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灵异 > 快穿之六七十年代 > 七十年代女知青(1)

快穿之六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女知青(1)

作者:传山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16 21:58:42 来源:9书院

平行时空华国, 上海, 七零年

1970年10月,上海因为一件重大事件耽搁了知青下乡, 10月份正是天气已经开始转凉,孟红梅已经从开始报名下乡开始,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原来的自己没有别的愿望, 只是希望这次下乡不要去上世去的地方, 在那里遇到渣男,自己的不再被骗,虽然以后的日子过得并不是很悲惨, 可是内心的不甘伴随了她的一生, 也改变了她人生轨迹, 孟红梅来了以后在报名的时候,用精神力给报名处做主的领导一些暗示, 让他们尽量把自己分配到上世村子不远处的地方。虽然没有指定地方, 但是却暗示他们不要把自己分到上世的村子里面。

再过一个星期,自己将要离开, 还算温馨的家。父母人不错,对孩子们也很公平, 他们每天都要上班,家里三个孩子,大哥早就上班, 小弟还小, 只有十七岁的孟红梅去, 无所谓偏心不偏心,只是赶上了这个时间节点,自己也只能去。大哥孟庆祥都上班四年,难道让他去,他也说过代替自己去,可是孟红梅一个历经多世的老怪物,让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心里肯地不得劲。

孟家

孟爸—孟克明,41岁,红旗电机厂技术工。

孟妈—武元敏,40岁,第一医院护士长。

孟大哥—孟庆祥,21岁,红旗电机厂办公室干事。

未来嫂子—张亚丽,20岁,电机厂办公室干事。

孟红梅,17岁,东北知青

小弟—孟庆阳,学生,14岁,现在学校形同虚设。

孟庆祥年底也要结婚,都是双职工,结婚以后就住在家里。一直在申请房子,不过住房不好申请,现在只能等。

孟红梅一早起床,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出门到黑市晃悠,普通百姓大多数都知道黑市,不需要人带,孟红梅和孟妈妈一起来过黑市买东西。

这里的里弄四通八达,是黑市做买卖的好地方,想抓人,很不好抓。

化了一个妆,手里用袋子装了不少东西,都是定做的白面条,用一种黄麻纸包好的,白白的面条,很是吸引人,这年头白面不好买。供应有限,一年能三五斤白面条就已经很不错了,这还是年景好才有的。

“小姑娘,面条多不?”

“多啊,怎么了?你全部要吗?我可只要钱和全国粮票,别的面谈。”

“行,钱和全国粮票,我都有,这面条我全要了。”

“好。”

交易达成,孟红梅又开始如法炮制一番,虽然这次买的都是散客,可是东西好,依然卖的很快。

一天转悠下来,钱和票都不少,没有全国粮票也行,价格翻两番,爱要不要。

回家的时候,手里换了一个布袋子,布袋子比较大,孟红梅放了两斤白面条在里面,还有两斤鸡蛋,两斤猪肉。

猪肉是用几层油纸包的严严实实,是放在最底下。

孟家住在红旗电机厂的家属区,家里是两房一厅,阳台改成了孟红梅的房间,这时候没有什么公摊面积,都是实打实的。

未来等孟红梅下乡,孟庆阳就要搬到阳台上的房间住,孟庆祥结婚就有了单独的房间,孟家的房子还是算大的,六十个平方左右。孟家住二楼,坐北朝南,方位不错。一栋楼并排有八家,这时候的房子都是长排的,很多都是改建的家属楼,一栋楼最高也就四层。孟家住在二楼的右边的第四家。一栋楼中间是楼梯,左右各四家,孟家就在二楼右边的最后一家。

孟家封好阳台,正好给孟红梅做房间,正好放下一张单人床,白天孟红梅的房间从不关门,才有阳光照射进来,家里客厅才不会暗。

上来二楼,很多人家已经准备要做晚饭,很多人家不是两头的房间,也会想办法,把厨房封了改成孩子房间,做饭都在阳台上,阳台上家家户户都是锅碗瓢盆鸣奏曲。

“红梅回来了,买了什么东西,袋子鼓鼓的。”

“田姨,一点我下乡要用的东西。”

“那是要准备一些东西,去了乡下不好买的呀。”

进门时,家里人都已经回来了,孟庆阳正在接受大哥的再教育,给他补课,家里人都知道现在学校学不到什么东西,可是孟庆阳是个小学霸,对学习还是很喜欢的,大哥高中毕业,学习成绩也不错,要不也不会考进办公室做干事。

“爸,姆妈,我回来了。”

孟爸爸坐在两个儿子身边,看着兄弟俩学习,老怀安慰。见到女儿回来,抬起头心情也很好,只是再过几天,女儿就要下乡,他心里很舍不得。

“囡囡回来了,快坐下,今天去哪儿逛了?”

