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逆流天下 > 第二卷南方 第四十七章 讨曾

逆流天下 第二卷南方 第四十七章 讨曾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2 16:14:24 来源:9书院

“疯了,真是疯了。”

十一月底的事情,隔了差不多十天,到十二月七八日左右,镇江的天雄军铲除异己,杀害了四千余江南士绅的消息,传到了江北的扬州城中。

洪承畴从地方官做起,历任江西主事,两浙参议,也曾在部做员外、朗中,后来任陕西督道参议,一战斩杀三百起义军,名声大噪,从此清云直上。历任巡抚,总督,一直到松山一役降清,一样还是大清的重臣。

对明朝的重用他从未忘记,所以尽管他被皇太极的胸襟所感动,又因为贪生怕死而投降,到现在又被多尔衮信任重用,然而在内心深处,他是觉得自己与前明的这些官员士绅阶层是一体的,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

睿亲王用他,让他赶到扬州前线,将来渡江后可能让他来镇抚江南,用的也就是这一点。由他出面来招抚,可能效果更好,士绅阶层也容易接受,这样以新换旧,统合江南的力量,都会容易一些。

不过,他可万万没有想到,一个藩镇,居然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讳,就这么对江南士绅阶层挥动屠刀,一天之内斩四千人,其中还有陈子龙和路振飞、顾炎武、顾杲等名震江南的大名士!

这种事情,教洪承畴一时半会都不能理解,也不能缓过劲来。

特别是他有不少门生故吏就在江南,虽然现在具体的名单还没有搞清楚,不过根据江南的情形来看,恐怕会有不少人遇难。

已经知道的,有他的旧日门生金正希就在其中。

时间隔的太久了,洪承畴戎马半生,已经不喜文事,当年与这些名士士绅交结论文的往事仿佛是上辈子的事情了。他努力的在脑海里编织着金正希的长相,却总归是想不起来了。

“这真是……这真是禽兽之举啊!”

默然半响之后,洪承畴终于失去了他一向沉稳内敛的相臣风度,忍不住顿足大骂起来:“吾不料今日竟闻此事,竟有此事,曾某岂敢如此,竟敢如此!”

他的签押房寻常人当然进不来,此时与洪承畴一起商议江南变故的,唯有勒克德浑与叶臣两人。

听着洪承畴顿脚大骂,叶臣却是不以为然,道:“这样也好啊,省得我们下江南费事了。被这曾某人这样一杀,江南那里的人恨死他了,连带着明廷也要被恨死。这样我们一过江,投降的还不知道有多少,真省事。”

勒克德浑不想笑,可偏偏也在咧嘴:“这个,江南文气受此摧残,当然不是好事。不过,曾某人这么做事,用你们汉人的话说,这叫亲者痛仇者快?”

洪承畴差点就要落泪了,不过,当着两个满洲贵胃,他却是不敢表露出自己对前明士绅阶层的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当下也只能闷声道:“确实是如此。曾贼虽然罪该万死,不过,这也算是为我大清军扫平了障碍,也是一件好事了。这样的话,王师一过江,张榜安民,维持好地方秩序,只要南京、杭州一下,南方半壁,传檄可定矣。”

“是啊,哈哈!”勒克德浑笑的很开心,扬州与镇江只隔着一条长江,他视曾志国为大敌巨寇,不容易对付。甚至,他觉得只凭扬州本地的力量,虽然有十几万投降的明军,可是野战也未必是天雄军的对手。

