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揽狂澜,1644重生大顺军中 > 【64】顺清在战前的布置

揽狂澜,1644重生大顺军中 【64】顺清在战前的布置

作者:醉枕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7 12:01:27 来源:9书院

这天夜里,李自成收到了罗虎的第二封信。

这封信让他十分重视,因为它包含了罗虎对整个山海关之战的全面分析和建议。

经过探子回报,李自成已经了解到清军已经在山海关以东的欢喜岭驻扎下来。

他不禁后悔,如果当初能听取罗虎的意见,早点夺取山海关并警惕满清这个潜在的敌人,或许就不会陷入如今的境地。

现在清军到达,形势发生了逆转,好在李自成已经幡然醒悟,开始正确对待满清这个强大的敌人了。

罗虎在信中直接点明了当前形势下双方的优劣势。

他指出,清吴联军的优势在于兵力充足,而大顺军的优势则在于补给充足。

大顺军背后依靠着京城地区,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粮食和物资供应。

相比之下,清吴联军虽有十六万大军,但仅靠山海关难以维持长期作战所需的补给。

他们只能通过遥远的辽东地区,经由辽西狭长的运输线路将物资运送到前线。

这样一来,一旦补给不及时,他们的战斗力将会受到极大影响。

因此,大顺军只要能稳得住,就能重新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罗虎的策略就是“扎硬寨,打呆仗”,依靠坚固的营盘拖住清军,每拖延一天,胜算就增加一分。

此外,他在信中告知李自成自己已准备渡海,并提醒李自成清军将首尾无法兼顾,不可能长久屯兵山海关。

不仅如此,他还表示可以借助水师之力,在辽西任何地方登陆,切断清军的粮道,使其不战而败。

可以说,凡是该考虑到的,罗虎全为李自成规划好了。

“妙。”李自成读完信件后不禁赞叹。他一直非常器重这位义子,而通过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可以明显看出这位年仅21岁的战将又有了新成长,可谓智勇双全。

“孤得震山如刘玄德有孔明。”李自成感慨地说道。

然而,一旁的刘宗敏却并不这么认为。

“大王,罗虎弃守宁远,这等同于公然违抗军令。如果不对这种行为加以惩处,恐怕难以服众啊。”

“宗敏,你不要这般想,俗话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震山受到清吴联军的夹击,待在宁远只有死路一条,现在他跳脱出来,时刻都是鞑子的一个威胁。”

李自成尽力维护着罗虎,刘宗敏虽然心里非常不舒服,但也不好再反驳。

李自成看着刘宗敏不再说话,道:“传我令,让将领来大帐议事。”

半个时辰之后,所有的高级将领都到齐了。他们一个个神情严肃地走进大帐,向李自成行礼后,便按照各自的位置坐下来等待命令。

这些将领中有刘宗敏、李过、谷可成、张鼐、刘芳亮、刘希尧等将领。

其他嫡系大将,田见秀、吴汝义镇守西安,袁宗第、刘体纯在和左良玉作战,

李自成在崇祯十六年襄阳时创建五营军制。

五营二十二将就是大顺政权的统治核心,五营的名称为中吉、左辅、右翼、前锋、后劲;旗纛前营为黑色、后营为黄色、左营白色、右营红色、中营青色。

前锋营制将军谷可成,据说李自成最穷途末路只有十八骑跟随时,谷可成就是其中之一。

左营制将军刘芳亮,这次伐明之战,他作为南路军,经保定入京。

右营制将军是袁宗第,袁宗第长期自领一军,配合李自成本部,李自成入京时袁宗第正在湖北河南一带镇压叛乱。

后营制将军李过,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少年时就追随李自成起义,是大顺军的主要将领之一。

中权亲军主将是:权将军刘宗敏统率,副将张鼐,刘体纯、谷英。

中权亲军总兵力约八万人,其中号称“三堵墙”的三万铁骑就是中权亲军,乃至整个顺军的底牌。

三堵墙由三万全身披甲的骑兵组成,这些骑兵被组织成三道紧密的防线,每道防线都像一堵墙一样坚固,共同构成了这个战术的核心。

他们通过这种密集的骑兵队形,旨在给敌人造成强大的冲击力,迅速击败敌人。

经过深思熟虑,李自成确定了自己的战术核心:“扎稳营盘,待敌来攻。”

这个策略看似保守,但却是基于对双方实力的准确判断。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军队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因此,必须利用地形和防御工事,尽可能减少伤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李自成决定调整五营军制的位置。

他将刘宗敏率领的前营部署在西罗城之前,这样可以有效地抵御敌军的进攻。

接着,李自成又命令刘芳亮带领左营扎营于北翼城前,以防止敌军从北方突破防线。

而李过则被任命为右营的指挥,负责守卫南翼城前。

这样一来,三个营地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布局,互相呼应,互为犄角之势。

最后,李自成亲自率领中营,坐镇于“品”字中央。这个位置不仅可以指挥全局,还能够随时支援各个方向的战斗。

在完成战术部署后,李自成才满意地点点头,各将领回去准备。

就在李自成在布置战术的时候,清军这边也在紧张地讨论着怎么打垮大顺的军队。

对于整个满清统治集团来说,从努尔哈赤时代起,他们总是以多打少,还没遇到这种两军都有十几万兵力,集中在一起大会战的情况。

虽然松锦之战有这个规模,但战争的胜利,来自于清军切断明军粮道,才使明军陷入困境,不战自溃。

而现在的情况是:两支庞大的军队肯定会打一场消耗战,大量的死伤和减员根本无法避免。

多尔衮其实也是心有顾虑,他是不会让满清八旗与李自成的十几万大军硬拼的,所以他想到了吴三桂的军队。

必须让吴三桂的五万关宁军当炮灰打头阵,消耗大顺军的兵力,然后由阿济格、豪格,带领镶白旗和两黄旗主力,从两翼进行包抄,一举取得对顺军的胜利。

喜欢揽狂澜,1644重生大顺军中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揽狂澜,1644重生大顺军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