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隋末 > 第562章 封建边疆

隋末 第562章 封建边疆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3:32:29 来源:9书院

“第三等国公,明定正二品,食邑四千户,授永业田四千亩。”

宣旨官站在御案之下,手中捧着明黄色的皇帝诏书,声音抑扬顿挫,洪亮的宣告着诏书。

正二品的国公,已经是人臣所能得到的封爵的最高一级,正二品的高品,更兼还有四千户的食邑与四千亩的永业田。让殿中一个个穿着紫袍的大臣们都目光发亮,从某些方面来说,三品以上的大臣,都有机会获得这个国公爵位。毕竟此时是开朝之时,爵位的封赏,绝对会比普通的时候来的更大方。

虽然之前朝廷也有加封了一些爵位,但一来数量少,二来也有些混乱,是以,所有人都对这次的封爵更加看重。

宣旨官不急不缓的念着诏书,不少的大臣们则在底下心中思量着。

没有多久,这次的爵位制度已经全部宣布完毕。

十二等十八级爵位,从正一品的王爵,到从六品的县男。足足有着十八个爵位,除了皇族专封的王、嗣王、郡王,还有十五个爵位是臣子可以获封的。

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之下,各自下面还有着郡、县爵位。正二品的公爵后面是从二品上的郡公和从二品下的县公。其次是正三品的侯,下面还有从三品上的郡侯与从三品下的县侯。然后就是正四的伯,下面有从四上的郡伯,与从四品下的县伯。然后是正五的子,下面是从五上的郡子与从五下的县子。最后才是正六的男,与从六上的郡男与从六下的县男。

封邑与永业田也是从正二品的四千,到从二品的三千,正三的两千,从三的一千,正四八百,从四六百。正五四百,从五三百,正六两百,从六一百。

这些食邑与永业田都是十分的丰厚,反正比起隋朝以前的爵位制度是大方了。大年三年时,朝廷只保留了王、侯、伯三级封爵,且不给封邑与永业田,只领一些俸禄,成了一个好听一点的名号却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

可眼下朝廷的新爵位制度,却是给出了丰厚的食邑与永业田。就算按惯例,到时真的实封食邑不会有这么多,可是这世代可以相传的永业田却不会有假。

等宣旨官念完之后,陈克复却没有让他继续念封爵诏书,而是站了起来,“封爵,乃是国之重事。封爵之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为酬谢我朝文武大臣们的奋力拼博,今日特定此十二等十八级封爵之位。封爵地位尊崇,轻易不与授,封爵为世袭之制,由嫡长子继承,世减一等。”

“为酬谢诸臣之功勋,陛下与本王决定,所有的封邑与永业田全部为食封,一分不减,且为酬谢众臣功勋,此次所有的封爵的食邑与永业田皆增加一倍。”

一道道惊讶声响起,无数人惊讶侧目。众人没有想到,朝廷不但不按惯例只实封食邑的三分之地,或者不给实封只级荣誉,这次不但给真封,而且居然还要翻一倍。那一等王爵可是就有整整两万户的食邑,两万亩的永业田。那可就是说,一个王爵就能得到整整两万户人口的所有税赋。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更不用提还有两万亩的永业田,一时人人激动起来。

就算到时封一个最低的第十二等、十八级的县男爵位,那也有两百户的食邑,可以享受上千人的上缴税赋收入。

“毛喜加封为燕国公,加文散官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实食封八千户,赏永业田八千亩。陛下特旨,加封两千户实食封、两千亩永业田。另自今日起,晋封三公之司徒位,与天子坐而论道。”

毛喜叩拜谢恩,“谢皇帝恩,皇帝万岁!”

“大隋皇帝令,房玄龄加封为宋国公,晋位尚书左仆射。杜如晦加封楚国公,晋位尚书右仆射。高士廉加封越国公、晋位内史令。三位大臣皆加文散官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并食实封八千户口,赏永业田八千亩!”

得到加封的三人连忙上前,跪倒拜伏,三人此次不但加封为第三等的正二品国公,而且还都升了实职,为三省之首,心中实在是激动不已。

“加封李奔雷为镇国公,加武散官从一品骠骑大将军!实食封八千户,赏永业田八千亩!”