前一阵子,天雄军偷袭瓜洲渡口的战例,使得他对天雄军的整体实力有了一个比较不明确的判断。

其实,那天偷袭渡口的三百士兵全是精挑细选出来,其中还有不少十夫长和百夫长也被当成普通的战兵来使用。

这样的一个方阵,其实等于是建奴把白甲兵集中在一起使用的效果了。

尽管如此,其实展现出来的战斗能力也够惊人了。勒克德浑和叶臣等人有所顾忌也是正常。

现在很好,曾志国从一个名声极好的镇帅变成了十恶不赦的军阀,根据洪承畴的判断,恐怕整个江南已经将曾志国视若仇敌,士绅阶层已经与曾志国彻底决裂,再不会有人与他合作,也不会有人说此人半句好话,最多三个月,就连两广等地的士绅也会视曾志国为生死大敌。

如此一来,清军只要渡过长江,打败曾志国和攻取南京,整个南中国可能在三个月内就会完全归顺。

洪承畴心中不觉有些悲凉,暗想道:“大明气数已经完了,这果然是真的。不然,也不会出曾某这种妖人。”

悲凉之余,他倒也有些庆幸。身为投降的前明大臣,如果清朝取不了天下,他的名声可就臭到没办法修补了,现在很好,明朝显然必亡,还有曾志国这样的人出来顶在前头,他洪享九松山战败投降的这一点小小不纯,恐怕也算不得什么了吧。

“那么……”勒克德浑又沉吟着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洪承畴道:“曾某滥杀无辜,且都是江南士绅中的菁华。咱们不妨写出文告,晓谕江南官绅知道,国家已经在京师开科取士,北方缙绅一应如常,国家待之以礼,大清取天下,已经成必然之势。天命在清,让江南士绅急速紧降,吾等一定会择贤录用的。”

他带着一点疲惫,把手放在自己剃的发青的额头上,道:“这也算是先声夺人吧,王师南下之日,江南士绅,必定来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流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流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很好,那就依先生的意思来办吧。”

勒克德浑搓一搓手,与叶臣相视而笑。强敌自断羽翼,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大约真是汉人所说的,天命在清。

他们都是曾经跟随皇太极身边左右,对皇太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汉人的文官武将都竭诚倒履而迎,那种推心置腹的态度与海纳百川的气度都熟悉清楚的很。

祖大寿是什么人,把太宗皇帝涮了一遍又一遍的小人,就是这样的人,最终归降后太宗皇帝都没有杀他,为什么?这道理很简单,要得人心!

现在,对岸的明军已经自乱阵脚了,大敌当前,只有和衷共济,团结一切力量对外的道理,哪有就这样对自己人动刀一说?闹成这样,也真是亡国气象已显,气数已尽了。

……

扬州的清军将帅弹冠相庆,南京的南明小朝廷却是惊惶失措,已经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曾某人自从被捧上位,大家原本以为这是国之良将,就凭他不计自身安危来回冲杀,保得十万扬州百姓逃出生天的举动,当真是有勇有谋,而且仁义过人。史可法欣赏他,东林党也信任他,马士英一党也觉得此人可以把守门户,以此人的武勇来镇守防长江防线,保住镇江京口不失,如此,可保半壁江山。

大家齐心协力,给钱给人,曾某南京一行,得到伯爵的爵位,讨虏大将军印、京营提督并镇江、苏州、常州、松江提督军务总兵官。江南一叶,千万生民并朝廷安危,尽付此人之手。

后来曾志国因着军饷分发大权在手,地方粮台也归他掌握,渐渐难以控制。他的天雄营与忠贯营接连扩编,把南京武库和户部的仓库掏了个干干净净。实力越来越强,也越来越难以控制。

待他杀郑鸿奎、郑彩,囚禁史可法,斩阎尔梅、张家烈等人时,已经形若叛乱,最少,也是拥兵自重,跋扈不法。朝廷因此对他有了防范之心,听着刘宗周与黄澍等人暗中联络,复社中人在地方上与马士英一党也联起手来,要铲除这近在肘腋的威胁。结果,事机不密,协同不佳,也是那些书生说大话惯了,自己当自己了不得,结果屠刀之下,无有幸免者。江南士绅的势力不能说被连根拔起,不过,也是伤了元气,几乎是被曾志国一夜之间把脊梁给打折了。

