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辟寒金 > 第 38 章

辟寒金 第 38 章

作者:蓬莱客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7 00:00:43 来源:9书院

隔日,慕扶兰在袁汉鼎的护送之下离开岳城,一行人南下去往涟城,到了后,安顿好熙儿,自己便入了三苗,开始做事。

在她忙碌之时,远在上京的张班,这天夜里,收到了发自长沙国的回信。看完,便知自己跳进了慕氏女的套。现在她这态度,分明是有恃无恐,到底还帮不帮自己搜集谢长庚造反的证据,全在于她了。只怪自己太过心急,当初一时沉不住气,又被美色所惑,竟这样吃了个哑巴亏,偏偏还拿人手软,如今就是想发作也是不行。

张班正一肚子的闷气,家仆来敲书房的门,递上拜帖,道有访客夜来求见。

张班以为又是趁夜上门来求自己办事的人,怒道:“不见!”

家仆小声说:“那人自称远道而来,受人派遣,有重要的事要见您,耽误不得。”

张班一顿,接了拜帖,展开瞥了一眼,脸上露出惊疑之色,定了一定,改口吩咐将人带入。

片刻之后,他听到门外传来家仆引人入内的脚步之声,立刻端肃脸色,坐到了案后。

访客中等身材,头顶帽笠,相貌并无特别之处,但张班看他一眼,总觉有些面熟,仿佛从前哪里见过似的,一时却又想不起来。

他压下心底疑虑,命仆从退下,打着官腔道:“谢节度使远在河西,却派你入京私会本官。倘若出于公事,似乎有违朝制,若是私事,大可白天见我,这般连夜上门,又是何事?”

那人向他行了一礼,说道:“此事既是公事,也是私事。因为特殊,谢节度使唯恐处置不当,万一有损与大人您的关系,出于慎重,这才先派小人来见大人。”

“到底何事?”张班皱眉道。

“不瞒内史大人,前些时日,谢节度使在河西陆续抓了几名刺探军情的细作,细作供出是受内史大人您的指使。出了这样的事,自然要上告刘后。”

张班吃了一惊,猛地站了起来:“胡说!这是栽赃陷害!本官丝毫不知此事!”

那人道:“谢节度使也是不信,便亲自追查,这才查了出来,细作原是受齐王所派。”

张班这才松了一口气,取帕,印了印额头渗出的细汗,恨恨地道:“我与齐王素来两不相干,他自己刺探也就罢了,竟还陷害我,妄图离间我与谢大人。幸好谢大人明察秋毫,这才没叫他奸计得逞!”

张班之所以如此紧张,是因为这种罪名,可大可小。遇到谢长庚,若他一口咬定就是自己,告到刘后那里,以他现在的风光,自己绝对讨不了好。

那人继续道:“张大人,节度使还有一话,命小人转告。大人您平日对节度使多有防范,实则用错了力,盯错了人。”

张班擦汗的手倏然停在额前,顿了一下,慢慢放落,勉强笑道:“此话何意?本官不懂。”

那人微微一笑:“节度使对内史大人一片坦诚,大人您也就不必揣着明白装糊涂了。节度使大人说,他对内朝没有兴趣,更不会和内史大人争夺朝中的官职。内史大人你真正的对手,不是节度使,而是齐王。大人你想,一旦齐王捏造网罗罪名成功,扳倒了节度使大人,必会取代节度使受到太后重用。到时齐王怎会外放?他必留在朝中。一山难容二虎,到了那时,内史大人你才是真正没了立足之地!”

张班细想,越想越是心惊,望着对方道:“谢节度使叫你和我说这些,到底是为何意?”

那人并没立刻回答他的话,而是朝前走了几步,停在烛火近旁,抬手取了头上的帽笠,笑道:“内史大人,你果然是贵人多忘事,认不得我了吗?”

张班就着烛火,再次细细打量对方,忽然想起一个人,脱口失声:“是你!”

