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鉴宝生财 > 第506章宋刻本(上)

鉴宝生财 第506章宋刻本(上)

作者:静湖竹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6 22:54:46 来源:9书院

“咳咳。”曾毅轻轻嗓子,示意老板娘注意点用词,可是白晓燕此刻就好像饿急的老虎,哪里管的了这些,拉着曾毅的身子转过来,开价道:“二百万,给我。”

“不行。”曾毅一口回绝,伸手就要拿回砚台,岂料白晓燕把胸一挺,曾毅这手差点就成色鬼的贼手了,吓的他急忙缩手。

白晓燕见曾毅吃瘪,开心的嘿嘿直笑,曾毅郁闷不已,叫道:“老板娘,不带这样的。”

“二百万给我啦。”白晓燕撒娇的抛媚眼起来,一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架势。

曾毅见状,直摇头起来,说什么都不答应,白晓燕郁闷了,叫道:“死小子,要怎么样才肯把好宝贝转给我?”

曾毅眉头挑挑道:“你真想要?”

“当然。”白晓燕脱口便回道。

曾毅摸着下巴上下打量起白晓燕来,白晓燕被他古怪的眼神看的浑身发毛,急忙后撤一步道:“死小子,你别对我乱来啊,我可告诉你,老杨头还没死呢,我可不能做出对不起他的事情来。”

“嗨,老板娘你瞎想什么呢。”曾毅郁闷的拍了一下大腿,点出道:“我是在想,你要这东西是不是打算再卖出去?”

“我是买卖人,当然是要卖啦。”白晓燕回道。

“哦,这样啊。”曾毅咧嘴笑道:“既然都是拿去卖的,那这么着吧,我把这东西拿去拍卖,得的钱咱们三七分如何,你三我七如何?”

老板娘一听分钱,她开始掐手指算账了,如果卖一千万,她能得三百万,而且还是纯收入,顿时喜的眉开眼笑道:“那好,就三七开,不过你小子如今人品不咋样了,得立个字据才成,不然到时候卷了钱我得没地找去。”

曾毅顿时暴汗,郁闷道:“你就这么信不过我的人品吗?”

白晓燕哼唧道:“你小子当我不知道你在乡下做的好事吗?这么久不回来,老杨早就担心了,一早打电话给你家里,一问才知道你小子在村里干了不少缺德事,行啊,你小子,都要睡人家小媳妇了,你的胆够肥的啊。”

听到白晓燕揭这些短,曾毅顿时感觉自己就好像一只被人踩住尾巴的猫,浑身都不自在。

说起来,在村里的日子,那叫一个逍遥,曾毅也的确享受了不少美女,不过这都是在村里,在大都市,曾毅可没那个胆子这么乱来。

要知道,在村里,那是有村长那个恶霸再,他去报复下胡来没事,但是这是在都市了,他可不管胡来,要知道都市人的法律观念可强着呢,可没有农村人那么质朴好糊弄。

曾毅被老板娘捏住了七寸,忙赔笑道:“老板娘,你都听说了,那也应该知道,我这都是为了个大哥出气,才去胡来的,其实我的人品杠杠的,你看咱们相处也好几个月了吧,有哪一次我对你胡来过,就算是荤段子我都没开过。”

“哼,那是你小子不敢,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男人心里那点猫腻鬼心眼,指不定你在哪个角落偷瞄老娘我的屁股在那意淫呢。”

白晓燕这话说的曾毅暴汗无比,还别说,的确偷瞄过,不过这应该是任何一个男人都有的冲动吧。

“少废话,快点立字据。”白晓燕催促起来。

曾毅没办法,耷拉个脑袋立下字据,完事后,白晓燕才安心的把砚台交给曾毅,然后问道:“说吧,离村后怎么没第一时间回店铺报道,这大半个月去哪鬼混了,瞧你春光满面的,别是逍遥快活的快乐不思蜀了吧。”

曾毅是真服了白晓燕这张嘴巴,忙赔笑打招呼道:“哪能啊,就是朋友请我去苏州转转,帮着看些古董而已。”

“你去苏州了?”白晓燕一听苏州,顿时脸色一变的,她至今还记得上次在苏州老宅被骗的事情。

曾毅点头道:“是去苏州了,不过没碰到什么好东西,倒是惹了点麻烦,这不,麻烦一解决就跑回来报道啦,老板娘,这段时间收到好东西没?”

“当然有好东西了。”提到古董,白晓燕就来精神了,立马翻箱倒柜,然后翻出了一本古籍来,冲曾毅炫耀道:“曾毅,来瞅瞅我收的好东西,保证你看了大吃一惊。”

曾毅狐疑了一声,凑上来看着古籍,然后吃了一惊的喊出来:“这是刻本?”

“对啊,而且还是宋代的哦,我厉害吧,这可是稀世珍宝诶。”

宋刻本指宋代刻印的古籍,宋刻本印书多用皮纸或麻纸,文理坚致有韧性。版式疏朗雅洁,版心下方往往有刻字工人姓名和每版的字数。

在古籍善本市场上,宋刻本无疑是皇冠上的钻石。自明代中后期以来,宋刻本一直受到学者、藏书家的特别重视。

早在明朝,宋刻本已有“寸纸寸金”之说。

明末崇祯年间,著名刻书家、藏书家毛晋,其家藏图书达89000多册。他为搜寻宋刻本,在其藏书楼“汲古阁”门前,悬挂征求启示。

可见到了明朝,宋刻本尤其是善本已值一页千金。

民国朱文钧为收藏宋拓本《醴泉铭》,变卖掉家藏明代沈周的《吴江图》和文征明的《云山图》,才凑够款额四千块大洋购之。

而在目前的拍卖市场,宋刻本的每页拍卖价都要万元左右,而在十年前,一页宋元刻本在千元左右。

宋版之美主要在于字体、版式。

事实上,从现在大英图书馆的唐咸通九年(868年)刻本《金刚经》的雕刻技术来看,印刷术已相当成熟。

那么,既然唐代民间已有雕版印书,五代又有以国子监为代表的官刻本,为什么雕版印刷这样一个有利于传播文献的手段在唐五代不能被普遍采用?

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与人们习惯于阅读写本或许不无关系--因为写本洋溢着书法艺术气息,它的美感使人油然产生愉悦的阅读心情。

而初始接触雕版印刷品,会有滞涩呆板、索然无味的感觉。

宋代要推广雕版印刷,就不得不从唯美的角度考虑如何能够让人们接受雕刻印本,也就是必须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

喜欢鉴宝生财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鉴宝生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