“爸,我去黑市逛了逛,看看有什么收获。”孟红梅的话,客厅的几人都听到了,就是孟庆阳也抬起头,期待的望着孟红梅,“姐,买了什么东西,你有钱吗?要不我把零花钱给你。”

孟庆阳还不错,不抠搜,知道姐姐过段时间就要离开家里,他怕姐姐把钱花完,以后手里不宽裕。

孟红梅摸摸弟弟的头,心底有丝暖意,这个弟弟现在看着还不错,大哥虽然没有说,但是也不是个枯心的人,以后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不用了,姐姐有钱。”

孟红梅先拿出来两斤用旧布包好的两斤鸡蛋,小心翼翼的放在木沙发前面的桌子上,“这是两斤鸡蛋,还有两斤白面条,看看,运气是不是很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快穿之六七十年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快穿之六七十年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姐,你的运气老好了,这也能遇到,好久都没有吃过白面条了,好怀念啊!”

“哈哈哈,这就欢喜了,还有呢,两斤五花肉。”孟红梅最后拿出来两斤五花肉,亮瞎了三位男子汉的眼,孟克明快速打开油纸,真的两斤五花肉,好久没有吃肉,肚子里面正寡淡着,看见肉,家里的那三人眼放狼光。

“妈,快出来看看,姐带了什么东西回来。”

“我看看带了什么东西回来,这么大惊小叫的。”武元敏洗洗手走了出来,看见桌上的东西,惊了一下,走过来紧张的问女儿,“囡囡,你怎么胆子这么大,敢一个人去黑市,这些要不少钱吧?你存的一点钱,不要用完了,到乡下到处都要用钱。”

“妈,妈,你别急,你知道的我有钱,我也可以赚钱,放心吧。”

“你呀,自小就主意大,我也管不了你,记住别乱来,现在世道不好。”

“嗯,记住了,不会有事的。”孟红梅自小就跟外公学中医,医术还不错,不过前几年开始外公就不再帮人看病,算是半隐居起来,不过外公武敬昌早年帮助很多人看过病,现在风波还没有波及他,因为有人保他,而且也没有人嫌他碍眼,还算是安全的。

孟红梅这几年跟着外公学习的时间比以前更多,学的也更精。

不过私底下,孟红梅也给一些找外公看病的人看过小病,都是一些嘴巴紧,外公点头相信的人,孟红梅攒了不少钱,还有一些票。特别是银针学的不错,外公还送了她一套银针,孟红梅来了以后,就把自己的钱票和银针全部放进储物空间,免得遗失。

晚上做了一顿红烧肉,味道串到隔壁邻居,香死个人。孟家爷奶早就不在了,孟克明还有一个妹妹,不过住的比较远,在城市的另一边,也不经常走动。武外公和武外婆倒是住的不是很远,离孟家也就一站路,做好红烧肉,第一时间孟庆祥就用饭盒给外公送了过去。

蹬着自行车,使劲的蹬,武外公住的房子是里弄里面的一套二层小楼,独门独户,里面还有一个很小的院子。

一楼有两间房间,一个厨房卫生间,还有一个客厅,楼上一个卫生间,三间卧室。很是宽敞,武外公就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家里还有武舅舅一家也一起住。

“庆祥,你怎么过来了,大晚上的。”

“外公,我奉命给您和外婆送妈妈做好的红烧肉还有一斤面条,是妹妹买回来的。”

武外公一听就明白了,家里两个孙子也学中医,天赋也不错,可是胆子就没有外孙女大。看看囡囡胆子大的,一个人到黑市买来的东西,这孩子就是孝顺。武外公心中略微得意,自己带大的孩子就是不错。

几天以后孟红梅带着一套铺盖行李,两大包的东西去了东北插队的地方。临时在行李中放了一个旧热水壶,还有一个军用水壶,还有一些零碎的东西,都是以后用的上的东西。

一路上和同学们在一起高歌,路上不断有人下车转车,孟红梅一路向北,直到一处不是很大的火车站下车,被接到这里的知青办,早上天微微亮就下车,到了知青办,知青办主任谢梅英主任安排她们知青先吃早饭,接他们的人已经来了 。

