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红楼之黛玉为妻 > 第131章:

红楼之黛玉为妻 第131章:

作者:双面人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7 00:18:20 来源:9书院

忽闻此信,众人唬了一大跳,尚未来得及应对,就见卫母之亡,愈加忙乱。

卫太太因卫伯和卫源父子等不在家,卫伯又坏事惊死了卫母,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黛玉是晚辈,不是这府里的人,已经失声。柳氏年纪轻才进门,更慌了。反是卫三婶经得起事,厉声道:“拖下去!明知老太太身上不好,却闯进老太太屋里说此噩耗,安的是什么心?”

卫太太反应过来,惊死卫母可不是什么好名声,传出去卫伯的罪名儿又要多一个不孝,脸上也跟着变了颜色,喝命道:“堵住嘴拉下去捆住关在马棚里等我发落!再叫了跟老爷出门的长随过来,我有话问!”卫母卧病炕上久矣,尚未移床易箦,卫太太心中更气,又担忧卫伯,敲打过在场的所有人,恨不得变成两个人分头料理。

卫三婶撇了撇嘴,见卫太太光顾着卫伯的事情,摇头一叹,和黛玉一面命人去报知卫三叔和卫若兰,一面命人取来早预备好的装裹,一面取出随身带来的妆奁卸了妆饰,先换素净衣裳,等孝服送来再穿。卫太太忧心卫伯,无心主持,卫三婶先命天文生择日入殓。

柳氏正六神无主,她是新媳妇,府中许多事都没弄明白,见卫三婶发号施令,虽然心中不满,但是看到婆母管不过来,忙跟在卫三婶身边指挥家下人。

黛玉倒是意外清闲。

那厢卫太太隔窗已问明卫伯获罪的缘故,乃是卫伯在任上出了极大的失误,以至于损失惨重,又有科道官趁机参了卫伯一本,说他“秉性狡猾,冷酷残忍,假借小聚之名,暗结党羽之属,以满私情之欲,致使军中多事,朝中不稳”并“分明有钱,且分家之前皆已截留此账,然为奢靡度日,竟依旧亏欠朝中钱粮不还,其心可诛”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削爵。

许是长泰帝极重用卫若兰的缘故,自从卫伯丁忧起复后,一直不得重用,那年原想和冯唐一样随南安王戍守西海沿子,惜未谋成,但他毕竟不是无能之辈,又得史家之助,掌管京中各军中的饷银、军械、衣食分发等事,油水颇为丰厚。

刚刚装裹好了,卫三婶耳尖听到,蓦地扭头死盯着卫太太,冷声道:“什么意思?当年兰哥儿出继,分家前可是特特留了一笔银子用来还欠银的,难道大老爷没还?”

黛玉也是一呆,她记得卫若兰说过,足足留了五万两银子,都叫卫伯府吞了?

卫太太哭道:“早知有今日,当年就还了。还不是家家户户都没还,老爷怕成了出头的橼子先烂才没去,谁承想竟成了罪过!”

卫三婶冷笑道:“打量我是糊涂人,信了你这话。当年分家,先从总账上截留五万两银子出来,本就是还债最好的时机,难道旁人因为这个来骂你们不成?不过是你们想留着自己花罢了。就拿兰儿媳妇来说,她父亲临终前还清祖上的欠银,有谁家找她的晦气了?”

黛玉脸上泪痕未干,暗暗叹息一声,劝道:“罪名已下,十分确凿,尚不知如何,切祖母刚逝,余温未尽,竟是别为这件事恼了的好。”

卫三婶点头道:“这是自然,先忙老太太的后事要紧。”

她们这么说,卫太太却惦记着卫伯,将家事暂交柳氏料理,自己回房拿钱备礼物,忙忙碌碌地吩咐人去各处打点,并请史家等来往亲厚之家帮忙。

卫太太不放心,又请正和卫三叔抚尸痛哭的卫若兰帮忙,毕竟卫若兰在御前极得意,若他去向长泰帝求情必定胜过旁人,不料卫若兰却断然拒绝,冷声道:“祖母新逝,诸事未理,侄儿才告假回来,不在灵前哭丧,挟一身晦气进宫求情成何体统?”

