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锦衣香闺 > 082

锦衣香闺 082

作者:笑佳人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1-16 23:01:41 来源:9书院

江南湿热, 皇后这两日有些不适。

她自幼体弱, 每逢酷暑或寒冬, 都要病上一阵, 断断续续一直吃着药, 不然也不会最早嫁给正德帝, 却生出了最小的三皇子, 更不会落下了儿子的教养。

如果没有儿子,皇后有时候都想,就这么让她去了吧, 缠绵病榻的滋味儿太难受。

可有了儿子,药再苦,皇后都心甘情愿的吃, 能多陪儿子一日是一日。

皇后生病的时候, 就是三皇子周元昉最懂事的时候,除了读书练武, 一有空, 周元昉就带着阿彻来母后这边尽孝。皇后靠在榻上, 问问两个小少年的学业, 嘴角始终带着温柔的笑, 说累了,她就让两个孩子下棋, 她默默旁观。

屋里有淡淡的药香,周元昉与阿彻都习惯了。

皇后低头看棋盘, 字如其人, 一个人下棋的路数也能体现出他的性情,是浮躁还是稳重,是急功近利还是步步为营,都逃不过深谙棋道的皇后的眼睛。阿彻那孩子处处都好,非要挑个毛病,皇后只能说,阿彻太老成了,少了孩子该有的单纯与灵动。

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皇后很喜欢阿彻,她主要观察的是自己的儿子。

令皇后欣慰的是,她看到了儿子的进步,虽然儿子棋艺还是不如阿彻,但儿子不再像第一次与阿彻下棋时那么浮躁了,输了也不会脸红瞪眼睛。

皇后点点头,先夸阿彻,然后晃晃正德帝送她的西洋怀表,笑着鼓励儿子:“不错,这局你们俩下了两刻钟。”

同样是输,从五十步之内输坚持到上百步再输,便是进步。

周元昉喜欢这样的夸赞,因为他能感受到母亲的真心欢喜,不像以前父皇夸他,一听就是哄小孩子的。不过,这一个月周元昉听从阿彻的建议,只管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父皇夸赞两位兄长他不嫉妒,训斥两位兄长他也不窃喜,渐渐的,周元昉渐渐发现,父皇看他的眼神变了,有点,有点父皇看两位兄长时的味道了。

如果阿彻的办法没用,周元昉自然不会看重阿彻,事实证明阿彻的每一次提醒都会给他带来好处,周元昉便也越来越信任阿彻。这种信任,属于一个皇子及其心腹的,与周元昉、阿彻之间的伴读情谊无关。

分好棋子,两个小少年准备再来一局,宫女却低着头走进来,说寿宁长公主来了。

阿彻立即下了榻,神色如常地站在地上。

周元昉依然跪坐着,刚要拉下脸,瞥见阿彻平静如水的样子,周元昉闭上眼睛,再睁开时,方才的阴鸷戾气就消失不见了。母后也教过他,一个人只有喜怒不形于色,旁人才不能投其所好阿谀奉承,才不能察觉其惧攻之以短。

“你们先回去吧。”皇后柔声道。

阿彻行礼,周元昉关心母亲道:“娘累了便休息,别与她多费唇舌。”

周元昉本就不喜寿宁长公主,得知苏锦、阿满娘俩被寿宁长公主罚跪后,周元昉对寿宁长公主的态度,已经不是简单的厌烦足以形容的了。

皇后笑着点点头。

周元昉带着阿彻告退。

两个小少年往外走,到了院子里,迎面撞见了寿宁长公主与她女儿郭琳。

“三表哥。”郭琳甜甜地唤道。

周元昉没理她,神色不愉地对寿宁长公主道:“母后精神不济,姑母若有事,尽量长话短说罢。”

这话不够尊敬,可寿宁长公主早就熟悉了周元昉的脾气,既然周元昉对谁都是冷脸,并非单单针对她们娘俩,寿宁长公主就不以为意了。十来岁的小男孩儿懂什么?她只需帮女儿铺好路就行了,待将来周元昉成了太子,女儿也出落得如花似玉了,表哥表妹自会亲密起来。

“姑母知道了,元昉真孝顺。”寿宁长公主慈爱地夸道。

女人刻意的温柔只让周元昉浑身难受,他立即头也不回地走了。

郭琳巴巴地望着他。

寿宁长公主摸.摸女儿的头,牵着女儿去见皇后了。

一番嘘寒问暖后,寿宁长公主让宫女带女儿去花园里玩,她亲昵地坐在皇后身边,闲聊似的道:“前几日端王大婚,府里热闹极了,端王妃才十六岁,却十分稳重周到,已经颇有王妃的派头了,不得不说,皇兄真会给自己挑儿媳妇。”

皇后笑道:“皇上英明,许家乃书香世家,许家的姑娘自然是好的。”

皇后人在病中,眼角眉梢免不得露出些疲惫虚弱,落在寿宁长公主眼里,却有了别的意思。

寿宁长公主乐见其成,皇后听不得端王、英王好,她的盘算才有可能成功。

寿宁长公主就又夸了夸英王还没过门的准王妃。

皇后只能继续陪夸。

寿宁长公主忽的叹口气,看着皇后低声道:“这三个侄儿,我最喜欢元昉了,只是元昉太小,等他娶媳妇的时候,端王、英王家的小辈儿都能跑能跳了。唉,都说幺子吃香,我却觉得咱们元昉吃了很多亏,什么都落后一大步。”