早饭是大碴子粥还有一碟咸菜,孟红梅和各地汇合的知青一起,这里没有她认识的人,但是有上海老乡,下车以后才知道的。

上午十点,孟红梅和两个男知青张国栋,周一扬一起分到柳树屯,来接他们的是大青沟的大队长孙大有,大青沟离县城不是很远,就二十来里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不过这时候路都不是很好走,这里是山城,四周都是大山比较多。

县城周围也是山比较多,大都不富裕,都比较穷。

不过大青沟是个民风剽悍的地方,这里田地少,运动以来还是第一次分来知青。大青沟的人也不愿意有外人进到自己村里,以前也是考虑到他们村里田地少,就一直没有分知青,现在不管咋样也要分几人过来,看着老实的才敢分到大青沟去,心思活咯的压根不敢分去大青沟,万一和村民闹出什么事可就不好了。

坐在牛车上,孟红梅没有说话,倒是两个男知青嘴巴没有听过,一直和孙大有聊天,说的都是村里的情况,孟红梅静静的听着,听见孙大有说道:“我们大青沟,人多田地少,不过靠近森林,大家可以用开荒种地,加上打猎采些野菜,山果,日子糊的过去,跟你们大城市不能比。以后你们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嗯!”两位男知青听到田地少人多就已经明白了过来,知道以后估计不好过,前面都已经有知青开始下乡,他们也不是盲目的,来之前肯定是问了问一些有知青的亲戚家,知道知青生活是怎么回事。不过知道是一回事,真的见识到又是一个样,和自己想象的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会更辛苦。

“吁,吁,吁。”到了大青沟,孙大有直接驾牛车到了一处比较偏的地方,这是一座小木屋,“你们两位男知青住在这儿,这里是以前村里的一位孤寡老人的住所,现在归你们,已经打扫好了,你们的口粮已经放在屋子里面,钥匙给你们,你们自己进去吧。女知青的在前面一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快穿之六七十年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快穿之六七十年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谢谢大队长。”

“好了,你们先忙着。”

孙大有一路上都没有听女知青说过话,觉得应该是个老实的姑娘。心中想到多照顾一些,“女娃子,你住的地方也是单独的屋子,不大,就一间正屋,一间厨房和茅房,还有一间偏屋,不过篱笆院扎的紧,还有前后都有院子,算是不错的,以前也是孤寡老人住的,现在收归队里,你们这次来的知青也不多,队里就没有给你们盖知青屋,将就着先住。”

“队长叔,这已经很好了,谢谢。我可以自己种点小菜吗?”

“可以,你还可以自己种点自留地,我们大青沟是上面唯一允许的,因为这里田地太少,不管咋种,粮食也不够,你要是愿意,开年以后就可以自己种一些,还可以开点荒地。”

“队长叔,开荒有规定没有?”

“有,一户不超过五分地,你一个人也算一户,不要超过五分地就行。”

说话的时候,已经到了孟红梅住的小院,确实不小,一个人住刚刚好,孙大有帮助孟红梅把行李搬进屋子里面,孟红梅趁机从另外一包行李中,掏出来一包红糖和一包糖果,转身塞给孙大有,“队长叔,今天辛苦您了,早早的就去县城接我们,这些给家里小侄子甜甜嘴,红糖也能给婶子和您补补身子。”

“不行,怎么能收你的东西,你留着自己吃吧?以后你就知道这些东西不好买了。”孙大有连忙推开,可是孟红梅的手劲比他的还大,“队长叔,我还有呢?我不怎么吃糖……”

最后没有办法,孙大有只好收下,心中却是欢喜的。这女娃子是个会做人的,看来以后在村里不会轻易与人结怨。

孙大有交待自家住在哪儿,有事就去找他,或者他家那口子,孟红梅连忙点点头 ,路上孟红梅和另外两位知青都明白了,说东北地广人稀,都有地,大青沟不同,因为大青沟是护林村。这里的村里主要是护林为主,防止周围发生火灾,和祸乱。耕种的也是空闲轮流耕种的,交公粮的任务也没有多少。

这里的山脉和县城的山脉是连在一起的,要是出现火灾,那就一发不可收拾,特别是夏天,天干物燥的,一但火灾会牵连到县城,大青沟每天都要派人到山上巡逻,大青沟也是在山里面。

