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逆流天下 > 第十一章 秀才

逆流天下 第十一章 秀才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2 16:14:24 来源:9书院

镇江城相较扬州而言并不算大,居民也远不及扬州多,安置下十余万从扬州逃过来的难民之后,镇江城里就显的拥挤了许多。

逃难过来的自然九成以上的普通的平民百姓,如果是在镇江有亲朋好友的自然会去投靠,没有亲友的,只得由官府出面,并且出资一部分,然后又号召了富户豪绅一起出资,在镇江城内外搭建了不少临时的窝棚,由这些贫民百姓暂且住下,同时还在各城门处施粥,免得百姓一时接济不上而被饿死。

官绅富户除了少数留在镇江外,多半都在休息几天后出发赶往南京居住去了。相较十里秦淮的繁华,只有一个金山寺的镇江显然不那么吸引人,况且南京为留都,兵力城防都比较雄厚可靠,经历过扬州之变以后,官绅们的胆量明显变小了起来。

张广仁一家三口就住在城西的一处窝棚里。他虽然有秀才功名,乱世之中却已经不值钱了,有心人和了解时局的当然知道清军一时半会过不了江,普通的百姓却不知道这一点,富绅们逃到南京去了,城中稍有产业的也出城还乡,不愿居留在城中。兵荒马乱的乱世,哪还有人让孩子留在城里学什么八股!张广仁一个外乡人,镇江城中的殷实人家又走了大半,本地的秀才尚且没有馆就,他又如何能凭着秀才功名去寻一碗饭吃。

好在镇江地处江南,虽然城池规模不及扬州,论起富庶也并不相差。当时的江南之繁盛后人难以想象,如镇江这样的城市已经极具商业与原始作坊工业的规模,与苏州用工几十万虽不能比,城中的作坊与商铺也委实不少。有力气的卖力气,没力气的学门手艺,也能吃饭。张广仁倒霉一些,力气没有,织布纺丝的技术也不懂,好在识得几个字,在城中的一个丝厂里寻了一个管账的差使,老板吝啬,知道现在城中逃民生计不易,一个月只封一两二钱银子给他,成色份量也打折扣,张广仁秀才老实,也只能忍气吞声,勉强认了。

这一日天气闷热,他坐在一间小屋里挥汗如雨了半天,终于把前任留下的账目誊清,揉一揉酸痛的手腕子,长出了一口大气。

看着门外一排大树,绿意森然亭亭如盖,张广仁推门而出,就想到树荫底下歇息一会。

“秀才莫走,咱正寻你。”

正踏步想走,厂主却是不知从哪儿摸了过来,胖胖的身体在阳光下挪动的其是吃力,骄阳似火,晒的这胖子满头满脸的汗。到了房前,也不与张广仁谦让,自己就往椅子上一坐,然后双腿一伸,接着就是让张广仁拿毛巾过来擦汗。

“想我也是一个秀才,居然被人如奴仆一般使唤!”

张广仁的心口隐隐发疼,一个秀才的骄傲砰然粉碎,眼前这个骄横的厂主已经把他最后一缕尊严践踏在了脚底。他有一种推门而出,大笑离去的冲动……不过到了最后,张广仁还是去打了点井水,然后把毛巾拧干,递给厂主,叹一口气问道:“东家还有甚吩咐,只管说来。”

“呵呵,秀才识得字,果然是知文好礼,说话做事都很要得。”

被张广仁这个正经的有功名的秀才这么伺候着,厂主的心中甚是舒服,当即抹了脸,从怀中掏出几张纸来,向着张广仁笑道:“来,秀才把这些念给咱听听,适才回来的时候遇着不少闲汉在围看,又识不得字,只管乱猜,咱一把扯了来,让先生给咱念念,也好知道些大事。咱现在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前几日还与太尊一席吃酒,好生快活。就是甚事不懂,接不上这些大人的话头,忒也无趣,秀才隔几日给咱念一下,下次再见太尊,也有些话儿好接口同太尊讲。”

这胖子好生无理,扯下官府公告,居然就是这般打算。看着那油津津的胖脸,张广仁好想一拳头就打将过去!

