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红楼之黛玉为妻 > 第096章:

红楼之黛玉为妻 第096章:

作者:双面人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7 00:18:20 来源:9书院

这日一早,卫若兰进宫值班。

长泰帝见他容光焕发,不似从前模样,又兼近日趁着采选一事,心腹手下的珠宝铺子大赚了一笔,眼前奏折刚刚批阅完,心情甚好地打趣道:“有了媳妇的人到底不同,冠服倒罢了,一向是朝廷做出来的,别的佩戴竟比从前精致了几倍。”

卫若兰脸色微微一红,不仅没有扭捏,反而恭敬地开口道:“因此,微臣更该谢陛下隆恩,若无陛下之隆恩,焉有微臣之今日。”

长泰帝哈哈一笑,道:“好一张巧嘴!前些日子你已谢过了,何必再谢?”

语毕,长泰帝伸手翻了一阵子奏折,从里头抽出一份,递给卫若兰,道:“你瞧瞧平安州节度使才送来的折子,能看出什么来。”

卫若兰双手接过,展开一看,随即眉头紧锁,平安州节度使章旷又在折子里哭诉平安州之灾,说各处赈济不到,请求朝廷拨款下去。但是,据卫若兰所知,月前他就知道长泰帝安插在平安州之人传来的消息,那里确有鼠盗之灾,一干匪徒突然杀进平安州,洗劫了不少人家,几乎家家死伤满门,原因却是章旷自己无能,不说派人或是抵御,或是围杀,而是率先匿藏,反而是柳湘莲一干将士奋勇杀敌,惜匪徒行事有道,只杀一小股匪徒,未曾动其筋骨。

此灾乃是**,并非天灾,虽说殃及百姓,死伤不少,值得怜悯,但是却没有到必须朝廷赈灾的地步,只需当地安抚,继而剿匪,即可令百姓平息心中愤慨和害怕。

然而章旷没有这么做,他在折子里夸大其词,说匪患横行,许多百姓遭灾,急需赈济,将匪徒洗劫的次数从一次改成了五六次,伤及的人数和损失的房屋财物等夸大了十倍,看着就令人触目惊心。并且,他又将斩杀匪徒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柳湘莲等人杀掉一小股二十来个匪徒,在折子里竟是他带人出马,身先士卒地陆续斩杀了两百名匪徒。

长泰帝道:“你看出来了?一个月,比咱们得的消息足足晚了一个月才上折子。若只是晚了倒也罢了,竟然还欺瞒朕。”

卫若兰沉声道:“想必平安州节度使怕陛下怪罪罢,故将匪患改称平安州一带的匪徒极为猖狂,任由他们这样下去,必致民怨沸腾。倘若微臣没记错的话,薛家的薛蟠就曾在平安州一带被人劫走了货物,幸而未曾伤及性命。但是人财两失的却不知凡几。”

长泰帝点头道:“不错,长此以往,没有任何好处。无论是过往的商贾,还是平安州一带的百姓,长期遭受这样的劫难,怨气无处发泄,如何不恨朕?他们都有家人,面对家人死伤早无平常的智慧,或是恨朕令这样一个昏官主管平安州事务,或是恨朕无能,任由匪徒横行。朕辛辛苦苦为国为民,可不是为了养章旷这等蠹虫!”

卫若兰当即单膝跪地,朗声说道:“微臣请命,前往平安州剿匪,不平平安州鼠盗之患,不消平安州百姓之怨,誓不回京!”

长泰帝命人将他搀起,含笑道:“卿家如此忠心,为国为民,朕焉能不允?”随即命人传召翰林院的庶吉士提笔拟旨,封卫若兰为三品昭武将军,即日启程前往平安州,掌平安州大营,剿平安州匪徒,同时又拟一旨,召平安州大营的三品昭勇将军回京,另有重用。