现在的江南,等若是曾志国一手遮天,士绅官吏如同狗一般趴在地上,曾帅还踏上了一只脚,生杀予夺,已经操自曾帅一手了。

头天晚上杀人,当夜南京城中就有不少士绅官员知道了。如果说江南各地是整个大明士绅阶层力量最雄厚,知识份子菁英最多的地方,那么,南京城中聚集的便是士绅阶层的代表人物,是菁英中的菁英。

闻此消息,南京城中阖城不安,半夜之中,都有人在街道上穿着青衣小帽,只在几个家仆簇拥下提着灯笼走亲访友,互相打探消息。巡街的御史见了,自然也知道是为什么事,大家睁眼闭眼,不加过问。偶尔遇着熟人,还会打听一下,究竟如何了。闹到下半夜时,各勋臣家里,阁臣家里都是灯火通明,彻夜商量,整个南京城都笼罩在一股子惶惶不安的气氛当中。

天色一亮,惊惶了一整夜的百姓就有全家一起出逃,携老扶幼,挑着行李推着小车,把全部身家都带上一起出逃的也不在少数。百姓虽然无知,却也知道镇江那边出了大事,朝中贵人都是一副惶恐不安的样子,如果真的曾帅提兵打到南京来,达官贵人们怎么样还不知道,一旦围城,只怕南京城里要饿死不少人。没奈何,贫家小户的只能逃亲靠友,赶紧出逃,到了外头,总还有点办法,陷在城里,那可就全完了。

百姓如此想,也如此做。可城中的官员却是没有办法,他们既不能走,也不能躲起来,于今之计,只有乞望上面的几个大佬,能拿出办法来。

南京城中官员众多,六部九卿一应俱全,不过,真正主事的不是皇帝,也不是这些普通的官员们,城中真正有实力左右大局,并且可以几句话定大事的,只有那寥寥数人。

大学士首辅马士英当然是实力最强的一位,他有大量的党羽帮手,有贵州兵护卫为爪牙,有文官班底,有武力护持,马士英的实力自然最强,朝中大事,也多半由他来决断。

除了马士英,便是南京守备勋臣忻城伯赵之龙。京营兵的力量,几乎全在赵之龙手中,清军攻克镇江,南京城中重臣会议,便是由他决定投降,他态度一明确,其余人已近无话可说。

这两人之外,还有勋臣伯爵刘孔昭,他是操江总督,手中也有一部分的军队。

再其次,便是南京司礼监太监韩赞周与几个大学士、各部尚书。

而真正能决断大事的,非马士英与赵之龙、刘孔昭三人莫属。其余的大学士、尚书等,手中无兵,仅凭一张嘴,乱世之中已经无甚用处了。

当然,除此之外,南京城中复社也有不小的势力,人多嘴多,再加上有刘宗周坐镇,也算是一股很能捣乱的力量吧。

镇江的事出来,整个南京城乱成一锅粥,马士英很想镇之以静,不过,却怎么也静不下来。他不停的派人去镇江一带打听消息,同时有人上门来,他也是来者不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流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流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以往出大事,马士英总归是能沉得住气,天大的事,也不过付之一笑。

在南京之初,高弘图、姜曰广、吕大器那一帮东林党人与他过不去,热冷贴人家的冷屁股,他也不过就是一笑置之。后来东林党人意欲政变,被发觉后索性怂恿左良玉称兵犯境,马士英也是从容布置,最终将左良玉击退,他没事,左良玉倒是忧惧死了。

不过,自从出了曾志国这个跋扈的藩镇,马阁老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曾某,不按常理出牌,完全的肆无忌惮。虽然以前的四镇也是这般,但马士英至少知道四镇的镇帅在想什么,他可以从容分化,收买,利用。