“唉……”

不过他再一次叹了口气,伸手把那扯烂的文告接了过来。

自从十来天前曾志国曾大帅接掌提督镇江防务之后,城中的驻兵多半驻到了城外,省下不少地方让流民居住,这是一大善政,为人称道。第二条,便是曾军门经常令人写些文告之类,把朝廷的塘报或建奴的消息写的平白简单,让百姓知晓,虽然时间尚短效果不大,倒是也让普通的百姓知道了不少朝廷与北边传过来的消息。

扬州之后,清军屠城,城中余留百姓活之不过十之一二,这个消息便是曾军门叫人抄在文书上,遍张全城之后,才叫人知晓的。

想起此事,张广仁心里暗自痛楚。为了不耽搁儿子媳妇和孙子一家三口逃命,张广仁的娘亲自己留了下来,城中既然有屠城十日才封刀之说,存者不过十之一二,尽管心里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张广仁却知道自己的娘亲多半是死在建奴的刀下了……

“建奴睿亲王遣使至扬州,谕令豫亲王: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军法从事。”

尽管已经平复了自己的心情,读到这个消息时,张广仁的心里还是极尽震撼。

“这,这这,这不是要人的命吗?”刚刚还躺在椅子上的厂主猛然站起身来,瞪着牛眼向张广仁问道:“秀才,这是真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流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流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是真的。”张广仁颤抖着声音答道:“建奴说:“向来剃发之制,不即令画一,姑令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若不画一,终属二心……”

“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投降建奴的人必须得剃发,建奴是君父,臣民百姓如子,父子要一体,岂能不同?如果不剃发,就是终究有二心……”张广仁嘿嘿冷笑:“有二心的,就非杀不可!六月初五日下剃发令,从京师开始,十日内官民军兵一律剃头,不可违抗,凡不剃者或剃的不合规制的,皆斩!”

“丝……”

胖子的脸上露出一丝惊骇,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自己的脖子……然后勃然大怒,道:“这也太欺付人了吧。建奴自己剃个光头留串鼠尾,教咱们也剃发?我呸!老子虽然不读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还是懂的,要咱老子剃头,休想!”

一瞬之间,张广仁觉得这个东主也没那么不顺眼了……他冷笑一声又接着念道:“还有呢!建奴豫亲王发布文告说: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

“啧啧……”这一段文皱皱的话厂主并没有听懂,不过还是与张广仁一起冷笑摇头,表示不屑。

“还有什么?”被张广仁念起了兴趣,胖东主已经顾不得舒服,坐直了身子,如开蒙童生一样,呆望着张广仁。

“建奴伪豫亲王多铎发布剃发令后,调多罗贝勒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与固山额真叶臣并入扬州等处,专责征剿江南。多铎自己,前两日率大军回京师去了。”

“如此一说,年内建奴是不会再南下了。”

曾志国提督镇江之后,明军的军纪好了不少,原本的几镇之间也进行了几次合演会操,还请了史可法亲临检阅,除此之外,便是军事透明度高了不少,原本只是在邸报这种内参上的东西都被曾志国定期公布给民众,开始的时候连史可法都不以为然,后来民心因为这种军事和政治上的透明而安定了不少,也使得镇江本地的官府也接受了这种做法,开始与军镇配合,经常抄送一些原本的内幕消息,公诸于众。

时间一久,随便一个小民百姓也能讨论几句天下大势,对北方建奴的动向和现在的战略要点也很注意,说起来居然还有几分内行的味道。

张广仁先点了点头,然后又道:“建奴的英亲王阿济格也奏请还京,不过并未得准,谕令他仍驻湖北,防备赣北,相机而攻……还有,曾大帅奉命到京师去,过几天就动身。”

“大帅这一次怕是又要领不少赏赐,嘿嘿,扬州一战,大帅救了不少百姓,不过也捞了不少的好处啊……”胖子说的眉飞色舞,唾沫横飞:“曾大帅值啊,冒了些险,听说建奴南下时,他才是个游击!这么一个丘八,这才一晃两月不到,就生生成了太子太保,提督总兵,哎呀,这人生际遇,从何说起啊。想咱也不是没本事的人,如果也是投军做了军汉,一定也效法一回,不信比不过曾大帅,哈哈。”

