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南明大丈夫 > 第972章 泰山封禅

南明大丈夫 第972章 泰山封禅

作者:话凄凉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8:00: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高义欢来到泰山脚下,车驾缓缓停下,遂即在百官的簇拥下,先登上山脚的祭坛。

一群健硕的甲士,立刻押着一群人出来,为首之人,正是多尔衮和多铎,以及洪承畴等一大批接受三法司公审后,被判处抄家灭族的罪人。

本来高义欢是打算等他扫灭了关外,再来杀死多尔滚、多铎,让他们感受到灭族的痛苦,后来一想,满洲其实也并未行成民族的概念,而是由多部女真在八旗这个制度下组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

他们之间靠利益维系,而多尔衮、多铎与豪格也不是一路人,双方矛盾重重,看见大魏灭了豪格,他们未必有多伤心,所以高义欢将他们杀了祭祀,显示自己的功绩。

几年间,高义欢并未折磨多铎,反到是好吃好喝的供养,甚至给他送了两个满妇,伺候生活。

起初多铎还很倔强,时间一场,意志被消磨,便喂得跟一头猪一样。

高义欢曾经说过,要让他看着满人覆灭,而魏军虽强,想要剿灭山林中的满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茫茫大山中,要找他们都很难,也不可能发几十万大军去剿,后勤和粮草会吃不消。

虽然清军在关内失败,但多铎估计高义欢要灭掉豪格,还得十来年。

于是,他正准备享受剩下的时光,却忽然祸从天降。魏军士卒将他从家里拉了出来,当着他的面处决了,他不到一岁的孩子,拉走了他的侍妾。

此时,多铎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风彩,他只是一头肥猪,被绑在柱子上,痛苦流涕,连连求饶,一旁刚抢救过来的多尔衮,则是脸色惨白,倒是有幸于他们绑在一起的洪承畴,依然一脸不愤。

王世琮走了过来,“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多铎涕泪横流,“求饶我一命,我愿意给魏国做奴才。魏王说过让我看见大魏攻下辽东的。”

多尔衮道:“但求一个痛快!”

王世琮微笑道:“都不行!”

多铎闻语立时奔溃了,多尔衮则脸色惨白,他不想受苦,可是牙齿被打掉,手筋脚筋被挑断,只能任人鱼肉,“高贼,你好毒啊~”

一旁的洪承畴却愤恨的对两人道:“两位王爷,都这个时候了,求饶何用,都拿出该有的尊严来,不能让人耻笑啊!”

王世琮开口道:“洪承畴,你的话在王京还没说完吗?”

洪承畴被押回王京后,接受三法司审理,几位大学士轮番上阵,训斥他卖国的行为,汉奸做到老母不认,兄弟决裂,被宗族除名,不忠不孝不义禽兽不如。

洪承畴响起他在西安遭受的屈辱,又想着从锦州押送至西安,从西安押送至泰安的路上,沿途百姓臭鸡蛋,臭菜叶,甚至泼大粪相迎,心中感到无比耻辱,同时也心如死灰。

背叛传统忠孝节义的价值观后,洪承畴为自己投清,也找了个借口,便是明朝腐朽,百姓民不聊生,明朝没有能力安定天下,他投靠满清,帮清廷入关,其实是帮助百姓,结束混乱,尽早安定下来。

既然明朝没有能力来稳定天下,那他就找个有实力的过来。

他以百姓为借口,可一路来被臭鸡蛋砸,被屎尿淋,整个人像是泡在粪坑里一样,还牵连了押送的士卒,给将士留下心理阴影。

这说明了百姓并不买账,百姓对他的愤怒,让他知道百姓并不想当他的借口,反而都恨透了他。

这让洪承畴的精神一度崩溃,不过他很快就恢复过来,一群愚民,怎么可能理解自己。

“哼,我无话可说,我要用我的无声,来表示绝不屈服。”洪承畴扬起脸道。

王世琮冷笑一声,“那好,你就别出声了!”

说完,他一挥手,“开始吧!”

