道的情况,一位从部队退伍回来的民警,先翻进院子里面去察看情况。

进去以后四下察看,一间屋子里面有四个孩子,躺成一排,太安静了,时间还早,不可能孩子们都睡了,再摸到亮灯的另外一间房间,里面一男一女在说话。

男:这几天就这么几个孩子,还是少了点。

女:嗯,可是多了不好送过去。

男:不用担心,到时我联系人一起弄走。

女:我们单干的,哪有人。

男:有货不怕找不到人帮忙。

屋外的民警气得牙根痒痒 ,恨不得冲进去打死两个人贩子。

不过想到自己的任务,转了一圈,摸清楚情况,就悄悄打开院门出去。

在外边和所长说清楚屋内的情况,所长交待一番,大家才开始行动。

人贩子警觉性很高,很快察觉不对,不过事先已经控制好孩子们住的房间,人贩子打算拿孩子们威胁民警的打算没有成,只是挣扎许久,还是被抓住。

没有后世电视上演的那么惊险,有惊无险的抓住两人,连夜提审,孩子先放在侯洪兵家里照顾,派出所条件不是很好,大家也信任孟红梅夫妻俩,打商量送到侯洪兵家里暂且安置,所长是个妙人,派两个民警一一把小小侦查员们送回家。还当着他们父母的面,把小小侦查员狠狠的夸奖了一遍,家长们也才知道自家的孩子不只是会调皮捣蛋,胡同里面长大的孩子,一般都是很调皮的,大人们都在上班,料理家务,孩子们管的太少。只有考试前后才会管管孩子们。

后面的事,侯洪兵不再管,孟红梅还奖励了这群孩子们,准备请这群孩子们到她的私家菜馆吃了一顿大餐。做了好事就得表扬,孟红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教会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天十来个孩子穿戴一新,就像往日过年一样隆重,跟在侯玉麒身后,朝红梅小馆走去。

走了进去才发现,孩子们都发现,里面好精致,院子里面景致不错,有假山有小桥流水,还有花草树木,虽然他们不知道这里面的花草是否名贵,但是觉得挺好看的。

屋子里面也是新新的,不像自家那样,破破旧旧的。

孟红梅亲自做了一桌子菜,有肉有鱼有蔬菜还有果汁。

最后一道菜是孟红梅亲自端上来的,“小家伙们,这是最后一道菜,阿姨想给你们吃饭之前拍张照片,你们愿意吗?”

“愿意。”十来个孩子都兴奋的点点头,照相好啊,他们都极少照相。

桌子上的大鱼大肉正在召唤他们,他们还想早点照完,快点吃饭。

自己家过年也吃不到这么好的菜。

孟红梅很注重孩子们的教育,不希望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被迅速发展的经济,给扭曲。

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很多人追求短暂的经济利益,物质丰盛的时候,忘记填充大脑里面的精神丰盛,孟红梅不想自己的孩子们变成那样的人。

侯洪兵的生意越做越好,扩大经营,他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古董文物的收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快穿之六七十年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快穿之六七十年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最近在侯洪兵拿下一块地,正式进军房地产,每一层都是100平左右的户型。

孟红梅的私家菜馆生意赚的也不少,主要是生意太好,食材也是精挑细选,还在另外一个区域也买下一套四合院,开了另外一家私家菜馆,地方更大,不过孟红梅的重心还是在老店,离家近。

1985年大年三十

三家聚在红梅小馆一起过年,这些年变化太大,很多单位都出现下岗,还有领一半工资的情况,孟红秀也想再找一份工作,大家都想找孟红梅夫妻俩帮忙,干脆一提仪大家一起过年,首钢效益还不错,可是孟朝阳和孟朝夕还是不愿意在厂里干下去,看见小妹妹夫干的风声水起,心里也痒痒,有些浮躁。

人多分几桌,才能坐下,孩子们都坐了一桌半,大人们刚坐下,就开始叨叨,直接切入主题,“兵子,你说条路呗?”

“怎么说路,你们要找到自己的优势,我们再从这方面商量,才能创业,不能没有规划的乱来。”

“那你说说呗,现在有哪些路好走。”

侯家的,孟家的,林家的,都围在侯洪兵身边,侯洪兵也是很耐心的给他们说说,目前的形势,林中华今年也回家过年,他也希望妻子孟红秀也能出来做些事,这些年委屈她跟着自己住在山里,现在自己也调进军区工作,也能让她再出来做事,不用憋在家里。

女人们在厨房帮忙,嘴巴也没有闲住,也在一起问一些她们感兴趣的话题。

孟红秀是妹妹的坚定支持者,林珊珊也知道孟红梅不会藏着掖着,干脆敞开问:“梅子,你说我们要是从厂里出来,干点什么好?”