近来太上皇复又上朝主政,长泰帝拟完两道旨意,先送到太上皇跟前,太上皇见长泰帝是借卫若兰的英武剿匪,而卫若兰又是勋贵子弟,倒也没有反对。

长泰帝暗暗松了一口气,他束手束脚的,最怕太上皇处处与自己背道而驰。

回到大明宫,长泰帝拍了拍卫若兰的肩膀,道:“你不必在宫里当差了,今日就出宫家去收拾行李,三日后启程。平安州之事迫在眉睫,若非你忙着成亲,一个月前朕就打发你去了。你已是将军,可选亲兵侍从,挑些得用的跟着,到了那里也放开手脚,先收服大营的将士为你所用,不用害怕有人辖制当地大营的军饷,朕一直着人盯着。”

卫若兰道:“陛下放心,微臣定然不负陛下之隆恩。”平安州大营里有祖父的旧部,也有荣国府的旧部,两家向来亲厚,他们多少给些颜面。

出宫回家,黛玉却在锦乡侯府未归。

彼时她已与锦乡侯夫人说明自己登门拜见的用意,也经过卫若兰和姜华的同意,说起了吴贵妃之母的提议,笑道:“我年纪轻,脸面薄,将将成婚,经历的事情少,依我的性子,原不会管这些保媒拉纤的事儿,谁知华哥儿求到了跟前,我们大爷推辞不过,我只好走这一趟。我只是中间说合的人,成与不成,端的看你们两家的意思。不过,我也是觉得蓉姐儿不错才肯开口,若蓉姐儿是轻薄脂粉,哪怕华哥儿磕头求我,我也不答应。”

在宫中宴上以及婚后应酬上,她见过姜蓉几回,虽无十分交情,却知姜蓉本性,而且昨天她又悄悄翻看了往日的消息册子,查明了姜家的门风和姜蓉的为人处世,别人打探不到的消息,她那里都有,果然是极好的一个女孩子,不比自己姊妹一干人等逊色。

锦乡侯夫人低头忖度,片刻后抬起头道:“事关犬子的终身大事,应不应实在难以在一时之间决定,县主且容我们夫妻仔细想一想,过两日给县主回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之黛玉为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红楼之黛玉为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黛玉笑道:“理应如此谨慎,谨慎后决定,方不致后悔。”

锦乡侯夫人见黛玉言语温柔和蔼,事事都交代得一清二楚,更没有威逼自己家应承,心下不觉喜欢起来,笑道:“就是县主说的这么一个理儿,从前过于信赖说媒拉纤的人,没考虑清楚打听详细就答应了下来,险些误了犬子的终身大事,此后便处处谨慎了许多。谁知,我们谨慎了,因知道的事情多,反倒寻不到妥当的亲事,以致于犬子至今都没有定下亲事,别人想到犬子的年纪,只当我们有什么毛病呢。”

黛玉听完,笑回道:“缘分天注定,是令公子的缘分未到,所以亲事迟迟难定。等到缘分到了,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了。”

锦乡侯夫人道:“那就承县主吉言了。”

黛玉将姜华所托之事办完,便即提出告辞,没有因锦乡侯夫人的挽留而留下。

锦乡侯夫人送她至仪门处回来,沉吟片刻,便去书房找锦乡侯,途中又叫人把韩奇找回来,同他们父子商议黛玉所说之媒。

锦乡侯如今没有差事在身,正在家中赏花,见妻儿一前一后进来,不觉纳闷道:“家里出了什么事情,你们娘儿俩亲自过来找我?且说来我听听。”

韩奇道:“儿子也不知道,是母亲命人找了儿子回来。”

锦乡侯扭头看向妻子,听她将今日之事一五一十地娓娓道来,道:“静孝县主倒是个平和温柔的人,倒也没强求什么,只说一切看我们的意思。她将所有的来龙去脉都说清楚了,连我当时起的忧心都一一道明。事关奇哥儿,老爷和奇哥儿怎么看?”

