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明末中兴路 > 第413章 新的动议

明末中兴路 第413章 新的动议

作者:女侠独孤雯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8:00:33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当新的水力工场开工并纺织出第一批棉纱的时候,得到消息的不少人都有些震惊了。其中当然包括田秀英的父亲田弘遇,同以往的天家不一样,因为特别的后宫和新的机制,田秀英是整个后宫之中唯一拥有合法公开身份的人,也就有了独有的超然地位。尽管这些年来因为对萧轩在大程度上的了解,并且避免一些历史上的前车之鉴,从田弘遇到田秀英在许多问题上都是谨慎的,可这个时候田弘遇也终于打算敲打女儿一二。

新年之后探亲的时候也就不由的询问道:“当年女儿曾经是君上在战场上的左膀右臂,就是政务和政事也没有少协助着处理。为什么类似于今天这样的事却似乎对我们田家还有很多信邸旧人那样的不放心?”

听到这样的话,田秀英则直言不讳的坦言道:“这件事情君上当然也曾不客气的明讲过:他说人们生在红尘中,旧的环境下不可避免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比如关系文化、面子文化,也就很容易弊端重重。其实类似的皇商早就可以重新开张了,可就是因为重重的顾虑,君上才不得不在新一代的新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可用的时候在进行这一套。他们没有多少有各种利益牵挂的熟人亲友,也就能够最大限度上的避免管理上的各种弊端。不过父亲不必担心,你要相信君上所谋求的利益显然并不仅仅是如此了,君上身边宽裕了,我们的好处也绝对不会少。。。”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萧轩也没有什么把握这些新发明才不久,相关的制造设备刚刚在中央学院附属工场的测试中还算完善的纺织机械在真正意义上开始大规模投入运营的时候也能保持原来的质量。

可是在工场全面开工大概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日产量渐渐在渡过最初熟悉的阶段渐渐增长起来的时候生产出来的棉纱似乎还有原来的质量水平,日产量也明显不见下降,这就让萧轩更加感觉到了一丝欣慰。

以这样的质量,实际上很显然不能按照寻常布匹的成本来相提并论,因为它至少相当于二三两银子一匹的三梭布,就是只论工序增加值排除成本,每匹也可以达到一两上下的增加值。按照现有的速度估算,仅仅是六七千人每年的增加值就应该在二百万两左右的规模,这也让萧轩开始明白了为什么近代早期资本主义带来的利益为什么那样让人疯狂。没有地价成本、没有水电环境成本、厂房乃至设备成本相对比例因为机械的相对简单可靠也都很低,更重要的:如果是资产阶级拥有相当地位可以避免官僚或者封建主盘剥的环境下,那几乎可以拿到整个增加值至少八成左右的价值。在短短不过一代人甚至是一瞬间的技术革命,就让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十倍之多,的确会在很大程度上让劳动关系变得似乎同过去完全不同了。

这样算下来,这数千人的工场单位一年就可以带来折合一百五十万两银子,折合民国时代几百万美元每年的利益。如果规模在随后不算太长的时间内扩大为原来的十倍左右,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从松江到南京的转移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完成质量上的某种升级,每年提供一千五百万两上下银子的财政收入,虽然距离萧轩的终极期望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毫无疑问能够极大程度上的缓解如今灾年净亏三四千万两银子的财政赤字,平常年份也要因为种种开销透支两千万两上下的状况了。

当然,纺织厂里新的秩序也开始渐渐的让人不适起来。虽然按日结算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在劳动时枯燥带来的压力,每天六七十文钱的收入对于并非家中主要劳动力的女工来说也是完全不可忽视的一笔收入,可是劳动强度却是以往的织户所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

以往的时候相关行当的织户一年的工作时间在多数时候不超过二百日,平均每天劳作时间也只有少数时候才有六个时辰,多数时候不过五个时辰的样子。可在新建立的工场里,即便是轮班也几乎是在没有休息日的情况下日日都要劳作六个时辰左右,算起来平均每个时辰的收入提高有限的情况下,还要忍受长时间的劳作。

同骨子里就有一种右翼保守主义思维的欧洲封建贵族们转化过来的资产阶级不同,因为长期文人当政乃至儒家传统的影响,尽管这世上实际上存在无数悲剧,可是同“逍遥自在”“自由散漫”彻底相背离的传统还是很快引起了人们的不适。这甚至也让萧轩更明确的看到了很多东西:汉人的确是最有忍耐力的民族主义,可是因为长期以来的基层压迫在大多数正常情况下并不慎重,同等的境遇和条件下其实勤劳的程度即便存在也不及想象的那样突出。

对于这个问题,萧轩当然也早就有了一些准备:“如果有人不愿意干,可以预约退出,想来朝鲜人或者东瀛人哪里,应该并不缺乏相应的劳动力。。。”

在这个时候,英雄外城到应天一带的报刊新闻上开始有了一种重新点燃战火的“少庄派”思维。并且还有人提出,远征西方之所以要动用数十万的兵力,损失二三十万的兵力,同根本上说是此时的泰西远远强于之前很多人的想象与预料,当年万历之时就打过一些交道的朝鲜或东瀛,抵抗的能力乃至国力都远无法和泰西并论,南洋不少地方也是如此。如果对这些地方重新用兵,损失应当不超过万人多少。

萧轩在这个时候当然也在认真考虑是不是应该到了可以远征朝鲜或东瀛的时候了,尤其是泰西的乱局逐渐平定,不少军队也开始回国的情况下。其实不仅只有劳动力,那供养二百万非农城镇阶层的财富,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余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