皇后心里明镜似的,只作不知,笑道:“妹妹这话是何意?元昉身为弟弟,确实比两个哥哥吃香啊,你看两位王爷都在外面替皇上分忧了,就元昉,还是孩子一个,只知道吃喝玩闹,成天叫我与皇上操心。”

寿宁长公主知道皇后言行谨慎,就算对端王、英王有成见也不会说出来,她就笑了笑,不提端王、英王了,热情地对皇后道:“皇嫂,喝了端王的喜酒,我忍不住想了想琳琳的婚事,越想越觉得琳琳与元昉挺合适的,表兄表妹天生就比外人亲一层,宫里头又经常见面,青梅竹马,皇嫂您觉得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锦衣香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锦衣香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皇后露出吃惊的模样来:“这,元昉刚十岁,我,我还未想过那么远……”

寿宁长公主笑了笑,轻轻地道:“十岁不小了,想当年汉家刘彘也是与元昉差不多的年纪,就已经懂得金屋藏娇了。”

这个提示非常明显,寿宁长公主意味深长地凝视着皇后的眼睛。

皇后自然知道金屋藏娇的典故,阿娇的母亲馆陶长公主对女儿阿娇寄予了厚望,先意图与当时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结为亲家,却被栗姬拒绝,馆陶长公主恼羞成怒,转而找到了王夫人,两人一拍即合,最终太子刘荣被废,王夫人的儿子封为太子,也就是鼎鼎有名的汉武帝。

皇后心想,寿宁长公主还真够,自信的。

人家馆陶长公主是汉景帝同父同母的亲姐姐,姐弟情深,便是偶尔闹点不快,那也抵不过刻在骨子里的血缘关系。寿宁长公主算什么?皇上早早就藩辽东,一住就是二十多年,期间与寿宁长公主见面屈指可数,为了避免大周将士自相残杀,皇上从驸马郭耀想到了寿宁长公主这枚棋子,皇上信里妹妹喊得亲,寿宁长公主还信以为真了?

皇后只想笑,她就不明白,同样是先帝的子女,为何有皇上这般英明神武的,也有寿宁长公主这样自以为是的。

皇后不是厉声拒绝长公主的栗姬,也不是存心巴结长公主的王夫人,她只当没听懂寿宁长公主话里的深意,以孩子们太小委婉地压下了这个话题:“等等看吧,过个五六年再考虑也不迟,元昉的脾气妹妹也知道,那孩子,我真怕将来委屈了琳琳。”

她没有把话说死,寿宁长公主虽然不太满意,但仔细想想,再等几年也挺好的,万一皇上提前立了端王或英王,那周元昉这个火坑,女儿离他越远越好。

“元昉多懂事啊,我经常在皇兄面前夸他呢。”握着皇后的手,寿宁长公主卖了个好。

皇后诚心道谢。

寿宁长公主在这边待了半个时辰,意犹未尽地离开了。

皇后疲惫地躺了下去,一边是自己不争气的身子,一边是年幼的儿子,再加上正德帝深不可测的帝王之心,皇后头好疼。

宫女端来汤药,皇后喝了,没多久就睡了过去。

等她醒来,天都黑了,皇后睁开眼睛,就见正德帝坐在旁边,一个人在下棋。

“皇上。”皇后哑声唤道。

正德帝回头,看见妻子一脸憔悴,他立即挪过来,一手扶着皇后,一手往皇后背后塞了个枕头。

“上茶。”正德帝扬声吩咐。

宫女马上端了茶水来,正德帝亲自喂皇后喝了。

口渴缓解,皇后舒服了很多。

“寿宁又来烦你了?”正德帝不悦地道,寿宁长公主把皇宫当自家后院进出想来就来,正德帝早就不满了,现在皇后生病寿宁长公主依然我行我素,正德帝的耐心便又少了一分。

皇后苦笑,并不掩饰她对寿宁长公主的不欢迎。

“今日她又说什么了?”正德帝随口问道。

皇后疲惫的心却起了波涛。

隐瞒实情?就寿宁长公主那点心机,就算她现在隐瞒了,时间一长,皇上总能看出来,与其让皇上怀疑她与寿宁长公主达成了什么约定,不如如实相告。

皇后叹道:“本来是跟我夸端王妃温婉端庄的,聊着聊着就提到了元昉的婚事,问我觉得琳琳如何。”

正德帝闻言,眼底掠过一丝阴霾,转瞬即逝。

皇后并没有看他,虚弱地闭着眼睛,继续道:“元昉才多大,书都没读好,我哪有闲心考虑那么远?再说了,就她那行事作风,我,我可不想与她做亲家。”

在正德帝面前,皇后就像面对一个普通的丈夫,怎么想就怎么说了。

女人嫌弃地抿着嘴,正德帝看了,笑了出来,寿宁长公主不是馆陶,他的皇后也不是王夫人。

他更不是轻易被两个女人左右的皇帝。

“你安心养病,等元昉大了,朕自会为他寻一位好王妃。”正德帝盯着皇后刚刚睁开的眼睛道。

皇后柔柔地笑,靠到他怀里道:“皇上看人的眼光一向好,那我就继续偷懒了。”

正德帝低头,在她耳边说了什么。

皇后没听见,脑海里全是正德帝刚刚说的那句,他会为元昉寻一位好王妃。

王妃,是随口说说的,还是真的要先封元昉为王?那时候,太子之位有人了吗?

这就是帝王,一句话,便搅得身边人心神不宁。

喜欢锦衣香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锦衣香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