也不过就是用点银子和心思的事情,算不得什么。

可是曾志国却是不同了。他从朝廷半抢半要过去的银子粮食,全部用来装备了军队,他的每一分钱,都用来打造铠甲兵器,他的天雄军从一千多人的嫡系发展到八千人再到三万人,每一分银子都用在了该用的地方。换了别的镇帅,拿走朝廷的这近两百万的银子和一百多万石的粮食,最多有三分之一用在镇兵上就算不错了,剩下的拿去挥霍,再掏出一部分小钱来养活几百人的家丁,临阵之时,就用家丁来打仗,顺风打一打,逆风就逃,几十年来,大明的将领都是这么做的。

可是曾志国不这样,他发展的太快了,除了亲兵之外,他没有一个人的家丁,不过,整个镇江镇的实力,已经远在其余各镇之上了。

如果不是这样,朝廷为什么要忍?他马士英为什么要忍?他早就看了出来,京营兵不是对手,黄得功一样也不是对手,黄帅有三四万人的战兵,不过,黄帅的战兵素质在镇江镇面前,真的是差太远了。

这一次,马士英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左营和黄得功倒不一定要与曾志国内战起来,但是江南士绅抱成一团,给曾志国添点恶心,倒是省事不费力的事。曾志国发展太快,胃口太大,朝廷撑不住,地方士绅也撑不住,不拖一下后腿实在是了不得的事。

结果倒也简单,曾帅做事很粗暴很直接,几千颗人头落地,诺大风潮,闹的沸反盈天的大事,原本以为曾志国不死也脱层皮的布置,就在对方的屠刀之下,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于今之计,是后事如何,这才是值得真正要好生商讨谋划一下的。

大敌当前,东林党也好,阉党也好,总归要和衷共济了。

清议堂里,这一次坐定商讨国事的重臣,足有三十余位。几个在职的大学士,城中的勋臣,南京镇守太监,各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九卿,还有京营的总兵副将们,济济一堂,看起来,倒也热闹。

人虽然多,四顾看来,却是热闹中见凄凉,众人都是泥雕木塑一般,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发一言,说一语可能会给自己惹祸的话。

曾志国那么手狠,谁敢保自己哪一天不落在他手里?与路振飞相比,座中人也只有几个名望和官位上更加胜出,可路振飞也不能保其性命,别人又如何说!

向来,只有文官弹劾武将,或是请尚方剑斩武将的例子,而大明时至今日,竟是文官重臣和名士官绅被武将杀鸡一样的宰杀,其中况味,已经让这些文官重臣们被压的说不出话来,也是无话可说了!

“今日之下,诸位老先生居然无话可说吗?”

闷坐了半天,马士英终于忍不住最先开口,他逼视着坐在自己下首左边第一位的王铎,向着这个大学士问道:“老先生有什么话说?”

王铎倒是吃了一惊的模样,呆了半天,才道:“这个,学生到镇江时,委实没看出来曾帅是如此手狠的人……这个,真的看不出来。”

“纯是废话!”马士英在心里暗骂一句,也知道拿王铎这个老狐狸没有办法,便又向王铎身后不远处的钱谦益问道:“那么,牧老有什么可以教我?”

钱谦益也是一副受了惊的模样,萎靡不振。他倒是真的看不出来,怎么在他府中那个有点谨小慎微,说话行事都很拘束的曾帅,在离开半年多后,竟是突然变成如此模样。他的老家是无锡,这一次消息传过来,无锡当地的大名士和有数的几个富绅都被杀了头,听说下一步就是抄没家产了,消息传来之后,他吓的整夜没有睡觉,一直在想,如果我在无锡,将会如何!

结果当然不是很美妙,于是这位东林领袖礼部尚书已经打定了主意,在这件事上,绝不会说一个字!

绝不!

马士英问到他,钱谦益支支吾吾,却是一个字也不肯说。

他的心思,马士英当然也明白的很,于是叹一口气,自己也不发问了。

又沉闷了一会,倒是刑部尚书高悼向着赵之龙问道:“老先生,若是曾帅移兵来谋留都,京营兵能出战否?”