卫太太浑身缟素,滴泪道:“虽说哥儿出继了,但也和老爷有骨肉之亲,老爷出事,阖府惊慌,不过请哥儿托人打点,怎么就成了不合体统。”

卫若兰淡淡地道:“圣上英明,自有决断,从不发落无辜之人,太太尽可放心。”

卫三叔擦了擦泪,皱眉道:“嫂子在老太太跟前为难兰哥儿作甚?大哥出了失误,又有几个罪名儿凑在一处,致使龙颜大怒,罢职削爵已成定局,再无挽回的余地。况且大哥虽被收押,却未入狱,乃是还有罪名儿没理清,等理清了自有结果。咱们正料理丧事,别说进宫了,出门都不能,大嫂子叫兰哥儿去求情,外人知道了不得说兰哥儿不孝?兰哥儿虽是先大嫂子养的,但早就出继给二哥家了,便是为大哥打点,也该源哥儿去。”

他是没本事的人,也没依靠过卫伯,只想着日后靠着卫若兰之势一家子安安稳稳地过着富贵清闲日子,因此待卫若兰十分用心。

不仅他如此,卫三婶也是。

卫三婶抚了抚鬓边,接口道:“兰哥儿年纪轻,好容易才有今日的作为,大嫂子叫他进宫,朝中那一起科臣听说了不得参兰哥儿?再怎么担忧大哥哥,也不能在老太太新丧的时候出门,唯有等候消息才是正道。兰哥儿几年不在京城,才回京城一个月,他只和那些年轻的公子哥儿有来往,那些公子哥儿能做什么?趁早打消了叫兰哥儿找他舅舅的心思,大哥哥把兰哥儿过继出去,人家可是打上了门的,不落井下石已经是他们的仁义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之黛玉为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红楼之黛玉为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卫太太又气又恨,心里却明白他们说得都有理,一旦旨意下来,就没有回旋的余地,只能托人打点管理此事的人,暗中减轻卫伯的罪过。她派出去的人回来说史家愿意帮忙,史鼐上书称当今以仁孝治天下,卫母仙逝,作为长子,不管卫伯身负何罪,此时此刻都该先料理母亲丧事要紧,请长泰帝网开一面,先放卫伯回家。

朝中又有一干勋贵老臣随着说情,长泰帝倒真是网开一面了。

没两日,在开丧破孝之时,卫大伯返家,罢职削爵不销,另外按罪判他按利归还五万两银子的欠银,并因任上失误罚款二十万两银子,等丧事办完,府邸亦需归还朝廷。

消息传出,卫家上下和朝廷内外勋贵人等都高呼长泰帝仁厚。

卫若兰心中了然,看似长泰帝因卫母之逝对卫大伯网开一面,其实该判的罪都落实了。卫大伯虽有失误,也结党营私,却罪不至死,亦未到抄家之重,所以罢职削爵罚款正好,由此可见长泰帝的仁厚,没有因为不喜卫大伯就强加罪名与他。

卫若兰已经听说了,卫大伯这几年和史家走得近,所幸他没糊涂透顶,去和义忠亲王结交,倒是宁国府和义忠亲王暗中有所来往。即使如此,卫大伯也牵扯进朝廷那些皇子的争斗里去了,卫伯府钱不够花的原因就是他在元春有喜之前替三皇子做事。三皇子今年纳了皇太后娘家侄孙女为侧妃,已得皇太后的娘家支持,和皇长子在朝中的势力平分秋色。

不止如此,锦乡侯府前头依附皇长子不得,他们家做的那事令皇长子如鲠在喉,故未重用,锦乡侯一气之下,转头替三皇子效力,找了皇长子许多烦恼,卫伯就是得了他的劝说,才在暗中投效了三皇子,要不是今年元春有喜,只怕他就劝史鼐跟着一起了。

长泰帝正值壮年,底下皇子如此争斗,岂能容忍?早在五六月份就开始剪除这些皇子们暗中的羽翼,卫伯出事完全在卫若兰意料之中。

卫大伯保住了性命,又不必入狱,没落得和甄家一样抄家治罪,没牵连眷属,朝中亲朋好友尚在,来日好生打点一番不是没有可能起复,卫太太郁郁几日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又为即将损失的大笔银子而心痛不已,也只得一面忙碌丧事,一面凑钱。