胖子说的口若悬河,手舞足蹈,兴奋非常。

这段时间以来,人心已定,扬州百姓感激曾志国的同时,曾志国火箭一样的升官速度不仅使得他的同僚武将们眼红,也使得文官们眼红,便是普通的百姓,眼红他的也有不少。

想想别人十年寒窗,或是二十年战场厮杀,有曾志国这般地位都是千难万难,而曾志国一个普通军汉,先前不过是个游击,而且听说这游击来的还不明不白,这么一来,人心失常,嫉妒曾志国的人,大有所在。

这丝厂的东主与城中的官员士绅交往密切,现在的说法,怕是十有**都是在官场与商场应酬时听来,然后自己添油加醋,也来说嘴一番。

“大帅行仁义之事时,怕也没如东家这般想。如东家这般想,怕也做不得那么多不怕死的事。”

张广仁轻施一礼,站起身来,把账本向着目瞪口呆的东主身边一推,微笑道:“依在下看来,东主你就算做了将军,怕也是刘泽清一类人物。”

“你……你滚!”胖子喘着粗气指着张广仁骂道:“什么东西?敢在我这里狂吠,不是看你是个秀才,现在就捆了你去府衙,打的你臭死。那个曾帅,你以为他又如何呢?这阖城的大老官,谁瞧的起他?不要说太尊他们,便是咱这儿的典史,又把他看在眼里了?真真笑话,便是他节制的那些将爷们,谁又当真听他的了?方大帅你知道么?明儿在城中纳妾,阖城有面子的官员都到了,就连史阁部也写了字去贺,唯独你家曾帅不曾去得,方帅压根没理会他!你当他名声好?史阁部是何等人,听说曾某人和史阁部已经闹了生份,阁部大人也看他不是个东西……不是看他活扬州百姓的功劳,大人们早就动他的手了!就是这么着,我看他进京之后不讨好儿,一定会丢官罢职,到时你看,咱要是说的不对,你挖了咱两只眼去!”

“足下这样的人,隔着百步,就能闻着身上的铜臭味道,也敢与曾帅比肩,也敢议论曾军门前途若何……真是荒唐可笑……告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流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流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广仁冷笑一声,奋步而出。出门的时候顺手一带,把整个厢房震的轰然做响。

他自觉一家性命都是曾志国所救,城内被曾志国救济也还罢了,出城途中,他亲眼看到曾志国来回冲杀,为了百姓自己的安危也不顾了,在张广仁这样的读书人心中,坐视眼前的东主侮辱自己的救命恩人而一言不发,就算是能苟活于世,也是辱没祖宗。

只是出门之后,却是茫然四顾,竟是又惶惶不安。

城中难民极多,读书人也不少,寻一口饭吃委实太难,他一家几口现在手中虽然还有几两银子,不过看情形扬州一两年内都不要想回去……不找事来做,一家人就只能等着饿死了。

“唉……”在就要走出丝厂门户的一瞬间,张广仁犹豫了一下,不过也只是短短一瞬,眨眼之间,他就已经苦笑着大步而出,出了门户之后,就立刻汇入了街道上的人流之内。

……

镇江原本的城市人口大约在二十万左右,明末之时,工商业大为发展,据很多史料记录,江南各地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人口已经大为增加,甚至有偏激者认为江南从事纯粹农业生产的不过十之二三,其余皆是从事其余的产业,以当时的情形来看,虽然并不全然准确,倒也不是空穴来风。

扬州逃民一来,无有亲友在镇江各地的,便只能在镇江就地安置。天气暑热,逃民惊魂未定,也没有分发各地安置的道理。

于是并不大的镇江城内,熙熙攘攘的人流便密集了不少。

在史可法卓有成效的努力下,十几万逃民并没有饿死,也没有出现插草标卖儿女的惨状,不过与原本的镇江百姓相比,在这种大热天气还在街上行走的倒是多半来自扬州。

有光着膀子等着力气活儿的,也有挑担买水寻点零碎钱用的,送柴火的、粜米卖菜的,甚至担粪扫街的,比比皆是。

纵是原本的殷实人家,此时也不能不放下架子,努力寻一口吃食出来。

便是妇人女子,也会在城中寻一个稍微背静点的地方,聚集一处寻一些女佣的工来做,或是登堂入户,卖一些贩来的精巧玩意,赚些差价。除此之外,还有做保姆做奶妈的,林林总总,诸般门路都想了出来,逃户难民,也顾不得什么脸面了。

