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南明大丈夫 > 第702章 魏国新政下

南明大丈夫 第702章 魏国新政下

作者:话凄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8:00: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次日天方亮,高义欢早早的起床,在赵娟的服侍下,洗漱完毕,又吃了点东西,便前往议政堂,准备参与内阁议事。

从四川回来后,高义欢就没离开过西安,经过一个冬天的耕耘,王妃有了身孕后,他便都在赵娟这边过夜。

高义欢来到议政堂时,前来参加议事的内阁学士,还有六部侍郎,给事中,以及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官员,都已经到了。

在高义欢看来,今后他肯定会对魏国的行政制度进行改革,今日来的官员,都是高义欢觉得,以后可能会涉及到改革中的官员,还有衙门。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是西魏国的三法司,掌握司法,内阁处理西魏国的大小事务,与六部一起,是具体做事的行政机构,有行政的权利,六科给事中,品级最低,曾经一度拥有封还圣旨的权利。

不过这些官员和衙门再厉害,也没高义欢厉害,他是集三权于一身,乾坤独断。

高义欢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对制度进行改革,不过显然不是现在,争天下必须要集权,才能干成大事。

况且,他也不想自己找不自在,而是准备等一统天下之后,来给儿子挖坑。

不过虽然现在不改,但是不妨碍他,将这些官员叫过来,进行磨炼。

另外西魏国继承明制,可是却少了司礼监,高义欢在西安时,可以自行批阅奏折,但是在外出征时,权力就只能交给内阁,这便容易造成相权过大的问题,使得内阁失去制衡,并非长久之计,应此高义欢正盘算着,怎么将自己从繁重的政务中解脱出来。

此时堂内聚集了三四十人,众多官员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在堂内窃窃私语,谈论魏国新政的事宜。

忽然有侍卫高喊:“大王驾到!”

大堂内顿时安静下来,便见高义欢在几名带刀侍卫的簇拥下走进大堂,众人纷纷起身,欢迎魏王入殿。

高义欢笑着摆了摆手,请众人落坐,议事堂的布局,有点奇怪,分成八块,分别是六部、都察院和大理寺,每块区域前面摆着一张大椅,分别坐着各部主官,后面则是各部的官员,不过他们在议事时只能听,不能发言,除非高义欢许可,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

西魏的内阁大学士,都领着各部尚书或者侍郎的职衔,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主官,则不能出任内阁学士,监督体系与行政体系分开。

议政堂议事的时间,往往很长,多半时候都是一整天,有的时候甚至会连议几天,直到得出满意的方案。

这时侍卫进来,上了茶水和糕点,高义欢挥手让闲杂人等退下,便轻咳一声,大堂里顿时安静,高义欢遂即笑道:“今天是商议内阁提出的新政,大家也都有了准备,那李学士就开始吧!”

李岩是西魏国的首辅,兼着吏部尚书,他站起身来,向高义欢行礼,微微笑道:“大王,各位同僚,我今日代表内阁,来阐述内阁今岁制定的一些策略。大王和诸位同僚,要是有什么疑问,稍后可以对内阁进行询问。”

高义欢笑着点了点头,抬手道:“开始吧!”

李岩微微躬身,遂即开口道:“这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恢复关中和四川,增强大魏的国力。内阁共计商议出五法三策。第一法,是官贷法,关中和四川遭受战争破坏,百姓贫苦,无力靠自身能力,迅速恢复生产。内阁建议,由藩府向百姓借给农具、种子和口粮,取一分利,百姓来年进行偿还。”

高义欢微微颔首,一分的利息很低,既能帮助百姓渡过难关,迅速投入生产,还能一定程度上增加藩府的收入。

这时李岩继续说道:“第二法五等民法,按着百姓的田产和交税额度,将百姓分为五等户别,交税多的大户,可以参与州县议事。第三法是水利法,藩府鼓励垦荒,兴修水利,费用由当地住户按贫富等级和田产多少,来出资兴建水利,若是还有缺额,则可向藩府借贷,同样是一分利,用来年或者是今后数年的收成来还!”

高义欢点点头,这两条策略,可以看做是一起的,而且这个五等民法,以后还可以继续演变。

关中和四川现在都有大片的荒地,如果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同样会增加藩府的税收。

“第四法是,钞税法。天下的银根,掌握在江南士绅的手中,他们能够控制白银的流通,若是百姓在需要白银交税时,他们紧缩白银的供应,就会造成银贵铜贱,从而盘剥百姓。推行钞税法,百姓可以用固定比例的铜钱,去换钞交税,从而减少被商贾盘剥。”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以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可是白银的价格,却容易被商人操纵,明朝在三饷下崩溃,与银价的波动有很大的关系。平时一千文兑换一两银子,交税的时候,商人能将银价炒到一千五百文兑换一两银子,盘剥比官府还厉害些。

推行钞法,是高义欢一贯的主张,之前就已经提过,这次是正式由藩府下令推行。

“第五法是取士之法,藩府将改革科举,整顿国子监,轻八股,重策论、格物,另外进士需要先入国子监,由老臣教授处理政务的经验,分科目学习,律令、农桑、算术、天工,才能授予实官!”

这样一来,儒家学说成为踏上仕途的敲门砖,但是要治理地方,还是需要对各种事务进行了解。

李岩继续道:“三策,第一策是官员考核策,为了防止官员不作为,或者为了政绩过度作为,比如强迫不需要借贷的百姓,进行官贷,或者不根据实际情况,过度新建水利。官员的考核,将从州县人口,耕地面积,州县赋税、五等户占比,等方面来进行考核。”

“第二策是鼓励生育策,天下年年征战,人口锐减,大量土地被抛荒,我魏国之民不过二千三百一十三万,臣以为当奖励生育,增加人口,来增强国力。最后一策是,府兵策,将原来的屯丁和民团进行规范,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府兵,官府给予补贴和赋税减免,各府设立折冲府,置一校尉,农闲时集中接受训练。这样能加强藩府对乡间的统治,维护治安;建立军事储备,节省大量的训练费用和时间。”

高义欢点了点头,他对这五法三策,并没有什么意见,不过他一人的想法肯定不够全面,于是笑道:“李学士已经将内阁的新政说完,现在咱们一条条的商议,诸位有什么意见,可以畅所欲言。”

坐在几位主官后的官员们,开始小声议论起来,陆续有人站了起来,提出异议或者补充一些策略。

······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支持正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