虽然卫大伯没了职务和爵位,府邸也要被朝廷收回,又罚了几十万两银子,但是因卫若兰之故,亲朋好友依旧你来我去,官来官往,倒也极尽热闹。

卫母乃是超品的诰命,享年七十一岁,也是高寿,前有卫老太爷之功,后有卫若兰之劳,虽然卫伯坏事,但不是十分可恶,长泰帝念着这些情分,许以恩典,礼部奉旨赐银五百治丧,卫大伯不知长泰帝是因老太爷和卫若兰才有此恩典,他含泪磕头,感恩不尽。

以为卫家仍有机会复起,兼卫若兰十分得宠,未必不会扶持生父,原先不来的几个官员之家急忙来吊唁,来时连连告罪,各有理由,都说不是故意不来。

入殓时,乃由卫大伯和卫三叔亲自抱尸入棺,幸喜天已入冬,又至冰棺于室,尸体未腐,而寿材亦是卫母陪嫁的好板,不必费心再购置,减了许多忙碌。卫母生前所喜的常用之物随之入棺,余者衣服被褥帐幔等都得烧了。正烧衣服时,卫三婶突然道:“老太太生前问兰儿媳妇要了一件斗篷,想必是极爱之物,该烧了随身,怎么不见?”

柳氏心头一跳,低头将卫母穿过的衣服丢进火盆里,卫太太在一旁开口道:“老太太得了斗篷说是年轻人的花样,又不喜欢了,就随手赏给源儿媳妇。”

卫三婶似笑非笑地道:“老太太倒真真是疼源儿媳妇,问兰儿媳妇要斗篷给她。”

黛玉虽然不大理会卫太太和柳氏的那些心思,但是卫三婶此时替她出头,她自然不能置身事外,便叹息道:“祖母定然没想到自己去得如此突然,否则不会如此。”

卫三婶问是何故,黛玉浅浅一笑,道:“作为孙子媳妇,我和源儿媳妇一样,都需守孝一年,哪怕再好看的衣裳今年也是穿不得的,何况那斗篷又是里外一色大红,不过白搁在箱子底下发霉罢了,可惜了祖母一番慈爱之心。”

听了黛玉这番言语,卫三婶强忍住笑意,道:“是这么个理儿,老太太是好意,偏生源儿媳妇得了穿不得,只能压在箱子底。”卫大伯无职无爵,卫源亦然,柳氏不能再穿此皮。

柳氏未施脂粉,脸上红白交错。

亲朋好友来吊祭时,卫大伯和卫三叔等孝子贤孙灵前跪迎跪送陪拜,女眷则在灵后放声痛哭,来客甚多,黛玉哭得嗓子都哑了,卫若兰心疼不已。

贾家来的是邢夫人、凤姐婆媳和尤氏,金玉新婚,王夫人正忙回门,又惦记元春在宫中之胎,李纨是寡妇不能出门,而贾母感慨卫母比自己小十来岁却先逝去,心里不自在,故只这二人和贾赦、贾政和贾珍等都来了,贾家和卫家是老世交,各房都该来。

四十九日后出殡,灵柩暂且寄存在寺庙中,卫大伯和卫三叔、卫若兰、卫源守着。卫大伯近来没脸在京城久待,打算趁此机会扶灵回乡和卫老太爷合葬,择了腊月初六启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之黛玉为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红楼之黛玉为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同时,卫大伯叫了卫三叔和卫若兰到他净室中。

这回卫大伯带卫源同行,卫三叔和卫若兰不在其中,一是卫三叔已分家非长房,留守京城好替妻嫂做主料理外面的事情,二是卫若兰是孙子,有假不丁忧,不得离京。

卫三叔满脸胡须,神情憔悴,有气无力地坐在椅子上,道:“大哥叫我和兰哥儿过来作甚?既然大哥已经有了主意,就听大哥的,大哥和源哥儿南下金陵,将母亲和父亲合葬,我和兰哥儿留在京城,大嫂子若有什么事,凡是力所能及的我们自然不会推辞。”

卫大伯惭愧道:“叫你们来,是有一事与你们商议,若不是上面催得厉害,我也不至于这样不孝,在母亲灵前提起。”说毕,痛哭起来。

卫若兰已猜测到了几分,嘴里却道:“不知伯父所言何事?”

卫大伯含羞不语,卫三叔性子粗豪,但他对于财物一事十分敏锐,见卫大伯不开口,忽然想起卫太太近来为了凑钱而焦头烂额,不由得瞪大眼睛,失声道:“大哥莫不是找我们商量分母亲留下的梯己?”

