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南明大丈夫 > 第1012章 资本萌芽

南明大丈夫 第1012章 资本萌芽

作者:话凄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8:00: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时间到了公元1652年,大魏武鼎二年七月。

明魏间的大战,基本告一段落,明军残余退守广东、福建、赣南三地,魏军占据南直隶,浙江、湖广,以及江西北部地区。

高义欢遂即下旨,改南直隶为安徽、江苏两个行省,湖广为湖南、湖北两个行省,不过北京和南京却并不改名,依然称京。

在朱慈烺翻越岭南,退入广州后,魏军要消化占据的区域,加上并未做好继续攻击的准备,所以大军止步,并不进行追击,天下间便只有关外和巴蜀两地还在交战。

对于这两个战场,高义欢并不担心,随着魏军占据江南和湖广,人口、资源、赋税大幅增加,国力暴涨,关外豪格人少粮少,西南孙可望运送物资不便,魏军不用什么战略,光耗也能耗垮他们。

七月间,江南酷暑,烈日将大地烤得发白,金声桓从衡州府退到长沙,赵大宪亦从仙霞关,退到浙江金华,各部魏军都不同程度的后退,暂避酷暑。

这时,高义欢却并没有歇着,而是顶着烈日,视察江南各地,将苏州、松江等地的工坊跑了一个遍。

江南士绅地主和大商贾,本来对魏国抱有戒心,毕竟高义欢出身流寇,闯贼部将出身,他们始终担心魏国会对他们下手,会打压江南士绅和商贾。

可是高义欢却亲自视察各地作坊,并大撒订单,进行政府采购,帮助江南各个大工坊复工,让他逐渐改变了对大魏政权的看法,甚至令一些商贾,感到欣喜若狂。

历代王朝基本都是重农轻商,江南的大商贾,就算家财万贯,也需要依附于江南士族,地位比较低下,而大魏皇帝居然亲自视察各大商贾的作坊,便让一些人敏锐的察觉到了机会。

松江府,是江南丝织业最发达的区域,高义欢离开常熟,在苏州转了一个多月后,便又领着一群人,来到了松江县。

江南之地,经济发达,人口向城市聚集,而早前修建的城池,并不能容纳那么多人口,所以在县城外,沿着官道形成了一条条的长街、集市、工坊。

高义欢一行人骑马而来,老远便见城池外的街道上,旗幡飘飘,人流穿梭,远处缫丝工坊内,升起一道道的烟柱。

“陛下,前面就是松江县!”陪同视察的商贾马洪山,手指着远处,“陛下是先进城休息,还是现在就去工坊看一看!”

虽说高义欢已经查看过不少工坊,但是他对江南的资本萌芽,对这些原始的手工作坊,依然兴趣浓厚。

“去工坊看看!”高义欢拔动马缰,双腿夹了下马腹,胯下火炭马,便“咻”的一下冲出。

李来亨立时率数千骑兵,疾驰着冲出,超过高义欢一行人,先一步向作坊而去。

松江县早知道高义欢来视察的消息,县令与大批士绅、商贾早在城外迎接,听说高义欢直接去了工坊,又匆匆赶往工坊。

高义欢到工坊时,数千魏军士卒,玄衣卫甲士已经将工坊四周戒严。

“草民夏允熙,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商贾,拜服于地,微胖的身躯,激动的微微颤抖。

高义欢从马上跳下来,将马鞭丢给亲卫,露出慈父的微笑道:“不必多礼,朕不请自来,希望不要影响工坊的生产!”

“陛下驾临,是小民的福分,小民求之不得,一点也不影响。”夏允熙忙磕头道。

高义欢挥手让他起来,见他气质并不像个商人,不禁随口问道:“松江华亭人夏允彝、夏完淳,你可认识。”

夏允熙一个激灵,怯声回道:“陛下,夏允彝是小民族兄,不过小民并不赞成他们的行为。”

高义欢微微笑道:“你不必紧张,他们追随南明,与你并无干系。好了,带朕参观一下你的工坊吧。”

当下,夏允熙带着高义欢在工坊内参观,只是转了一圈,就用了将近一个时辰。

工坊占地八百余亩,有缫丝、纺织、染布等多个工坊,每个坊内,都有上百台机器同时运转,让高义欢有些恍惚。

一路上,夏允熙给高义欢讲解着各道工序,高义欢听得云里雾里,只是不停的微微颔首,不过听没听懂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你这个工坊,怎么运作,一年能新添多少织机?”高义欢看了看,对江南手工业,不禁充满了信心。

此时西方的手工业,还未发展起来,世界上流通的产品,主要是中国货,如果抓住机会,大有可为。

夏允熙道:“回禀陛下,这个工坊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增加织机了。”

“你雇佣这么多工人,每年赚得应该不少,为何不扩大规模!”高义欢微微皱眉,资本累积后,不是应该扩张吗?

夏允熙道:“回禀陛下,小人每年确实赚了些银子,不过这些钱都用来买地,或者用来放贷了。”

高义欢眉头皱成川字,“收租和放贷比工坊更赚钱吗?”

“回禀陛下,这到不是,而是更加安稳。以前小人每年都添加织机,可后来发现,织机多了,货物卖不出去,便不在添加了。”

高义欢沉思一阵,江南商贾没有选择继续扩张,应该是没有足够的市场,而商贾社会地位卑微,不能左右政权,没有实力创造市场,打开市场,所以发展到一定水平,就踏步不前了。

如果商贾登上政治舞台,能够左右朝廷政策,他们才会有继续扩张的底气。

高义欢沉思不语,这是一名官员忽然走进来,对陈名夏一阵耳语,陈名夏听后,脸上露出一丝喜色,然后走到高义欢身边,神情愤慨的说道:“陛下,钱牧斋被郑家扣住了。”

高义欢闻语一愣,“郑芝龙为何要扣钱谦益?”

陈名夏脸上有些不自然,最终还是不敢隐瞒,“是郑芝龙之子郑森所扣!”

高义欢道:“郑芝龙什么态度?”

陈名夏道:“他到是愿意投降,不过郑森却带着一批人,从福州出走,去了泉州,明显是想对抗大魏。”

说着陈名夏沉着脸抱拳,“陛下,臣以为郑家这是想两面下注,如此两面三刀,不能留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