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南明大丈夫 > 第49章 鹿邑种田记下

南明大丈夫 第49章 鹿邑种田记下

作者:话凄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8:00: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涡水是淮河中游左岸的一条支流,也是淮河第二大支流。

它发源于河南开封府尉氏县,向东南流经太康、鹿邑和安徽省亳州、涡阳、蒙城,于南直怀远县城附近注入淮河。

高二哥要在鹿邑拦坝,那下游的亳州、涡阳和蒙城肯定都会受到影响,那里的乡民肯定会记恨他,不过即便如此,这个水坝还是必须要修。

因为他能提高水源的利用,能够调节涡水的水位,等水蓄满后,对于下游,甚至也有调控的作用。

比如冬季不怎么灌溉的时候,他便能起到蓄水的作用,免得水源流入淮河进入大海,白白浪费,等春季需要灌溉时,就能够有足够的水源。

同时在干旱的时候,他能放掉蓄水缓解灾情,在发大水时,他又能起到蓄洪,减轻堤坝压力,防止决堤的作用。

当然,到时候二哥也能利用水坝的调节作用,来控制下游。如果下游让二哥不高兴,那他便可以反正来,旱的时候把水拦住,涝的时候开闸冲死下游。

只是如果这样做,那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要问候他祖宗,然而排除这种丧尽天良的做法,修建水利工程,总的来说还是件好事。

虽说从短期来看,蓄水会影响下游灌溉,但从长远来看,对于上下游却都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孙玉成和于应龙听后,并未反对,而是考虑建坝的问题。

这时于应龙道:“鹿邑北高南低,不过地势相对平坦,就算建好水坝,蓄水也有难度。”

这确实是个问题,河流两侧又不是高山、峡谷,而是平地,水位无法抬的太高,蓄水能力也会有限。

高二哥想了下,笑道:“可以建多道水坝,形成多个水闸,从北到南,一级一级的蓄水,应该能够解决问题。另外,还要多挖沟渠、池塘,起到一个蓄水抗旱的作用。”

于应龙和孙玉成互相看了一眼,心中不禁有些诧异,这个高都尉连个生员都不是,怎么好像什么东西都懂一点呢?

“那属下这就组织人手,准备去办。”于应龙开口道:“不过所需要的钱粮,还请都尉尽快筹措。”

修水利,自是要花钱的,然而钱粮却是件让二哥头疼的事情,他不禁抿嘴道:“现在河床枯竭,修的时候,先修两边,最后合拢,并安装闸门,工程量应该不大。”

现在正是枯水期,不用先填分水堤,可以直接下河床开工,耗费应该减少很多。

高二哥顿了会儿,接着说道:“这件事对鹿邑百姓有利,你们去各寨走动,同乡绅族老商议,将乡民发动起来,大家一起修建。我可以给他们适当免赋,做为工钱,至于剩下的缺口,我会尽快筹措出来。”

赵大宪带回来一千两银子,高二哥提前给军官和战兵发饷,已经用了五百两,剩下五百两只能顶一个月,但是赋税却又没收上来,他现在哪有什么钱粮,只能设法发动一下群众,实在不行,便只能找个土贼或者土豪打一打,来解燃眉之急了。

当下高二哥与两人沿着涡水巡视一阵,发现如果水源充足,涡水沿岸的土地不说全部利用,让二哥这几百人自给自足,却完全没有问题。

此时已到七月,高二哥看了一阵后,对两人道:“咱们如果加快速度,或许还能赶上种冬小麦。你们要尽快走访各村寨,就说水坝修好后,沿岸的土地,可以租给他们耕种,要尽快把乡民发动起来。”

高二哥的人少,消化不了那么多地,不如低租让给鹿邑的乡民耕种,这样总比放着荒废强。

于应龙和孙玉成点头应下,两人商议一阵后,便决定由于应龙去走访各村寨,说服乡绅组织村民参与到水利建设中来,而孙玉成则领着些人,继续丈量土地,并规划各级水闸的建造地点。

其实鹿邑县的乡民也想修水利,只是没有官府组织,加上各村各寨的想法不能统一,所以一直无法实现。

如果坝建在上游,下面的村子享受不到,要扒开你的水坝,建在下游上面的人也享受不到,不愿意帮忙,而最重要的是就算建起来,受益的大头也是藩田,藩王都不出力,乡民自然干不起来。

现在按着高二哥的提议,分级设闸,将水源一级一级的往下放,便可以解决不少矛盾。而藩王的地,自然都是好地,高二哥许诺建好水闸之后,可以低租让给他们耕种,各村寨立时就动心了。

为了调动乡老的积极性,高二哥则承诺,水闸建起之后,再帮他们修建水渠,让他们的田地,也有水源灌溉。

为此,二哥希望他们能提供一些食物,给参与筑坝的村民,而二哥则视他们提供粮食的多少和完成的工程量,对他们来年的赋税进行一定程度的减免。

这等于是预支来年的赋税,来作为新修水利的工程款。

当然二哥这是好言相劝,如果有不识抬举,不愿意配合的,那他也令赵大宪做好准备,把不配合的寨子打下来,来个杀一儆百,顺便打个土豪补充下钱粮。

只是于应龙这个酸秀才,确实有些能力,二哥没想到经过他的劝说,各寨居然都同意了高二哥的方案。

这些乡民,眼下也都没什么事做,眼看着来年怕也是同样的年景,能修建水闸灌溉,他们自然愿意,何况现在做还能管顿饭。

至于乡绅们,主要还是因为闯军洗劫鹿邑县的余威还在,就像高家庄面对刘黑子时,愿意花点粮食买个平安一样,只要县里的流寇不打上门来,给你点粮食也无妨,何况是修水利,这种对他们也有利的事情。

这水闸要是建起来,受益的首先是藩田,其次就是乡绅的田多,他们自然愿意。

一时间,鹿邑县仿佛进入了后世插着红旗,唱着歌儿进行大建设的时代。各村各寨的村民,挑着扁担箩筐,便纷纷涌出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都有,向赶集一样汇集到涡河边。

孙玉成在涡河上,规划了六个水闸,将乡民聚集在一起,先从上游建起。

数十个打着赤脚的孩子,最是活跃,跑在队伍的最前面,各地赶来的村民为了混口饭吃,清早就出发,一个比一个走的快,都想混点工分,等水坝见好后,能够拿工分多租几亩好地。

为了提高乡民的积极性,防止有人浑水摸鱼,高二哥又提出了工分的制度,给每个村子记工分,等水坝建好后,哪个村子工分多,就能多租地,并且优先放水,结果引的各村倾巢而出。

高义欢站在一旁,看见乡民们忙碌的在河床上打桩,肩挑手推的将泥土、石块倒入木桩之间,几日时间水坝就已经有了个雏形,心里不禁感叹众人的力量,同时心里又想,“烧砖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干呢?”

(感谢无顬,鱼曾经来过的588打赏,求推荐,收藏,推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