卫大伯哽咽道:“我已经是没有办法了,时值年下,又不好卖地卖铺子典当东西,怕人趁机压价,况且家里实在凑不出那么些。”

卫若兰听了,一言不发。

卫三叔道:“大哥,不是我说你,母亲才没了不到两个月,我们两房分出去的都没想着早早分了母亲的梯己,你怎么能这么想?别说府里没钱,别的罢了,这些哄不了我。父亲临终时,咱们兄弟两个和兰儿,每人分了三十万左右的财物,虽然只有几万两银子,但是房舍庄田古董玩意却是无数,庄田房舍铺子年年都有进项,此其一。其二就是那年分家,咱们三房是平分,但祖业和府邸祖宅等都是大哥的,是我们的两倍,我们都有好几十万的家资,大哥更加不用说,就是素日开销大,难道分的钱都花了不成?罚银连同欠款,统共不到三十万两银子,何须分了母亲的梯己才能凑够?若是实在不够,我和兰哥儿手里还有几两银子,按市价买下大哥哥手里的庄田商铺东西,不压价,如何?等过了百日再商量分梯己不迟。我和兰哥儿都不怕母亲的梯己在这些时日里不见,大哥急什么?”

卫若兰赞同道:“虽然在平安州花得多了些,但是我们两口子的开销小,底下的孝敬又多,倒也存了些钱,满能拿出二三万两银子来买庄田商铺,或者不大容易出手的书籍字画。”后者实系黛玉所喜,据他所知,卫大伯手里很有些古代名家真迹和孤本书籍,大多蒙尘。

卫大伯叹了一口气,缓缓地道:“我已经没了爵位和职务,可谓是一无所有,唯有靠庄田商铺的收益过活,很不想卖出去,才想着离京之前将母亲留下来的梯己分了,免得在我家堆放日久,让你们疑心我们暗中匿藏。”

卫三叔怪笑两声,他想起自己老婆说卫太太趁着卫母病重,暗中偷了卫母不少东西,若叫他们再看守几日,只怕东西都要被她搬尽了,于是道:“既然大哥这么说,那就听大哥的。”

卫若兰诧异回望卫三叔,也想起得到的机密消息,点头同意。

其时父母仙逝三年内子孙孝中不能分家,分家谓之不孝,好在卫家三房早就分了家,此时不过是共分卫母的梯己而已,倒也不是什么大过。

卫大伯离京前一日回到卫宅,彼时他们已经搬出了卫伯府,现居当年分家时分得的一处五进大宅子,卫母的梯己也运过来了,封锁在库房里,等卫大伯和卫三叔、卫若兰清点后分走。按卫母早年之诺,平分四份,卫若兰两份,卫大伯和卫三叔一份。

卫三婶本性精明,拉着黛玉在场,接过卫三叔递来的清单册子,翻开粗粗一看,随即冷笑一声,道:“大哥大嫂,你们别怨我说话没有遮拦!老太太的梯己当真都在这里?”

卫大伯忙道:“自然都在,母亲仙逝后,除了陪葬和烧掉的东西,余者都没动。”

卫三婶拿着记着古玩字画的册子,道:“这话我可不信,若是都在,怎么老太太说要给兰哥儿媳妇的阎立本真迹不在里头?兰哥儿媳妇进京后就在老太太跟前伺候,尽心尽力,老太太醒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知道兰哥儿媳妇酷爱书籍字画,特地点明将几幅古代名家真迹都给兰哥儿媳妇,说大哥和大嫂用不到。不止如此,老太太说要给我的一对汝窑美人瓶账上也没有了。另外老太太说兰哥儿如今长进,咱们家就属他最有能为,将来少不得要他帮衬叔伯两个的前程,所以偏心多给些,还笑云兰哥儿疼媳妇,将那一匣子祖上从前朝宫中得的猫儿眼、祖母绿、鸽血红等宝石给兰哥儿,叫他给他媳妇打首饰戴,账上也没有。”