听完这番话,韩奇不由得满脸愕然,他和卫若兰吃酒游玩时,常遇姜华,也颇喜欢姜华的为人。平时小聚,姜华向来都是锦绣华章信手拈来,举手投足间也没有半分俗气,比他们这些世家子弟强了不少,宝玉和姜华尤其好,两人是一样的人,不过姜华的文采武功远胜宝玉。只是没想到,姜家竟然相中自己为婿,让姜华托卫若兰夫妻出面说合。

锦乡侯想了想,道:“按门当户对和人才品格来说,两个孩子倒也相配,所忧者无非就是大皇子殿下意图聘姜姑娘为正妃,得罪了大皇子殿下,实属不智。”

锦乡侯夫人叹道:“我也这么想呢。我出门应酬时,遇到姜姑娘多次,其品貌为人了解七八分,剩下两三分就是在自己家的性情品格,悄悄使人打听就得了详细消息。我没想过替奇哥儿聘姜姑娘,就是姜姑娘的年纪小了些,还得等二三年才能成亲。如今姜家有意,推辞倒不好,可若不推辞,必然得罪大皇子殿下。无论是大皇子殿下和吴贵妃,还是吴家,如今都势盛着呢,没有诞下皇子的贤德妃娘家荣国府尚且那样富贵,何况吴家?”

韩奇听了,眉头微微一皱,却是一言不发。

锦乡侯颔首道:“凭咱们家的根基门第,凭奇哥儿的性情模样,什么样的亲事说不来?何必答应这样一门亲事,惹来许多烦恼?既然静孝县主不怪罪,你明儿就回话,说我们深思熟虑后,觉得姜姑娘年纪小了些,实在是等不起,唯有谢绝好意。”

锦乡侯夫人踌躇片刻,同意了一家之主的决定。虽然皇后极得长泰帝的看重,终究是无子之妇,而大皇子殿下却是长子,又有贵妃之母,又有母族之势。

面对锦乡侯夫人的婉拒,黛玉丝毫不觉意外。

卫若兰亦将此信告知姜华,安慰道:“虽然锦乡侯府拒绝了,但是你不必恼怒,你妹妹向来好得很,连你师母都夸赞,将来定能觅得良缘。”

姜华却是一笑,道:“听师父那日的话,我就知道此事十有八、九不成,像锦乡侯府这样的人家,都会考虑到是否会得罪皇长子。锦乡侯府如此畏惧,我反倒看不上他们了,他们必定护不住我妹妹。何况,我请师母说媒,不怕别人知道,就是告诉吴家,我先前说给妹妹相看人家并非谎言,不过是锦乡侯府没答应罢了。”

卫若兰莞尔一笑,道:“你想得通就好。另有一事告诉你,此事你也别怪韩奇,他向来是做不得自己婚事的主儿。”

姜华道:“师父放心,我怪他作甚?原是他父母做的决定,与他有何干系?”

见他通情达理,卫若兰越发放心,不免提及后日启程赶赴平安州一事。

姜华想了想,道:“平安州那里乱得很,那年我们进京时险些遭劫,亏得跟随的护院仆从极多,又有父亲的亲兵,那些匪徒似是察觉到我们的身份,很快就退走了。可惜我如今在宫里当差,不能跟师父建功立业。明儿我约几位师兄给师父和师母践行,师父不在京城,我们师兄弟都不会忘记师父的教导,必然精心研习武艺,等师父回京考校。”

卫若兰笑道:“该教给你们的武功我都已经传授给你们了,确实只剩研习,唯有勤修苦练,才能功行圆满,内功愈深,招式的威力愈大,你们有不懂之处可以打发人送信给我,京城距离平安州来回不过半个月,通信也算便宜。”

姜华谨遵其命,张口欲言,忽听下人来通报说韩奇来了,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就恢复如常,笑吟吟地看着韩奇大步进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之黛玉为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红楼之黛玉为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韩奇来得匆忙,没看到姜华就在屋里,一进来就对卫若兰抱怨道:“我竟不知道我到底算什么了,婚事着重品性确实要紧,我更看重品性,可是对于别的事情倒没有很在意。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也都问过我的意见,奈何此次弄得我都不知道用什么颜面来面对姜兄弟。”等他说完,猛地看到姜华,顿时吃了一惊。

姜华笑道:“小事而已,刚刚师父劝我,我说没放在心上,韩世兄何至于此?令尊令堂思量周全,不都是为了世兄?”