当下从北京过来,经验老道的刽子手,便用渔网照着他们,用小刀施行剐刑。

没几刀下去,便传来洪承畴的惨嚎之声,多尔滚脸色惨白,斗大的汗珠滚落,也忍受不住痛苦,发出阵阵凄厉的哀嚎。

高义欢早放出了消息,要处决多尔滚,山东百姓奔走相告,纷纷前来观刑。

在行刑台下,围观的数万百姓,齐齐鼓掌大喝,欢声直上云霄,也有人痛哭流涕。

人群中一名汉子,看了看行刑的场面后,仰天大呼,“孙公,你终于可以瞑目了!”

吼完,汉子分开人群,一路大哭而去。

一般而言,祭天都是宰杀三牲六畜,高义欢标新立异,拿多尔衮等人开刀,行刑完尸骨还要被放入模具中,铸成跪像,彰显自己的功绩。

此时,高义欢带领百官开始焚香祭拜,然后告慰天地,道:“昔明太祖起兵,驱逐蒙元,而为天下之主,传于子孙二百七十余年。然自辽事起,天下纷乱,百姓倒悬。数十年间,明廷外不能御悍夷,内不能安百姓,甲申之后,更令神器为夷所据。一时中原大地尽染腥秽,百姓沦为猪狗之辈,大义无人伸张。此中原守护者,明廷时运终矣。幸而上天不弃臣民,孤本陈留百姓,得上天眷顾,祖宗之灵,起兵十载,战中州,取关中,大战河东,横扫齐鲁,解民倒悬,尽灭悍夷。”

“今日北方已定,然中原威胁未除,东有建夷残余,北有蒙古,西有罗刹,西南有西贼,而明廷偏安江南,主昏臣庸,勾结夷狄,出卖华夏,德不配位,气运已尽。孤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文武大臣,有司众庶合辞劝进,尊孤为天子,以主黔黎。孤再三推授,然天降祥瑞,孤勉循舆情,于辛卯年九月三十日,告祭于泰山之阳,即天子位于。定国号曰大魏,以长安为京师,洛阳为东都。以今岁为武鼎元年,是日恭诣太庙,追尊四代考妣为天子皇后。立太社太稷于京师,公告全国咸使闻知。”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齐齐拜倒。

山下数万将士,纷纷高举兵器,大声齐呼,“陛下万岁,大魏万岁!”

高义欢换上冕服,头戴十二串垂珠冕旒冠,在山呼海啸声中,顺着台阶登顶泰山,进行封禅大典。

一大块山壁上,篆刻着几个大字,叙述着高义欢的功绩,“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本来陈名夏写了一大篇文章,可后来高义欢只让刻这八个大字,空下来的地方,以后在篆刻。

······

江北,扬州府。

因为魏军兵压淮河一线,朱慈烺从淮安,退到了相对安全扬州。

这时,河北和山东争夺战,已经落幕,结果以魏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这让朱慈烺的脾气,开始有些爆炸不安,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

在行宫书房内,朱慈烺手里拿着奏疏,沉声问道:“朕让兵部募兵十万,为何没有进展。”

阮大铖擦着汗道:“回禀陛下,魏贼断了与朝廷的贸易,湖广的粮食运不过来,朝廷储备粮草不足,招兵受此影响,因而未能达成目标。”

朱慈烺闻语大怒,“粮乃国之根本,你们难道就没提防魏贼吗?”

“陛下,臣等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因此限制了地方种植棉花、桑苗,可是不想地方鼠目寸光,士绅大族从湖广购买粮食,来上缴朝廷的摊派,背地里依然种植棉花。现在魏贼一断粮源,江南米粮立刻就紧张了。”

朱慈烺正要发怒,一旁的陈子龙忙道:“陛下放心,臣已经派人去安南与孙可望商谈,南洋的粮食不日就到了。”

朱慈烺闻语神情缓和了一些,这时锦衣卫指挥吴邦辅,却忽然沉着脸走进来,呈给朱慈烺一份情报,“陛下,高贼称帝了!”

“什么?”朱慈烺如遭雷击,整个人瞬间狂怒,“高义欢,乱臣贼子,该死啊!”

(感谢大家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