她不看卫大伯和卫太太的脸色变化,掷下手里的册子,拿起记录家具陈设的,道:“别的我不记得,但是兰哥儿娶亲时,老太太开库房拿东西,我进去过,见到一架大理石底座紫檀透雕百子千孙的大插屏,我跟老太太说送这个给兰哥儿最好,老太太说摆在兰哥儿那里就太显眼了,倒不好,这架大插屏也不在账上。兰哥儿两口子没进京时,老太太就说了要给源哥儿的,谁知源哥儿成亲时竟忘了,说以后给,还有一盆四尺高的珊瑚树,亦不见了踪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之黛玉为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红楼之黛玉为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卫三婶又拿起记录首饰的册子,犹要再说,就被卫太太打断道:“老太太病中糊涂,记不清库房里的东西,这些东西我早听说老太太说送人了,故此不在账上。”没想到卫三婶精明如斯,竟连这些都记得一清二楚,卫太太暗暗恼恨卫母生前多事,趁着自己不在时与卫三婶和黛玉说这些,可恨卫母房里的丫鬟竟没跟自己提起过。

卫三婶笑道:“嫂子在我跟前说这些,不怕臊得慌。我们家不差这些东西,料想兰哥儿和他媳妇也不放在眼里,但是老太太给我们的,我们却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该给我们的就是我们的。老太太当时说了,她单独提出来给的这些东西,在分东西时不算在内。”

黛玉扯了扯卫若兰的衣袖,低声与他说了几句话,卫若兰点了点头,上前两步,朗声说道:“三婶说得没错,祖母之意自当遵从。”

他和黛玉不想为这些东西和卫大伯一房争得面红耳赤,但是该他们的却不能不要。

卫大伯听了,脸色一变,瞪向卫太太,道:“自从老太太病了,都是你掌管家务,老太太房里的东西不在账上,都弄哪里去了?”

卫太太气得浑身乱颤,流泪道:“和我有什么相干?明知老太太说过要分给三房的,我们又不缺这些东西,我岂会匿藏?况且,老太太病的时候,连人都认不得,她说的那些话哪里能信?还说要给我一尊白玉观音呢,我也没见账房里有。”

卫三婶嘿嘿笑了两声,道:“我都替嫂子怪臊的。你那话真不真假不假只有你自己心里明白,而且老太太库房里从来就没有白玉观音,我却在今年保龄侯夫人生日的时候,见到一副老太太库房里少了的慧纹挂屏,一副四幅,乃系折枝的梅兰竹菊,配以诗词,人称无价之宝。后来我问老太太,老太太说在库房里收着呢。那时候老太太虽病,却还没糊涂。嫂子不知,我父亲原是老太爷的麾下,我小时候常在府里顽耍,那时候淘气,总爱往老太太库房里顽,记得老太太许多好东西,打碎过老太太一个大荷叶翡翠盘子和一个琉璃盏。”

卫三叔翻看几个册子,也皱眉道:“怎么只有目前所有东西的清单,没有从前的账册?母亲心细,进的东西和出的东西向来记得明明白白,我以前还替母亲记过两回。这时候只有清单册子,如何让我们两房信服?大哥,我和兰哥儿是信大哥的为人,一直不曾对母亲的梯己伸过手,要不是大哥要分东西,我们本来打算等百日后再说的。”

卫大伯无奈道:“我不管这些事,实在不知。若是我动了手脚,我岂会叫上你们过来分了母亲的东西?”回头又瞪卫太太,问她是怎么一回事。

卫太太咬死了说不知道,她无论如何都不会说自己私下偷走卫母许多东西的事实。

卫三婶道:“大嫂子不知道才叫人好笑,瞒得过别人,哪里瞒得过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过是怕分给兰哥儿一半,下剩再分我们一半,所以勾结老太太的丫头,暗中运走了老太太的东西。大哥,咱们去大嫂子房中看一看如何?大嫂子进门时的嫁妆有数,下剩的固然有大嫂子攒下来的梯己,但不看别的,只看我说的那几件东西就知道真相了。”

卫太太色厉内荏地道:“老三家的,你这么说,成何体统?难道我竟是个贼不成?老爷坏了事没抄家,你们倒来抄我们的家!”

卫三婶冷笑道:“是不是贼,你心里明白,凭什么我们两房吃亏?我就要查个水落石出!”

黛玉款款地说道:“婶娘不必为了这点子东西和伯母争得面红耳赤,孰是孰非天知道。祖母房里的账册在我这里,乃系祖母生前交给我的,拿来比对清单即可知晓真假。”

卫伯和卫三叔闻言一怔,卫三婶是惊讶,卫太太却是惊吓,卫三婶斜睨卫太太一眼,先笑道:“在你手里?老太太什么时候给你的,我竟一点消息都不知道。你这孩子有老太太梯己的账册,怎么不早拿出来?”

