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南明大丈夫 > 第970章 寻找祥瑞

南明大丈夫 第970章 寻找祥瑞

作者:话凄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8:00: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祥瑞这个东西,高义欢是知道的,历代皇帝都喜欢这个玩意。

当年明嘉靖帝,就很喜欢祥瑞,许多臣子都因为进献祥瑞,而得到重用,获得荣华富贵。

古代能称为祥瑞的种类繁多,如出现彩云,风调雨顺,禾生双穗,地出甘泉,奇禽异兽出现等等,其中最高等级的祥瑞,便是麟凤五灵。

高义欢要封禅称帝,程序上需要上天认可,而上天又不能说话,便只能在地上,找一些奇异的瑞兆,来证明上天同意,认可他做皇帝。

高义欢琢磨着,孤王称帝这样的大事,最高级的祥瑞总得来一个,其他大小祥瑞,也该是多多益善的。

“那啥,大魏如此广阔,孤王有大功于天下,上天已经降下瑞兆了吧!”高义欢负手而立,厚着脸皮说道。

他自己弄祥瑞,那就有点太不要脸了,这是需要下面的臣子配合才行。

陈名夏却为难道:“大王,臣已经放出消息,只是地方上的反应,好像不太热烈。”

高义欢眉头一皱,注视着他,“怎么回事?”

陈名夏尴尬的笑了笑,不好直说······

高义欢有点懂了,就是有一些地方官员比较有节操,不愿意干这种事情,没有把声势造起来。

在明朝进献祥瑞,虽能获得皇帝的青睐,但是进献之人,多半会被人看不起,一般有本事,有节操的人,也不会用这种手段来上位,当然胡宗宪这种猛人除外。

要是人人都想着通过媚上来获得向上的机会,朝野兴起这种风气,也就有亡国之相了。

早前高义欢为了扩张,收了不少这样的人,应该说想媚上的人,不会少,不过自从开科取士,魏国能够吸收人才投效,李岩便通过考成法,将大批之前接纳的官员拿掉,换上了一大批正派的官员。

这可以说是过河拆桥,像这次接受河北和山东,也是先留用,等魏国消化两地后,便开始翻旧账,严考核,将一批烂人换掉。

这么看来,李岩的工作效果,还算不错,国家确实需要正直肯干的大臣。

在古代皇帝虽是统治者,但也不是真正能够为所欲。

现在对皇帝的印象,主要是来自距离我们更近的清朝,而明代或者以前的皇帝,其实受到的限制都比较多,被权臣操纵,被大臣整得没脾气的也大有人在。

在明朝,或者以前的朝代,几乎都能出现几个实力强劲,有能力治理国家,甚至与皇帝抗衡的能臣名臣,但在满清,你找不到像张居正、徐阶这样的人。

因为明朝是皇权与臣权对抗,满清的君主集权却达到了巅峰,使得皇权彻底压倒了臣权,所以同样是想下江南,明朝皇帝就是昏庸,被人骂得一文不值,而清朝皇帝下江南,耗费多的多,却成了美谈。

明朝皇帝向地方要点土特产,一个县令只要觉得皇帝不对,就敢死谏不给,与皇帝对着干,而满洲皇帝过来,沿途却争先进献。

一般而言,泰山封禅,需要至少三个条件,一是实现大一统,二是国泰民安有特殊贡献,三是祥瑞。

这三样不齐便进行封禅,是不被社会认可的,比如宋真宗这位仁兄。

宋真宗虽说签订城下之盟,但起在位期间,将北宋户口增加416万户,把北宋财政由2224万增加到15085万贯,为仁宗朝的辉煌打下了基础。

虽然他比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差了些,但是毕竟也有贡献,在他统治下百姓富足,成为历代以来,最富裕的时期之一,至少没像唐玄宗后期一样,弄出安史之乱。