张广仁在路过时,看到大队的妇人成群结队的站在一起,大太阳晒着等着雇主,不觉也是心中惨然。

他的内人也在这队中,天天早晨出来,傍晚才回,帮人浆洗衣服,缝缝补补,赚些铜钱,以做贴补。

张家原本虽然不是富户,只是也不必当家娘子出来做这些贱业,张广仁每次见到娘子满手红肿,便是心中惨然。

一想到自己盛气之下辞了好不容易寻得的活计,想到娘子听说自己有事做的时候那欢喜模样,张广仁眼前一酸,差点掉下泪来。

再一想儿子小宝小小年纪已经懂事,老子娘都不在,小小人儿自己每天还跑去领粥,回家后等着一家人团聚后同吃,张广仁就觉得有些揪心的疼。

“罢了……”在身上摸索半天之后,张广仁终于摸出几钱散银,顿了顿脚,张广仁下定决心,寻着了一个熟人的的果子铺,召来伙计,买了一些果子蜜饯等物,这些物事小孩子最爱,只是丧乱以来,他已经很久没有买给儿子吃了。

“张年兄好久不曾上门来,今日怎么得闲至此?”

包好了果子等物,张广仁刚要离开,铺子的掌柜王秀楚却寻了过来。扬州人逃难来此后顾不得往日的脸面,王家还有些浮财,拿了出来租了铺头卖些干果杂物,勉强度日。而张广仁说起来与曾志国还有点儿渊源,当日曾得曾志国恩惠,攀谈之时提了起来,于是两人相熟,说来王秀楚是举人,张广仁只是秀才,不过两人中秀才时却是同年,有此同年之谊,又同遇丧乱家国之悲,攀谈时,自然又比旁人说话远远不同。

“唉!”张广仁未语先叹息,将适才与自己东主争吵辞工一事,向着王秀楚一一说了。

“这原不希奇。”王秀楚也冷笑道:“曾军门为人,弟曾经与年兄提起来,以弟看来最是耿介不过,虽然接掌军门之职后有奋然振作之意,然而毕竟年轻,威信不立,手腕不狠,自然斗不过那些龌龊官儿。弟看他刚来镇江时,顾忌犹多,诸事不闻不问。提督镇江后,百般事不管也管了一些,自然大有得罪人处。比如额兵发饷,曾军门一定要自己亲自验看,军械保管,时时抽查,凭是谁也不给脸面,查着贪墨吃空额的,一定弹劾。这一阵过来,城里鸡飞狗跳,诸总兵副将以下,谁不对他不满?还有,府城中的官员很多,发饷发米,原本都是官员发财之道,军门也是经手核查,他虽有尚方宝剑,不过连武夫也不买他账,文官又有几个惧他?几次下令盘库查账,无不敷衍了事,谁来理他!前几日弟去拜会军门,看他面色神情极为疲惫,看来劳心费神不少,唉!”

曾志国自从接任提督之任以后,自认并没有孟浪行事,维持军纪,调动兵马也算顺手,于是开始想真正掌握军队,先前从扬州逃来的几千兵,倒是被他抓在手中,其余诸镇的兵马,不论如何下手,却始终被那些老兵油子们抵触,明末镇将权重,军队已经势力私人武装,曾志国尽管有名义有尚方宝剑,居然是拿这些有实力的镇将没有半点儿办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流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流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城中文官也是众多,除了史可法支持他,竟是无人理会。往往曾志国因为政务军务求见史可法,而史可法也下令支持,等到了执行之时,下面的官员总是敷衍拖拉,绝不会依命办理,几次下来之后,史可法也是无奈,反而转回头劝曾志国不要操切,先专心抓住扬州镇兵,加以操练巩固,其余的战守大计,诸将的协调与军务的管理核查,竟是让曾志国不要理会了。

至于城中的文官,更是让曾志国休要招惹。

整个镇江,文武官员竟是联起手来,把一个看起来风光无限手握实权的提督总兵困在了中央,满身力气,竟是无处去使。

其中细节,王秀楚有些明白,有些也是懵懵懂懂,只是他也做过史可法的幕僚,对官员之间的猫腻清楚的很,曾志国现在处境不妙,此人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唉,军门还是根基不稳,很多事就算是利国利民之举,也是做不得。军门又是年轻,不懂韬光养晦的道理,其实他忍上几年,等威望一立,再来调理,就要顺手的多了。”

张广仁这样的意见不为不对,不过王秀楚却摇头道:“军门私下里说,建奴今年虽然住了手,不过英王大兵未动,仍在湖北,居形胜之地,随时可以攻赣北下皖南,到那时,南北夹攻,顺流而下,与扬州建奴合师,咱们江南仍然不保。不抓紧行事,他怕有不测之祸!”