黛玉不好意思地道:“祖母说她老人家房里的账册向来是一式两份,我以为那一份就在伯父和伯母府上,分时要拿出来的,所以就没提,只是没想到少了许多东西,账册成了清单。”

卫若兰对卫伯和卫三叔解释道:“祖母心疼我,怕人动手脚,先将账册给我了媳妇收着。”

他说的是事实,卫母虽然病了,时而糊涂,时而清醒,但是清醒时想起卫若兰,疼爱之心未免占了上风,而且卫太太的所作所为卫母也不是一点儿都没察觉到,只是她病重,实在没法和卫太太理论,一狠心就将连丫鬟都不知道的另一份账册给了黛玉。

卫母的嫁妆里有一个黄花梨木的四扇门衣柜,临终前仍在房中摆着,衣柜底下有夹层,可放账册和珠宝等物,只有卫母自己知道,账册就放在那里。

卫母中年时有心腹丫鬟偷过她私房里的东西出去变卖,从那以后凡是有东西清点后入了自己的私房,她都会自己抄一份清单下来,好和外面记的比对,丢的损坏的也会记在上面,渐渐集结成册,丫鬟们不识字,都不知道这件事。那年分家后,卫母怕自己将来记不清,重新整理了一份账册,将库房中仍有的东西誊在上面,这几年进出的也有记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之黛玉为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红楼之黛玉为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黛玉叫了在外面的刘嬷嬷进来,命她回家拿东西,没说是账册,只道:“我房里的黄花梨木衣柜里有个五彩缂丝面儿的匣子,嬷嬷去拿来,我有用。”

刘嬷嬷答应一声,不到半个时辰就取回来了。

黛玉又问雪雁要了一把钥匙,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厚厚的几个账册,封面已有三五年的岁月了,一看就知道不是新的。

卫三婶拿在手里,先看古董字画册子,道:“账上有,我之前说的那几件东西,都在上面,一件不缺,而且东西比这里原有的清单多了许多。兰儿媳妇账册里有一件麒麟送子的紫檀摆件,清单上就没有。”说着,递给卫三叔,由卫三叔给卫大伯。

兄弟二人一经比对,只金银珠宝等物库房里就少了价值十来万的东西,这还没将古董字画一类的东西算进去,这些很不好估算。

卫大伯大怒,狠狠斥责了卫太太一顿,自己亲自去她房中,比着账册搬出许多东西。

除了送出去慧纹挂屏和一个珊瑚盆景,最后一算,仍少了十来件金银器皿和二三十件珠宝首饰,一匣上等宝石原有六十八块现在仅剩三十二块,绫罗绸缎也少了近百匹。

卫大伯逼问卫太太,卫太太才哭诉说给柳家下聘用了。

卫大伯无奈,只得拿内库中的东西按册补齐,亏得内库中有相差无几的东西,连慧纹绣品都有一副,不然只能按价拿钱分给两房。按卫三婶所说,先将卫母许诺给他们的东西剔出来,余者按市价一分四份,两份给卫若兰,自己和卫三叔一人一份。

因卫大伯急着用钱,所以卫母梯己中的五万几千两银子和一万余两金子都归卫大伯,又留了几件东西做念想儿,其他都是卫若兰和卫三叔的。

而卫三叔亦精明,和卫三婶要了庄田商铺房舍等以后年年有进项,东西到手亦不多。

卫若兰和黛玉并不在意,比之金银庄田商铺等,他们更喜书籍字画古董等物,这么一来,除了卫太太丢了脸面外,皆大欢喜。

卫大伯和卫太太敲打过家里上下人等,也央求卫三叔夫妻和卫若兰夫妻别对外面说,两对夫妻都答应了,可惜纸包不住火,卫大伯父子离京不久,家里一个婆子吃醉酒嚼舌根说出了此事,渐渐为人所知,气得卫太太发卖了婆子一家犹不解气。

不过,卫家守孝,卫太太不必出门应酬,等三年后世人早忘记了这件事,想到这里,卫太太气怒方平,再次深恨卫母多事,将账册交给黛玉,坏了自己的大计。

别人听说此事后都不在意,独贾母放在了心上。

贾母思来想去,恐自己病糊涂时,子孙也这般所为,伤了声名体面,便趁这日晴好,叫来贾赦一家子和贾政一家子,说自己要把梯己先分了。

听了这句话,底下有的人惊喜交集,有的人不以为意,贾赦坐在椅上尚未开口,贾政已经躬身道:“母亲春秋正盛,说这些作甚?留给自己赏人罢,咱们礼仪之家,又不像小门小户一般为了一点子东西争得头破血流。”