他终于认了出来,眼前这个笑吟吟看着自己的人,竟是当年吏部下的一个名叫刘管的小吏,因为极是能干,所以至今还有印象。记得那人后来仿佛因为得罪上官,获罪发配。

难怪方才看他第一眼便觉面熟,只是这么多年过去,面目有所变化,加上也未多加留意,这才一时没有认出来。

“承蒙大人还记得我。刘管见过大人了。”

张班目瞪口呆:“你,你怎会……”

他本想问怎回到了谢长庚那里,想起谢长庚的出身,心里便明白了,立时停住。

刘管笑道:“谢节度使说,往后,内史大人主内朝,谢节度使主外事,各行其职,共同效力太后,岂不是比从前那样相互猜忌更好?”

张班目光闪烁不定,起先没有做声。

刘管放低了声音。

“实不相瞒,莫说内史大人先前与长沙国暗中往来替慕氏游说一事,节度使心知肚明,便是再久远些,大人您的另些旧事,节度使也是有所耳闻。只是向来知道内史大人您有才干,有意结交,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张班大吃一惊。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收受贿赂的这些事竟也早被谢长庚探知了。想必从前自己暗中发难于他,他也是心知肚明,不过隐忍不发而已。

他的后背迅速冒出了一层冷汗,又是尴尬,又是心惊,一时说不出话来。

刘管看着脸色灰败的张班,微微一笑。

“内史大人,谢节度既派我来见大人,对大人的信任程度,难道大人还是有所疑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辟寒金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辟寒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班再不犹豫,上前一把握住刘管的手,笑道:“惭愧!从前我不知谢节度使乃如此英雄人物。劳烦你回去转告他,从今往后,我与节度使一心一意,愿共同扶持朝廷,效力太后!谢节度使但凡有用得到本官的地方,尽管开口。”

刘管与他耳语了几句。

张班一口答应,略一沉吟,忽然想起一事,叫刘管稍等,走到案后,提笔写了一信,封好递了过去,说道:“劳烦你将此信转给节度使。”

刘管将信收起,朝张班道了声别,随即转身而去。

刘管去后,张班独自在书房里,慢慢擦去面额上的残余冷汗,出神了良久。

……

五天之后,一道来自刘后的懿旨,被信使带着从上京出发,日夜兼程一路八百里加急地送到了河西节度使府。

刘后在懿旨里说,她收到谢长庚附带细作口供的奏折之后,极为震怒,传齐王对质,齐王当场伏罪,原本应当重罚,但念在他也是出于对朝廷的忠心,误听谗言,一时糊涂做了错事,这回便以惩戒罚罪。

刘后安慰谢长庚,倘若下回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无论是谁,再不轻饶,她已在朝会严厉告诫群臣,叫谢长庚千万不要因此心灰意冷。对他的赏赐已是上路,不日便会送到。先前随奏折而去的那封请辞折,则一并原封退回,刘后命他尽忠职守,继续效力朝廷。

懿旨送到之后,再过些天,刘管也秘密回到了姑臧,这一夜,见谢长庚于节度使府的书房,不顾路途劳累,风尘仆仆,拜见谢长庚后,便将自己这趟去往上京的经过说了一遍。

张班和他会面过后,次日,刘后收到了谢长庚发自河西的奏折。

这也是一道请罪书。

他说前些时日,自己陆续在姑臧抓获数名细作,本以为是北人所派,起先并未上心,后来追查,露出端倪,方知出自内廷某位藩王指使,想是疑心自己有作乱不轨之心。他深感惶惑,为免日后招来更多猜忌,痛定思痛,已于节度使府自摘印信,请辞官职,并上折向朝廷和太后请罪,祈证清白。

刘后收信之后,当场将张班召入宫中议事,随后便有了齐王认罪的一幕。

说起这个,刘管极是兴奋。

“大人,咱们早就盯上了齐王的细作,先前您却没有动静,我还有些不解。原来这时派上用场,可谓一箭双雕。不但把张班收得服服帖帖,叫他往后两只眼睛只顾盯着齐王,齐王往后,恐怕也不省心了。”

谢长庚笑了笑,目光微微闪烁,随即问:“赵羲泰在长沙国的事,怎么说?”