一开始,就立即加封了四位正二品的国公,立即让无数的大臣都不由心动起来。

不过随后他们又微微又些失望,四位国公之后,朝廷后面只加封了十八位郡公,三十六位县公,以及四十八位国侯,七十二个郡侯,一百零八个县侯。

两百八十六个爵位,基本上都是当年跟着陈克复在辽东起兵的武将们,其中虽然有一部份是文臣,但数量很少,都是如毛喜一般的陈家旧臣,剩下的也都是如房玄龄这样后来从中原过来的文臣。

而河北降兵一派,只有三人获得封爵,分别罗艺的镇北侯,薛定国的征北侯、罗成的定北郡侯。其实的降臣降将,都没有获得封爵。

有人高兴有人羡慕也有人妒忌,但他们也不敢对这次封爵有什么意见。朝中最主要的那批人都封了爵,其它人也就无关紧要了。

陈克复坐在皇帝的宝座之上,代天子理政,小皇帝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已经彻底的被陈克复软禁在和安宫,再也接触不到宫外的人,甚至就连上朝做样子,也不需要他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隋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隋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缓缓的扫过众臣,陈克复朗声道,“这次的封爵名单,只是第一批。相信为朝廷立下功勋的也不这些人,肯定还有更多的人立下功勋,朝廷从不吝惜封赏,只要有社稷军功,朝廷就会给予封赏。”

听到这话,不少没有得到封赏的大臣们也是心安了不少。

“此次朝廷的封爵异常丰厚,但是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朝廷自共和元年往后,所有爵位封地都不许封在大业七年以前的朝廷疆土之上。今天所封的两百多个爵位,你们所有的封地,都在大业七年以后打下的疆土之上,其中燕州、辽州、海州三地不包括在其中。现在可以封赏的地方包括辽州北面的韦州,海州东面的罗州岛,江南东面刚更改为流州的流求岛三个地方。你们所有的食邑封户同样如此,朝廷给了你们丰厚的食邑,但是能不能达到朝廷给予的数目,则须由你们亲自去招揽流民自愿到封地去。”

“等到将来,朝廷打下的疆土越大,那么诸位大臣们可供选择的封地也就越多,实食封的食邑也会越来越多。”

听到这最后的一个条件,本来满脸高兴的不少获封爵位的大臣们,突然傻眼了。他们的食邑,他们的永业田,居然不在大隋朝,而在那些偏僻的蛮夷之地。那所谓的韦州那是以前的室韦草原,地方比两个河南河北加起来还大,可人口却只有移民过去的二三十万人口。

至于那个什么罗州,那更是悬于东海之上,靠近百济国的一个大岛,虽然面积巨大,但是那以前还全是野人,虽然如今朝廷水师占据了那里,也抓走了那些野人,可那样的地方,谁愿意去。

而那个本来是水师元帅张仲坚大人国家的流求岛国,虽然如今成了朝廷的一个州,改成了流州。可距离北京足有上万里之遥,而且还同样是悬于海上,这样的封地,给的地盘再大,又有什么可高兴的。更何况,这样的恶劣的封地,他们还要自己负责找封地百姓,他们却能拐骗那成千上万户的百姓前往那些蛮夷海上之地?一想到这,本来脸上的笑容都没有了。

但是封邑已经下来了,他们也无法再要求朝廷更改。如果不是因为封地在这些蛮夷地方,朝廷又岂会给他们如此大的封地,还给这么多的食邑?不管怎么样,最起码这爵位的封号还是实实在在的,也算是个安慰了。

殿上坐在龙椅之上的陈克复看着众人的反应,嘴角也不由的露出了微笑。

封爵能凝聚朝廷的官员忠诚之心,更能凝聚统治阶层的力量。但是封爵也是双刃剑,封的越多,给的越厚,官员们高兴了,可是中央朝廷的实力必然受到削弱。可要是不给,那么眼下别说这新税政推行不下去,就是将来也早晚要给的。

想来想去,最后陈克复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

不但封,而且大封,每个人都大封特封,加倍的封。但同时,却不将他们封在中原,不让他们有机会吸中央朝廷的血。而是把他们给封到这几年新打下的边疆疆土上去,那些地方,动不动就是有数一两个河北那么大,但是却地广人稀。

现在朝廷把这些不值钱的土地封给这些文武功臣们,一来厚赏了大臣们,二来有了这些大臣们的参与,以后边疆各州也必然能加快发展与融入到中原。

一举数得,何乐不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喜欢隋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隋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