孟红梅一个人在家里收拾,土炕上还有一个收拾的干净的炕柜,看着很破旧,不过还可以用用。

拿出来一把锁挂上,又再清理打扫一片家里,这里应该是前两天打扫过的,屋里蛮干净的。

在厨房和房间摆放好行李和生活用品,厨房里有口旧锅,应该是补过的旧锅,还是可以做饭吃的。

水缸里面也是装满了水,不过孟红梅要洗澡,一个人挑着空桶,朝队长说的地方走去,锅里面已经装满水,灶里面也点燃火在烧。

走在路上,遇到几个村里的人,大家不认识,孟红梅只是笑笑,并没有打招呼,村民也没有和孟红梅说话,都是观望的态度。

不熟悉,村里以前也没有来过知青。也不知道这三个知青,是否与别的村里说的那样,是不是不好打交道还瞧不起人。

在火车上待了好些天,身上都馊了,孟红梅好好的洗了一个澡,洗的舒舒服,等到头发干了,上炕睡觉 ,好累。

张国斌和周一扬可没有孟红梅细致,归置好行李,也自己洗了一个热水澡,早早休息,他们这一觉睡醒已是第二天天亮,这些天在火车上都是硬座,也休息不好,一觉才睡了这么久。

第二天天一亮,孟红梅就起床,挑水,洗漱,在水井边还碰到了张国斌,也挑着水桶,“孟红梅你也起的这么早。”

“是啊,你和周一扬不会也是昨天白天睡到现在。”

“是啊,太累了,这些天在火车上也没有休息好,简单归置好行李,洗洗就睡。原以为黄昏时刻会醒来,谁知道一觉就睡到现在。现在没有别的感觉,只有感觉到饿。”

“我也是,衣服都没有洗,等会儿你们要去县城吗?”

“去啊,还要置办一点东西。你去吗?”

“我就不去了,你们帮我带点东西回来,行不?”

“行啊,有什么不行的。”张国斌和周一扬不是真老实,是人比较醒目灵泛,也不是惹事人,大青沟全村男人都是护林人是有工资的,他们全部护林,还半耕作,还是猎户,这里的人生活都不差。

孟红梅他们三个也会有工资也会轮流耕种田地,只是孙大有不知道怎么安排孟红梅一个女娃子。

村里的女人一般都没有工资的,孟红梅有工资,安置起来就不好办,难道一起护林,孙大有还没有想好。

孟红梅让两位男知青给自己带些碗筷和一个铁锅,昨天队长叔说了,屋里的铁锅是要还人的,暂且他们三位知青三天。

都是村里人的,不能多借,人家家里也需要的,这是临时借,还是早点还的好。

两位男知青也要买铁锅,他们凭条子可以买口锅。这是知青办给他们开具的条子。

孟红梅和他们说好,挑完水第一时间就给他们送了钱和条子过去,还托他们买一个新澡盆回来。

反正今天他们跟村里的牛车一起过去,也不需要他们多劳累。

这些明面上的东西,孟红梅都托他们帮着买,自己要上山。

在厨房拿了一个竹篮和大布袋子,孟红梅就自己一个人上山,还带了绳子,和砍刀,这是要砍柴,山里幽森,寂静,还有树叶沙沙的声音,金黄的落叶,踩上去松松软软,点点余阳,落在树叶上。余光点点,煞是好看。

山林的风景,孟红梅看的多了,可是这里的尤其美,著名山脉就是不一样,这里到处都是密林,外围就是这样,里面更是幽森昏暗,孟红梅一边拾柴,一边看看有什么山珍或者坚果,这里的松子应该不是一般的多,多捡点,以后猫冬的时候当零食吃。也能给家里寄点回去,现在已经是十月底,这里马上就要开始猫冬。

自己的事情还很多,储备猫冬的柴火,还有储备猫冬的山珍干货和零嘴。

这时候已经没有农活,男人轮流上山护林,女人们除了操持家务,还有趁下雪前储备猫冬的干货。

※※※※※※※※※※※※※※※※※※※※

强推新文预收: 《快穿之悲催女配逆袭记》

简介: 周玉兰是个漂亮骄傲自信且视他人于无物的一个女人,事业上她的对手怕她,爱情上情敌怕她。死后被选中去帮助被虐的女配逆袭人生。

喜欢快穿之六七十年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快穿之六七十年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