韩奇心中一宽,脸上浮现一丝笑意,随即叹道:“就是明白这个道理,不好在父母跟前说这些话,唯有来找若兰。我自知父母都是为了我,但是更多的考虑到家族安危,我自无二话,奈何越是如此,我越是觉得心中不安。我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物,四角俱全的人物哪里就能看得上我?我越发羡慕若兰,万事皆随本心,不受外物之扰。”

听出韩奇言外之意发自肺腑,卫若兰和姜华师徒不觉都是一笑,凝思片刻,方想出安慰之语,开解韩奇之愁闷,好一会才罢。

韩奇也不过是一时抑郁,此时好了些,就问卫若兰道:“你后日启程?”

卫若兰微微颔首,道:“从旨意颁布之时来算,三天后是明日,谁知明日不利出行,就改作后日,如今正在家里收拾行李等物。”

韩奇道:“既如此,我就不打搅你忙碌了。你这一去,不知多早晚能回来,咱们相见遥遥无期,明日我在酒楼里设宴,将咱们素日相好的兄弟都请来,凡是没有差事有清闲的都请了来,给你践行。”

卫若兰谢过,韩奇告辞,姜华随之离去。

回到后院见刘嬷嬷、紫毫雪雁等正看着婆子搬运东西暂先装上车里,铺盖妆奁衣服等明后日再收拾,卫若兰问明黛玉的所在,径自进了上房,黛玉独自一人坐在卧室,正在盘算如何向皇后、贾母和惜春等人辞别,如何吩咐林涛夫妇瞧着贾家的动静,见卫若兰进来,一面款款起身,一面道:“我想着咱们不知何时回京,亦不知贾家何时获罪,不如将从前给宝玉买的房舍地亩交给林叔林妈妈收着,跟宝玉说一声,或许他不久之后就能用上。”

卫若兰道:“使得,宝玉如今大有长进了,他身边那些女孩子今明两年说不定就遭噩运劫难,或是出家,或是惨死,将房舍地亩给宝玉,依他性子,必然会将那些命苦的女孩子安置于此,他已知庵堂之肮脏,如何舍得那些女孩子出家?因此,也不必急着说是你用他给的钱置办,就说是你买的,下半年往后不再赁给人了,叫他闲了照应些。”

黛玉笑道:“我也这么打算,那些女孩子到底是从小儿一个府里长的,虽说各有讨人厌的地方,但细究起来,终究没到该死的地步,交给宝玉费心去罢。他如今有些男儿气概,也不是心里没有成算的人,很不必远在他乡的咱们再操心。”

商议妥当,吩咐下去,次日一早,黛玉进宫向皇后辞别,带着皇后赏赐的许多东西回到家,而后和卫若兰先禀明卫母妙真等,再向亲朋友好友辞别。

卫若兰陪着黛玉去了一趟荣国府,向贾母和贾赦贾政等说明缘故,同时辞别。

才出门子就远行,贾母不免十分伤感,搂着黛玉呜咽道:“卫姑爷点了差事上任,你竟不能留在京城里?像你二舅母一样。千里奔波地去吃苦受罪,平安州那地界可不大平安呢,薛家的蟠哥儿就在那里被匪徒劫走了财物,险些丧命。”

黛玉笑道:“外祖母放心,我们带了许多人,他功夫又好,哪里会出事?况且,他不知什么时候回京,我也舍不得就此分离几年,音容难见。”

凤姐莞尔道:“到底是年轻的小夫妻,不过人人都如此,倒无苛责之处。”

贾母听了,不再苦劝黛玉留下。

黛玉又去各房里辞别,停留在凤姐和惜春房里的时间尤其长,在惜春房里说话时,叫上了宝玉,将房舍地亩等事说与他们听,道:“白放着可惜,房舍不大,赁出去又不合算,你们闲了替我照应一二,只有一家老奴仆守着。”

惜春狠了狠心,掩下不舍之意,笑道:“姐姐放心,等我和二哥哥没地方住了,就去姐姐给的这所房舍,好歹有片瓦遮身。”

黛玉抚摸着她的小脸,叹道:“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去找林叔,我早吩咐过了。”

宝玉和惜春兄妹两个齐声答应,送黛玉回贾母房中,和卫若兰一起离开。

及至到了出行之日,卫若兰拜过宗祠和卫母妙真等人后携黛玉起身,一干兄弟亲友舍不得,直送至洒泪亭方回,姜华等师兄弟则送了三日三夜回京。

喜欢红楼之黛玉为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红楼之黛玉为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