赵之龙是勋戚贵胃,二百多年的伯爵世家,他年轻时,很受崇祯皇帝的赏识,因此被授以南京守备的重任,其实大明东南半壁的安危,也在他手中。

此人现在四十出头,一张脸面团团若富家翁,保养的极好。他头戴着七梁四柱的伯爵朝冠,穿着大红朝服,大带玉佩,革绶,黑鞋白袜,坐在人群之中,犹显富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流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流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过,现在他的脸上也满是困惑,他不明白,怎么就有人敢如此大胆,如此的心狠手辣,朝廷令名不行,镇帅抗命者甚多,甚至有不少镇帅在地方上烧杀淫掠,这些朝中都很清楚。

不过,敢向几千士绅挥动屠刀,敢杀朝廷现任官员的,曾志国已经是独一份了。

他是朝中勋戚,手握兵权,不过到了此时,他也只能极为痛苦的闭眼摇头,道:“京营兵久不训练,甲胃不齐,饷银不济,上阵击敌,恐怕败多胜少。不能打,不能打啊。”

高悼又面向刘孔昭,刘孔昭是刘基刘伯温的后人,刘家也算世代勋戚,与国同休,现在他为操江总督,手中也有一些力量,如果刘孔昭能奋发,其余众人也还有点依仗。

哪知刘孔昭连连摇头,只道:“吾意与忻城伯一般,绝不能打,一打必败,一败可就全完了。”

刘孔昭性格强硬,对东林党也从来不假辞色,所以东林党总是说他性格傲慢残暴,而且还是私生子,照理不应袭爵。

在刘孔昭答话之前,众人还总对他抱有希望,指望他当真能凶悍强硬一些。谁知道,此人的反应竟是与赵之龙相同,甚至更加的不堪。

京营兵绝望,操江兵用不上,众人心头都有种绝望之感。当初用曾志国是要他守住南京的门户,结果,建奴没有过江,可是就在卧榻之侧,也养起了一只恶虎,随时都能冲过来,择人而食!

“完了,完了啊!”吏部尚书张捷顿足大哭,鼻涕眼泪流了一脸,他也是不管不顾,只是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道:“国朝出此事,已经与唐末时相仿佛,完了,我大明完了啊。”

如此嚎啕,当然不成体统。不过各人都是心头沉重,难以开解,不少人已经在偷偷抹泪,觉得大明亡国,确实已经为时不远了。

外有建奴,内有强藩,还有阉党为乱,在场诸人,心头都是乱麻一般,再也无法理顺。

“唉,看来只有昭令黄得功、左梦庚讨贼了……打,必须打,一定得打。打他,吾辈可能亡于建奴之手,不打他,不仅亡国,还要亡天下,亡我华夏两千年之道统,要打,一定要打!”马士英站起身来,转身便走,他深悔今日一议,朝中重臣,平时袖手之时仿佛一个个腹有韬略,一个个都是武侯再生,大事临头,除了嚎啕待死外,真的是一无所用。

要打,必须要打,他会让黄得功和左梦庚一起动手,他还要调湖南的何腾蛟过来,他要亲自带着自己的贵州兵和京营兵一起出征,他会调浙江的镇守部队过来,他要齐聚三十万雄师,灭此朝食!

曾志国不完,就是大明必亡,这一点,他已经看的很清楚了。而曾志国今日此举,不仅是让大明亡国,他的有关汉、儒之争道统的议论,也是儒家出身的士大夫绝不会容忍的。

今日之前,马士英已经与刘宗周等人见面商议,从今日起,再没有阉党与东林、复社之争,大家携起手来,一起讨曾!

与流贼,建奴,都有得商量,唯有曾某一人,绝不能与之同戴一天!

喜欢逆流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流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