贾母缓缓地道:“小门小户没有东西可分,反倒相亲相爱。咱们这样的人家,家业自有律例可依,父母的东西都是按遗言所分,或多或少,未必十分公平。我听说了卫家的事情,替卫老太君感到可悲,她还在人世,就有人偷拿她的东西了,若不是她留了一着,只怕叔伯侄子之间就要生嫌隙了。竟不如趁着我精神还好,早些分了了事。”

卫母不如贾母都有五六十万的梯己东西留下来,只怕贾母连出二十余万两银子和黛玉的嫁妆、宝玉的聘礼后,剩下的梯己仍有许多,贾赦心里暗暗盘算了片刻,道:“母亲的东西想给谁就给谁,想怎么分就怎么分,儿子听老太太的。”

贾赦觉得,不管贾母有多少梯己,大头定然是宝玉的,宝玉已经成亲了,该有自己的一些家业,下剩的自己能分一两万就是贾母慈悲了。

父母的东西向来是按他们的意思分,没有遗言才按律例,纵使贾赦不满,也是无可奈何。

贾母叹了一口气,命鸳鸯拿了账册出来,摆在炕桌上,道:“这些年典当了多少东西供府里花销,你们都知道,我账册上也记着,总共有十余万两银子的东西出去了没回来。建园子和还债各是十万,林丫头出阁和宝玉娶亲,又花了几万,下剩的我两三日才算明白,约共二十来万的财物,金银不多,数目是按市价折算出来后又减二成。”

宝玉眼泪掉了下来,贾母享了一辈子的福,大半梯己都贴补府里了,可恨自己无能,又恨府里男人没有本事,叫老人家年过八十还要为子孙操心。

贾母看在眼里,叹了一口气,道:“我原是个偏心的老婆子,疼了宝玉十八、九年,到了今日我仍旧疼他,你们别怨我偏心,再恨,我在地底下不知道。宝玉已经娶了亲,他又读书不成,我就把所有的庄田商铺给他,这些庄田和商铺约值三四万两,再加上几件总值一两万两银子的书籍字画古董玩意儿绫罗绸缎。”

宝玉连忙摆手,道:“老祖宗的东西我不要,我没有孝顺老祖宗什么,却得老祖宗这么些东西,心里如何过意得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之黛玉为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红楼之黛玉为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贾母温言道:“给了你就是你的,你有妻妾儿女要养活,总不能一味依靠别人,我死了,还是得分给你们。我心意已决,你不许反驳。我想着你没有本事养家糊口,单凭这些庄田商铺的进项,也够你每年过日子了。府里已是山穷水尽,将来分家,你们两房都没什么东西可得,倒不如我给你们留些。”

说着,又对众人道:“还有十四五万两的东西,我都分好了,一会子你们派人拿回自己那里。我两个儿子都不给,只给孙子、重孙子。兰哥儿和萱哥儿一样,每人三万两左右的东西,都是书籍字画古董玩意绫罗绸缎等,不偏不倚。四丫头和巧姐没出阁,我给她们每人一万两银子的东西,是珠宝首饰古董玩意绫罗绸缎,另外几件紫檀、黄花梨木的家具也给她们。环儿、琮儿没娶亲,我给他们每人五千两银子和五千两银子的东西,也是绫罗绸缎珠宝首饰等。还有五六万两的东西,给林丫头两万,珠儿媳妇、琏儿媳妇、宝玉媳妇每人一万。下剩一万多两银子和一千多两金子,我留着等我死了作丧葬使费,余钱余物就是琏儿的。”

贾母不仅分好了,而且每个人该得多少东西,哪些东西分给谁,她都在账册上记得一清二楚,然后命鸳鸯拿着册子叫众人来搬东西,早在此前,已命鸳鸯带人打理过一番。

凤姐先把自己一房该得的东西运到东院,她的、惜春的、萱哥儿和巧姐的,等收拾完了,才又奉贾母之命将贾母分给黛玉的那份亲自送到卫家,交给黛玉,所谓两万两银子的东西其实只装了一车,多系书籍字画古董,十分珍贵。

喜欢红楼之黛玉为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红楼之黛玉为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