刘管立刻道:“我提点了张班。张班在刘后面前进言时,特意提及齐王世子如今人就在长沙国,或是另有所图。刘后很不高兴,当时质问齐王,道若只是治病,为何不将神医请去齐王府,却叫世子拖着病体千里迢迢亲自就医?齐王极是惶恐,百般解释,道出宫后便叫人传话,立刻将他儿子召回。”

刘管复述着自己后来从张班那里听来的话,心中其实还是有些不解。不知节度使何以会对赵羲泰也盯得这么紧,不容他留在长沙国治病。

他说完,看着节度使,见他神色平淡,只是点了点头,微笑道:“这些天辛苦你了,也不早了,我这里无事,你先去歇息吧。”

刘管告退前,取出张班那夜叫自己转呈的信,递了上去。

谢长庚独自留在书房里,拆开信,视线才扫了一眼,脸色一下变得难看无比,原本那点勉强还算愉快的心情,骤然转为恶劣。

他又看了一遍,将信慢慢地折起,收了起来,压下心底的怒气,凝神了片刻,起身出了书房。

他回到卧房,心中却依旧气闷无比,难以纾解,知这一夜怕是睡不着了,索性出来,命随从备马,连夜出发去往休屠城。

第二天,他到了休屠城,副将刘安知悉节度使来了,带人出城来迎。

谢长庚纵马来到边境,上了一道高岗,眺望远方,一望无际,草木萋萋。

他开口,问北人最近的动静。

刘安道:“末将正有一事,想传信给大人商议,这么巧,大人自己今日便到了。北人最近倒没什么动静,但末将对马河谷一带有些不放心。那里也是土人的聚居之处,是个隐患之地。以末将浅见,最好令那里的土人全部搬迁,尽快建造戍卫,否则,日后起战,北人若是想到以马河谷为突破口,收买土人通过,铁骑便将直驱而来,对这边的守军,极是不利。”

“试过和他们接触了吗?”

谢长庚眺着视线尽头的远处,那片河谷的方向,问道。

刘安点头,随即又摇头。

“末将亲自去过,连路口都不让进。”

他看了眼节度使,见他眉头微蹙,小声道:“夫人走了也有些时候了吧?节度使何不将夫人再接回来……”

谢长庚看了他一眼。他忙闭口。

“走吧,去马河谷看看。”

谢长庚停了片刻,驱马继续朝前而去。

第二天,他回了姑臧,在节度使府的书房里坐了片刻,不再犹豫,取笔写了一封信,封妥,叫来管事,命他传信使,以最快的速度上路,将信传到长沙国,交给慕扶兰。

管事忙接过信,又递上一封方才收到的信,转身而去。

谢长庚一看封口上的特殊印鉴,便认出是留在岳城的朱六虎通过自己告知他的特殊路径传来的。

他一直在等着。却过了这么久,才又送来一信。

他略微感到不快,拆阅了信。

朱六虎在信里说,长沙国最近依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在前些时日,南方三苗之地饥荒瘴疠,前来求助,慕宣卿借粮,帮助他们渡灾,并且,翁主也去了南边的涟城行医治病,当时他夹在人群中,目睹了翁主出发的情景。

翁主身边带着一个四岁左右的男童。他多方打听,查到男童名叫熙儿,是翁主所认的义子,根据时间推算,应该是她从河西回来的路上遇到的。

当日他也看到袁汉鼎随翁主一道出发,应是同行之人。

谢长庚的视线停在信上末尾的几列字上,眯着眼睛,凝神了良久,信纸在他手中捏成了一团。

他慢慢地站了起来,走了出去,对着外头的仆妇吩咐道:“给我把管事叫回来!替我准备,我要出趟远门!”

喜欢辟寒金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辟寒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