“唉……”张广仁只得再次摇头了。

建奴就在扬州,只是一江之隔,城中的百姓尚且没有忘记扬州惨祸,而镇江的官儿们已经弹冠相庆了。国家一设军镇,粮食银两流水般的向镇江运来,其中经手自然是大大的肥差,而其余各种差使,也是文臣武将们弄权和弄钱的大好良机。众人只说史阁部威望高,安然过江,建奴骇的不敢过江,而日后如何,竟是无人去想,各人只道建奴与当年金国一般,得了江北已经是异数,难道还妄想江南?

而在有心人的眼中,左梦庚不过是个草包,部下残民害民的本事很高,打仗却是不成,而且左部军心不稳,常常叫着要清君侧,变在肘腋的大变故随时可能再次发生,情形如此严峻,镇江城里除了寥寥无已的官员之外,竟是夜夜笙歌,欢宴不停。

而听说南京城内的秦淮河边,因为多了不少逃难的官绅,竟是热闹更甚于往日,南宋是西湖歌舞不休,明朝却是秦淮金粉依旧,想来倒也是异曲同工之妙。

他看一看王秀楚,有心想问一下王家与曾志国的亲事,嘴唇动了几下,终于又住了嘴。国事如此严峻,怕是曾志国无心如此吧。

“年兄。”王秀楚反而是先开口笑道:“曾帅那里虽然有些麻烦,不过他终究是朝野瞩目的名将,倒不必我们忧心。年兄既然丢了事,不如到曾帅那里去投效,没准还有出路。”

张广仁苦笑摇头:“曾帅那里听说天天都有人投效,十个有十个倒是用大棍子打了出来,弟就不去丢这个丑了。”

“不然。”王秀楚断然道:“曾帅只是把那些丑类不看在眼里,他们只当曾帅年幼可欺,一心去寻银子的,什么样的人都敢上门去,曾帅不打他们,难道供养起来?年兄是有功名的人,曾帅那里正缺文墨之士,且去试试,便是不成也断然不会挨军棍的。”

王秀楚说罢微微一笑,张广仁知道他毕竟是与曾志国交谊非常,若不是顾及避嫌,怕是早就去曾志国的幕府效力了。

明末时文人给武将当幕僚也算不稀奇了,国初之时当然是大忌讳,此时却是算不得什么,张广仁不觉意动,当下向着王秀楚笑道:“也罢,弟就去试试,曾帅救命之恩,弟还不曾当面谢过呢。”

“如此最好。”王秀楚哈哈一笑,勉励道:“天下板荡,正投笔从戎效力朝廷之时,我辈读书人岂能只束手空谈?!”

【明天可能就要上架了,照例可能要写感言。不过先在这里废话几句吧。这本书严格来说刚刚展开,南明很难写,政治军事都烂到根子上了。这本书按我的设定来讲,应该会写的很长,所以现在公众的二十万字,只是开头。我给主角开了金手指,过江之前的际遇,应该是一般架空都乐于写的。不过过江之后,我却想写的于众不同一些。主角不是万能的,一个现代年轻人就算有穿越的背景,如何在南明那样诸般皆烂的条件环境下立足,如何改变,如何逆天,这是一个很难写也很好玩的挑战。我给主角先搞了点东西在身上,尚方剑是一条,官位是一条,精锐兵马是一条。不过除了这些,已经没有什么能让主角更进一步上位的东西了。底下的路,会比较难走,新书的路,我也觉得会很难走。不过这一次郑重承诺,写这本书我倾入了很多的热情与理想,明末这个时代也是我比较拿手的时代,我会好好写,争取在情节上不闷,走势上合理,结果上皆大欢喜。这会是一件漫长的过程,如果大家对我有信心,相信我的承诺,就请支持我吧。上架之后,每一个订阅和月票,都是您对我的支持,有了这些,作者才能心无旁骛的把质量和数量都搞上去……本人是靠这个来吃饭的,提前谢谢大家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流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流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喜欢逆流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逆流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