可是,他封禅还是被骂了几百年,就是因为他不满足这三个条件。

高义欢要封禅,其实也不满足这三个条件,至少天下就还没有统一,而他的权威也不像满清的皇帝那样,会有臣子毫无节操的吹捧。

满清皇帝能获得那样的权威,并不是凭空生出来,而是入关之后,进行屠杀,用血腥和暴力,毁灭了所有敢于提异议和说话的人,才使得皇权彻底压倒臣权。

而这样的代价,就是摧毁了汉民族的脊梁,改变了民族性,沦为奴才和工具,遗害数百年,至今还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很难遇见敢说真话的人,也没了死谏的人。

高义欢想获得权威,想让臣子们都拥戴他,但是他不可能变成满清,用残忍的手段去杀掉不服从的人,留下一群奴才,那面对这样的情况,他就只有不要脸了。

谁想说,就让谁说去,等今后孤王,将该做的补上,就成了。

朱棣开始是乱臣贼子,最后不也成了永乐大帝么?历史上能称大帝的,能有几人?

高义欢微微沉吟,“有些地方确实没有,你也不能让他们变出来,这不成了欺上了么?先将那些报上来的汇总,给孤王看一看!”

李岩提拔了不少正派的官员,这是魏国今后的希望,但是高义欢也清楚,他身边善于钻营的人也不少,有人不耻,天下都还没统一,就自比秦皇汉武,进献什么祥瑞,也就有人掏空心思给他找祥瑞。

高义欢的意思是,下面的人先找一找,实在没有他再自己造嘛。

老天又不会说话,造点祥瑞,代表天意,还不容易么?

陈名夏微微颔首,“臣明白了!”

······

四川重庆府。

从河东之战后,大魏与西国政权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

此前,西国是大魏藩属,如今虽没彻底翻脸,但也差不多了。

孙可望支持川南土司发动叛乱,占据泸州、叙州、镇雄、乌蒙等府,还有永宁、播州两个宣慰司,大魏虽然没明说,但心里门清,早知道是西军背后支持。

在这种环境下,大魏与西军交恶,原来负责联络西军的牛金星,便无事可做,最后因为川南局势紧张,被委任为川东巡抚。

在高义欢看来,奸臣和贪官有几种,一种只知道捞钱,啥事都不会干,这种查出来直接下狱,一种不仅贪,还善于权谋,构陷忠臣,危害极大,如严嵩之辈,高义欢的态度是一个字杀,还有一种,他贪财爱权,但交代他的事情能够办好,有些能力,对这种人,高义欢的态度则还算温和。

牛金星就算这样一种人,高义欢见他近些年有所收敛,便给了他这么一个差事。

说来也是凄惨,大顺朝的宰相,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川东巡抚,老牛也是惨。

此时,在重庆府巡抚行辕内,牛金星正在接待一名士子,他语重心长的说道:“我看了你的文章,文采斐然。科举之路艰辛,这次要是不中,你千万不能放弃,你是有用之才,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信心,我看好你~~~~~~”

士子站起身来,一脸激动的行礼,“学生谢过抚院的教诲。”

牛金星微微一笑,让人取来一张十两银票,“老夫为官清廉,这点钱,当做你的盘查吧!”

士子感动得涕泪横流,行礼告退,算是确定了师生的关系。

牛金星在明朝那边,明声及差,可是高义欢出身流贼,所以魏国并未对李自成进行批判,最近还有一些声音,歌颂起李自成的革命性,而牛金星也因此避免了被人唾弃。

这时又一名士子走了进来,行礼道:“学生见过抚院。”

牛金星满脸微笑,这个士子他熟悉,省试时成绩很不错,今后肯定能够中进士,或许会成为他的强援。

当下牛金星又与他推心置腹,交谈一番,临走送了一百两,外加几本书,动情道:“房山,你要记住,你是朝廷的栋梁啊!”

这一日,牛金星连续接见了几人,话都差不多,他忙了一个上午,终于坐回桌前,一边喝茶,一边看朝廷的邸报,看到其中一处,河东蒲州知县上报发现祥瑞,顿时噌的一下站起身来,将茶杯打翻,也不曾察觉,脸上露出狂喜之色,“哈哈~俺老牛的机会来了。”

(感谢大家的支持,新书更名《扶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