“什么都能干,你们如果想安稳上班的,家里的余钱也不要闲着,买两套房子放着,以后也是升值很不错,要是不愿意上班,就可以做些自己擅长的,我姐就可以去南方贩些衣服回来卖,珊珊,还有嫂子弟妹你们都可以,可以贩衣服,贩电子产品,也可以合伙一起,不过账细要分明,这个只是短暂赚快钱的,等你们有了原始资本以后,也可以做长久的生意。”

“嗯,我们考虑考虑。”

孟红梅和侯洪兵夫妻俩已经说好,家里的生意坚决不让亲人们插手,不想以后由亲人变成敌人,最后老死不相往来。

而且亲戚太多,不能个个都给他们创业基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先从小成本的生意做起,孟红梅说的方法是赚钱比较快的生意,也是这个时候说的倒爷。

胡婉秋也想出来赚钱,想想小姑子肯定没有说假话,以前她也是这么发家的。

大家也明白,都知道孟红梅开店之前,也是跑南方进货回北京卖的。

年后,大家还在过年走亲戚,侯家,孟家,林家,三家人都是一对对的夫妻下南方,只有孟红秀是一个人,不过两个儿子还没有开学,也跟着一起。

浩浩荡荡的三大家子,队伍庞大,走之前,孟红梅还对他们说带些山货过去,这些人接着两天快把附近的农村收刮了一个遍。

侯洪兵的商品房除了给自己留的还有兄弟姐妹们留的,全部买完。兄弟姐妹们也是要给钱的,不过比外边就便宜了很多,基本上是成本价,孟红梅也是事先声明过,只有前两套房子是这样的价格,后面的不可能,家里人太多,要是每套都这样,她们夫妻也吃不消。

主要是杜绝他们给别人作人情这样做的,就是双河村的亲人也是得到这样的优惠,双河村的二舅舅和小舅舅从分田到户以后,就开始按孟红梅的要求种菜,承包山地,种果树,这几年赚的钱比孟朝阳他们上班的还多。听见有这样好事,当然也愿意买房子,不过是以小家为单位买的,红梅告诉他们第二套别急着买,等明年侯洪兵的开发的别墅区建好以后再买,以后升值比普通商品房要高。

大家都反应过来,是啊,第二套可不得买套大的更划算。

1985年一年,三家都有了新的气象,孩子们也看着父母们为他们的未来努力,到了暑假,这些孩子们都跟着一起跑南方,看着父母为他们辛劳,也更加听话懂事孝顺。

言传身教,自己的辛苦当然要让孩子们看到,不能说自己的辛苦不能让他们知道,很多孩子会认为父母为了钱不管他们,可是他们哪里懂得父母创业之初的那几年,是有多辛苦,回到家里已经累的不行。

还要兼顾家里,真的有点难。

有大点的孩子已经大学毕业上班,也不上班,帮着父母一起创业,他们大学学的也不是日后的什么发展前景很好的专业,孟红梅和侯洪兵也不阻止。

时间在忙碌中,匆匆而过,侯洪兵的事业王国已经很庞大,发展成庞然大物,在海外港台都有了分公司,他已经退居幕后,让儿子管理,自己没事和梅子到处游玩,孟红梅的一身好厨艺传承给闺女侯玉灵,红梅小馆也交给她,自己已经退休。

八十年代,侯洪兵和孟红梅就在双河村买下一块地基,修了一座唯美的别墅,真的很美。

他们没事的时候,就过去住一段日子。

现在双方父母早早的都住在双河村,没有事是不回城里的。

双河村

于家老爷子和老太太也还在,没事一群老头老太太,在一起说说话,百岁老人一点也看不出来,身体硬朗,牙口好,耳不聋 步伐矫健,还能在家里咆哮曾孙们。

双河村这些年有孟红梅夫妻把关,没有大肆开发,钱是重要,可是自然保护更加重要,而双河村已经是北京郊区最好的有机生态村,这村里的土地经过检验是最好的富硒地,真正的无价之宝,侯洪兵没有想过自己占有村里宝地,如果是一些商人肯定会土地流转,自己承包下来。

侯洪兵没有这样做,而是借钱给村委,帮助村里盖大棚,而且帮助他们找销路,村里的有机蔬菜还供给国宾馆。

曾经有人问过夫妻俩,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啥不干脆自己承包双河村的土地,那可是能长出金子土地,孟红梅只是淡淡一笑:“天下的钱是赚不完的,不管是谁承包,村民们都没有主人翁意识,也没有安全感,还有一些干脆会拿着-承包费进城打工,以后城里人不会种田,农村人不愿意种田,大家都吃什么,靠进口吗?农田不能荒废,不管什么都不能靠国外,只有自己把住自己的命脉才不会心慌。”

孟红梅始终相信,不管什么都是自立更生好,不是外国的东西就是好的,也有一些孩子一直认为国外的食品才是安全的,可他们不知道只有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才能真真切切的相信。

她从不把命运交给别人保管,她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家里的后辈还有许多认识她的人。

喜欢快穿之六七十年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快穿之六七十年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