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揽狂澜,1644重生大顺军中 > 【35】吴三桂的抉择

揽狂澜,1644重生大顺军中 【35】吴三桂的抉择

作者:醉枕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7 12:01:27 来源:9书院

只见张嫣身姿挺拔,步履轻盈,仿佛自带一种神圣的气场,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她是历史上有名的艳后,史载她“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

除了美貌,她还是位贤后和威仪十足的后宫之主,正气凛然,刚正不阿,哪怕是熹宗一朝,她也敢痛斥魏忠贤、亲自处置熹宗乳母客氏。

张嫣就这么往大厅一站,众人竟然不自觉身体被硬控三秒,窦美仪更是条件反射,想下跪,屈膝了一下才忽然想到,自己是当朝的妃子,对方只不过是个前朝的皇后,万万没有她给张嫣下跪的道理,不然大顺的颜面何在。

不过窦美仪依旧不敢动弹,大气都不敢喘。

“今天谁都不能把费珍娥带走,那李贼若是不愿,可亲自找哀家。”

张嫣这番话说出后,竟没人敢反对,事情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过去了。

窦美仪走后,费珍娥随张嫣回到小院,她很感激张嫣关键时刻出手相助,那窦美仪毕竟是在张皇后手下被驯化了多年,见了大明的霸气皇后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

“珍娥,怎么如此冲动,那罗虎要娶谁,与你何干?”张嫣恢复了慈祥的面容,对费珍娥说道。

费珍娥低着头,不说话。

“别忘了,他是个贼,与我们势不两立。”

“可是,可是……”费珍娥赶忙给自己解释。

“要不是罗虎,咱们可能都不在了,而且陛下天天骂李贼,把李贼身边的帮凶也骂了个遍,但从来没骂过他,昨天用膳的时候还说他身怀大义,有勇有谋。”

张嫣听后叹了口气,她算是知晓这姑娘的心思了,只求她别在节骨眼上犯傻,把朱家人给害了。

罗虎定在初七这天出征,日子过得很快,战备也有条不紊。

初五这天,被吴三桂击败的唐通仓惶回到北京。

同日,李自成派谷可成率兵抵达滦平城下,吴军再次东撤,到达滦河以东的永平府开始据守。

吴三桂在战胜唐通之后,果断在山海关前的石河、永平地区建立了两道防线,此举加强了战略纵深,以空间换取时间,让关宁军有更多的时间备战。

在政治层面,他提出可以继续与大顺谈判,麻痹李自成,希望借此延缓大顺军出兵的速度。

他还积极争取各方支持。

由于大顺政权的“追赃助饷”政策,以及部分大顺军士兵烧杀奸淫的暴行,使得京城官员、家属、商户及百姓纷纷逃离。

这导致大顺政权不得不实施连坐,一人逃走,十户受罚。

因此,许多明朝降官、士绅乃至普通百姓都对大顺政权深恶痛绝。

吴三桂及其部下的关宁将士,得到了京畿以及山海关地区士绅百姓的支持,如乡绅、生员佘一元、郭应龙、孟四吉等人,纷纷出钱出人出物支援。

于是,吴三桂和山海关总兵高第两部就地补充兵员,总兵力合计大约五万余人。

以吴三桂突出的军事才能以及在关外与满蒙八旗抗衡十多年的战争经验,消灭各方面都平庸无奇的唐通部队,确实易如翻掌,但面对随后的大顺军主力,他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而且山海关一地的粮饷和兵员、物资等后勤补充,绝不可能支撑一支五万人的部队长时间战斗。

更被动的客观情况是山海关地形狭长,东面是大海,西面是山脉,无法机动作战,只能固守,一旦作战失利,除了北上投降满清,就只能跳海了。

此刻,吴三桂坐在山海关内,心神不宁,左右为难。

他的下属胡守亮和方献廷等人已经向他提议向满清借兵,这使得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总兵大人,目前我军虽有五万之众,但仅凭山海关一隅之地,兵员和粮饷都无法长久支持。

一旦李自成的大军到来,即使我们关宁将士再英勇无畏,恐怕也难以抵挡。因此,向满人借兵之事刻不容缓啊!”吴三桂的得力大将胡守亮建言道。

“是啊,总兵大人,大不了我们以割地为重礼,当前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百姓们对李自成这个流寇充满了怨恨。如果我们能够成功,世人绝不会将罪责归咎于将军身上。”另一名下属方献廷也附和道。

吴三桂站在山海关城楼上,望着远处的大好河山,心中犹豫不决。

他知道,如果自己选择向满清借兵,就将背负千古骂名,但如果不这么做,又该何去何从呢?

他从小就在与满清的战斗中长大,经历过无数次生死考验。在每一次明清大战中,他几乎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军事才能,所率领的部队更是关外明军的抗清主力之一,以顽强的战斗力著称。

松山一战之后,宁远成为了明朝在辽西的最后一道防线,孤零零地矗立在关外两百多里外。

尽管如此,他依然坚守阵地,拒不投降,带领着军队一次次击退了济尔哈朗和阿济格对宁远的进攻。

沉默不语的吴三桂站在原地,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想起自己多年来与清兵作战的日子,曾以为自己能够左右国家的命运,但如今却陷入如此绝境。

他深深地叹了口气,眼中闪烁着无奈的光芒,意识到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必须做出艰难抉择。

吴三桂拿起笔,亲手写下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他向多尔衮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承诺的重要文件,详细描述了当前的形势,并表示愿意投降满清,请求多尔衮出兵相助。

写完信后,吴三桂将它交给了两名得力部下——副将杨坤和游击郭云龙。

杨坤和郭云龙深知任务的紧迫性和危险性,他们接过信,立刻出发,带领一队精锐士兵,骑马疾驰,朝着辽东的方向前进。

吴三桂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情沉重。

他不知道这个决定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后果,但他清楚,如果不这样做,他将失去一切。

喜欢揽狂澜,1644重生大顺军中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揽狂澜,1644重生大顺军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